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微量低分子肝素改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吕贺贺 项和平 +2 位作者 王伟 李贺 高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后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仓鼠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区域动脉输注生理盐水组(LAI+saline组)、区域动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LAI+L...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后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仓鼠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区域动脉输注生理盐水组(LAI+saline组)、区域动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LAI+LMWH组)和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IV+LMWH组)。每组予以高脂饲料(20%猪油+10%胆固醇+1%丙基硫氧嘧啶+1%胆酸钠+68.9%普通饲料)喂养。4周造模成功后,按照Schimidt法,于造模后30 min时LAI+LMWH组注入LMWH 20 IU/kg,IV+LMWH组经静脉输注等量的LMWH,LAI+saline组采取与LAI+LMWH组相同的输注方式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造模前经外周静脉注入吖啶橙靶向白细胞荧光染料(2 ml/kg),注射完毕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成像系统动态观察活体动物胰腺微循环,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 h及6 h 3个时间点检测胰腺微循环血管平均直径(MVD)、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FCD)及微循环血流速度(MFV)、白细胞黏附水平。6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三酰甘油及血淀粉酶水平,然后处死动物获取胰腺组织,并观察病理学改变,记录胰腺病理学评分。结果灌注LMWH 4 h后的LAI+LMWH组与IV+LMWH组及LAI+saline组比较,LAI+LMWH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FCD、MFV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白细胞黏附数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灌注LMWH 6 h后的LAI+LMWH组与IV+LMWH组及LAI+saline组比较,LAI+LMWH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FCD、MFV呈缓慢上升趋势(P<0.05),白细胞黏附数呈缓慢下降趋势(P<0.05),IV+LMWH组与LAI+salin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灌注生理盐水组外,其余各组的胰腺病理学评分较灌注前均有明显改善,4 h时的LAI+LMWH组改善最显著,6 h时的LAI+LMWH组次之。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微量LMWH能明显改善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病情,对HLAP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动脉灌注 低分子肝素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友兵 田少林 +2 位作者 刘伟 邱怀明 蔡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LA I)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 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6例SA 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采用持续性LA 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炎性因子IL-1、IL-6和TN F-α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分...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LA I)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 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6例SA 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采用持续性LA 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炎性因子IL-1、IL-6和TN F-α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较迅速(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5.0%,病死率10.0%,对照组分别为34.6%、15.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 I对SA 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优于经静脉途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静脉给药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世龙 涂巧丽 石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对家兔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血浆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P组,SAP+LMWH静脉输注组(IV组),SAP+LMWH LAI组(LAI组)。以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对家兔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血浆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P组,SAP+LMWH静脉输注组(IV组),SAP+LMWH LAI组(LAI组)。以5%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注射诱导SAP模型,造模30 min后,2个治疗组分别以静脉输注和LAI的方式给予LMWH(300 IU/kg),分别在术后0.5,3,6,12 h检测各组家兔静脉血浆TNF-α,IL-6和IL-10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学改变。结果:假手术组术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呈缓慢升高,其余各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均在术后0.5~6 h内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后逐渐降低,其中IV组和LAI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在各时点均低于SAP组(P〈0.05或P〈0.01),且LAI组两者降低程度大于IV组(P〈0.05或P〈0.01);假手术组术后IL-10水平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SAP组IL-10水平在术后6 h各时点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V组和LAI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S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AI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IV组(P〈0.0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为轻重不同的SAP特征性病理表现,以SAP组最重,IV组次之,LAI组最轻。结论:LMWH能降低SAP家兔TNF-α和IL-6的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对SAP具有治疗作用,且LAI优于静脉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区域动脉灌注 细胞因子类
原文传递
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江涛 姚欣敏 +1 位作者 曹扬 文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灌注(LAI)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SAP患者根据是否行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给药分成两组,LAI组42例采用LAI治疗,对照组30例经外周静脉给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LAI组在缓解腹... 目的探讨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灌注(LAI)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SAP患者根据是否行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给药分成两组,LAI组42例采用LAI治疗,对照组30例经外周静脉给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LAI组在缓解腹痛、恢复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全身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II级SAP患者的死亡率从60.00%降至29.41%。结论LAI在早期治疗SAP方面效果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疗效
下载PDF
IL-10区域动脉灌注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林 程书榜 +2 位作者 高海斌 宋建明 陈剑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IL-1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浆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 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0(40 000 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检测大鼠血浆IL-10I、L-6、TNF-α和淀粉酶。... 目的探讨IL-1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浆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 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0(40 000 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检测大鼠血浆IL-10I、L-6、TNF-α和淀粉酶。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血浆IL-10测不出,IL-6、TNF-α和淀粉酶分别为(17.5±1.3)pg/ml、(71.25±5.75)pg/ml和(885.4±136.3)U/L,AP大鼠血浆IL-6、TNF-α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IL-10 LAI则使AP大鼠血浆3 h和6h的IL-6、TNF-α明显降低,与生理盐水组及AP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12 h时二者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及AP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IL-10LAI使大鼠淀粉酶明显下降。结论IL-10 LAI能降低AP大鼠3 h和6 h时的IL-6、TNF-α,但后期(12 h)则使二者升高,同时能降低AP大鼠淀粉酶,IL-10有望成为AP综合治疗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IL-6 TNF-Α IL-10 区域动脉灌注 急性胰腺炎(AP) 生理盐水组 大鼠血浆 牛磺胆酸钠 淀粉酶 综合治疗 胰胆管 升高 手术 ml
原文传递
早期区域动脉灌流生长抑素和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 李非 +2 位作者 贾建国 李建新 孙家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流(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本院普外ICU收治的74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LAI组30例,常规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LAI组患者SAP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流(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本院普外ICU收治的74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LAI组30例,常规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LAI组患者SAP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病死率比常规治疗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I在降低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有较好疗效,这是治疗SAP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动脉灌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区域动脉 生长抑素 预后 灌流 早期 抗生素 并发症发生率 SAP
原文传递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
7
作者 刘龙飞 彭秀达 +2 位作者 李安文 卜双龙 张宏文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导管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10例,于腹腔动脉10例,经导管24h持续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6—14... 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导管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10例,于腹腔动脉10例,经导管24h持续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6—14d。结果20例中19例经局部动脉给药痊愈,1例药物灌注后病情缓解3个月后,行假性胰腺囊肿手术引流。结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原文传递
胃癌术中动脉区域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乾虎 彭兵 +2 位作者 赖毅 张尚福 陈代云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5-586,608,共3页
目的 评价胃癌术中动脉区域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 (治疗组 )于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 ,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并与同期术中行全身静脉化疗的 2 4例胃癌患者 (对照组 )进行临床疗效比... 目的 评价胃癌术中动脉区域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 (治疗组 )于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 ,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并与同期术中行全身静脉化疗的 2 4例胃癌患者 (对照组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 ,治疗组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地变性坏死 ,其近期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41.6 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胃癌患者术中经动脉灌注化疗 ,其近期抗癌效果好 ,毒副反应轻 ,对减少或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与种植以及术后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中动脉灌注 化学疗法 疗效
下载PDF
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抒 罗静 姚欣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方法。方法 将 5 9例SAP患者根据是否行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给药而分成两组 :LAI组为体外药盒置入区域动脉灌注的SAP患者 ,共 3 0例 ;对照组为经外周静脉给药的SAP患者 ,共 2 9例。比较两者...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方法。方法 将 5 9例SAP患者根据是否行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给药而分成两组 :LAI组为体外药盒置入区域动脉灌注的SAP患者 ,共 3 0例 ;对照组为经外周静脉给药的SAP患者 ,共 2 9例。比较两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LAI组在缓解腹痛、恢复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全身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使Ⅱ级SAP患者的死亡率从 66.67%降至 3 5 .71%。结论 采用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持续灌注 ,是早期治疗SAP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药盒置入胰腺区域动脉灌注 治疗 急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秀丽 李小平 +1 位作者 王建六 魏丽惠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ILAIC)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1)随机将4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PLC)测定不同途径注射顺铂...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ILAIC)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1)随机将4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PLC)测定不同途径注射顺铂(cDDP)后血浆及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较髂内动脉灌注与耳缘静脉注射cDDP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子宫、肾脏中药物浓度的差异;(2)用TUNEL法研究ILAIC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ILAIC对子宫内膜癌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1)ILAIC后cDDP的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动脉组子宫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组,而肾脏药物浓度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2)动脉灌注组中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I)为(44.25±19.89)%,略低于静脉组的(52.00±14.64)%,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动脉灌注组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为(16.00±11.54)%,明显高于静脉组的(7.20±6.2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AIC后,子宫中有较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静脉化疗后;ILAI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部分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同时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初步结果显示,ILAIC近期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区域性动脉灌注 顺铂 化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秀丽 王建六 +6 位作者 屠铮 富琪 张晓红 梁旭东 郭瑞霞 孙蓬明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7,229,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间在我科施行了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 2 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灌注组 ) ,选择同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33例为对照 (... 目的 探讨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间在我科施行了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 2 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灌注组 ) ,选择同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33例为对照 (对照组 ) ,分析两组的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 灌注组中Ⅰ期 8例 ,Ⅱ期 8例 ,Ⅲ期 4例 ,Ⅳ 0例 ,其中 1例ⅢaG2者于术后 8个月盆腔复发 ,无 1例死亡 ,复发率为 5 0 %。对照组中Ⅰ期 2 5例 ,Ⅱ期 3例 ,Ⅲ期 4例 ,Ⅳ 1例 ,其中 3例复发 ,复发率为 9 1%。复发者分别为ⅠbG2 - 3,ⅠcG3和ⅢcG3,1例为阴道断端复发 ,1例为盆腔复发 ,1例为远处脏器转移 ,其中 2例死亡 ,死亡率为 6 1%。两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 15 6± 5 2 (个月 )及 16 8± 7 4 (个月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复发率 ,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既具有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优点又可避免其弊端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术 中动脉灌注 化疗
下载PDF
依地酸钙钠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旭 艾中立 +1 位作者 贾贵生 高友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A2抑制剂-依地酸钙钠(CaNa2 EDTA)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在胆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诱发Wister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后30分钟,行胰十二... 目的探讨磷脂酶A2抑制剂-依地酸钙钠(CaNa2 EDTA)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在胆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诱发Wister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后30分钟,行胰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动脉灌注磷酯酶A2抑制剂质量浓度为0.5%的CaNa2 EDNa2 EDTA3.6ml,并与不治疗组、区域灌注生理盐水组及外周用质量浓度为0.5%的CaNa2EDTA3.6ml3组对照。术后4小时、9小时,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磷脂酶A2,并取胰腺标本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依地酸钙钠区域动脉灌注组在AHNP后4小时血清各酶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胰腺光镜示出血坏死明显减轻,电镜示线粒体较多,分泌颗粒小且少,内质网肿胀坏死明显减轻,无溶酶体膜及核膜破裂。结论①应用CaNa2 EDTA,从抑制PLA2活性入手治疗AHNP效果确切,可行。②区域动脉灌注为一治疗AHNP的增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依地酸钙钠
原文传递
常规方法给药与局部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光元 赵志泉 王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2 9.3± 6 .1)天及 (14 .4± 3.1)天 (P <0 .0 5 )。 结论 :局部动脉灌注疗法可以降低SAP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脉灌注 治疗
下载PDF
川芎嗪局部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巧元 马海鹰 卜玲玲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9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行局部胰腺供血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抗生素治疗等综合措施外,给予胰腺局部供血动脉持续灌注川芎嗪和施他宁,而对照组常规及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行局部胰腺供血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抗生素治疗等综合措施外,给予胰腺局部供血动脉持续灌注川芎嗪和施他宁,而对照组常规及综合治疗与研究组相同,但局部仅持续灌注施他宁,比较两组治疗第3、6d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6d血、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血尿素氮、白细胞计数,腹胀、腹痛、压痛消失天数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血、尿淀粉酶,血糖、血钙及腹部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更显著(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施他宁局部胰腺供血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较单纯灌注施他宁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局部胰腺动脉灌注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