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进展——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海鹏 曾伏虎 +7 位作者 杜长生 陈宗羡 翟所鑫 李玉清 刘庆梅 朱玉忠 王荣明 张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5-64,共10页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自1970年代后期被联系于低血钠的快速纠正,约10年后又拓展至"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1]",及至2008年个案文献甚至提出了"可能...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自1970年代后期被联系于低血钠的快速纠正,约10年后又拓展至"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1]",及至2008年个案文献甚至提出了"可能的周围神经ODS[2]"。但不少迹象提示,诸如后述的问题或许尚无满意答案:CPM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文献肝移植术后或严重呕吐相关的CPM或"ODS"预后极差之原因为何,如何优化其围手术期处理、如何优化重度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改善预后?"ODS"累及的主要部位为何?病理机制为何?如何在纠正血钠时避免之?等等。兹对早期的、经典的或有一定代表性的病例文献的具体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及商榷;在此基础上,对上述诸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WERNICKE脑病 肝移植术
下载PDF
痰液诱导技术对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琳筠 刘懿禾 +1 位作者 刘蕾 刘纯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应用痰液诱导技术的安全性和留取痰标本的合格率,为肝移植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4例,雾化吸入3%盐水6ml,对照组42例,雾化吸入0.... 目的探讨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应用痰液诱导技术的安全性和留取痰标本的合格率,为肝移植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ICU肝移植气管插管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4例,雾化吸入3%盐水6ml,对照组42例,雾化吸入0.45%盐水6ml,吸入时间均为20min,比较雾化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痰标本指标。结果在痰液诱导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分析中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量、氧分压、痰量、痰液黏稠度、痰标本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肝移植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应用3%盐水雾化诱导排痰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临床上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肝移植 引流 体位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甙诱导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薛涣洲 张业伟 +4 位作者 张宏伟 姜青峰 秦涛 王跃伟 孟庆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应用120只肝移植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TII组(B组),CsA组(C组),TII+CsA组(D组)。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14 d检测脾脏细胞的CD4+、CD2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应用120只肝移植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TII组(B组),CsA组(C组),TII+CsA组(D组)。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14 d检测脾脏细胞的CD4+、CD25+、CD8+、CD28+的蛋白表达。结果:三组治疗组的CD4+、CD25+、CD8+的蛋白活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CD28+的蛋白活性表达却相反。三组治疗组间的CD4+、CD28+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雷公藤多甙不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够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雷公藤多甙 免疫抑制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常洁 李敏如 +3 位作者 易述红 汪根树 陆敏强 陈规划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肠梗阻的58例患者,根据时间和治疗方法分成A组(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31例,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肠梗阻的58例患者,根据时间和治疗方法分成A组(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31例,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适当胃肠内、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的常规治疗)和B组(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27例,同A组常规治疗措施外,配合采用生长抑素及口服万古霉素)。结果本组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13%(58/441)。B组患者恢复肠鸣音及排气、排便的时间分别为(7.1±2.0)d和(8.4±2.4)d,A组则分别为(9.1±3.0)d和(10.8±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减压引流量[(298±58)ml/d]明显比A组[(485±106)ml/d]减少;B组发生菌群失调的比例(55%)比A组(77%)明显降低;两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肠梗阻 生长抑素 万古霉素
原文传递
儿童肝移植2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宇明 司中州 +5 位作者 袁妙贤 陈立健 盛新仪 谢惟心 吴秀婷 尹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81-68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对20例儿童实施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主要包括胆道闭锁、Alagille...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对20例儿童实施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主要包括胆道闭锁、Alagille综合征、先天性肝内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手术方式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手术(n=16)和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肝脏移植手术(n=4)。20例均应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方案,其中3例增加了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抗排斥反应。术后患儿给予抗感染、抗排斥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肝血管吻合处血流情况及肝功能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例患儿均移植成功,肝移植供体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受体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为肺部和腹腔。术后1例出现肝动脉栓塞,3例出现乳糜漏,2例出现胆道狭窄,3例出现早期排斥反应,1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检测肝功能及血药浓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儿童终末期肝病可通过活体肝移植或DCD肝移植手术取得理想的效果,手术方式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闭锁/外科学 肝硬化/外科学 适应证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器官捐献上腹部多器官移植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鞠卫强 李焯辉 +8 位作者 张薇 郭志勇 韩明 王小平 陈茂根 马毅 王东平 朱晓峰 何晓顺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上腹部多器官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间实施的31例简化式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对所有受者进行了13(2,28)个月的随访,术后1、3、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2%、69%... 目的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上腹部多器官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间实施的31例简化式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对所有受者进行了13(2,28)个月的随访,术后1、3、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2%、69%和69%。2例受者分别于术后15和18 d死于严重感染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受者于术后37 d死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1例受者于术后40 d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受者于术后13个月死于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受者分别于术后18和26个月死于恶性肿瘤复发。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及糖尿病复发。结论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受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存活及满意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移植 肝移植 胰腺移植 十二指肠 糖尿病 2型 预后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甙抗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业伟 孟庆洋 +1 位作者 王学浩 薛涣洲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其诱导免疫耐受作用。方法该实验应用肝移植120只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TII组(B组),CsA组(C组),TII+CsA组(D组)。分别于术后1、3、5、7、14d检测外周血的IL-2R的含量和脾...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其诱导免疫耐受作用。方法该实验应用肝移植120只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TII组(B组),CsA组(C组),TII+CsA组(D组)。分别于术后1、3、5、7、14d检测外周血的IL-2R的含量和脾脏淋巴细胞IL-2、IL-10的活性表达及脾脏组织CD4^+、CD25^+、CD8^+、CD28^+的蛋白表达。结果三组治疗组的IL-2活性和IL-2R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三组治疗组问的比较是D组低于B、C组;三组治疗组的IL-10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治疗组也有显著差异。即D组高于C组,C组高于B组,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组的CD4^+、CD25^+、CD8^+、CD28^+的蛋白活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CD28^+的蛋白活性表达却相反。三组治疗组间的CD4^+、CD28^+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不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够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雷公藤多甙 免疫抑制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邵佳 陈凡 +7 位作者 马楠 孙超 魏金霞 闫美玲 付鹏 张瑞霞 秦寅鹏 张弋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检索目前已发表的基于CYP3A5基因型成人肝移植口服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建模文献,对自建模型和已发表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出适合本中心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用于患者初始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法通过检索PubMed、Scopus和Web of Science三种... 目的检索目前已发表的基于CYP3A5基因型成人肝移植口服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建模文献,对自建模型和已发表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出适合本中心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用于患者初始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法通过检索PubMed、Scopus和Web of Science三种数据库筛选出相关模型,使用本中心数据,采用正态分布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sed prediction distribution errors,NPDE)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收集到本单位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40例,检索到涉及供-受者CYP3A5基因型建模的一房室模型1个,二房室模型1个,自建二房室模型1个。经NPDE检验,采用自建模型进行模拟个体化给药,供-受者均为CYP3A5*1非携带者的达稳态推荐剂量范围为1.48~1.93 mg,供-受者任意一方为CYP3A5*1携带者达稳态推荐剂量为2.1~2.35 mg,供-受者均为CYP3A5*1携带者达稳态推荐剂量为2.7~2.9 mg。结论供-受者CYP3A5*1基因型需纳入模型用于患者个体化给药,未来采用此模型进行前瞻性研究,逐步完善本中心的成人肝移植患者的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成人 他克莫司 CYP3A5
下载PDF
先天性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附2例报道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梦莺 刘清爽 +3 位作者 陶亮桥 吴双霜 王佚 刘伟 《西南军医》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报道2例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的病例,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患儿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检索,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目的报道2例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的病例,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患儿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检索,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结果新生儿蛋白C缺乏十分罕见,以全身、尤其是下肢活动部位、多处大面积紫癜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可发现蛋白C活性减少或缺失,伴或不伴蛋白S减少,D-二聚体升高。明确诊断主要依靠蛋白C检测及PROC基因检测,治疗需要长期反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肝素及华法林抗凝、蛋白C浓缩物替代、以及肝移植治疗。结论蛋白C缺乏致新生儿暴发性紫癜较为罕见,国内罕见报道,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缺乏 新生儿 暴发性紫癜 肝移植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大鼠供肝灌注冷保存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谭献文 朱光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应用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HCA液)加前列腺素E1(PGE1)对大鼠供肝进行灌注,探讨PGE1在供肝灌注冷保存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是HCA灌注液中加... 目的应用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HCA液)加前列腺素E1(PGE1)对大鼠供肝进行灌注,探讨PGE1在供肝灌注冷保存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是HCA灌注液中加入PGE1加器官保存液(UW液)注取肝,对照组则单纯使用HCA液加UW液灌注取肝。经不同冷保存时间后,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在10h和20h保存时间点,实验组ALT和LDH以及MDA和MP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酶值水平均随冷保存时间延长增高(P<0.01);实验组SOD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降低(P<0.01)。病理变化可见实验组肝窦、肝细胞索结构清晰,肝轻度肿胀,无细胞坏死。结论HCA液中加入PGE1后对肝脏冷保存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GE1在灌注过程中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中性粒细胞与肝窦库普弗细胞及内皮细胞的黏附,减轻多种组织和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 大鼠 肝脏移植 供肝灌注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原性的变化
11
作者 古维立 黄颖烽 +3 位作者 陈珊茗 翁杰锋 山口淳三 兼松隆之 《现代医院》 2006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及宿主的供体免疫原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近交系大鼠,按Kamada的双套法行LEW→WF的原位全肝移植,将术后早期不同时期的移植肝或脾脏取出、分别注入移植后长期生存大鼠的腹腔内,观察能否诱导后者出现排斥...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及宿主的供体免疫原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近交系大鼠,按Kamada的双套法行LEW→WF的原位全肝移植,将术后早期不同时期的移植肝或脾脏取出、分别注入移植后长期生存大鼠的腹腔内,观察能否诱导后者出现排斥反应。结果①移植12h后宿主的脾脏内存在最强的同种免疫刺激能力,2d后消失。②移植3d后的肝脏逐渐丧失了同种免疫刺激能力。结论移植肝和宿主的供体同种免疫原性在术后早期基本上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原性 抗原呈递细胞
下载PDF
肝移植术前术后彩超监测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邓劲松 王洁 +3 位作者 张春丽 曾广绥 邓素雅 陈庆康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肝移植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多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查21例健康人肝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选适合手术患者36例,其中肝癌21例,肝硬化...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肝移植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多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查21例健康人肝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选适合手术患者36例,其中肝癌21例,肝硬化失代偿11例,肝硬化并肝癌4例。术后早期出现肝脏轻度增大,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胆囊窝积液。10例出现排斥反应,1例出现肝动脉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前、术后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可选择适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可有效地观察移植肝形态学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移植 术前 术后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对肠道黏膜SIgA分泌的影响及意义
13
作者 郑凤娇 罗显荣 刘树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前后,肠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泌变化情况,为临床施行肝移植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肝脏病变行肝移植的患者和20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移植... 目的观察肝移植前后,肠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泌变化情况,为临床施行肝移植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肝脏病变行肝移植的患者和20例体格检查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移植术前后和健康体检者粪便内的SIgA含量。结果肝移植患者肝移植术前SIgA较健康体检者低;肝移植术后,随着肝移植实施时间的变化,SIgA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与健康体检者无差异。结论肝脏病变可导致胃肠道黏膜SIgA水平下降。随着肝移植手术的实施,肠道黏膜SIgA分泌接近正常,黏膜免疫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移植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肠道黏膜免疫
下载PDF
低血药浓度FK506在肝移植抗排异反应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建 吴平 张忠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低血药浓度FK506(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方面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通过40例肝移植患者(n=40)使用低浓度及普通浓度FK506后的临床材料,分析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理变化和相关临床处理。结果低浓度FK506组未发生排异现象,... 目的探讨低血药浓度FK506(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方面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通过40例肝移植患者(n=40)使用低浓度及普通浓度FK506后的临床材料,分析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理变化和相关临床处理。结果低浓度FK506组未发生排异现象,一般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也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发生。高浓度FK506组未发生排异现象,副作用发生率高于低浓度FK506组。结论低血药浓度下FK506就可有较好的抗排异效果,并可减少有关FK506的并发症,但在低浓度下也可有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肝移植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防治的进展
15
作者 李泽浩 李英存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中。目前,我国成年人群体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这使得部分患儿进行肝移植手术时需要接受来自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供...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中。目前,我国成年人群体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这使得部分患儿进行肝移植手术时需要接受来自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供者的肝脏。虽然已经有国内外的研究证明,HBV血清反应阴性的患者通过肝移植围手术期及术后进行主动免疫,术中及术后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术后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等手段可以明显降低肝移植术后新发HBV感染率,但对于儿童肝移植还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本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儿童肝移植围手术期及术后远期对新发HB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临床应用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乙型肝炎 免疫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卫平 陈规划 +5 位作者 易慧敏 陆敏强 蔡常洁 杨扬 许赤 李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方法观察2004年2月至2004年9月89例肝移植病人病情,包括原发病、术中输血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早期术后病死率。结果37例术后早期合并至少1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胸腔积液(25...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方法观察2004年2月至2004年9月89例肝移植病人病情,包括原发病、术中输血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早期术后病死率。结果37例术后早期合并至少1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胸腔积液(25例,28%),肺不张(17例,19%),肺炎(15例,16.8%),急性呼吸功能衰竭(7例,7.8%),肺水肿(6例,6.7%),气胸(2例,2.2%)。合并并发症的病人年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53±13)岁vs(34±11)岁,P<0.05],术中输血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合并肺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总病死率(25%vs8%,P<0.05)。结论高龄及术中大量输血是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病死率与肺炎发生率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呼吸系统 并发症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常规手术与肝移植术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莹 别平 +3 位作者 蔡景修 杨占宇 王曙光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94-2095,共2页
目的 探讨常规手术(断流术、分流术)与肝移植术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9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手术组73例,肝移植手术组20例,术后随访24~48个月,观察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结果 肝功能Child... 目的 探讨常规手术(断流术、分流术)与肝移植术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9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手术组73例,肝移植手术组20例,术后随访24~48个月,观察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结果 肝功能Child A或B级的患者常规手术疗效较好,Child C级患者常规手术疗效差。肝移植手术组Child C级患者病死率为6.6%,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Child C级患者病死率61.5%(P<0.01)。结论 有出血史但肝功能属Child A或B级,常规手术术后能维持较好的肝脏功能和生活质量。肝功能属Child C级,常规手术不能取得满意疗效者,肝移植术是唯一的治愈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肝硬化 肝移植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
18
作者 俞建光 刘俊卯 +5 位作者 殷国平 陆森 张健 易永祥 陈新华 高素琴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单纯缝扎 ,B超用大网膜衬垫后缝扎加医用胶涂布 ,观察断面的处理效果 ;分析总结。结果  1.用供肝右半肝植入的方法 ,行 AHPL T的肝衰受体存活率和肝功能显著优于肝衰模型组 ,植入肝脏胆汁分泌和肝细胞存活良好。 2 .B组供肝断面的撕裂机率和出血率、腹腔出血率、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均显著低于 A组。结论  AL PL T时 ,用供肝右半肝植入是合适的 ;供肝断面应在衬垫下缝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减体积性肝移植 供肝修整 供肝断面处理
下载PDF
超声评估活体肝移植供体肝静脉临床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艳 任杰 +2 位作者 廖梅 苏中振 郑荣琴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活体肝移植供肝肝静脉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观测管径大于5mm中肝静脉(MHV)属支及右后下静脉(IRHV)情况。结果超声发现管径大于5mm MHV属支及IRHV的数目分别为8(S4)... 目的探讨超声在活体肝移植供肝肝静脉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观测管径大于5mm中肝静脉(MHV)属支及右后下静脉(IRHV)情况。结果超声发现管径大于5mm MHV属支及IRHV的数目分别为8(S4)、7(S5)、5(S8)、8(IRHV),CT为8(S4)、7(S5)、9(S8)、14(IRHV),两者的一致率为73.7%(28/38),将MHVS8属支和IRHV的超声管径标准缩小至4mm再次统计,数目为8(S8)、14(IRHV),与CT的一致率为97.4%(37/38)。结论超声可用于评价活体肝移植供肝肝静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供体 肝静脉 超声
下载PDF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临床麻醉管理探讨
20
作者 葛霞光 孙来保 +5 位作者 徐国海 董莉萍 周志东 卢忆梅 胡衍辉 余树春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尿量及出血量等。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 ,给予相应的麻醉处...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尿量及出血量等。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 ,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① 1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 ,手术较一般手术出血多 ,快速输血 ,给予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术中呼吸、循环维持满意 ;②术中出血 (44 5 0± 2 6 40 )ml,尿量 (45 0± 2 5 6 )ml,手术时间 (370± 110 )min ,无肝时间 (86± 2 6 )min ;③与麻醉前相比 ,血压在腔静脉阻断和开放即刻下降 (P <0 .0 1) ;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 (P <0 .0 1) ,腔静脉开放后 5min内增高 (P <0 .0 1) ,心率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增快 (P <0 .0 1) ;④与麻醉前比较 ,无肝期和新肝期K+ 浓度和TCO2 下降 (P <0 .0 5 ) ;无肝期至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pH和HCO3 -1值均下降 (P <0 .0 5 ) ;PCO2 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升高 (P <0 .0 5 ) ;BE新肝期和术毕均下降 (P <0 .0 5 )。结论 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病人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循环、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变化剧烈 ,积极预防性对症治疗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麻醉处理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