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气游戏”:网络直播行业的薪资制度与劳动控制 |
徐林枫
张恒宇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4
|
|
2
|
做主播:一项关系劳动的数码民族志 |
董晨宇
叶蓁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8
|
|
3
|
劳动空间在延伸——女性网络主播的身份、情感与劳动过程 |
张一璇
|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0
|
|
4
|
人设奴役与数字劳工——异化理论视角下的直播带货 |
栾轶玫
张雅琦
|
《传媒观察》
|
2020 |
24
|
|
5
|
消费时代新的名利场——明星直播卖货行为研究 |
黄钟军
蒋芷寒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6
|
社交表演:青年游戏男主播的情感劳动与性别操演 |
彭婧
伍麟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2 |
10
|
|
7
|
关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 |
李炳炎
|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
2002 |
4
|
|
8
|
也论物化劳动与创造价值——兼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
张仁德
|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9
|
商品价值的两种存在形态 |
甄增荣
高钟庭
|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基于网络直播的大学生劳动观念培育探析 |
杨鑫欣
|
《巢湖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科学认识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
张鑫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基于联合生活的成长共同体: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的社会学意识 |
安超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3
|
直播带货劳动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赵冰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IT时代的劳动价值论 |
马千喜
丛雅姿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5
|
悲情叙事、情感劳动与母职韧性:脊髓损伤儿童的“妈妈主播”个案研究 |
裴谕新
涂润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6
|
“情与利”:基于抖音三哥及其“电子”兄弟互动的网络民族志考察 |
周云林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7
|
从“在地团结”到“在地组织”乡村直播模式中的组织力量 |
徐婷婷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18
|
数字经济下网络主播的劳动权益保护 |
张坤
|
《山东工会论坛》
|
2024 |
2
|
|
19
|
流量变现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体育赛事中的数字化劳动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的“村超”为例 |
杨逐原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20
|
数字劳动、礼物交换与网络消费——中国网络直播经济研究反思 |
郑宇
杨素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