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华北克拉通中、西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探讨克拉通破坏 被引量:60
1
作者 陈凌 危自根 程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228,共17页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记录的远震P波和S波接收函数资料,获得了跨越华北克拉通东、中、西部的3条剖面的岩石圈和上地幔结构图像,揭示了克拉通不同区域深...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基于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记录的远震P波和S波接收函数资料,获得了跨越华北克拉通东、中、西部的3条剖面的岩石圈和上地幔结构图像,揭示了克拉通不同区域深部结构特征的显著差异。与东部普遍减薄的岩石圈(60~100km)相比,中、西部表现出厚、薄岩石圈共存的强烈横向非均匀性,既在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之下保留着厚达200km的岩石圈,又在新生代银川—河套和陕西—山西裂陷区存在厚度<100km的薄岩石圈,差异最大的厚、薄岩石圈仅相距约200km。岩石圈厚度在东、中部边界附近的约100km横向范围内显示出20~40km的迅速增加。岩石圈厚度的快速变化与地表地形从东向西的突然改变以及南北重力梯度带的位置大致吻合,并对应于地壳结构、地幔转换带厚度和660km间断面结构的快速变化。这种从地表到上地幔底部深、浅结构的耦合变化特征表明,东西两侧区域在显生宙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岩石圈构造演化和深部地幔动力学过程。克拉通东部薄的地壳、岩石圈和厚的地幔转换带以及复杂的660km间断面结构可能与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深俯冲及其相关过程对这一地区岩石圈的改造和破坏有关;而中、西部存在显著减薄的岩石圈这一观测结果,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克拉通岩石圈改造和减薄不仅发生在东部,而且可能影响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广泛的区域。岩石圈薄于100km的中、西部裂陷区可能与先前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局部构造薄弱带相联系。这些古老岩石圈薄弱带可能经历了后期构造事件的多次改造,并在新生代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中被进一步弱化、减薄,最终造成地表裂陷。另一方面,中、西部总体较厚的地壳、岩石圈以及正常偏薄的地幔转换带表明,同太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破坏 岩石圈厚度 地幔转换带 古老岩石圈薄弱带
下载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安美建 石耀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0,共8页
利用不同物理性质所估计的岩石圈厚度可能具有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大陆岩石圈等效弹性厚度往往只与岩石圈内部的某些岩层相关,因此它可能不代表一般意义上的岩石圈厚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虽然有较高的精度,但依赖于人为地对岩石圈... 利用不同物理性质所估计的岩石圈厚度可能具有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大陆岩石圈等效弹性厚度往往只与岩石圈内部的某些岩层相关,因此它可能不代表一般意义上的岩石圈厚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虽然有较高的精度,但依赖于人为地对岩石圈的定义;并且其具有的短时间尺度效应决定了它与长时间尺度的岩石圈概念不一致。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因此其厚度定义的标准是较合理的。地震-热学岩石圈厚度研究利用地震波速反演得到的温度数据按照热学岩石圈标准来对岩石圈厚度进行研究,具有地震学和热学岩石圈厚度两者的优点,是较合理的对岩石圈厚度的估计。中国大陆地震-热学岩石圈厚度分布有如下特点:(1)中国东部岩石圈较薄,厚度约100km,其中包括中国东北、中朝克拉通、扬子克拉通东部和华南造山带;(2)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克拉通以南地区的厚度变化较大,厚度约在160-220km;(3)三大克拉通的岩石圈厚度有较大区别,扬子克拉通的核心最厚达约170km,塔里木克拉通的核心厚度约140km,中朝克拉通的厚度约100km;(4)昆仑秦岭造山带的岩石圈上地幔内部较复杂,可能有大面积的部分熔融;(5)整个大陆岩石圈厚度分布并没有显示出与地壳年龄的线性相关关系,却表现出了与大地构造格局的直接关系。受板块碰撞强烈影响的地区,岩石圈较厚;受大洋俯冲带影响较强的地区,岩石圈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岩石圈厚度 地震波波速 温度 绝热等温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形成动力学背景及其对油气等多种矿产成藏(矿)期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4
3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5 位作者 刘润川 崔军平 陈志鹏 张圆圆 杨桂林 马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3-1234,共22页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是否存在岩石圈减薄是地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本文在作者多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了近年来前人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场、地壳结构、构造...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是否存在岩石圈减薄是地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本文在作者多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了近年来前人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场、地壳结构、构造热事件、深部热岩石圈厚度、早白垩世火成岩活动期次、构造热事件形成机理及构造热事件与多种矿产成藏成矿关系方面进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中等,属中温型盆地,现今地温场受现今地壳、岩石圈厚度较厚控制。通过对构造背景、古地温恢复、火成岩活动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等资料分析发现早白垩世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地块及鄂尔多斯盆地处于拉张背景,早白垩世地温梯度高,存在古地温异常及热事件。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热岩石圈厚度明显较现今岩石圈厚度薄,表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减薄的西界可推到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克拉通中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华北克拉通中部山西地块、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南缘早白垩世火成岩形成时间相同,岩浆侵入和喷出的时代主要集中在138~108Ma,反映在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存在一期较为强烈的热事件。火成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成岩来源为地幔,反映岩石圈处于拉张背景。早白垩世热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峰期年龄相一致,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作用在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广泛存在。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热活动增强,深部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厚度减薄。通过对油气、煤、铀等金属矿产成矿(藏)时代与热事件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矿产及华北克拉通中西部金属矿产的形成受控于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及岩石圈拉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岩石圈厚度 构造热事件 热岩石圈厚度 岩石圈减薄 火成岩 成藏(矿)期 鄂尔多斯盆地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35
4
作者 潘佳铁 李永华 +1 位作者 吴庆举 余大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77-2087,共11页
收集了中国东北地区159个固定地震台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和27个流动地震台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垂向连续记录,根据噪声成像方法得到研究区(105°E—135°E,39°N—52°N)较短周期(8∽30 s)的瑞雷波群速度和相... 收集了中国东北地区159个固定地震台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和27个流动地震台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垂向连续记录,根据噪声成像方法得到研究区(105°E—135°E,39°N—52°N)较短周期(8∽30 s)的瑞雷波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资料,再结合该区已有的天然地震长周期瑞雷波(36∽145 s)的群速度频散资料,我们反演得到了中国东北地区200 km以浅深度范围内的三维壳幔S波速度结构,并得到了该区的岩石圈厚度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地壳S波速度结构的横向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两侧有很大的不同,以东地区显示为大范围的高速,以西地区则呈现为大面积的低速;松辽盆地下方岩石圈地幔表现为显著的高速,岩石圈地幔底界面深度可能在90∽100 km,薄的岩石圈盖层暗示东北地区的岩石圈可能发生了减薄;郯庐大断裂下方呈现出大范围的比较显著的低速特征,断裂下方上地幔顶部可能有热物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面波层析成像 群速度 相速度 S波速度结构 岩石圈厚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热动力演化史及其对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6 位作者 李进步 霍小菊 崔军平 杨鹏 王琨 陈占军 杨桂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0-104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表明,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存在构造热事件及深部热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过程,盆地南部岩石圈厚度薄,热流值及地温梯度高。不同层位烃源岩在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热异常明显。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以及...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表明,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存在构造热事件及深部热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过程,盆地南部岩石圈厚度薄,热流值及地温梯度高。不同层位烃源岩在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热异常明显。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以及盆地深部热动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热事件及形成的热异常使烃源岩生烃量明显增加,是盆地油气富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层位烃源岩在早白垩世大规模生油、生气及成藏,主要受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深部热动力学过程及构造热事件控制。古生界和中生界不同层位的油气田分布主要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及储层控制。从烃源岩发育层系及热演化程度来看,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致密油、页岩油热演化程度高,分布面积广,勘探潜力巨大;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全盆地大面积分布,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深层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大气田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明确烃源岩生烃潜力;深层中-新元古界值得进一步勘探,关键是明确规模断陷分布及烃源岩的生烃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量 热异常 构造热事件 岩石圈厚度 热动力 成藏期 油气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利用卫星重力资料反演地壳及岩石圈厚度 被引量:24
6
作者 方剑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1期26-31,共6页
地球外部重力场由地球内部物质分布所决定,由于地壳与地幔、岩石圈与软流圈存在着较大的物性差异,利用重力资料可以确定莫霍面和岩石圈底面深度。基于上述结论,利用OSU91全球重力位模型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壳和岩... 地球外部重力场由地球内部物质分布所决定,由于地壳与地幔、岩石圈与软流圈存在着较大的物性差异,利用重力资料可以确定莫霍面和岩石圈底面深度。基于上述结论,利用OSU91全球重力位模型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壳和岩石圈厚度与地形相关,大陆地壳、岩石圈较厚,海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地壳厚度 岩石圈厚度 重力数据
下载PDF
Study on crustal, lithospheric and asthenospheric thickness beneath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被引量:9
7
作者 ZHANG XueMei SUN RuoMei TENG JiW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797-804,共8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ure dispersions of Rayleigh wave tomograph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aking S wave velocities from previous linear inversion as the initial model, us-ing the simul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ure dispersions of Rayleigh wave tomograph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aking S wave velocities from previous linear inversion as the initial model, us-ing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 nonlinear simultaneous invers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S wave velocity and thickness of different layers, including the crust,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astheno-sphe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crustal thickness shows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geology structures sketched by the sutures and major faults. The crust is very thick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varying from 60 km to 80 km.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inner (130―160 km) than its adjacent areas. And two blocks can be recognized, divided by an NNE strike boundary running between 90°E―92°E inside the plateau. Its asthenosphere is relatively thick, varies from 150 km to 230 km, and the thickest area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Qiangtang. India has a thinner crust (32―38 km), a thicker lithosphere of 190 km and a rather thin asthenosphere of only 60 km. Sichuan and Tarim basins have the crust thickness less than 50 km. Their lithospheres are thicker tha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ir asthenospheres are thinner. A discussion has been made on the character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ypical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in the western Qiangtang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邻近地区 地壳厚度 岩石圈厚度 岩流圈厚度
原文传递
下扬子区深部热状态与岩石圈厚度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成 王良书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494-499,共6页
根据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密度的分布特征,结合岩石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和该区的地壳分层模型,确定了地幔热流密度分布特征和壳幔边界温度以及居里等温面的埋藏深度。根据干玄武岩固相线公式,估算了上地幔介质部分熔... 根据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地温场和大地热流密度的分布特征,结合岩石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和该区的地壳分层模型,确定了地幔热流密度分布特征和壳幔边界温度以及居里等温面的埋藏深度。根据干玄武岩固相线公式,估算了上地幔介质部分熔融开始的深度(“热”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地幔热流密度在30~40mW/m2之间;壳幔边界温度在460~700℃之间变化;居里等温面埋深为25~35km,“热”岩石圈厚度为80~150km。深部热状态的分布特征主要与新生代的构造热事件相关。苏北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存在明显的深部热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地幔 热流密度 岩石圈 厚度 地温场
下载PDF
地幔柱作用与岩石圈改造:以塔里木克拉通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向宵 陈林 +2 位作者 卢少康 颜智勇 唐嘉萱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克拉通是稳定的大陆块体,形成于太古代,具有巨厚的岩石圈地幔根,其厚度多大于200 km.地幔热柱作用早期会显著减薄岩石圈地幔、降低岩石圈强度,现有地震和地幔捕虏体数据资料显示,克拉通经历过地幔柱作用后仍有超过150 km厚的稳定岩石圈... 克拉通是稳定的大陆块体,形成于太古代,具有巨厚的岩石圈地幔根,其厚度多大于200 km.地幔热柱作用早期会显著减薄岩石圈地幔、降低岩石圈强度,现有地震和地幔捕虏体数据资料显示,克拉通经历过地幔柱作用后仍有超过150 km厚的稳定岩石圈地幔根,其岩石圈地幔根的主要物质成分是亏损的橄榄岩,岩石圈的强度仍旧保持高强度.这一现象具有全球效应,如北美Slave克拉通和非洲南部Kaapvaal克拉通均经历了这一过程.本文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地幔柱作用前后岩石圈典型特征,并结合相应阶段的构造响应发现:稳定的克拉通在地幔柱的作用下岩石圈会发生强烈的改造,伴随地表岩浆活动和克拉通岩石圈的减薄和弱化;而后亏损的地幔柱熔融残余物会重新加厚和增强岩石圈地幔.岩浆岩记录的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塔里木岩石圈在二叠纪时期经历了严重的改造过程;而岩石圈深部结构的地震、地热和大地电磁资料显示,现今塔里木岩石圈厚度约为150 km.塔里木岩石圈在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背景下仍旧表现出刚性的特征,塔里木岩石圈的增厚与增强是塔里木早二叠世地幔柱作用的结果.文章最后讨论了塔里木岩石圈减薄到再增厚的过程,并提出初步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岩石圈厚度 岩石圈强度 塔里木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健 李思其 +5 位作者 贾小江 刘雨晨 曾波清 毕然 杜先利 董苏醒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809,共12页
岩石圈厚度演化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和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恢复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典型单井的热历史,利用实测的热物性参数和前人所确定的地壳分层结构,基于地热学相关理论计算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地质时期的“热”岩石圈... 岩石圈厚度演化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和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恢复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典型单井的热历史,利用实测的热物性参数和前人所确定的地壳分层结构,基于地热学相关理论计算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主要地质时期的“热”岩石圈厚度。研究表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热流演化有两个阶段:1)晚白垩世逐渐升温阶段,此期间热流逐渐增加,最终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大热流值;2)新生代以来的热流衰退阶段,此阶段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大地热流在此期间逐渐减少,现今热流平均为78.2 mW/m^(2)。松辽盆地岩石圈厚度在早白垩世为42 km左右,白垩世末期降低至36 km左右,现今岩石圈厚度增加至55 km。这主要是由于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整体处于东西拉张的环境中,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白垩纪末期岩石圈减薄,此后盆地整体处于拗陷构造发育期,岩石圈再次增厚至现今的55 km。本文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演化的过程,为松辽盆地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热流 热历史 中-新生代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藏北岩石圈厚度与减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迟效国 董春艳 +2 位作者 刘建峰 黎广荣 赵院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381,共8页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软流圈密度的影响,采用均衡理论对藏北岩石圈厚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能的软流圈温度取值范围内藏北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6~120km,地壳增厚前的岩石圈平均厚度约80km。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和岩浆起源-分凝深度分析表明,藏北现今岩石圈厚度主要受金云母脱水深度所控制。增厚前岩石圈地幔底部温度高于橄榄岩湿固相线温度,并受闪石和金云母高压脱水作用的影响。加厚岩石圈地幔因其底部不断发生脱水低程度熔融而进入软流圈小尺度对流体系,使岩石圈加厚过程中伴随有底部的脉动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平均密度 均衡理论 减薄机制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nd crustal ages in central basin of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12
作者 Chen Xue and Lin Jinfeng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5-107,共23页
The models about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nd thermal conduction inside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top layer of the asthenosphere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four type regions: the midoceanic ridge, the extinct sp... The models about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nd thermal conduction inside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top layer of the asthenosphere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four type regions: the midoceanic ridge, the extinct spreading ridge, the lithospheric fault fissure and the mouth of the extinct submarine volcanoes which are in deep sea bottom. The solutions of the models are found to be the same. The formulas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top layer of the asthenosphere,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to the heat flow and the crustal ages to the heat flow are obtained. The crustal ages and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of the central basin are calculated. And they are used to draw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and crustal ages maps of the central basin (in this paper both the central basin and the basin are the central 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central bas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crustal ages and heat flo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analysed and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undergone three episode-seafloor sprea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nduction equatio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crustal age evolution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地块的属性与演化
13
作者 刘晓宇 杨文采 +2 位作者 陈召曦 瞿辰 于常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41,共9页
利用大量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0.5°×0.5°×10 km的高精度三维速度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大量细节,为了解大陆碰撞与高原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根据地震层析成像三... 利用大量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0.5°×0.5°×10 km的高精度三维速度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大量细节,为了解大陆碰撞与高原演化的动力学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根据地震层析成像三维波速数据,计算取得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底界面深度的三维图,由此发现青藏高原东、西两部属性有本质区别:东部以高波速、较高电阻率和密度的厚岩石圈为主,厚度在150~180 km范围变化;西部以低波速、较低电阻率和密度的薄岩石圈为主,厚度在130~155 km范围变化。上述表明高原东部没有大规模软流圈上涌,而西部发生了大规模软流圈上涌,上涌幅度在20~30 km左右。高原东西部分界线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85°E,20°N)和(98°E,40°N)。结合古地磁数据可知,青藏高原东部地块在空间上是40 Ma以来西部陆陆俯冲作用与东南亚洋陆俯冲作用之间的作用力转变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部地块 地震层析成像 岩石圈底界面 属性演化
下载PDF
月球MariusHills盾形火山密度和岩石圈弹性厚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倩 肖龙 +3 位作者 平劲松 肖智勇 乔乐 赵健楠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95-1402,共8页
Marius Hills火山高原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区域,具有丰富的火山建造遗迹,包括火山穹窿,火山锥和月溪等.该区域保留了月海火山作用的典型特征,为研究月海热演化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窗口.受以往观测数据类型的限制,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该区域... Marius Hills火山高原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区域,具有丰富的火山建造遗迹,包括火山穹窿,火山锥和月溪等.该区域保留了月海火山作用的典型特征,为研究月海热演化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窗口.受以往观测数据类型的限制,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该区域的表面形貌和物质成分特性的分析,缺乏对月海火山次表层和内部结构等重要火山特征的研究.本文利用月球正面高分辨率地形和重力数据,结合附加表面和内部载荷的弹性薄壳均衡模型,对该火山区域的平均月壳密度,岩石圈弹性厚度和表面内部载荷比等参数进行定量约束.结果显示该区域月壳密度较高,为3040 kg m 3,具有典型的月海玄武质的密度特征;地下可能存在侵位较浅的岩浆房或岩床状侵入体或是岩浆充填了壳层松散的区域;该区域的岩石圈弹性厚度较小,约为4 km,反映该区域在形成过程中富集了大量的热,该结果与通过光谱矿物分析得到的风暴洋区域富集产热元素(如钍)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盾形火山 Marius Hills 密度 岩石圈弹性厚度
原文传递
聚类分析算法在大地电磁三维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颖 王雪秋 +3 位作者 周子坤 邹宗霖 夏广沛 翁爱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8-572,共5页
为了提高对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完成构造界面识别、异常构造刻画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解释,本文提出使用非监督的聚类方法分析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根据三维反演模型电阻率值的分布和各种聚类分析方法的特点,选择使用K均值... 为了提高对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完成构造界面识别、异常构造刻画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解释,本文提出使用非监督的聚类方法分析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根据三维反演模型电阻率值的分布和各种聚类分析方法的特点,选择使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反演模型电阻率值进行聚类分析.在K均值聚类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了RS指数指导选择聚类数目, Kaufman法进行中心初始化.通过对东北地区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结果使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东北地区电性岩石圈的厚度估计,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岩石圈底部聚类电阻率大约为339Ω·m,其中松辽盆地岩石圈最薄,约为60 km;大兴安岭地区最厚,约为150 km;佳木斯地体厚度约为100 km;而长白山地区岩石圈厚度不易确定,可能受新生代构造活动影响,电阻率明显减小.聚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对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结果中的地质构造进行识别和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聚类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 K均值聚类 岩石圈厚度
原文传递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亚先 李文正 +1 位作者 阙永泉 邱楠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地热学 地表热流 热导率 生热率 地壳分层结构 流变边界层
下载PDF
Last deglacial relative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Antarctica derived from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modelling 被引量:2
17
作者 Jun’ichi Okuno Hideki Miur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23-632,共10页
We present relative sea level (RSL) curves in Antarctica derived from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GIA)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melting scenarios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g... We present relative sea level (RSL) curves in Antarctica derived from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GIA)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melting scenarios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given in previous works.Simultaneously,Holocene-age RSL observations obtained at the raised beaches along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are shown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the GIA predictions.The differences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ice-loading models regard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otal mass change of the melted ice are significant.These models were also derived from GIA modelling; the variat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crustal movement due to ice sheet evolution.Next,we summarise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ice load models and demonstrate the RSL curves based on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ce and earth models.The RSL curves calculated by GIA model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dependence of both the ice and earth models is significantly large at several sites where RSL observations were obtained.In particular,GIA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thi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sho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that are dependent on the melted ice thickness at each sites.These characteristics result from the short-wavelength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However,our predic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find the average ice model despite the use of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lithospheric thickness.By sea level and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s,we can deduce the geometry of the post-LGM ice sheets in detail and remove the GIA contribution from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gravity change observed by space geodetic techniques,such as GPS and GRACE,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mass change associated with recent global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ice sheet Relative sea level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Melting history lithospheric thickness
下载PDF
辽宁及其邻区高精度航磁数据分析:对区域性断裂带与岩石圈热结构约束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维 舒晴 +3 位作者 郭志宏 孟庆奎 张凯淞 陈丽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01-3416,共16页
高精度航磁数据分析与挖掘是揭示区域性断裂带空间展布与岩石圈热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揭示辽宁及其邻区航磁异常与区域性断裂带关系,估算其居里面深度与岩石圈厚度,本文在对航磁数据进行化极的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反演了研究区居里... 高精度航磁数据分析与挖掘是揭示区域性断裂带空间展布与岩石圈热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揭示辽宁及其邻区航磁异常与区域性断裂带关系,估算其居里面深度与岩石圈厚度,本文在对航磁数据进行化极的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反演了研究区居里面深度;采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辽东‒渤海湾地区岩石圈厚度.研究表明:(1)辽东、辽西与渤海湾地区存在多条北东向/北北东向航磁异常带,它们是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片俯冲作用背景下,活动大陆边缘长期伸展与短暂挤压状态交替演变的产物;而辽北地区被北东向磁异常带错断的近东西/北西西向航磁异常带,则是古亚洲洋闭合后碰撞造山晚期伸展抬升至中地壳层次的构造形迹.(2)辽宁及其邻区居里面深度在16~40 km之间,平均深度为28 km,阜新与盘锦等居里面隆起区对应的大地热流值相对偏高;而沈阳与辽源居里面坳陷区对应的大地热流值偏低.(3)辽宁及其邻区岩石圈厚度具有空间非均匀性,变化范围为70~150 km,平均值为100 km;郯庐断裂带附近的营口‒鞍山地区下方岩石圈厚度最薄,为60~80 km;辽东与渤海湾地区岩石圈厚度空间非均匀性可能是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片俯冲诱导的上升流与克拉通岩石圈内部先存的构造薄弱带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航磁异常 居里面深度 岩石圈厚度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A Thickness Gauge for the Lithosphere Based on Ce/Yb and Sm/Yb of Mantle–Derived Magmatic Rocks
19
作者 WU Zhenhan Patrick J. BAROSH +2 位作者 ZHANG Qichao WU Jiwen YANG 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120-2135,共16页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artial melting depth of mantle-derived magma and lithospheric thickness in continental regions is derived from REE geochemistry. This effective technique uses variations in the Ce/Yb ...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artial melting depth of mantle-derived magma and lithospheric thickness in continental regions is derived from REE geochemistry. This effective technique uses variations in the Ce/Yb and Sm/Yb ratios found in mainly volcanic rocks in continental China. The ratios change with the depth of origin consistent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nd the Ce/Yb and Sm/Yb ratios found in oceanic basalt. These ratios increase exponentially with the depth of origin,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 of a wide variety of Cenozoic volcanic basalt and Paleozoic kimberlit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ortheastern China continent and vicinity. This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depth is shown in a plot of the ratios that forms a concordia curve, which is closely expressed by formulas using 8–degree polynomials. These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gage in measuring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geophysical methods. When applied to volcanic rock of different ages it also reveals how the thickness has changed over time and thus, greatly ai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history.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content, mineral reactions and pressure in the upper asthenosphere beneath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 appears to affect the proportions of REE in partial melts and brings about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nd the Ce/Yb and Sm/Yb ratios in mantle–derived magmatic rock. This thickness gauge, for both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lithosphere,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in analyzing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and geologic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Yb and Sm/Yb ratios mantle–derived magmatic rock lithospheric thickness correlation analysis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滇中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20
作者 瞿梦茹 梁坤 杨海燕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4-1474,共11页
虽然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研究确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但从二叠纪至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所在的华南板块至少向北漂移了3000 km,以致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的空间位置不再对应.本研究使用川滇地区75个宽频固定台... 虽然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研究确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但从二叠纪至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所在的华南板块至少向北漂移了3000 km,以致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的空间位置不再对应.本研究使用川滇地区75个宽频固定台记录的远震事件计算P、S波接收函数,并利用参考地球模型把单个接收函数从时间域变换到深度域,最后从叠加道上读取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Moho面深度从云南南部的33 km向北逐渐增厚,在青藏高原东部可达约66 km,滇中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攀枝花附近明显增厚.在金沙江—红河断裂西侧的印支块体下方,岩石圈厚度仅为70~80 km,但在滇中地区从约70 km变化约到120 km,最薄处发生于攀枝花附近,仅约为70 km.另外,滇中地区部分台站的S波接收函数显示Moho面的Sp转换相一致性较差,而P波接收函数则表明在Moho面附近存在一个正极性的转换界面.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Moho面附近这一正极性界面是地幔柱岩浆底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波接收函数 时间-深度转换 地壳厚度 岩石圈厚度 地幔柱物理模型 岩浆底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