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功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嫦娟 王和平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5,共5页
模糊 ,做为语言的一个属性 ,其主要作用就是使语言更丰富多彩。在文学作品中 ,各种模糊言语形式往往发挥了其独特的文体功能。本文从语义模糊词 ,语义由精确向模糊转化词 ,模糊限制语 ,矛盾词语的反常搭配 ,缺省模糊及模糊言语段落等几... 模糊 ,做为语言的一个属性 ,其主要作用就是使语言更丰富多彩。在文学作品中 ,各种模糊言语形式往往发挥了其独特的文体功能。本文从语义模糊词 ,语义由精确向模糊转化词 ,模糊限制语 ,矛盾词语的反常搭配 ,缺省模糊及模糊言语段落等几种形式来表现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文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文学作品 文体功能 意象
下载PDF
论文学领域人工智能著作权之证伪 被引量:18
2
作者 袁博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18年第6期20-30,共11页
尽管人工智能已经涉足人类的多类智力领域,但迄今为止并未真正进入文学创作领域。从对"微软小冰"诗集等人工智能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人工智能的机理决定了其在创作中缺乏文学所必不可少的"人类情感";其次,人... 尽管人工智能已经涉足人类的多类智力领域,但迄今为止并未真正进入文学创作领域。从对"微软小冰"诗集等人工智能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人工智能的机理决定了其在创作中缺乏文学所必不可少的"人类情感";其次,人工智能"作品"在构成上存在无法克服的创作主观意志上的缺陷;再次,人工智能"作品"在权利归属上的障碍无法逾越。究其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使人工智能的创作成果自动获得社会性,而这,在文学创作上凸显的更为明显。换言之,离开人类的创作参与,单纯的人工智能"创作"并不能自动产生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人工智能 著作权
下载PDF
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 被引量:16
3
作者 段双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在文学作品教学与教研中,人们往往习惯从文本体裁特点出发去确定教学的个性内容,而对教学的共性内容有所忽视,造成了教学共性内容不同程度的缺失。文学作品教学的共性内容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个性内容的基石,不先把握好共性内... 在文学作品教学与教研中,人们往往习惯从文本体裁特点出发去确定教学的个性内容,而对教学的共性内容有所忽视,造成了教学共性内容不同程度的缺失。文学作品教学的共性内容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个性内容的基石,不先把握好共性内容,就很难把握好个性内容。文学作品教学共性内容来源于我国古代文论所谓"言、象、情、志"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共性内容 言象情志
下载PDF
论克莱恩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世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塑造了许多自然主义情调浓郁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语言简洁生动、朴实无华。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就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不朽之作。
关键词 自然主义 克莱恩 小说作品 创作倾向 美国
下载PDF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谭少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理解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的切入点就是他抹平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以反映现实为己任,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的现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就存在于对这个世界的... 理解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的切入点就是他抹平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以反映现实为己任,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的现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就存在于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当中,还存在于读者与作者较量的过程中。他的文学思想有着传统文学思想的印迹,与他的小说文本中呈现的后现代景观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文学观 现实 艺术作品
下载PDF
Literary Works译意探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新强 李伟民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现实中,作品千差万别,《伯尔尼公约》将其分为两类: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国将计算机软件作为文学作品,纳入版权法的保护范围。随后,在西方国家的鼓动下,《TRIPS协定》也要求WTO成员将计算机软件作为《伯尔尼公约》... 现实中,作品千差万别,《伯尔尼公约》将其分为两类: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国将计算机软件作为文学作品,纳入版权法的保护范围。随后,在西方国家的鼓动下,《TRIPS协定》也要求WTO成员将计算机软件作为《伯尔尼公约》中的文学作品加以保护。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学界未能将"文学作品"理解为一个法律概念,想当然地认为软件与"文学"无关,将literaryworks译成"文字作品"以期涵盖计算机软件。此后,在概念法学的驱使下,又推断出"口述作品"。受此误导,我国《著作权法》以双重标准——作品形式和作品内容——对作品进行分类,致使作品各种类之间矛盾、重叠。为了使我国著作权法中作品的分类更加科学,建议将Literary Works译为"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文学作品 作品分类
下载PDF
中药名与中医药文化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明举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82-1484,共3页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中药名 中医药文化 文学作品 楹联
下载PDF
中文文学作品中数字使用的模糊现象及其翻译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岩杰 黄慧 蒋跃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59,共3页
数字在使用中所表现出的模糊性造成了翻译的困难,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加以研究。本文根据Chartnell对数字模糊现象的分类,通过实证描写的方法,对中文名著作品中数字使用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对名翻译家此类翻译进行... 数字在使用中所表现出的模糊性造成了翻译的困难,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加以研究。本文根据Chartnell对数字模糊现象的分类,通过实证描写的方法,对中文名著作品中数字使用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对名翻译家此类翻译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归纳总结出最常用的翻译数字模糊现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模糊语言 文学作品 翻译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观看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康响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115-117,共3页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把文本中的不确定性空白视为一种“召唤结构”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 ,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 ,能创造美的意境 ,传达诗的意象 ,因而它在文...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把文本中的不确定性空白视为一种“召唤结构”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 ,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 ,能创造美的意境 ,传达诗的意象 ,因而它在文学作品 ,尤其是诗歌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 语用功能 想象力
下载PDF
论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柳芳 孙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2-115,124,共5页
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开发中起着很好的宣传作用,许多景区正是依靠文学作品而名扬四海,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参观。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发挥着作用,重建古建时可以借鉴相关文学作品,模拟文学作品的景观也成为旅游开发的一大热点... 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开发中起着很好的宣传作用,许多景区正是依靠文学作品而名扬四海,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参观。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发挥着作用,重建古建时可以借鉴相关文学作品,模拟文学作品的景观也成为旅游开发的一大热点。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对旅游产品有着很好的定位作用,有助于提高其文化内涵。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学作品,是景区开发的一项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旅游 旅游开发 景区
下载PDF
论流行歌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引用艺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树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9-102,共4页
如今 ,“引词入文”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修辞现象。从艺术上看 ,有明引、暗引两种形式 ;从内容上看 ,有正引、反引和泛引三种情形。这种引用具有增强表达效果和强化艺术魅力的双重修辞功能。前者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刻... 如今 ,“引词入文”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修辞现象。从艺术上看 ,有明引、暗引两种形式 ;从内容上看 ,有正引、反引和泛引三种情形。这种引用具有增强表达效果和强化艺术魅力的双重修辞功能。前者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刻画人物 ,有利于揭示主题 ,有利于点染意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词 文学作品 引用艺术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论著作权法视野下的作品观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杰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4,共9页
文学理论中,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存在"模仿说"、"表现说"、"再现说"、"文本说"、"读者说"、"产品说"等诸多观点。而作者权体系的著作权法借由浪漫主义的"表现说"... 文学理论中,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存在"模仿说"、"表现说"、"再现说"、"文本说"、"读者说"、"产品说"等诸多观点。而作者权体系的著作权法借由浪漫主义的"表现说"而建立,版权体系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与"产品说"契合。这些被采纳的作品观是对文学理论中作品观的选择和取舍。明确著作权法视野下的作品观将对著作权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产生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著作权 作品 作品观
下载PDF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功用——以汉英文学作品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峻 许之所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方言因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人情风貌,已成为古今中外文学独具特色的生动鲜活的创作元素和重要表现手法。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社会语言学主要探讨的是各种语言变体与社会文化的内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方言因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人情风貌,已成为古今中外文学独具特色的生动鲜活的创作元素和重要表现手法。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社会语言学主要探讨的是各种语言变体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询语言应用和文学作品之间关系,能使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更敏锐感受到语言符号所包含的社会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方言 文学作品 主要功用
下载PDF
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海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模糊语言作为文学作品重要构成元素,不仅可以增强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可使作品意蕴内涵更丰富。通过对《老人与海》中模糊语言现象的具体探...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模糊语言作为文学作品重要构成元素,不仅可以增强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可使作品意蕴内涵更丰富。通过对《老人与海》中模糊语言现象的具体探究,进一步印证了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文学作品 形成原因 艺术表现手法
下载PDF
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清群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年第4期58-60,64,共4页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语境假设进行思辨、推理,寻求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语境假设进行思辨、推理,寻求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在文本中相遇,相互交流,“共同创作”,完成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重新构建 作者 理解 思辨 解读 创造性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语境假设
下载PDF
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格赏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路清明 强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9-80,共2页
从明喻、隐喻、借喻三个方面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修辞格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 比喻 修辞格 文学作品 赏析
下载PDF
用文学作品促进心理健康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武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当代社会心理失衡与心理健康恶化的情况日趋严重,造成此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与结晶,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来促进当代人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文精神 促进作用
下载PDF
文学理论的两种知识形态辨析——兼论著作与教材的联系和差异 被引量:7
18
作者 索松华 《琼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49-54,共6页
文学理论科学既具有以著作方式呈现的学术型知识形态 ,又具有以教材方式呈现的教育型知识形态。然而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将这两种知识形态相互混淆 ,既影响了学科建设 ,更影响了教材建设。正确认识这两种知识形态的内在联系 ,妥善处理二... 文学理论科学既具有以著作方式呈现的学术型知识形态 ,又具有以教材方式呈现的教育型知识形态。然而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将这两种知识形态相互混淆 ,既影响了学科建设 ,更影响了教材建设。正确认识这两种知识形态的内在联系 ,妥善处理二者在本性、体系建构及话语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从而给二者以科学定位 ,对其各自的特殊规律给予足够重视 ,是我们进行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种“学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知识形态 著作 教材 联系 差异
下载PDF
叙事实践:文学艺术作品中法律故事的疗愈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雨 李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36,共11页
叙事疗法是疾病叙事领域的治疗工具,主张用语言“问题外化”,重视“支线故事”,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是法律与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而大多数学者以小说、戏剧... 叙事疗法是疾病叙事领域的治疗工具,主张用语言“问题外化”,重视“支线故事”,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是法律与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而大多数学者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叙事文学来研究文学中的法律。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为研究载体,以叙事疗法作为疾病叙事的治疗工具,以《窦娥冤》《威尼斯商人》《十五贯》三部戏剧作品、《基督山伯爵》《复活》两部小说作品、《肖申克的救赎》《人民的名义》两部影视作品为典型案例,研究文学艺术作品中法律故事文本的治疗作用,发现在叙事治疗实践中,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故事在叙事语言的外化作用下,从一个“问题故事”再到重新建构新的生命故事,故事中主角的“问题故事”被解构,主角也从悲伤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救赎。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律——特别是讲“法律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作为叙事治疗实践中的行动蓝图,用叙事疗法解构法律故事的实践过程作为认同蓝图,可以描绘出叙事疗愈的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叙事 叙事疗法 文艺作品 法律故事
下载PDF
浅析日本文学知识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导入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双鸽 梁晓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1-5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整体的发展,高校日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学知识既能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学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日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但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学知识仍没有引起足够...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整体的发展,高校日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学知识既能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学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日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但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学知识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学习目的引导缺失,文学教育具有孤立性,割裂了教与学的统一性。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学知识,要将文学作品作为最佳的教育资源,合理选用文学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文学知识展现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知识 大学日语教学 文学作品 文学教材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