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基于《收获》《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小凡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7-71,共5页
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传统发展模式陷入了困境。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特殊用户群、交互式运作和宣传传播黏性等特点将为文学期刊突破边缘化、断层化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本文以《收获》《小说月报》两大传统文学期刊微信... 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传统发展模式陷入了困境。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特殊用户群、交互式运作和宣传传播黏性等特点将为文学期刊突破边缘化、断层化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本文以《收获》《小说月报》两大传统文学期刊微信公众号为案例,分析文学期刊与新媒体的结合与发展有其必要性及优势,旨在为文学期刊建设精品化、品牌化的新数字平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文学期刊 新媒体 《收获》 《小说日报》
下载PDF
五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英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0,共22页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整体轮廓。《指南》的第一部分"历史与地理"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区域发展。第二部分"文类与类型"概览中国现代文学中主要文类(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类型(翻译文学,女性文学,通俗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第三部分"文化和媒体"探讨美学、语言、区域、都市等文化概念以及视觉艺术、印刷、网络等技术媒体对文学的影响。第四部分"议题与争论"侧重介绍文学流派与思潮、性别与身体、记忆与创伤以及中文与英文学界的整体发展。结语部分涉及海外近期的关键议题、作家研究和文学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史 文学史 文学争论 文学类型 文化媒体
下载PDF
从“文学媒介”到“媒介文学”——传媒时代文学生产的技术维度与审美逻辑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婉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4,共7页
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介入文学生产由来已久,其潜入文学生产场域所发挥的价值主导机制遵循着由"隐"向"显"、由边缘向中心的衍变规律。现代传媒语境下文学生产的技术释放实现了文学本体的多元嬗变——多元化的符号... 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介入文学生产由来已久,其潜入文学生产场域所发挥的价值主导机制遵循着由"隐"向"显"、由边缘向中心的衍变规律。现代传媒语境下文学生产的技术释放实现了文学本体的多元嬗变——多元化的符号表征替代了一元化的语言生产、"超文本"的链接推动了文学意义的无限供给、集体化的创作机制化解了权威性的作者在场以及大众化的文本互动摧毁了文学生产与批评的准入壁垒,而由此形成的"媒介文学"这一现代文学样式却又在文学性、意蕴性以及消费化等层面产生张力,其在丰富现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同时对技术介入文学生产的阈限与走向同样值得警醒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媒介 文学生产 媒介文学 文学性 媒介意识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文艺评论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6
4
作者 夏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牢牢把握文艺批评的导向和标准。当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文艺传播方式、文艺市场日趋复杂,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文艺批评的导向问题更加突出和重要。要坚持批评的科学标准,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牢牢把握文艺批评的导向和标准。当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文艺传播方式、文艺市场日趋复杂,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文艺批评的导向问题更加突出和重要。要坚持批评的科学标准,坚持人民的评价、专家的评价与市场检验相结合,不能盲目跟从市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拓展文艺评论阵地。要团结凝聚起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热爱我们文艺评论事业的高素质、专家型文艺评论人才队伍。要注重对青年文艺人才的团结和扶持。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网民中涌现出来一些有影响、有一定理论素养、坚守道德底线、充满正能量的草根艺术评论者,应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成为评论的有生力量。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间不是也不可能是替代的、你死我活的排他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共生共存的关系,这对文艺评论的生存而言尤其如此。传统媒介形态呈现多样化,传统文艺评论的直接性、快捷化、互动应答感、跨媒介也必然发生,评论队伍需要进一步组织和集结,文艺评论工作格局也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面临的全新挑战。我们的评论阵地要进一步巩固,除了主流媒体这一坚强阵地外,还要拓展新媒体评论空间。文章认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一是要把握正确导向,营造"以理服人、实事求是"的文艺评论生态;二是要遵循传播规律,塑造"质朴清新、快人快语"的文艺评论新风;三是要全面整合媒体资源,建设"权威公信、广泛联动"的文艺评论阵地;四是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文艺评论,建设"百花齐放、同心同德"的文艺评论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艺评论 新媒体 全媒体时代 文艺事业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荣翼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88-94,共7页
“后阅读”不是后期的阅读或阅读之后的状况,而是一种与普通阅读不同的阅读。其相异点在于:它不强调阅读中的求知,它不关注作者状况,它不相信关于作品的所谓正解。由此引致了“后阅读”的若干特征,它包括:双向性阅读目标,三重对话框架,... “后阅读”不是后期的阅读或阅读之后的状况,而是一种与普通阅读不同的阅读。其相异点在于:它不强调阅读中的求知,它不关注作者状况,它不相信关于作品的所谓正解。由此引致了“后阅读”的若干特征,它包括:双向性阅读目标,三重对话框架,四个基本步骤。论文在对“后阅读”作出描述之后,对它进行了理论分析,尤其是对它在文化上的性质进行了批判。这种理论上的研讨对于整个文学研究理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阅读"现象 文学接受 双向性阅读目标
下载PDF
从膜拜意识、终极价值到虚指符号——文学生产中媒介意识形态的演变
6
作者 蒋继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介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文学生产的过程,改变着文学的传播和存在形态。无论是口耳相传的语音文本、承载语言符号的书面文本还是依托电子技术的图像影像文本,都显示媒介蕴含的意识形态特征...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介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文学生产的过程,改变着文学的传播和存在形态。无论是口耳相传的语音文本、承载语言符号的书面文本还是依托电子技术的图像影像文本,都显示媒介蕴含的意识形态特征以及媒介与意识形态的互融关系,突出表现在从膜拜意识(语音文本)、终极价值(文字文本)到虚指符号(图像文本)的演变,以此窥见作为载体的媒介在文学发展中的生成逻辑及文本构成形态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产 媒介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媒体赋能与跨界创新--融媒体视域下的文学创意开发新局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喜庆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融媒体具有激活文学穿越新旧媒体催化创意的能力。在新媒体的赋能驱动下,文学的跨界创意特性被进一步激活,生成为文学创意的新地带,创作者的洞察力表现为了对数字虚拟信息的捕捉和应用能力。借助于文学符号的穿透力和生产能力,文学创意... 融媒体具有激活文学穿越新旧媒体催化创意的能力。在新媒体的赋能驱动下,文学的跨界创意特性被进一步激活,生成为文学创意的新地带,创作者的洞察力表现为了对数字虚拟信息的捕捉和应用能力。借助于文学符号的穿透力和生产能力,文学创意也迎来了审美构型的“新局”。在创意的媒介载体中,文学符号“言、象、意”的表达功能被进一步激活,协同创意、深度交流、符号创生以及在媒体“套盒”中的创意叙事和修辞性重构,形塑出融媒体文学新的审美构型能力。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创意主客体的发展新态势,揭示出融媒体作用下的文学创意社群化、开放性、套盒式的产业新发展方向。进而从融媒体文学创意本体论的角度展开考察,归纳和探索出融合文化、形式变异、跨界演绎、融合叙事和黏性设计等文学创意开发的基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意 融媒体 审美构型 新局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艺实践与审美引导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守祥 邵叶敏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4,15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看,当代文艺实践在放手发展文艺产业、传媒企业与坚守审美精神、价值底线之间产生了创作业余化、审美茧房化、发展失衡化等现象。针对文艺生产领域出现... 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看,当代文艺实践在放手发展文艺产业、传媒企业与坚守审美精神、价值底线之间产生了创作业余化、审美茧房化、发展失衡化等现象。针对文艺生产领域出现的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亟需我们以经典文艺的诗性正义和丰富、深邃的审美引导来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特别是迭代发展的数字媒介技术,灵活多样地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融通全球文明涵养、重塑文艺教化功能,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制度管控、民众素养提升等多层面互补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算法技术应用与资本深度介入对文艺生态产生的深刻影响,重视价值引导,逐步完善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艺实践 审美引导 数字媒介 文化治理
下载PDF
当代文学批评的媒介间性及其话语生产——兼及构建跨媒介文学阐释学之可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70,共8页
随着技术媒介对文学场域的深度介入,基于媒介间性的方法论视角来审视当代文学批评成为可能。它揭示了长期以来为语言中心主义遮蔽的文学批评跨媒介生产的事实,促成文学批评从文本到生产主体层面的诸多转向——从复合符号的批评文本结构... 随着技术媒介对文学场域的深度介入,基于媒介间性的方法论视角来审视当代文学批评成为可能。它揭示了长期以来为语言中心主义遮蔽的文学批评跨媒介生产的事实,促成文学批评从文本到生产主体层面的诸多转向——从复合符号的批评文本结构到集转化与批评于一体的合体形式,从批评话语感性机制的凸显到集体性批评主体的公约性话语生产。当代文学批评的媒介间性成就了跨媒介文学阐释的可能性,在催生媒介时代特定文学批评范式的同时,也改写了媒介在文学场域的价值认知,对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自主性的知识话语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间性 语言中心主义 跨媒介 文学阐释 技术媒介
下载PDF
基于受众体验的文学改编模式及媒介技术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巍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
文学改编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媒介符号再加工,将其转化、重塑为另一种形式的作品。改编热潮受到批评家和理论家关注,逐渐建构出改编理论。其中,哈琴借鉴传播学的分析结构,将改编看作运用媒介对源文本的重新编码过程,并归纳出讲述... 文学改编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媒介符号再加工,将其转化、重塑为另一种形式的作品。改编热潮受到批评家和理论家关注,逐渐建构出改编理论。其中,哈琴借鉴传播学的分析结构,将改编看作运用媒介对源文本的重新编码过程,并归纳出讲述、展示、分享三种改编模式。文学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世界,从受众对故事世界的体验的角度来考察,可将三种模式修正为:诉诸想象、诉诸认知与诉诸参与的改编。三种模式对应于作品的媒介呈现方式,即从单一媒介到多媒介再到融媒介或超媒介,与媒介发展的技术路线呈平行关系。媒介进化,看似越来越呼应并满足受众感官欲望的体验诉求,但也侵占了受众的想象空间。技术假体使受众远离了原作的故事世界,也远离了现实世界。因此,在文学改编中应对媒介技术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合理利用媒介,发挥主体的创造力,为受众提供高品质、高格调、高水准的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编 改编理论 受众体验 媒介技术
下载PDF
基于出版视角的文创产业二次创意开发之路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荔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74-177,共4页
出版和传媒作为应用数字技术领先的两个行业,随着技术、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演进,不断走向融合。原本出版企业仅作为发布和传播者,如今也开始涉足出版物的二次价值开发。文章从出版行业的视角,审视了在融媒时代下出版行业的特征,并... 出版和传媒作为应用数字技术领先的两个行业,随着技术、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演进,不断走向融合。原本出版企业仅作为发布和传播者,如今也开始涉足出版物的二次价值开发。文章从出版行业的视角,审视了在融媒时代下出版行业的特征,并分析文创产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以及融媒时代出版行业与文创产业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出版行业涉足文创产业二次创意开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文创 版权 创意开发 融媒体
下载PDF
市场境遇与媒介转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期刊谫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定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3-160,共8页
从市场与媒介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既是观察当代文化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当代文学克服市场危机、实现媒介转向这一历史性巨变的见证与缩影。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90年代以来,受市... 从市场与媒介视角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既是观察当代文化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当代文学克服市场危机、实现媒介转向这一历史性巨变的见证与缩影。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90年代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日渐式微,文学期刊越来越不景气。为了解决生存危机,不少文学期刊进行了艰难的改革和转型。进入21世纪,文学期刊又经历着网络化的巨大冲击而面临生死考验。期刊作为文学生产与消费的一种大众媒介,在全球化数字技术媒介技术革命新的冲击和影响下,必须与时俱进地向新媒介新技术靠拢。当下文学期刊已经在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媒介空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整合出版资源,充分发挥知名期刊的"名牌效应",吸引更广泛、更年轻的读者,成为众多传统期刊探索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市场化 媒介转型
下载PDF
从“文学终结论”析文学困境之原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96-99,共4页
在现代媒体深深介入文学领域并困绕既往的文学习惯,造成文学困境的时候,希利斯.米勒提起的“文学终结”论无疑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波动,并让人深省造成文学困境的原因。事实上,造成困境是多种力量合力的产物,而不能仅仅归源于现代媒体,文... 在现代媒体深深介入文学领域并困绕既往的文学习惯,造成文学困境的时候,希利斯.米勒提起的“文学终结”论无疑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波动,并让人深省造成文学困境的原因。事实上,造成困境是多种力量合力的产物,而不能仅仅归源于现代媒体,文学创作者与文学研究者对大众群体文学接受视野某种程度上的漠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终结论 文学困境 现代媒体 文学接受
下载PDF
On 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Realm of We Media
14
作者 Chai Dongdo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In the realm of We Media,literary criticism is not completely free and unrestricted during its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instead,it should adhere to certain ethical norms.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literary critici... In the realm of We Media,literary criticism is not completely free and unrestricted during its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instead,it should adhere to certain ethical norms.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We Media focus on fostering a fai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ism activities and text,society,and the audien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healthy and orderly criticism that yields positive outcomes.The ethic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We Media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aesthetic ethics,cultural ethics,political ethics,and media ethics within its internal structure,all of which ultimately converge into the realm of art production ethics.It is important to embrace a consciousness of intersubjectivity and adopt a cognitive approach of situationism in order to avoid blind restrictions and misjudgments in order to foster a positive and healthy ecosystem for literary criticism in We Media.Additionally,it is crucial to adhere to bottom-line thinking and emphasize responsibility,taste,and discipline while regulating the field of criticism,the audience,and critical 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 media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S literature and art in new media
下载PDF
从“媒介为先”原则看“文学场”的裂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定家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8-26,共9页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文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为先 数字化 文学媒介 文学场
下载PDF
海明威:作家、传媒、大众共同制造的经典作家与文化偶像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冬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3,共11页
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当代美国文学经典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广受大众欢迎的美国文化偶像。从其作品的文本生产、接受与传播过程来看,海明威实际上是一个由他本人的自我建构、作家与图书传媒的商业合谋经营、大众的文化消费和复制活... 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当代美国文学经典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广受大众欢迎的美国文化偶像。从其作品的文本生产、接受与传播过程来看,海明威实际上是一个由他本人的自我建构、作家与图书传媒的商业合谋经营、大众的文化消费和复制活动共同制造而产生的经典作家和美国文化偶像。审视和反思海明威从文学青年到经典作家和文化偶像的塑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家的身份和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文学生产 图书传媒 文化偶像 文化消费
下载PDF
“文体”的变革——数字媒介时代影视评论的形式演进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斌 霍佳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发展,当代影视评论正在历经着一场"文体"变革,呈现出文字书写、图文评论、视频评论、弹幕评论和打分排行等多种样态。这种多元的形式演进以再媒介化的核心逻辑、多方驱动力的竞合生产、多主体性的复...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发展,当代影视评论正在历经着一场"文体"变革,呈现出文字书写、图文评论、视频评论、弹幕评论和打分排行等多种样态。这种多元的形式演进以再媒介化的核心逻辑、多方驱动力的竞合生产、多主体性的复调对话和网络语体的表达塑形,共同打开形式混杂的评论空间,同时也导致影视评论在内容生产层面产生新的意义建构模式,带来经典缺乏、资本导向、数据霸权等值得思考与追问的现实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评论 “文体” 媒介 再媒介化
下载PDF
数字媒介与文艺批评话语的转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传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150,共8页
数字媒介改变了当代文艺生产语境,促生文艺批评话语新变。精英批评话语中心地位失落,无法针对新的艺术实践开展有效批评。公共领域向数字媒介倾斜和位移,带来了传统媒体批评话语的衰落。自媒体批评话语有效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对传... 数字媒介改变了当代文艺生产语境,促生文艺批评话语新变。精英批评话语中心地位失落,无法针对新的艺术实践开展有效批评。公共领域向数字媒介倾斜和位移,带来了传统媒体批评话语的衰落。自媒体批评话语有效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对传统批评话语产生挤出效应。媒介赋权使个人批评话语急速扩张,个人的意义生产与信息茧房相伴而生。就此,建构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范式、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提倡对话式批评方法,是重构批评话语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文艺生产 文艺批评 批评话语 媒介赋权
下载PDF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文学传播者的消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艳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103,共3页
从本质上说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体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手段的文学 ,要研究网络文学就必须深入了解过去研究得较少的文学传播。传播者和传播媒介是文学传播最根本的两个要素。人类已经历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书面传播... 从本质上说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体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手段的文学 ,要研究网络文学就必须深入了解过去研究得较少的文学传播。传播者和传播媒介是文学传播最根本的两个要素。人类已经历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和多媒体传播。在前两种传播方式中 ,传播者被建构 ,而在第三种传播方式中 ,传播者被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传播 传播者 传播媒介 消解 多媒体传播 书面传播 口头传播
下载PDF
文学生产的媒介环境与审美转向——以口语、文字和印刷术为考察线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婉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文学活动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传承受到多重元素的规约,其中媒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作用于人类的感官,从而对意义世界进行不同比率的感官塑形和改造,口语、文字、印刷术的发展在赋予文... 文学活动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传承受到多重元素的规约,其中媒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作用于人类的感官,从而对意义世界进行不同比率的感官塑形和改造,口语、文字、印刷术的发展在赋予文学作品多元化传播的同时,也使得作品本身演化出多维度的审美转型。由口语到文字,再到印刷术媒介的演进,本质上是书面视觉媒介颠覆了文学作品传播既定的语言化格局,在推动文学文本视觉转化的基础上,对作品本身的生成途径、审美内涵、接受机制以及经典的评判模式,都带来了全局性的改写。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对接,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同时也对电子媒介语境下的文学研究有着现代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产 媒介环境 审美转向 口语 文字 印刷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