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还原法制取纳米银粉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林生 沈晓冬 +1 位作者 崔升 范凌云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以硝酸银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甲酸铵作为还原剂,利用普通液相还原法常温一步直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的纳米级银粉。采用XRD、EDS、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纳米银粉进行了表征。并简要讨论了纳米银粉... 以硝酸银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甲酸铵作为还原剂,利用普通液相还原法常温一步直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的纳米级银粉。采用XRD、EDS、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纳米银粉进行了表征。并简要讨论了纳米银粉制备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银粉 液相还原法 硝酸银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下载PDF
还原法与离子液体溶解法制备羊毛角蛋白膜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恒 李戎 +2 位作者 王魁 菅应凯 马吉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9,76,共6页
为提高羊毛角蛋白的提取率和应用性能,采用离子液体和羊毛预处理-还原C法2种途径溶解羊毛,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获得再生羊毛角蛋白膜,对比了2种方法得到的再生角蛋白的性能和溶解率。研究发现利用改进的还原C法提取角蛋白,羊毛溶解率超过86... 为提高羊毛角蛋白的提取率和应用性能,采用离子液体和羊毛预处理-还原C法2种途径溶解羊毛,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获得再生羊毛角蛋白膜,对比了2种方法得到的再生角蛋白的性能和溶解率。研究发现利用改进的还原C法提取角蛋白,羊毛溶解率超过86%。再生角蛋白膜的红外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解再生羊毛角蛋白膜分子的部分二硫键被氧化而断裂;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解法所获取的再生羊毛角蛋白膜分子构象由α-螺旋结构转变成β-折叠结构,而改进的还原C法再生羊毛角蛋白膜保留了部分α-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角蛋白膜 离子液体 还原C法
下载PDF
CO_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over Cu/Zn/Al/Zr catalysts prepared by liquid reduction 被引量:7
3
作者 Xiaosu Dong Feng Li +2 位作者 Ning Zhao Yisheng Tan Junwei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725,共9页
Cu/Zn/Al/Zr catalysts containing Cu in three valence states(Cu2+,Cu+and Cu0)were prepared usinga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and subsequently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effects of the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Cu/Zn/Al/Zr catalysts containing Cu in three valence states(Cu2+,Cu+and Cu0)were prepared usinga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and subsequently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effects of the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atalyst structure,interactions among components,reducibility anddispersion of Cu species,surface properties and exposed Cu surface are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se materials were also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via the hydrogenation ofCO2.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exposed Cu surface area promotes catalytic CO2conversion andthat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Cu0ratio and the selectivity for methanol.A calcinationtemperature of573K was found to produce a Cu/Zn/Al/Zr catalyst exhibiting the maximumactivity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Cu/Zn/Al/Zr catalyst Carbon dioxide hydrogenation METHANOL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结合高温烧结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C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传玲 康雪雅 +2 位作者 吐尔迪 李程峰 华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5,共4页
以LiOH.H2O为锂源,草酸(H2C2O4.2H2O)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得LiFePO4的前驱体,再结合短时间高温烧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研究了不同碳源、FePO4.xH2O(x=0,2,4)以及不同烧结时间对所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 以LiOH.H2O为锂源,草酸(H2C2O4.2H2O)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得LiFePO4的前驱体,再结合短时间高温烧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研究了不同碳源、FePO4.xH2O(x=0,2,4)以及不同烧结时间对所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是以蔗糖为碳源,FePO4.2H2O为铁源和磷源,烧结2 h(700℃,N2气氛),所得样品在0.1 C和10.0 C充放电循环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9 mAh.g–1和90 mAh.g–1,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液相还原法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Research of Au-HSTiO2 o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被引量:5
5
作者 LI Ming-Xin GUAN Ren-Quan +5 位作者 LI Jia-Xin ZHAO Zhao ZHANG Jun-Kai DONG Cheng-Cheng QI Yun-Feng ZHAI Hong-Ju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1437-1443,1358,共8页
In this paper,we report our attempt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when using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TiO2(HSTiO2)by doping Au.Characterization of Au-HSTiO2 was conducted via XRD,UV-vis,SEM,and... In this paper,we report our attempt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when using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TiO2(HSTiO2)by doping Au.Characterization of Au-HSTiO2 was conducted via XRD,UV-vis,SEM,and photocurrent intensit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u-HSTiO2 exhibits prominently highe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than TiO2 and HSTiO2.Enhanced photosynthetic hydrogen production ability of Au-HSTiO2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abundant surface active sites of HSTiO2,remarkably extending electronic holes in Au doping.This study provides a promising photosynthetic material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HSTiO2 composites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liquid reduction method mechanism research
原文传递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熊晓桐 黄蓓青 +2 位作者 魏先福 王立立 张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和比较制备石墨烯的两种常见方法,即氧化还原法和液相剥离法。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剥离膨胀石墨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与氧化还原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在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方面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 目的探究和比较制备石墨烯的两种常见方法,即氧化还原法和液相剥离法。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剥离膨胀石墨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与氧化还原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在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方面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有机溶剂液相剥离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和稳定性。结果液相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具有更好的片层结构,分子结构含有较少的杂团和含氧基团,石墨烯片层间距较宽,热稳定性更好。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液相剥离制备的石墨烯质量浓度可达0.15 mg/m L,稳定性相对较好,该方法在一系列应用中也更易制备导电薄膜和复合材料。结论相较氧化还原法,液相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液相剥离 氧化还原 表征比较
下载PDF
某单井站场管道积液及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鲍明昱 熊建嘉 +6 位作者 崔铭芳 刘畅 王勇 廖柯熹 李党建 田定超 刘恩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4,共5页
为应对湿天然气管道存在的明显积液,导致管材腐蚀,目前经验性的检测点选择方式导致检测成本和工作量过大问题。基于某单井站场工况条件和现场壁厚检测数据,针对站场主管线,采用Fluent软件建模分析管线内液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含液率... 为应对湿天然气管道存在的明显积液,导致管材腐蚀,目前经验性的检测点选择方式导致检测成本和工作量过大问题。基于某单井站场工况条件和现场壁厚检测数据,针对站场主管线,采用Fluent软件建模分析管线内液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含液率大小随原料气含水量、流量、压力的变化而呈正相关变化,运用Correl函数对现场壁厚检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两者的相关度达到0.61以上,这为现场合理选择腐蚀检测点提供依据,降低了现场检测工作量和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液率 减薄量 CFD方法 二次流 Correl函数
下载PDF
纳米银的绿色合成及其抗菌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新波 《山东纺织科技》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文章综述了纳米银的绿色合成方法,包括多糖法、离子液体法、微波辅助还原法等,并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进行了介绍,对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银 绿色合成 多糖法 离子液体法 微波辅助还原法 抗菌性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形貌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灿 袁鸽成 +2 位作者 邓南林 卢小东 许福太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共5页
研究硝酸银浓度、抗坏血酸浓度、反应体系温度及pH值、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形貌特征的影响,借助SEM、粒度仪、比表面仪和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银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H值是同时影响银粉形状、粒度和分散性的... 研究硝酸银浓度、抗坏血酸浓度、反应体系温度及pH值、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形貌特征的影响,借助SEM、粒度仪、比表面仪和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银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pH值是同时影响银粉形状、粒度和分散性的显著因素,添加剂用量和抗坏血酸浓度分别是影响银粉形状及分散性的显著因素;随着pH值由2逐渐增大至10,银粉呈现由无规则多面体至棒状、类球形的形状变化,平均粒径逐渐减小;随着添加剂用量增加,银粉呈现由异形至球形、刺球型的形状变化,其用量质量分数为2.5%时颗粒球形度值最大;随着抗坏血酸浓度增加,银粉的分散性逐渐变差,其浓度为0.5 mol/L时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银粉 液相还原法 工艺参数 形貌特征
下载PDF
微滴喷射化学沉积工艺条件对成形银导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渊 尹博 +1 位作者 李岚馨 刘欢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导电特性的柔性线路,研究了织物表面微滴喷射打印化学沉积的工艺条件变化对成形导电线路性能的影响。利用开发的气动式双喷头微滴按需喷射系统,通过改变反应溶液中硝酸银和抗坏血酸的用量、分散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的... 为制备具有良好导电特性的柔性线路,研究了织物表面微滴喷射打印化学沉积的工艺条件变化对成形导电线路性能的影响。利用开发的气动式双喷头微滴按需喷射系统,通过改变反应溶液中硝酸银和抗坏血酸的用量、分散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的浓度及反应体系的pH值,在系统稳定喷射条件下打印导电线路,对不同条件下成形导线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测试成形导线的方阻。结果表明:在稳定喷射条件下,当硝酸银和抗坏血酸用量分别为50%和30%(质量体积比)时,反应生成的银导线平均方阻为2.92Ω/,标准差为0.46Ω/;分散剂PVP在银导线反应过程中具有控制银微粒大小和改善粒子间团聚的作用,且当分散剂PVP添加量为6%时,银颗粒成"米粒"状,颗粒间连接成网状结构;不同pH值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反应情况不同,当反应体系的pH值为2~3时,反应生成银粒子较多,且颗粒形状规则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喷射 液相还原法 导电线路 微观形貌 导电性能
下载PDF
气-液界面对亲水微通道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任良 徐博 +1 位作者 严相毅 赵丰泽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Shan-Chen多相流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体在具有疏水凹坑的亲水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重点研究了凹坑中滞留的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动减阻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气-液界面随流体流动的变形...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Shan-Chen多相流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体在具有疏水凹坑的亲水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重点研究了凹坑中滞留的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动减阻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气-液界面随流体流动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体流动有显著影响,当气-液界面曲率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显著地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而当气-液界面曲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反而增加了流动阻力,在流动过程中气-液界面的形状改变与毛细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界面 减阻 润湿性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C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宁 王辰云 +2 位作者 吐尔迪 韩英 康雪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5-27,共3页
以三价铁源FePO4.2H2O,LiOH,草酸为原料,乙二醇为还原剂,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液相还原法结合后续热处理法制备了橄榄石型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4/C.利用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颗粒... 以三价铁源FePO4.2H2O,LiOH,草酸为原料,乙二醇为还原剂,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液相还原法结合后续热处理法制备了橄榄石型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4/C.利用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颗粒粒径在200~400 nm之间;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5 C倍率放电容量为103.9 mAh/g,并且也有较好的循环性能.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热处理时间相对常规热处理的方法大为减少,极大地减少了能耗,同时以三价铁为原料降低原料成本,为LiFePO4产业化应用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液相还原法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液相还原铜氨废液制备纳米铜粉 被引量:2
13
作者 巨佳 闫晨 +3 位作者 印邵胜 许永祥 杨柳 陈爱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在超声波场条件下,以电子工业产生的铜氨废液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还原制备纳米铜粉。研究了该体系下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超声波场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铜粉的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索得... 在超声波场条件下,以电子工业产生的铜氨废液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还原制备纳米铜粉。研究了该体系下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超声波场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铜粉的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索得到最佳反应温度为:72℃;pH值:9.0~10.0;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2mol·L^(-1)。此外,在超声波场条件下制备的产物粒径小于无超声波场条件下的产物。制备的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度很高的铜粉,粒径达到纳米级别,形貌呈球形。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液中铜离子的转化率达到97%以上,试验反应产物为氮气,没有引入新的金属离子,反应前后体系成份未变,可以浓缩后返回车间做铜板碱性蚀刻液使用,实现了绿色环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铜氨废液 水合肼 液相还原 纳米铜粉
下载PDF
Cu2O颗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相文峰 孙睿 +4 位作者 姚江峰 董子斌 陈少华 赵嵩卿 周广刚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7-400,432,共5页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u2O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粒径的大小、微结构以及组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Cu2O颗粒为组分单一、表面含有大量孔隙的八面体结构。颗粒的粒径大小并不均匀,...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Cu2O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粒径的大小、微结构以及组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Cu2O颗粒为组分单一、表面含有大量孔隙的八面体结构。颗粒的粒径大小并不均匀,分布在几十纳米到1微米之间。同时研究了Cu2O颗粒的吸附特性,发现Cu2O颗粒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160min后,甲基橙的吸附率为67.5%,而且其最高吸附率可达94.86%。Cu2O颗粒的吸附性能可能主要来源于颗粒上的孔隙结构。拟合结果表明Cu2O颗粒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这说明Cu2O颗粒的吸附机制主要是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颗粒 液相还原法 微结构 表面形貌 吸附特性
下载PDF
Cu_2O镂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丽娜 李朋伟 王颖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8-891,895,共5页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六角状氧化亚铜的镂空结构。在空气中氧气的辅助下,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形貌、尺寸均一的六角状氧化亚铜(Cu2O)可被原位镂空成鱼骨状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试(BET)...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六角状氧化亚铜的镂空结构。在空气中氧气的辅助下,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形貌、尺寸均一的六角状氧化亚铜(Cu2O)可被原位镂空成鱼骨状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试(BET)、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等手段对Cu2O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六角状Cu2O沿{100}和{111}面逐步向内腐蚀镂空,在空气辅助腐蚀2h后,材料的比表面积相比镂空前增加了90%。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镂空Cu2O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液相还原法 空气氧化法 镂空结构 可见光催化
下载PDF
基于液相化学还原法的电子浆料导电相可控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晓文 张晓桂 高波 《绿色包装》 2019年第4期52-55,共4页
电子浆料是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基础材料,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浆料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电子浆料的性能主要由电子浆料导电相的形貌和粒径决定。文章结合近年来电子浆料及控制领域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电子浆料导电相最常用... 电子浆料是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基础材料,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浆料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电子浆料的性能主要由电子浆料导电相的形貌和粒径决定。文章结合近年来电子浆料及控制领域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电子浆料导电相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中影响电子浆料导电相形貌和粒径的因素,阐述了电子浆料导电相制备装置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基于液相化学还原法的电子浆料导电相可控制备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浆料导电相 可控制备装置 液相化学还原法 智能控制方法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线及室温烧结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一 阳沁珂 +2 位作者 冷志远 吴冬睿 夏卫生 《电子工艺技术》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环境下,基于液相还原法通过乙二醇(EG)还原硝酸银合成纳米银线,所制备纳米银线直径50 nm左右,长度在5~15μm。分别采用透射电子电镜(HRTEM)、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表征,并利用Na Cl溶液对纳米银线所制样品...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环境下,基于液相还原法通过乙二醇(EG)还原硝酸银合成纳米银线,所制备纳米银线直径50 nm左右,长度在5~15μm。分别采用透射电子电镜(HRTEM)、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表征,并利用Na Cl溶液对纳米银线所制样品在室温下进行烧结处理。对烧结完成的样品进行四探针测试,得到最低电阻率为25.4μΩ·cm,满足印制电子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线 液相还原法 室温烧结 四探针
下载PDF
室温PVP还原银氨溶液法制备纳米银片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文忠 肖旺钏 +1 位作者 林幼卿 赖时军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5期2827-2830,共4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还原剂,在室温条件下还原银氨溶液制备纳米银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VP用量及静置时间,可以调控纳米银片的形貌。
关键词 室温 聚乙烯吡咯烷酮 液相还原法 制备 纳米银片
原文传递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stabilized by whey protein isolate
19
作者 Aoqiong Zeng Beibei Wang +3 位作者 Cheng Zhang Ruijin Yang Shuhuai Yu Wei Zhao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2年第2期498-506,共9页
Nano metal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to be applied in medical,environmental,and material science.Among these nanoparticles,especially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have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antimicro... Nano metal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to be applied in medical,environmental,and material science.Among these nanoparticles,especially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have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s.Most researchers are kee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logically friendly capping reagents for the synthesis of AgNPs,instead of unfriendly organic polymers.In this study,the liquid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ynthesize AgNPs with edible whey protein isolate(WPI)as a capping reagent.These WPI-AgNPs had a broad size distribution(average diameter of 138.6 nm),and their dimensions could be readily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22.5-149.6 nm by introduc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loride.Subsequently,it was confirmed that WPI-AgNPs were formed through two mechanisms,which were respectively reduced in situ(without the addition of NaCl)and ex situ(in presence of NaCl)to yield silver nanoparticles.The WPI-AgNPs synthesized in presence of 10 mM of NaCl as mediation reagent were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or 4℃ up to 3 months.Furthermore,the synthesized WPI-AgNPs had a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oward pathogens including Gram-negative E.coli and Gram-positive S.aureus.The results shed light on method and capping reagent to stabilize silver nanoparticles,which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of WPI and chloride in metal nanoparticle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Whey protein isolate CHLORIDE liquid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原文传递
NaBH4处理LaCuZn X(X=Zr、Al、Zr+Al)(类)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CO 2加氢合成甲醇性能的研究
20
作者 匡志奇 李枫 +7 位作者 雒京 王烟霞 袁丹萍 王琴 赵海宏 王世威 赵宁 肖福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301,I0003,共10页
通过并流沉淀法制备出La∶Cu∶Zn∶X(X=Zr、Al、Zr+Al)(类)钙钛矿型催化剂,并使用NaBH 4作为还原剂进行液相还原。将催化剂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并用于CO 2加氢制甲醇的性能评价,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 通过并流沉淀法制备出La∶Cu∶Zn∶X(X=Zr、Al、Zr+Al)(类)钙钛矿型催化剂,并使用NaBH 4作为还原剂进行液相还原。将催化剂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并用于CO 2加氢制甲醇的性能评价,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主要具有La 2CuO 4(类)钙钛矿结构,并且在该结构中掺入元素后将导致(类)钙钛矿结构的空间扭曲。经NaBH 4还原后,结构中存在金属铜物种和部分未还原的高价态铜物种,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高价态铜物种的还原。相比于LaCuZn催化剂,Al元素的引入提高了CO 2的转化率,Zr元素的引入,降低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Al和Zr元素同时引入提高了CO 2转化率和甲醇的收率。LCZA催化剂CO 2转化率最高,LCZ催化剂甲醇选择性最高,LCZZA催化剂甲醇时空收率最高。CO 2转化率和催化剂的Cu的比表面积、Cu的分散度、(Cu^α++Cu^0)/Cu total呈正相关;催化剂Cuα+的结合能越远离Cu^+,相应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加氢 甲醇 (类)钙钛矿 液相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