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伟 刘佳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7-80,共14页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探讨新加坡华文媒体所代表的华人社团如何表征及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发现,新加坡华文媒体主要通过动...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探讨新加坡华文媒体所代表的华人社团如何表征及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发现,新加坡华文媒体主要通过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通过赋予“中国”“一带一路”及“中新”施事、载体、认知者或意愿表现者、交流方等参与者角色,以及通过赋予“新加坡”施事、受事、载体、意愿表现者和情感表现者、交流方等参与者角色,表征了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表达了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在多领域合作的意向。这种表征反映了新加坡华人社团对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对中新合作的肯定以及在中新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早报》 “一带一路” 及物性系统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下载PDF
国际社会影响下的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变迁与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思洋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4年第3期96-101,110,共6页
国际社会的力量是新加坡界定其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影响其国家认同表现形式变迁的重要因素,它促进并形成了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冲击—反应"模式。从地缘政治因素,到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国际社会力量在不断形塑新加坡... 国际社会的力量是新加坡界定其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影响其国家认同表现形式变迁的重要因素,它促进并形成了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冲击—反应"模式。从地缘政治因素,到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国际社会力量在不断形塑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形式。近年来的《联合早报》相关报道显示,国际社会中跨国人口的流动因素成为影响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家认同 国际社会 联合早报
下载PDF
认同的距离——基于三家报纸近五年来涉藏报道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晓丽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2-89,103,共9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原因,西藏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涉藏报道体现并影响着人们在涉藏问题上的认同。文章基于对《人民日报》、《联合早报》和《纽约时报》三家媒体近五年来涉藏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勾...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原因,西藏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涉藏报道体现并影响着人们在涉藏问题上的认同。文章基于对《人民日报》、《联合早报》和《纽约时报》三家媒体近五年来涉藏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不同语境下的媒体对涉藏问题认同的现状,并从如何巩固和拓展中华民族及西方国家对涉藏问题认同的角度,提出当下涉藏报道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藏报道 认同 人民日报 联合早报 纽约时报
下载PDF
文化认同、通过仪式与社会资源——文化透镜下的《联合早报》挽词广告文本意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碧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2-97,共6页
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登载的讣告、挽词及追思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讣告"、"悼词"、"泣谢"和"周年纪念",力图透过这种特殊的文本形态来考察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对传统中... 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登载的讣告、挽词及追思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讣告"、"悼词"、"泣谢"和"周年纪念",力图透过这种特殊的文本形态来考察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承和调适,藉此了解社会资源视野中的华人社会之家庭结构、亲属关系和社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通过仪式 《联合早报》 挽词 社会资源
下载PDF
海外华文媒体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危机——以《联合早报》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冬冬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8-32,41,共6页
以《联合早报》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性地扮演着建构海外华人华族文化身份的角色,华人也通过华文媒体这一平台来不断进行身份认同。随着海外历史语境的变迁,华文媒体自身性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华人文化身份的逐渐变异与复... 以《联合早报》为代表的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性地扮演着建构海外华人华族文化身份的角色,华人也通过华文媒体这一平台来不断进行身份认同。随着海外历史语境的变迁,华文媒体自身性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华人文化身份的逐渐变异与复杂化。当今全球化进程加剧与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话语占主导的历史背景,又突显出华文媒体的文化表征和华人身份的认同危机,这将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文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媒体 《联合早报》 文化身份 认同
下载PDF
试析世纪初《联合早报》对华语“失语”的文本焦虑
6
作者 颜春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8-60,共3页
世纪初以来《联合早报》大量文章凸现对华语“失语”的文化焦虑,通过对这些焦虑的报刊文本进行细 读,来探寻和思考在全球化的现代性进程中,海外华文传媒在传承中华文化过程中对华人华侨族群的深层文化身 份定位及相关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关键词 世纪初 《联合早报》 华语“失语” 文本焦虑
下载PDF
从“纯文艺”到“大副刊”——新加坡《联合早报》副刊《现在》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慧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1期93-96,共4页
记者积极主动地走出编辑室,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现在》副刊顺应时代潮流而改革创新的印证,但引领读者感受时代足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照顾他们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才是《现在》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和立足之本。
关键词 《联合早报》副刊《现在》 创新 研究
下载PDF
东南亚华文报章中华语和闽南语语码转换功能的实现——以《联合早报》为例
8
作者 林扬欢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7-83,共7页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的视角,以《联合早报》为语料来源的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表明,东南亚华文报章中华语与闽南语的语码转换,既可单独实现任何一种纯理功能,又能同时实现多种纯理功能。它通过表征和投射信息实现描述和建构经...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的视角,以《联合早报》为语料来源的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表明,东南亚华文报章中华语与闽南语的语码转换,既可单独实现任何一种纯理功能,又能同时实现多种纯理功能。它通过表征和投射信息实现描述和建构经验世界的概念功能,通过拉近社会距离、体现评价功能等方式实现建立协商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通过形成语义衔接实现语篇功能。华语与闽南语的语码转换充分体现出闽籍人士的群体归属感,以及华文媒体对闽南语言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转换功能 华语 闽南语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东南亚华文报章 《联合早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