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包木太 王兵 +1 位作者 李希明 郭省学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5-871,共7页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处理 地耕 堆肥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生物地耕法降解含油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关月明 张忠智 +2 位作者 张卫木 鲁莽 张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47,55,共5页
对含油质量分数为9.0%和10.2%的油泥进行生物地耕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120d后,油泥残油质量分数分别由9.0%和10.2%降至3.1%和4.0%,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5.6%和60.8%;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降解前后含油污泥中饱和烃的组分... 对含油质量分数为9.0%和10.2%的油泥进行生物地耕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120d后,油泥残油质量分数分别由9.0%和10.2%降至3.1%和4.0%,石油降解率分别为65.6%和60.8%;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降解前后含油污泥中饱和烃的组分和质量分数变化,含油质量分数为9.0%和10.2%油泥中的长链烷烃分别减少39.8%和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地耕法 生物修复 残油 饱和烃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45
3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2 位作者 刘中奇 卜楠 安彦川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13,共7页
根据吴起县20块样地和60个样方的退耕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迅速恢复期(1~4年)、初级更替期(5~13年... 根据吴起县20块样地和60个样方的退耕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迅速恢复期(1~4年)、初级更替期(5~13年)、高级更替期(13~20年)和缓慢恢复期(20年以后)4个阶段。在25年的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39种,分属于11科31属。其中,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和菊科(Compositae)的物种占属种总数的61.29%和69.23%。群落的优势物种由藜科杂草开始,依次演替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大约20年后演替为地带性多年生草本,形成了依次包括猪毛菜(SalsolacoUin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a vestita)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系列。整个演替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增大,但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大约20年后各项多样性指数基本趋于稳定。在每一次更高级的群落取代前期群落的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大致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均匀度指数(Jsw,Eα)则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被演替 退耕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吴起 陕西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2 位作者 孙保平 郝登耀 齐举一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自然含水率提高了48.0%,持水量是农田的1.55倍,孔隙度是农田的1.12倍,在...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自然含水率提高了48.0%,持水量是农田的1.55倍,孔隙度是农田的1.12倍,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保水、蓄水性能,改善了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林(竹)+草植被恢复初期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学权 胡庭兴 +2 位作者 李伟 宫渊波 张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共3页
试验研究了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能,通过分析降雨、地表径流、径流养分浓度和径流养分流失量得出:竹+草植被恢复模式在退耕3年后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侵蚀性降雨量及其降雨场次也明显少于农耕地,退耕地地表... 试验研究了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能,通过分析降雨、地表径流、径流养分浓度和径流养分流失量得出:竹+草植被恢复模式在退耕3年后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侵蚀性降雨量及其降雨场次也明显少于农耕地,退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养分流失浓度也有所降低;幼龄桦木+牛鞭草植被系统功能表现不如竹+牛鞭草模式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林木培育管理;低径流量中径流的养分浓度大,应注意土壤系统结构培育和优化,尽量减少养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降雨 地表径流 养分 流失特征
下载PDF
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和平 樊自立 +1 位作者 刘校明 贾长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开发条件越来越差,造成一些土地开发以后成为低产田或无灌溉水源而弃耕,使非常有限的土地开发资金浪费。为了使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开发条件越来越差,造成一些土地开发以后成为低产田或无灌溉水源而弃耕,使非常有限的土地开发资金浪费。为了使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分阶段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发挥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清楚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以现阶段新疆宜农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参照新疆水资源和土地开发资金,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兼顾农林牧业共同发展的方针,划分出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农土地 土地资源 划分 评价 新疆 开发 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退耕者经济纯效益的影响评价——以甘肃4个退耕还林试点县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石培基 冯晓淼 +1 位作者 宋先松 于江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9-465,共7页
在总结前人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从退耕者所得到的经济效益角度,评价退耕还林政策的方法,并以甘肃4个退耕还林试点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步骤为:首先,构建评价所需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所需指标数据,再运... 在总结前人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从退耕者所得到的经济效益角度,评价退耕还林政策的方法,并以甘肃4个退耕还林试点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步骤为:首先,构建评价所需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所需指标数据,再运用费用效益法估算政策实施前后退耕者所得纯经济效益。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政策实施前后退耕者所得纯经济效益的大小,从而实现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者经济纯效益的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者 政策评价 经济效益 甘肃
原文传递
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阳 严平 +3 位作者 刘连友 曹彤 牟莹莹 岳兴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7-830,共4页
对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退耕前后耕地/播种总面积、种植业结构、农业投入、粮食、油料产量与单产量以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对延安地区11个农业县退耕前后耕地/播种总面积、种植业结构、农业投入、粮食、油料产量与单产量以及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对延安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延安地区 农业经济 种植业结构 农业投入
下载PDF
滇东南岩溶地区三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强 常恩福 +4 位作者 毕波 李品荣 尹艾萍 刘永国 侬时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3,共5页
对滇东南岩溶地区3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坡耕地的径流和植被、土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地还林恢复植被后,能取到明显的固土保水增肥作用。营造纯林、乔草混交林或经济林与牧草复合经营,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考虑保水、保土和保... 对滇东南岩溶地区3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坡耕地的径流和植被、土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地还林恢复植被后,能取到明显的固土保水增肥作用。营造纯林、乔草混交林或经济林与牧草复合经营,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考虑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川滇桤木∶红三叶>墨西哥柏>花椒∶大百脉根。与坡耕地相比,川滇桤木与红三叶混交林能减少37.23%的径流和99.40%的土壤流失,固体养分流失量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减少99.37%,99.43%,98.68%,98.86%,99.34%,99.35%和99.58%,液体养分流失中氮、磷、钾分别减少32.45%,19.80%和21.57%。不仅减少了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同时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对土壤的改良和营养补充,使土壤养分有所提高,而坡耕地的土壤养分则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退耕还林 造林模式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毅峰 谢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723-7725,7733,共4页
选取吴起县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退耕还林前后吴起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了农、林、牧、渔各产业的特点,同时针对如何优化吴起县农业产业结构提出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业结构 吴起县
下载PDF
滇中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丁文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252-257,共6页
[目的]揭示滇中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MODIS NDVI数据资料集、标准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素材,采用叠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和相关... [目的]揭示滇中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MODIS NDVI数据资料集、标准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素材,采用叠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为主要方法。[结果](1)滇中地区植被5月上旬进入生长季而10月下旬结束,2001—2010年植被NDVI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速率为0.03/10a,植被盖度整体朝增加的方向发展。(2)2001—2010年滇中地区植被覆盖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0.24%和29.76%,减少最为突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聚集的城镇周围,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地区。(3)气候影响因素中的水分类因素即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和降水是滇中地区植被NDVI年内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4)退耕还林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滇中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而城镇化过程则使得滇中地区城镇周边的极低、低植被覆盖度区面积增加。[结论]滇中地区年内植被NDVI变化由气候因子所控制,而长期变化则受人类活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退耕还林 滇中地区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与毁林复耕问题研究——以陕西吴起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薛占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0,共5页
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期限渐满,退耕农民会不会迫于生活压力而毁林复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粮食产量的影响,认为退耕还林后,农民经济收入稳中有升,粮食生产得到了提高,农民毁林复耕的可能性... 随着退耕还林补助期限渐满,退耕农民会不会迫于生活压力而毁林复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粮食产量的影响,认为退耕还林后,农民经济收入稳中有升,粮食生产得到了提高,农民毁林复耕的可能性极小,生态建设是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毁林复耕 粮食安全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期农户复耕意愿选择研究分析——以甘肃省安定区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术华 支玲 张媛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8-481,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农户,退耕还林后期,退耕农户是否会保持已有的退耕规模,农户的参与积极性是否会改变,都将对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安定区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第一轮... 退耕还林工程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农户,退耕还林后期,退耕农户是否会保持已有的退耕规模,农户的参与积极性是否会改变,都将对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安定区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第一轮补助后期的农户复耕意愿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农户复耕的因素主要以农户家庭收入和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满意度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二元LOGISTIC回归 复耕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颖 张文雄 徐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5期79-82,98,共5页
以关岭县3个退耕村及1个未退耕村为对象,采用参与式方法调查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影响。调查发现,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了,退耕农户的粮食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但由于退耕还林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获得了高于... 以关岭县3个退耕村及1个未退耕村为对象,采用参与式方法调查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影响。调查发现,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了,退耕农户的粮食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但由于退耕还林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获得了高于过去种地的经济收益或通过畜牧业增加了收入,退耕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耕地减少后农民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农业投入,且国家提供的退耕还林补贴高于实际种地的收益,绝大多数退耕农户经济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提出了从树种选择、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方面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 生计 后续产业
下载PDF
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忠坤 徐清乾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26-28,共3页
在大量调查湖南省退耕还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坡度、地形、习惯、经济、市场、加工企业情况等,研究了现有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布局与配置,并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典型造林模式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造林模式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由... 在大量调查湖南省退耕还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坡度、地形、习惯、经济、市场、加工企业情况等,研究了现有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布局与配置,并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典型造林模式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造林模式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由本地地带性植被构成的稳定性自然顶级群落,再考虑人为优化设计和精密结构布局,充分利用不同时空环境资源(光线、水份、营养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单位空间的植物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树种选择 树种配置 造林模式 湖南省
下载PDF
SPOT5卫星影像在退耕精确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建君 苗天宝 +2 位作者 蔡喜琴 段兴 莫军凯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4年第5期312-314,311,共4页
退耕还林(草)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改善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以2003年9月9日获取的庄浪县SPOT5卫星影像为例,讨论了SPOT5卫星影像的正射纠正方法,详细介绍了影像纠正前根据参考图选点误差、数字高程模型的误差精度... 退耕还林(草)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改善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以2003年9月9日获取的庄浪县SPOT5卫星影像为例,讨论了SPOT5卫星影像的正射纠正方法,详细介绍了影像纠正前根据参考图选点误差、数字高程模型的误差精度和传感器内部结合误差三方面对影像纠正应该达到的精度理论值进行评估,以及纠正后对影像几何精度的精度评定的方法。讨论了在缺少蓝色波段的情况下通过波段计算合成真彩色影像的技术和处理方法,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了经过处理后的SPOT5影像在退耕信息可视化和精确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SPOT5影像 几何纠正 波段运算 退耕还林 精确监测 可视化 庄浪县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圪针耳流域的土地承载力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友焱 周泽福 程金花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土地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 ,流域内 1 5°以上坡地应全部退耕还林 ,人均基本口粮田不能低于 0 .0 66hm2 ;退耕还林后流域内极限土地承载力为 2 80 2人 ,大于预测人口数量。退耕还林后宜农地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 ... 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土地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 ,流域内 1 5°以上坡地应全部退耕还林 ,人均基本口粮田不能低于 0 .0 66hm2 ;退耕还林后流域内极限土地承载力为 2 80 2人 ,大于预测人口数量。退耕还林后宜农地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 ,并能使退耕地退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承载力 作物生产潜力 圪针耳流域
下载PDF
关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清亮 陆贵巧 +1 位作者 杜剑 谭绪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工程建设效益如何收到社会各界关注。本研究以承德市为例,采用影子工程、商品价格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工程建设的生态效...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工程建设效益如何收到社会各界关注。本研究以承德市为例,采用影子工程、商品价格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承德市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涵养水源价值322,471.66万元、减少土壤侵蚀价值212.71万元,保持土壤肥力价值148 503.69万元,固碳价值55 370.54万元,释氧价值9 465.21万元,净化大气价值46 595.28万元,生态效益价值总计为582 619.09万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环林 生态效益 评价
下载PDF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正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省实施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被农民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保障“三大效益”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效分析 政策保障 总体评价 湖南省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云南山地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志辉 徐旌 +1 位作者 张佩芳 康晓峰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6期20-25,共6页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于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2002年正式全面启动。针对云南山地面积比重大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影响进行初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使土地利用趋于合理化,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后续产业不继,管护工作薄弱等问...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于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2002年正式全面启动。针对云南山地面积比重大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影响进行初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使土地利用趋于合理化,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后续产业不继,管护工作薄弱等问题。为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提出提高耕地质量、优化林草结构、实施生态移民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山地 生态环境 农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