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霍立娜 王威 +5 位作者 刘洋 刘小红 张丽 程坤 刘坤 高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干燥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苏叶水提取物正丁醇分离部位中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干燥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苏叶水提取物正丁醇分离部位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loliolide(1)、dehydrovomifoliol(2)、(-)-loliolide(3)、野黄芩苷(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乙酮(6)、3-吲哚甲醛(7)、反式对羟基桂皮酸(8)、芹菜素(9)、木犀草素(10)、秦皮乙素(11)、咖啡酸(12)、迷迭香酸(13)、迷迭香酸甲酯(14)、sericoside(15)、咖啡酸乙烯酯(16)、黄芩素-7-甲醚(17)。结论化合物1~2、6~8和15为首次从紫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紫苏 秦皮乙素 迷迭香酸 野黄芩苷
原文传递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杰 李国强 +2 位作者 吴霞 李药兰 王国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5-698,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连钱草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lbosteminB(1),trilepisiumicacid(2),3,4-二羟基苯基乙醇酮(...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连钱草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lbosteminB(1),trilepisiumicacid(2),3,4-二羟基苯基乙醇酮(3),岩白菜素(4),oresbiusinA(5),norbergenin(6),stilbosteminD(7),ehretiosideB(8),阿魏酸乙酯(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没食子酸甲酯(11),原儿茶酸(12),对羟基苯乙酮(13),E-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14),其中化合物1—10及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唇形科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半枝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梁晨 杨国春 +2 位作者 李丹慧 胡潇潇 孙立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22-4325,共4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芹菜素(2)、野黄芩苷(3)、野黄芩素(4)、木犀草素(5)、野黄芩苷甲酯(6)、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7)、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8)、4′-羟基汉黄芩素(9)、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10)、异高山黄芩素(11)、6-羟基木犀草素(12)、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3)、三裂鼠尾草素(14)。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3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12为首次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黄芩属 半枝莲 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 野黄芩苷甲酯 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 6-羟基木犀草素 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肾茶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伊蕾 谭昌恒 +3 位作者 谭俊杰 赵雪梅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85-891,共7页
肾茶是唇形科肾茶属植物,民间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和胆结石。本文综述了肾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肾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照翠 郑庆霞 +3 位作者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对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包括大孔树脂、MCI、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其结构鉴定。结果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甲酯(... 目的对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包括大孔树脂、MCI、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其结构鉴定。结果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甲酯(2),咖啡酸乙酯(3),丹参素(4),丹参素乙酯(5),迷迭香酸(6),迷迭香酸甲酯(7),迷迭香酸乙酯(8),isorinicacid(9),二氢松柏醇(10),二氢芥子醇(11),丹酚酸c(12),丹酚酸H(13),3’-O-(8"-Z-caffeoyl)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14),黄芩素(15)。结论化合物2,4~5及9~15首次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猫须草 二氢松柏醇 二氢芥子醇 丹酚酸C 丹酚酸H
原文传递
条叶龙胆药材资源变化及未来发展建议 被引量:18
6
作者 孟祥才 孙晖 +4 位作者 韩莹 王喜军 李国良 朱刚 杨宗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2期10-12,28,共4页
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4种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按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 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4种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按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源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严重滞后,致使这一优质龙胆药材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条叶龙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栽培为主,而育种、栽培技术等与高产密切相关的措施的优化与推广等问题急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叶龙胆 历史沿革 资源 栽培
下载PDF
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涛 李超 +1 位作者 濮社班 钱士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泽兰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泽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酸(1),arjunetin(2),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酯(3),芹菜苷(4),木犀草... 目的:研究泽兰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泽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酸(1),arjunetin(2),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酯(3),芹菜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结论:化合物2,3,4,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泽兰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中药广藿香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烈军 穆淑珍 +3 位作者 张建新 邓彬 宋智琴 郝小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非挥发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药广藿香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1),5-羟甲... 目的:研究广藿香非挥发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药广藿香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1),5-羟甲基糠醛(2),1,4-丁二酸(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1,2-O-[2S-(3,4-二羟基苯基)-l,2-乙烷二基]-3-O-α-L-鼠李毗喃糖基-4-O-咖啡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6)、1,2-O-[2S-(3,4-二羟基苯基)-l,2-乙烷二基]-3-O-α-L-鼠李毗喃糖基-4-O-阿魏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7)、1,2-O-[2S-(3,4-二羟基苯基)-l,2-乙烷二基]-3-O-α-L-鼠李毗喃糖基-6-O-咖啡酰基-β-D-葡萄毗喃糖苷(8)和芹菜素-7-O-β-D-(6″-对位香豆酰基)-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2,3,6~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唇形科 刺蕊草属 非挥发性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田晔林 李俊清 +2 位作者 王文和 石爱平 王红利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了美化城市及开发利用北京地区乡土观赏植物,在调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观赏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共有13属22种,其中黄芩属(Scutellaria L.)、青兰... 为了美化城市及开发利用北京地区乡土观赏植物,在调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观赏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共有13属22种,其中黄芩属(Scutellaria L.)、青兰属(Dracocephalum L.)的观赏价值较高。北京地区唇形科野生观赏植物大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形独特,花期从春天至秋天皆有,花色有白色、粉红色、淡紫色及紫色等,株型有高有低,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很高,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观赏特性 北京
下载PDF
牛至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雨姗 王国才 +3 位作者 王春华 黄晓君 李药兰 叶文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研究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牛至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至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3个... 目的研究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牛至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至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β-D-glucopyranosyl)-hydroxy-7-(3',4'-dihydroxy-benzoyl)-benzyl alcohol(1)、(5,7,3',4'-tetrahydroxy-8-C-p-hydroxybenzylflavone)(2)、6,7,4'-三羟基黄酮(3)、1,2,4-苯三酚(4)、丹参素甲酯(5)、(+)-(R)-迷迭香酸正丁酯(6)、香蜂草苷(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木樨草素(10)、阿魏酸(11)、咖啡酸(12)和β-谷甾醇(13)。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唇形科 酚类 黄酮 6 7 4'-三羟基黄酮 1 2 4-苯三酚 丹参素甲酯 (+)-(R)-迷迭香酸正丁酯
原文传递
四齿四棱草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帮经 陈昌祥 +2 位作者 窦辉 李锐 丁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1-64,87,共5页
从四齿四棱草地上部分水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和标准品对照将它们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4-乙酰胺基乙基苯基6-O-甲基香豆酰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苷(2)、4-乙... 从四齿四棱草地上部分水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文献和标准品对照将它们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4-乙酰胺基乙基苯基6-O-甲基香豆酰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苷(2)、4-乙酰胺基乙基苯基6-O-甲基香豆酰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4-O-乙酰基-α-L-吡喃鼠李糖苷(3)、6-C--βL-吡喃阿拉伯糖基-8-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洋芹素(4)、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洋芹素(5)a、cetylmartynoside B(6)i、somartynoside(7)a、lyssonoside(8)l、eucosceptoside B(9)、连翘苷B(10)和丁二酸(11)。其中2和3为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齿四棱草 唇形科 水煮提取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晨阳 张春辉 +4 位作者 刘文 张蕾 吕俊平 张莹莹 杜国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1-606,共6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跨越2个数量级,平均大小0.1200 g,60%的物种种子百粒重小于0.1200 g,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中小种子占优势。种子大小与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大小与集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种子大小与萌发开始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24种唇形科植物的大种子物种和小种子物种有2种相反的萌发对策:小种子萌发率高,萌发速率快,萌发历期短,萌发整齐性好;大种子与小种子相反,并共同与其扩散能力构成了一个由小种子物种(拓植能力)到大种子物种(竞争能力)的连续体,从种子萌发对策上解释了大、小种子物种在同一自然群落中如何共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大小 萌发率 萌发速率指数 集中度 萌发开始时间 扩散能力 唇形科
下载PDF
海南栽培肾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荣荣 梅文莉 +5 位作者 黄圣卓 李薇 周丽曼 赵友兴 于旭东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了解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的化学成分,从海南栽培肾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吐叶醇(1)、丁香脂素(2)、3,4-二羟基苯乙醇(3)、甜橙素(4)、5,6,7,4′-四甲氧基黄酮(5)、5-羟基-6,7,3′,4′-四甲... 为了解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的化学成分,从海南栽培肾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吐叶醇(1)、丁香脂素(2)、3,4-二羟基苯乙醇(3)、甜橙素(4)、5,6,7,4′-四甲氧基黄酮(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6)、6-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7)、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8)、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松脂素(10)和熊果酸(11)。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肾茶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6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5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唇形科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迷迭香精油和马郁兰精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有娣 姚小丽 +2 位作者 肖青林 钟丽娟 徐娟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了迷迭香精油和马郁兰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两种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从迷迭香精油和马郁兰精油中分别鉴定出75,80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化合物25种。迷迭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樟脑(22.72%)、桉叶...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了迷迭香精油和马郁兰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两种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从迷迭香精油和马郁兰精油中分别鉴定出75,80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化合物25种。迷迭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樟脑(22.72%)、桉叶油醇(17.66%)、α-蒎烯(16.11%)、莰烯(9.87%)、2-茨醇(4.59%)等。马郁兰精油中主要成分有4-萜烯醇(25.13%)、4-侧柏醇(16.93%)、γ-萜品烯(10.36%)、(+)-4-蒈烯(6.50%)、桧烯(5.06%)等,两种精油在化学组成和含量上有较大差异。两种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马郁兰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迷迭香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迷迭香精油 马郁兰精油 GC-MS分析 化学成分 抗氧化
下载PDF
傣药肾茶中水溶性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小芳 马国需 +3 位作者 黄真 吴桐宇 许旭东 钟晓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614-2618,共5页
目的对傣药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MCI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 目的对傣药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MCI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3,5-二羟基苯甲醛(3)、对羟基苯甲酸(4)、对羟基苯甲醛(5)、香草酸(6)、丹参素甲酯(7)、3,5-O-二甲基没食子酸(8)、helisterculins A(9)、紫草酸(10)、紫草酸甲酯(11)、紫草酸二甲酯(12)、helisterculins B(13)、二氢咖啡酸乙酯(14)、阿魏酸(15)、二氢阿魏酸(16)。结论化合物3、6~9、13~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肾茶 酚酸类 香草酸 丹参素甲酯 3 5-O-二甲基没食子酸 二氢咖啡酸乙酯 阿魏酸
原文传递
中药溪黄草四种基源植物的染色体数初报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珊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376,共3页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中药溪黄草(Isodon serra(Maxim.)Hara)4种基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线纹香茶菜(I.lophanthoides(Buch.-Harn.ex D.Don)Hara)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x=36,推测其为三倍体植株;其余3种基源植物,溪黄...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中药溪黄草(Isodon serra(Maxim.)Hara)4种基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线纹香茶菜(I.lophanthoides(Buch.-Harn.ex D.Don)Hara)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x=36,推测其为三倍体植株;其余3种基源植物,溪黄草(I.serra(Maxim.)Kudo)、狭基线纹香茶菜(I.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a(Benth.)H.Hara)和细花线纹香茶菜(I.lophanthoides var.graciliflora(Benth.)H.Hara),均为2n=2x=24,为二倍体。该4种基源植物染色体数均为首次报道,其中,线纹香茶菜三倍体居群的首次发现为中药溪黄草基源种的鉴定、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数 香茶菜属 溪黄草 唇形科
下载PDF
风轮菜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凌天 孙忠浩 +8 位作者 钟明亮 吴海峰 张海晶 朱乃亮 孙桂波 叶晓霞 许旭东 朱寅荻 杨峻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10-2517,共8页
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CI gel等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风轮菜酚类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28个化合物。利用NMR和MS解析技术鉴定为芹菜素(1)、芹菜素-7-O-葡萄糖苷(2)、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3)、羊红膻... 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CI gel等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风轮菜酚类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28个化合物。利用NMR和MS解析技术鉴定为芹菜素(1)、芹菜素-7-O-葡萄糖苷(2)、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3)、羊红膻酯(4)、芹菜素-7-O-芸香糖苷(5)、木犀草素(6)、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正丁醇酯(8)、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9)、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苷(10)、金合欢素(11)、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12)、蒙花苷(13)、柚皮素(14)、江户樱花苷(15)、柚皮素-7-O-芸香糖苷(16)、异樱花素(17)、异樱花苷(18)、香蜂草苷(19)、橙皮苷(20)、山柰酚(21)、槲皮素(2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23)、对羟基桂皮酸(24)、咖啡酸(25)、cis-3-[2-[1-(3,4-dihydroxy-phenyl)-1-hydroxymethyl]-1,3-ben-zodioxol-5-yl]-(E)-2-propenoic acid(26)、mesaconic acid(27)、gentisic acid 5-O-β-D-(6'-salicylyl)-glucopyranoside(28),其中化合物7,9~10,12,23,26~28首次从风轮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H2O2氧化心肌细胞损伤为模型,对化合物1~6,8~17和19进行心肌保护活性筛选,江户樱花苷(15)显示出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62.12±6.18)%,阳性对照(槲皮素)在20.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84.55±8.26)%,江户樱花苷在25.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84.25±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风轮菜属 风轮菜 黄酮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Pharmacophylogenetic Study on Plants of Genus Salvia L.from China 被引量:6
18
作者 LI Min-hui LI Qian-quan +4 位作者 LIU Yan-ze CUI Zhan-hu ZHANG Na HUANG Lu-qi XIAO Pei-ge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3年第3期164-181,共18页
In China,many species of genus Salvia L.(Lamiaceae) are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s with a long history.Due to their marked ethnopharmacological uses in folk medicine and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constituents with ther... In China,many species of genus Salvia L.(Lamiaceae) are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s with a long history.Due to their marked ethnopharmacological uses in folk medicine and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constituents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und recently,they have become a rich source for new drug discovery,mechanism research,and biological experiment.All medicinal plants of Salvia L.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s 1,2,and 3).The plants in Group 1 were used as 'Danshen' and are rich in diterpenoids and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Few introduced plants in Group 2 from America or Europe have been used to clear body-heat and toxins.Abietane diterpenes of medicinal species in Group 3(the species are from Subg.Allagospadonopsis Briq.,Sect.Plethiosphace,or Sect.Notiosphace)are absent,and the contents of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are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ose in plants of Group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OPHARMACOLOGY lamiaceae pharmacophylogenetics Salvia L. SPECIES
原文传递
Extent and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Variability in Solenostemon rotundifolius Germplasm from Ghana and Burkina Faso
19
作者 Ignace Tonde Romaric Kiswendsida Nanema Alphonse Tegawende Sawadog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1期146-164,共19页
Solenostemon rotundifolius is a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Lamiaceae family. It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inor plants of high socio-economic interest. One of the limitations to promoting this species in Burkina Faso is t... Solenostemon rotundifolius is a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Lamiaceae family. It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inor plants of high socio-economic interest. One of the limitations to promoting this species in Burkina Faso is the lack of varieties that meet consumers’ demands. Implementing a breeding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achieving this goal. Such a program is based on the variability of agronomical traits of interest within evaluated germplasm.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level of two germplasms variability of S. rotundifolius from Ghana and Burkina Faso for traits related to vegetative development, cycle, and yield. Ag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174 accessions, including 116 from Ghana and 58 from Burkina Faso was carried out in Randomis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The characterization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fifteen (15) quantitative traits related to the canopy and leaf size, the cycle, and the yield.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ccessions within each germplasm for all the evaluated traits.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tion of this agro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allowed organizing the accessions into different groups. These results could lea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ions within each germplasm for breeding purposes or future research on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aceae TUBER GERMPLASM Agro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下载PDF
牛膝总皂苷调控Nampt/NAD/Sirt1轴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岳宗进 刘汝银 +2 位作者 于露 彭晓艳 鲁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3-1318,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但分化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利用牛膝总皂苷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并探讨Nampt/NAD/Sirt1轴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成4组:(1)...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但分化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利用牛膝总皂苷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并探讨Nampt/NAD/Sirt1轴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成4组:(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组;(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烟酰胺单核苷酸组(烟酰胺单核苷酸为促NAD合成的外源性小分子物质);(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FK866组(FK866为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连续诱导培养14d,阿尔新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糖胺多糖含量,RT-PCR检测髓核样细胞相关基因COL2、Aggrecan、KRT19和PA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L2的蛋白表达,Sirt1测定试剂盒检测Sirt1活性,NAD^+/NADH试剂盒检测NAD+含量。结果与结论:(1)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组能够使糖胺多糖、髓核样细胞相关基因表达、COL2蛋白表达、Sirt1活性、NAD^+含量明显增加(P <0.05);(2)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烟酰胺单核苷酸组糖胺多糖、髓核样细胞相关基因表达、COL2蛋白表达、Sirt1活性和NAD^+含量增加(P<0.05);相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膝总皂苷+FK866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 <0.05);(3)结果表明,牛膝总皂苷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Nampt/NAD/Sirt1轴在其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髓核样细胞 牛膝总皂苷 烟酰胺单核苷酸 细胞分化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唇形科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