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蛋白质及板层小体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屏障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起珏 顾华 +4 位作者 汤諹 涂颖 庞勤 张丽 何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蛋白质、板层小体的变化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屏障变化的影响.方法 无创性皮肤测试比较6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皮肤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的差异,13例患者及10例正常人配合皮损取材,行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 目的 探讨表皮蛋白质、板层小体的变化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屏障变化的影响.方法 无创性皮肤测试比较6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皮肤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的差异,13例患者及10例正常人配合皮损取材,行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患者表皮K6、K10、K14、K15、兜甲蛋白、丝聚合蛋白、内披蛋白的变化.电镜观察板层小体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患者TEW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患者皮损的组织病理学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根据临床特点,各类皮损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免疫组化示患者表皮K10、K14、丝聚合蛋白、兜甲蛋白、内披蛋白的表达均减少,K15出现异常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表皮增殖、分化受抑制,CE结构受损;电镜下颗粒层内板层小体数量减少,密度降低.结论 与正常人皮肤比较,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结构受到破坏,恢复皮肤屏障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激素依赖性 角蛋白 板层小体 皮肤 屏障
原文传递
表皮细胞间脂质、板层小体对皮肤渗透性屏障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曹畅 华薇 李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7-1029,1043,共4页
表皮细胞间脂质和参与脂质转运的板层小体是皮肤渗透性屏障的物质基础,这些脂质主要包括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而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板层小体对脂质由颗粒层转运到角质层起重要作用。当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时,... 表皮细胞间脂质和参与脂质转运的板层小体是皮肤渗透性屏障的物质基础,这些脂质主要包括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而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板层小体对脂质由颗粒层转运到角质层起重要作用。当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时,板层小体及细胞间脂质参与屏障功能的修复。因此,外源性的脂质混合物可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间脂质 板层小体 渗透性屏障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幼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舒林华 魏克伦 +6 位作者 薛辛东 韩晓华 尚云晓 蔡栩栩 刘春峰 李玖军 王丽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对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动态平衡和肺免疫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该研究探讨急性肺损伤时及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动... 目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对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动态平衡和肺免疫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该研究探讨急性肺损伤时及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72只21d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肺损伤组的幼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4mg/kg)以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组在注射LPS1h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每组随机选取8只幼鼠分别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48、72h处死。取左肺下1mm3的肺组织固定于2.5%戊二醛中待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注射LPS24h后,肺损伤组大鼠AT Ⅱ细胞微绒毛消失,板层小体数量增加。24及48h板层小体呈指环状绕核排列。48h出现巨大空泡变性样的板层小体。细胞核形态不规则,部分核边界不清。72h板层小体数目明显减少,核仁从细胞核消失,一些细胞核出现核溶解。注射LPS后24h地塞米松治疗组板层小体聚集在AT Ⅱ细胞内同侧,并于该侧发生"胞吐"现象。48h线粒体肿胀、聚集,脊断裂,板层小体数目减少。72h板层小体数目增多,并重新呈指环状绕核排列。结论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地塞米松能减轻急性肺损伤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和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板层小体 地塞米松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板层小体与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雨薇 乔建军 方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1期58-60,64,共4页
板层小体是一种反面高尔基体或溶酶体相关的分泌性细胞器,其合成和分泌受高尔基pH调节器、鱼鳞病基因、细胞外环境等多因素调控。表皮内板层小体包含如脂类、酶类、蛋白酶抑制剂、抗微生物肽等装载物,是参与形成皮肤多种屏障的重要结构... 板层小体是一种反面高尔基体或溶酶体相关的分泌性细胞器,其合成和分泌受高尔基pH调节器、鱼鳞病基因、细胞外环境等多因素调控。表皮内板层小体包含如脂类、酶类、蛋白酶抑制剂、抗微生物肽等装载物,是参与形成皮肤多种屏障的重要结构。表皮内板层小体异常与一些皮肤屏障受损皮肤病的病理机制相关,如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相关综合征等。本文对板层小体与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小体 皮肤屏障 皮肤病
下载PDF
不同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光朝 邱忠民 +3 位作者 吕寒静 杨忠民 魏为利 王岚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衰老对肺泡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形态计量和Northern杂交方法比较了幼(1~2月龄)、中(9~10月龄)和老年(25~28月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内板层体数及肺组织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B和C基因... 目的 探讨衰老对肺泡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形态计量和Northern杂交方法比较了幼(1~2月龄)、中(9~10月龄)和老年(25~28月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内板层体数及肺组织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B和C基因的表达。结果 老年鼠肺泡Ⅱ型细胞内板层体数为12.20±4.99个/细胞,高于幼年鼠的11.25±3.29个/细胞(P<0.01),但低于中年鼠的13.37±4.55个/细胞(P<0.05)。肺组织中SP-A、SP-B和SP-C基因的表达各年龄组之间则无差别。结论 肺泡Ⅱ型细胞对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年龄相关性变化能力可能是代偿性分泌增加而达到的新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不是老化时肺功能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板层体 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表面活性物质 大鼠
下载PDF
豚鼠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的透射电镜观察
6
作者 吉晓滨 柳息洪 +2 位作者 臧林泉 王磊 谢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45-54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的超微结构。方法取正常豚鼠鼻中隔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鼻中隔黏膜内存在板层体,为圆形、层状或线圈状小体,致密,散在。结论鼻黏膜存在板层体,其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在鼻功能和病理生理学中起作用。
关键词 鼻黏膜 表面活性物质 板层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Lamellar Bodies Count (LBC) as a Predictor of Fetal Lung Maturity in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Compared to Neonatal Assessment
7
作者 Malames Mahmoud Faisal Noha Hamed Rabei +1 位作者 Hoda Ezz El-Arab Abd El-Wahab Abeer Hosny El-Zakkary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3年第6期1047-1057,共11页
Backgrou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is a major cause of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fecting approximately 1% of all live births and 10% of all preterm infants. Lamellar bodies represent a storage f... Backgrou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is a major cause of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fecting approximately 1% of all live births and 10% of all preterm infants. Lamellar bodies represent a storage form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within Type II pneumocytes, secretion of which increases with advancing gestational age, thus enabling prediction of the degree of FLM.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 complicates approximately 1/3 of all preterm births. Birth within 1 week is the most likely outcome for any patient with PPROM in the absence of adjunctive treatments. Respiratory distress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preterm birth. Sepsis,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lso are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ity, but these are less common near to ter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e amniotic fluid lamellar body counting from a vaginal pool in predicting fetal lung maturity in women with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t Ain Shams University Maternity Hospital in the emergency ward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19. It included 106 women with singleton pregnancies, gestational age from 28 - 36 weeks with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e amniotic fluid lamellar body counting (LBC) from a vaginal pool in predicting fetal lung maturity in women with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Results: The current study revealed a high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lamellar body count in cases giving birth to neonates without RDS compared to that cases giving birth to neonates with RDS. Also,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BC and age, parity and number of previous miscarriages in the mother was found. Gestational age at delive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mong cas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teroid adminis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 among cas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However, lamellar bodies had high dia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al Lung Maturity lamellar bodies Count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败血症后的多器官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钱睿哲 郝刚 +2 位作者 阎友珍 王疁画 金惠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17-420,22,共5页
用盲肠结扎加穿刺的方法复制大鼠早期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作者称其为败血症后多器官损伤。此模型复制后20h,大鼠腹腔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异常,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腹腔器官表面血流量的结果表明,败... 用盲肠结扎加穿刺的方法复制大鼠早期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作者称其为败血症后多器官损伤。此模型复制后20h,大鼠腹腔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异常,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败血症组及对照组腹腔器官表面血流量的结果表明,败血症组除肝脏外,脾、肾、小肠及尾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均有明显降低。作者介绍了用此方法制作这种动物模型的优点并认为腹腔器官微循环灌流量降低是MOF早期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多器官损伤 穿刺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家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含量、活性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秦环龙 吴静怡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在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中发现支气管肺胞灌洗液中磷脂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白蛋白指数显著上升P<0.01),肺系数明显升高(P<0.01)。表面活性物质活性测定发现表面张力显著升高(P<0.01);稳定系... 在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中发现支气管肺胞灌洗液中磷脂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白蛋白指数显著上升P<0.01),肺系数明显升高(P<0.01)。表面活性物质活性测定发现表面张力显著升高(P<0.01);稳定系数、回弹系数及滞后环面积均显著下降(P<0.05)。急性肺损伤组家兔肺组织电镜观察发现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排空。作者认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质和量的异常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上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肺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
下载PDF
患者增殖体、扁桃体组织内尼曼-匹克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10
作者 李玉秀 马洪骏 +3 位作者 刘贵生 杨雪梅 冯英海 李素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观察尼曼-匹克病患者增殖体、扁桃体组织中的尼曼-匹克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取增殖体、扁桃体组织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尼曼-匹克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尼曼-匹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其中有数量不... 目的:观察尼曼-匹克病患者增殖体、扁桃体组织中的尼曼-匹克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取增殖体、扁桃体组织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尼曼-匹克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尼曼-匹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丰富,其中有数量不等的嗜锇板层小体,呈板层状或同心圆状排列。细胞基底部,可查见单层或多层基底膜和细胞表膜下有少数吞饮小泡,具有内皮细胞形态特征。结论:尼曼-匹克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数量不等的嗜锇板层小体及基底部的单层或多层基底膜,为其特征性的结构,可作为电镜超微结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尼曼-匹克细胞 嗜锇板层小体 超微结构诊断
下载PDF
肺泡Ⅱ型细胞酸性磷酸酶电镜组化研究及其在急性低氧时的变化
11
作者 黄西娟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6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本文采用酸性磷酸酶(AcPase)电镜组化方法,分别对正常和急性低氧时大鼠肺泡Ⅱ型细胞板层体、溶酶体(多泡体)与GERL进行观察。发现在正常肺泡Ⅱ型细胞中大部分板层体呈AcPase阳性反应。多泡体的反应则不同,多数暗... 本文采用酸性磷酸酶(AcPase)电镜组化方法,分别对正常和急性低氧时大鼠肺泡Ⅱ型细胞板层体、溶酶体(多泡体)与GERL进行观察。发现在正常肺泡Ⅱ型细胞中大部分板层体呈AcPase阳性反应。多泡体的反应则不同,多数暗多泡体及过渡型暗多泡体呈阳性反应,亮多泡体为阴性反应。还观察到肺泡Ⅱ型细胞呈AcPase阳性的GERL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低氧后板层体及多泡体酶反应未见明显改变,GERL似有增多。本文根据板层体、多泡体及GERL在酶学上有共同的特点,从而支持板层体的产生是由GERL-多泡体-板层体的生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 肺泡Ⅱ型细胞 急性低氧 GERL 板层体 气泡体 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