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燿德散文论述的文学史意义——兼及台湾散文史书写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江珍 《闽江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2-98,126,共8页
台湾学界的新文学史书写一直薄弱,散文史述更是弱项,但具有典范集成效用的文学大系和散文选本的陆续推出,不无建构微型文学史之功,亦可看做散文史述的前行准备。在1990年代中后期"重写文学史"思潮中,散文史思路逐渐凸显,其中... 台湾学界的新文学史书写一直薄弱,散文史述更是弱项,但具有典范集成效用的文学大系和散文选本的陆续推出,不无建构微型文学史之功,亦可看做散文史述的前行准备。在1990年代中后期"重写文学史"思潮中,散文史思路逐渐凸显,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林燿德提出的观测台湾散文历史的"现代性"视角,他的观测不仅确立了台湾当代散文求新求变的现代文体品格,破除了长期主导台湾文坛的文类偏见,更对其后台湾散文史的书写方向起到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散文史 现代性 重写文学史 林燿德
下载PDF
现代式追问与后现代戏谑的张力——林耀德都市诗浅论
2
作者 刘桂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9-122,共4页
林耀德的都市诗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之间来回切换,既有对现代主义的追问与批判,又有关于后现代社会的隐喻与戏谑。林耀德以自己的书写方式意欲建构一个所谓的"都市文学神话",并最终将都市文学推向文学话语场,形成新的话语方式。
关键词 都市文学 林耀德 现代性 后现代
下载PDF
林燿德:矛盾的都市主义者
3
作者 袁勇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5-41,77,共8页
由于文化地理学之盛,学界一般都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分析林燿德的作品,常常忽略他的历史观与时间感,造成全面解读林燿德丰富创作的艰难,本文对林燿德重视历史与时间的研究或可打破这个局面。虽然很多学者都讨论到林燿德对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由于文化地理学之盛,学界一般都从都市空间的角度分析林燿德的作品,常常忽略他的历史观与时间感,造成全面解读林燿德丰富创作的艰难,本文对林燿德重视历史与时间的研究或可打破这个局面。虽然很多学者都讨论到林燿德对中国现代散文作家田园式散文书写的批评与扬弃,但关于林燿德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质、渊源及历史定位,却未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文第三部分对林燿德散文取消散文感性知性二分法并将之当成是"思考的一种工具、一种方式"的讨论,或能让人对中国散文艺术史的研究展开更多元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燿德 都市散文 都市 后现代主义 实验性
下载PDF
论台湾作家林燿德都市散文的历史意义
4
作者 章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中郭沫若的惊叹、茅盾的批判、"新感觉派"的焦虑、张爱玲的热爱、沈从文的厌恶,几乎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都市情感指向。但台湾著名新生代作家林燿德在其散文书写中,提供了对普遍性"都市"介于"亲&qu... 中国现代文学中郭沫若的惊叹、茅盾的批判、"新感觉派"的焦虑、张爱玲的热爱、沈从文的厌恶,几乎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都市情感指向。但台湾著名新生代作家林燿德在其散文书写中,提供了对普遍性"都市"介于"亲"与"不亲"之间的情感态度。借用已有都市书写中的"废墟"意象,将都市处理为"迷宫"意象系统,是林燿德都市散文的又一历史贡献。大量书写、思考都市这一"钢铁蝴蝶"的生命性、有机人格力量,令林燿德成为当代华文都市散文真正的领军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耀德 都市散文 历史意义
下载PDF
诗史重建:林燿德与杨宗翰的现代性诉求
5
作者 王金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3期99-104,共6页
在重写台湾文学史/诗史的文化诉求中,作为新世代著名诗人和理论家的林燿德和杨宗翰,不仅以其创新的诗歌文本标举了新世代精神,而且以其深刻的理论阐述挑战了既成的文学史/诗史秩序和建构,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追求。林燿德和杨宗翰关于台... 在重写台湾文学史/诗史的文化诉求中,作为新世代著名诗人和理论家的林燿德和杨宗翰,不仅以其创新的诗歌文本标举了新世代精神,而且以其深刻的理论阐述挑战了既成的文学史/诗史秩序和建构,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追求。林燿德和杨宗翰关于台湾现(当)代"诗史"的论述在体例、分期、史观上存在某些差异性:在林燿德那里,"世代交替"和新世代论述是他重写文学史/诗史的两个支点;而在杨宗翰那里,世代更替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因此他更侧重于文学史/诗史的深度思考和实际操作层面。然而,在现代性精神指向上他们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颠覆,然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耀德 杨宗翰 诗史重建 现代性诉求
下载PDF
台湾文学中的华夏海洋文化寻踪——以林燿德《希腊》为例
6
作者 尚光一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34-38,共5页
基于对海洋的悟解、体认与向往,台湾作家林燿德《希腊》等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海洋感触与海洋抒写情结。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描写海洋的篇章,林燿德《希腊》等作品中内化的与海结缘的诗性气质,正与中国海洋文学的渊源流徙一脉相承... 基于对海洋的悟解、体认与向往,台湾作家林燿德《希腊》等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海洋感触与海洋抒写情结。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描写海洋的篇章,林燿德《希腊》等作品中内化的与海结缘的诗性气质,正与中国海洋文学的渊源流徙一脉相承。同时,林燿德《希腊》等作品深受中国海神信仰的氤氲濡染,其在对希腊涉海神祇表达深沉忧思与震撼时,从中可以听到中国海神信仰在其心弦上的共鸣。林燿德《希腊》等作品显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印记与民族记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海洋文化同样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台岛赤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燿德 海洋文化 《希腊》
下载PDF
林耀德散文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忠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5,共5页
林燿德的散文以感知性互渗而偏于理性的形而上笔法,深刻地呈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了自我与环境的异化过程中都市人的精神焦虑。这些富于前卫性的、深具开创精神的创作,将台湾都市散文推进到一个新的天地。
关键词 林燿德都市散文 焦虑 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