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下)——企业知识理论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光胜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3,21,共5页
As a kind of theory of the firm, the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hould not just stay at the level of explanation,its research focus must shift to the micro mechanism of knowledge 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 As a kind of theory of the firm, the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hould not just stay at the level of explanation,its research focus must shift to the micro mechanism of knowledge 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ical direction for knowledge exploitment and deployment.Thus,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knowledge absorption,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and prelimarily inspect its possible appplication dom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活动
原文传递
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詹湘东 王保林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0-718,共9页
基于区域创新组织知识交互的视角,以知识吸收、知识合作和知识扩散为分析变量,选取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吸收以... 基于区域创新组织知识交互的视角,以知识吸收、知识合作和知识扩散为分析变量,选取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吸收以及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区域知识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为指标的区域知识扩散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这表明应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技术利用效率。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对区域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应提高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的质量,提升技术市场服务于区域创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知识管理 知识吸收 知识合作 知识扩散 区域创新能力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深阅读与知识吸收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捷 蒲泓宇 +1 位作者 葛岩 李琳娜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1,26,共6页
[目的/意义]人脑中存储知识的认知结构称作图式,阅读过程实质上是对脑中图式结构的调用和更新。深阅读能够促进图式不断更新,是知识吸收重要途径,在"浅阅读时代"更需要促进深阅读推动知识吸收。[方法/过程]基于图式理论阐释... [目的/意义]人脑中存储知识的认知结构称作图式,阅读过程实质上是对脑中图式结构的调用和更新。深阅读能够促进图式不断更新,是知识吸收重要途径,在"浅阅读时代"更需要促进深阅读推动知识吸收。[方法/过程]基于图式理论阐释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发生机理,解释深阅读与知识吸收的关系,从信息组织层面,从信息有序化和优质化两方面探讨面向深阅读的知识吸收促进策略。[结果/结论]深阅读过程完整表达图式链,是知识吸收的重要途径,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组织架构并优化知识表征对促进深阅读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知识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浅阅读 深阅读 知识吸收
原文传递
基于引文分析的学科知识流动计量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1 位作者 赵思喆 刘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意义]展现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揭示学科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法/过程]利用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依据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 [目的/意义]展现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揭示学科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法/过程]利用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依据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以下简称ISLS)为例,选择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时间段,建立三个数据集(施引文献集、原始文献集、被引文献集),利用双图叠加可视化的方式探析ISLS与其他学科在期刊层面的知识吸收过程;利用知识扩散广度、强度和速度三个指标揭示ISLS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扩散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在两个阶段内,ISLS主要吸收期刊类群心理、教育、社会的知识,知识来源学科主要为计算机科学学和管理学,在相应时间段内,知识扩散广度与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知识扩散速度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ISLS向其他学科的知识扩散强度呈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吸收 知识扩散 ISLS 双图叠加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内部知识溢出的市场调节机制及溢出效率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桂黄宝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1,共5页
通过分析区域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溢出效应,提出了知识溢出的市场调节机制,认为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市场将会对知识溢出进行调节,并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并且这种调节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螺旋式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又对知识溢出、知识吸收... 通过分析区域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溢出效应,提出了知识溢出的市场调节机制,认为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市场将会对知识溢出进行调节,并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并且这种调节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螺旋式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又对知识溢出、知识吸收这一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市场调节 知识吸收 自主创新
下载PDF
研发合作、数字化赋能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0
6
作者 阳镇 王文娜 陈劲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50,共14页
新一轮数字智能技术以其广泛渗透性改变了企业创新链与价值链的交互过程,产生全新的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文章基于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库,旨在考察企业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数字化在其中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企... 新一轮数字智能技术以其广泛渗透性改变了企业创新链与价值链的交互过程,产生全新的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文章基于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库,旨在考察企业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数字化在其中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合作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数字化在企业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深化企业人力资本和强化知识吸收进而促进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研发合作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以及非出口企业的创新绩效,数字化在其中的赋能效应在大企业、市场发育程度低与非出口企业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合作 数字化赋能 创新绩效 人力资本 知识吸收
原文传递
专利知识吸收和扩散演化规律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雪 张志强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分析中国医药领域专利知识吸收和扩散演化规律及知识吸收对知识扩散影响,有助于快速选择并吸收相关资源,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提供数据支撑,为科技资源整合策略提供支持。本文以2000—2014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收录的中国医药领域2326件... 分析中国医药领域专利知识吸收和扩散演化规律及知识吸收对知识扩散影响,有助于快速选择并吸收相关资源,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提供数据支撑,为科技资源整合策略提供支持。本文以2000—2014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收录的中国医药领域2326件专利及其引用的43822篇专利文献、35573篇论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专利知识吸收及知识扩散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多元方差分析、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表明:专利知识吸收逐年增加,但知识扩散并未形成稳定趋势;不同时间段内知识吸收及扩散各测度指标显著不同;专利文献知识吸收数量、质量及论文文献知识吸收质量均对专利知识扩散产生负向影响;吸收论文知识构件对专利知识扩散产生正向影响;吸收论文数量与知识扩散广度、强度负相关;吸收专利知识构件与知识扩散广度正相关,但与知识扩散强度与速度均无相关关系;专利及论文文献知识吸收新颖性对知识扩散广度、强度及速度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论文 知识吸收 知识扩散 多元方差分析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 多元线性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探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金玲 《计算机时代》 2014年第2期59-60,69,共3页
云计算技术不止在商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因为其灵活性和普及性,也广泛在教学领域发挥其功能。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习不再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将云计算与翻转... 云计算技术不止在商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因为其灵活性和普及性,也广泛在教学领域发挥其功能。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习不再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将云计算与翻转课堂相结合,主旨是把强大的云平台和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思维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深入和扎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翻转课堂 主动学习 知识吸收
下载PDF
社会帮扶对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机制——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童洪志 冉建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基于脱贫摘帽地区586份调查数据,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研究社会帮扶对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考察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及其与主动性人格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帮扶对激发脱贫农民主动性人格、生计发展自我... 基于脱贫摘帽地区586份调查数据,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研究社会帮扶对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的影响,考察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及其与主动性人格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帮扶对激发脱贫农民主动性人格、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感知社会支持和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下,主动性人格在社会帮扶与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但感知社会支持与知识吸收在社会帮扶对主动性人格、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均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且,感知社会支持和主动性人格、知识吸收和主动性人格在社会帮扶对生计发展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帮扶与脱贫农民生计发展内生动力之间关系的认识,拓展了二者作用关系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内生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对增强脱贫群众生计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农民 感知社会支持 知识吸收
下载PDF
知识吸收、社会资本与模块化组织中企业竞争优势 被引量:6
10
作者 齐晓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演进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基于对模块化组织这样一种中间形态的网络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模块化组织中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学习,尤...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演进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基于对模块化组织这样一种中间形态的网络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模块化组织中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学习,尤其是知识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动用所处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能力,进行知识的吸收和传递,最终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研究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和社会资本利用能力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在实践中,对于整合网络中其他企业的资源,建立整合竞争优势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组织 知识吸收 社会资本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靳小翠 张素各 程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厘清外部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然而异地研发中心作为网络关系中的重要节点并未受到充分关注。利用手工整理的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异地研发中心数据,实证研究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 厘清外部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然而异地研发中心作为网络关系中的重要节点并未受到充分关注。利用手工整理的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异地研发中心数据,实证研究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异地设立研发中心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性。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企业所在地知识资源强化了异地研发中心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异地研发中心能够优化、整合创新要素,学习、吸收所在地区外部知识和信息,进而促进创新。进一步地,异地研发中心设立能够提高企业所在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创新,表明异地研发中心具有创新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研发异地化创新效应的影响机制和进一步效应,为企业优化创新资源使用和区域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创新 创新资源 知识吸收
下载PDF
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与激励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国峥 赵嵩正 王娟茹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从知识吸收的视角出发,探索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西安等5个地区227份问卷调研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 从知识吸收的视角出发,探索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西安等5个地区227份问卷调研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对知识集成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激励程度越高,知识吸收对知识集成的正向影响就越强,进而降低了隐性知识对知识集成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集成 知识吸收 激励
原文传递
知识融合、信息细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美玲 毕新华 张健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总量的激增促进知识融合在知识经济社会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融合和信息细化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融合、信息细...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总量的激增促进知识融合在知识经济社会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融合和信息细化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融合、信息细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概念模型,基于258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知识吸收维度、知识衍生维度对信息细化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知识获取维度对信息细化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信息细化在知识吸收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知识衍生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融合 信息细化 创新绩效 知识获取 知识吸收 知识衍生
原文传递
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以ICT产业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建杰 谢富纪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7-144,共8页
为分析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联系强度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专利为数据基础,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4 346家企业的专利引用网络,从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两个维度探究专利引用网络结构要素对企业创... 为分析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联系强度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专利为数据基础,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4 346家企业的专利引用网络,从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两个维度探究专利引用网络结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吸收广度和知识吸收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广度和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联系强度正向调节知识吸收深度与知识扩散深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对知识吸收广度、知识扩散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预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吸收 知识扩散 联系强度 专利引用网络 创新绩效
下载PDF
基于知识吸收过程的组织遗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永清 潘杰义 龙昀光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意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处于创新转型期,学会组织遗忘、管理好组织遗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方法/过程]文章将组织遗忘分为战略性遗忘和阻碍性遗忘,提出了组织遗忘的"抛弃、过滤、耗损、漏掉"4种模式,并从知... [目的/意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处于创新转型期,学会组织遗忘、管理好组织遗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方法/过程]文章将组织遗忘分为战略性遗忘和阻碍性遗忘,提出了组织遗忘的"抛弃、过滤、耗损、漏掉"4种模式,并从知识吸收的过程探讨组织遗忘,指出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利用4个流程中均存在不同模式的组织遗忘,为组织遗忘理论和知识吸收理论做了有益补充。[结果/结论]研究得出组织遗忘管理的若干启示,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吸收 组织遗忘 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知识转移 被引量:4
16
作者 郎玉林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6,31,共6页
阐述知识转移的内涵和特性,指出知识转移是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阐释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知识转移机理和关注要点,提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坚持运用系统化的理念谋划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发展;准确把握馆员在图书馆文化精... 阐述知识转移的内涵和特性,指出知识转移是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阐释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知识转移机理和关注要点,提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坚持运用系统化的理念谋划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发展;准确把握馆员在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和任务;积极探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结合的文化精准扶贫策略;将构建知识情境作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发展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准扶贫 图书馆 贫困主体 知识传播 知识吸收 知识特性 知识情境
下载PDF
管理者关系、知识吸收和初创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涛 盛宇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47,52,共7页
管理者关系是社会资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成熟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一个基石。本文以中国长三角地区227家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关系、知识吸收和初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吸收在管理者关系和初创企业绩效关系... 管理者关系是社会资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成熟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一个基石。本文以中国长三角地区227家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关系、知识吸收和初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吸收在管理者关系和初创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关系和知识吸收,以及知识吸收和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知识吸收起到了中介作用。由此揭示管理者关系对于初创企业创新绩效可能存在内在演变机理,这将为企业家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关系 知识吸收 初创企业 创新绩效
下载PDF
知识搜寻、知识吸收与服务创新:大数据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简兆权 戴炳钦 +2 位作者 卢荷芳 刘念 胡品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8-165,共8页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知识吸收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为调节变量,对来自213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并构建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起完...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知识吸收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为调节变量,对来自213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并构建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寻对服务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对知识搜寻和知识吸收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数据能力能调节知识吸收在知识搜寻和服务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大数据能力越高,知识搜寻通过知识吸收对服务创新的间接关系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搜寻 知识吸收 大数据能力 服务创新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5-52,共8页
破坏性创新的创造性、破坏性、非竞争性及其与知识吸收的耦合性使其创新效率较强,破坏性创新模式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多维度量化指标,运用结构化面谈、信息编码等工具,考察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转... 破坏性创新的创造性、破坏性、非竞争性及其与知识吸收的耦合性使其创新效率较强,破坏性创新模式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多维度量化指标,运用结构化面谈、信息编码等工具,考察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演绎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对其转型升级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三角制造业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势头"还不够大;模仿性创新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仍为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破坏性创新互动性不显著。一方面,珠三角制造业企业应借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破坏性创新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知识吸收 粤港澳大湾区 制造业企业
下载PDF
企业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知识性动机——以微软公司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建洪 杨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以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路径演变为基础,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两个方面研究了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动机,并指出其动机实现方式及影响。结果发现: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是企业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主要动机,是领导性企业获取持续创... 以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路径演变为基础,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两个方面研究了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动机,并指出其动机实现方式及影响。结果发现: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是企业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主要动机,是领导性企业获取持续创新竞争力的动力。企业可应用全球研发网络中各节点的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增加知识存量、优化知识结构,并通过知识转化与整合进一步产生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在构建全球研发网络时,应正确分析自身的构建动机和条件,在全球研发网络战略制定、区位选择和投资规模等方面作出合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研发网络 知识动机 知识吸收 知识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