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庆市康熙河晚春初夏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1
作者
姜峰
柯进
+2 位作者
张思佳
陈思佳
余世金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了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评价水质,本文分析了2022年晚春初夏安庆市康熙河的浮游植物。鉴别发现,康熙河共有浮游植物8门、45科、80属、175种,浮游植物绝对丰度为(1.2~4.7)×10^(7) ind.·L^(-1),主要以蓝藻、硅藻和绿藻...
为了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评价水质,本文分析了2022年晚春初夏安庆市康熙河的浮游植物。鉴别发现,康熙河共有浮游植物8门、45科、80属、175种,浮游植物绝对丰度为(1.2~4.7)×10^(7) ind.·L^(-1),主要以蓝藻、硅藻和绿藻为主,属于“硅藻-蓝藻-绿藻”型水体;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4~3.2;优势种共9种: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拟气球藻(Botrydiopsis arhiza)、尖尾蓝隐藻(Chroomanas acuta)、斯诺衣藻(Chlamydomonas snowi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采用浮游植物丰度法、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和优势种法来评价该河流水质,结果显示康熙河水体整体是“中污染”,也有少数点位优于或劣于“中污染”。从营养水平来看,主要为“中营养”,少数点位属于“贫营养”或“贫-中营养”,也有些点位具有“富营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态环境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康熙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前期靳辅治河争议的政治史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和卫国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7-63,共7页
清圣祖在首次南巡时,公开向官民提出了治理下河的要求。河道总督靳辅以确保黄河大堤安全,力保高家堰之安危,发挥洪泽湖的调节功能,顺利实现水出清口,蓄清刷黄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方案。靳辅的治河方案体现出了治河的全局性视野...
清圣祖在首次南巡时,公开向官民提出了治理下河的要求。河道总督靳辅以确保黄河大堤安全,力保高家堰之安危,发挥洪泽湖的调节功能,顺利实现水出清口,蓄清刷黄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方案。靳辅的治河方案体现出了治河的全局性视野及各环节的有机协调。然而,在皇权主导下,以于成龙为代表的一批官员为维护圣祖的决策而竭力抵制靳辅,圣祖亦公开进行压制。虽然最终靳辅的治河方略被肯定,但围绕水利工程,主观为民与客观现实的碰撞与斗争,反映了皇权对河工的影响及皇权、官僚的关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圣祖
靳辅
皇权
官僚
河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安庆康熙河项目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优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7,共5页
以低影响设计与开发(LIDD)为视角,将安庆康熙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雨水系统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散式地块之间的特征性,提出适应于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和雨洪管控的方法。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理念对区域现场进行区块化和功能化布局...
以低影响设计与开发(LIDD)为视角,将安庆康熙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雨水系统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散式地块之间的特征性,提出适应于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和雨洪管控的方法。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理念对区域现场进行区块化和功能化布局分割,通过雨水系统区块和植物景观区块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提出滨水景观营造需在保证良好的水文循环基础上将整个区域统一规划,满足城市雨洪管理和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块链技术
低影响设计与开发
滨水公园
安庆
康熙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熙朝永定河治理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开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2,27,共5页
康熙朝是永定河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式确立了束水攻沙的治理方案,这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永定河的大规模治理应始于康熙三十一年。筑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应归罪于于成龙。康熙朝治理永定河,是根除直隶水患的一次积极尝试,...
康熙朝是永定河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式确立了束水攻沙的治理方案,这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永定河的大规模治理应始于康熙三十一年。筑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应归罪于于成龙。康熙朝治理永定河,是根除直隶水患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束水攻沙思想的实践,使永定河道趋于固定,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确定了河名,但也存在忽视淀泊作用、忽视黄河与永定河土性的不同、改变北京地区水文状况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永定河
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时期穆克登勘界立碑相关问题再研究——结合16-19世纪若干朝鲜古地图的考察
5
作者
何伊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7-56,142,共11页
大量朝鲜古地图的公开,为康熙年间穆克登勘界问题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结合《西北界图》《咸镜道图》和现代图们江上游水系现状的佐证,在大红丹水流入图们江前,有其他多条支流注入图们江。因此,朴权“驰启”中提及“大红丹水上流”并...
大量朝鲜古地图的公开,为康熙年间穆克登勘界问题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结合《西北界图》《咸镜道图》和现代图们江上游水系现状的佐证,在大红丹水流入图们江前,有其他多条支流注入图们江。因此,朴权“驰启”中提及“大红丹水上流”并非指该水本身,而是上一条同级支流。发现江源定错后,朝鲜为了保证新获得的长白山南麓地区的管辖权而主动向内移栅,“校正”水源位置。另外,文献中出现的“白山”等名称所指代的对象具有历时性演变,如18世纪以前主要指代朝鲜镜城府“长白山”,勘界事件之后逐渐多用于“白头山”。可见,穆克登勘界事件更新了时人对边界地区地理的认识和相关概念。移碑的说法疑系后人附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古地图
穆克登碑
小白山
图们江
大红丹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年间小清河两次整治行为初探
6
作者
李嘎
《滨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清代前期小清河为患严重,康熙年间山东主政者主要进行了两次大的治理工程,两次治河各有得失,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持久。缺乏一个专司小清河事务的管理机构,政区地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地方官彼此扯皮、百姓肆意决堤,以及鲁北地区...
清代前期小清河为患严重,康熙年间山东主政者主要进行了两次大的治理工程,两次治河各有得失,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持久。缺乏一个专司小清河事务的管理机构,政区地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地方官彼此扯皮、百姓肆意决堤,以及鲁北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是小清河治理成效甚微的主要导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年间
小清河
整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被引量:
7
7
作者
常建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58,共16页
《清圣祖实录》共记载出巡畿辅27次,标出"巡幸畿甸"的有19次。正式记载巡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标志是皇子随驾,该年是清朝的首个甲子年,正值"一统天下"不久,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首次记载"巡幸畿甸&...
《清圣祖实录》共记载出巡畿辅27次,标出"巡幸畿甸"的有19次。正式记载巡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标志是皇子随驾,该年是清朝的首个甲子年,正值"一统天下"不久,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首次记载"巡幸畿甸",也就具有政治象征性。皇子随驾便于皇帝教育皇子,使皇子了解社会,观摩皇父处理政事。不同时期的皇子随驾,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最初是太子随驾,突出未来的皇位继承者,接着增加了年长的皇子,再后又增加了较为年幼的皇子。巡幸畿甸还有着充实的内容,即治理海河水系洪水泛滥问题,筑造了众多堤坝,有效减轻了水患。围猎与娱乐结合的水上行围,也是巡幸畿甸的重要内容。巡幸畿甸意在表达清朝勤政爱民、重视农业、关心民生的政治特色,塑造了康熙帝忧国忧民的光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巡幸畿甸
康熙皇子
治理永定河
水围
赵弘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康乾年间永定河治理理念与实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洪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0-67,共8页
康乾年间永定河历次大规模治理活动均有清晰的治理理念作为指导。康熙年间永定河治理一定程度上复制了黄河治理经验,讲求"筑堤束水,蓄清刷浑"。由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乾隆初年出现了"不事堤防"的理念,并在金门闸附...
康乾年间永定河历次大规模治理活动均有清晰的治理理念作为指导。康熙年间永定河治理一定程度上复制了黄河治理经验,讲求"筑堤束水,蓄清刷浑"。由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乾隆初年出现了"不事堤防"的理念,并在金门闸附近开河放永定河入南下故道,造成了严重水灾。此后对"不事堤防"的理念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永定河下游闸坝、减河系统,既发挥了永定河堤防的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历史时期永定河故道,成为永定河治理中较为成熟的模式。永定河治理理念的变化不仅导致了河道治理措施的变化,同时对下游地理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年间
永定河
治理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1 位作者
徐望生
李国庆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汉口的崛起赖于地理环境优势已为学界所共识.汉口地处汉江河口区腹地,是长江和汉江相互作用区,地理环境多变、时空演化复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理格局.本文以1669年的《汉阳府境全图》为主,结合其他文献,对繁盛一时的清代康熙年间的汉口古地理状况进行了复原.研究发现,当时的汉口地域存在着玉带河、襄河、沦河3条河流,且具“河湖一体”的特点;沿河发育有高大的天然堤,成为先民居住的主要地貌单元.汉江自蔡甸城头山东发生分流,先后以5条分支河道入江;此时的汉江河口三角洲顶分流点在城头山附近,河口分流区范围大致在以城头山‒谌家矶‒小军山为边界的区域内.汉口镇位于汉江与玉带河之间,即由汉江天然堤与袁公堤所构成的围垸内,市镇和公共文化建筑反映出当时的汉口镇已十分繁盛.汉口镇以外区域的聚落主要集中于河流天然堤上,这种人居地貌环境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张公堤的修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清康熙时期的汉江河口区的古地理格局,对武汉市历史古地理演化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清康熙时期
汉江河口分流区三角洲
人居环境
汉口地区
地理区域
地貌学
原文传递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水道提纲》
10
作者
韩昭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1,共13页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近代测绘方法编制的全国地图,也是最早相对准确地记录当时全国水系的地图资料,《水道提纲》是其后诞生的首部系统记载全国河流源流、经流路线及地理概况的专著。通过图文互勘可以确定,康熙《皇舆全览...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近代测绘方法编制的全国地图,也是最早相对准确地记录当时全国水系的地图资料,《水道提纲》是其后诞生的首部系统记载全国河流源流、经流路线及地理概况的专著。通过图文互勘可以确定,康熙《皇舆全览图》是齐召南写作《水道提纲》的主要参考资料。齐召南还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增补信息,使《水道提纲》成为康熙《皇舆全览图》河湖水系的“图说”,丰实了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二者互证,可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道提纲》
康熙《皇舆全览图》
清初水系
原文传递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与特点初探
被引量:
3
11
作者
胡梦飞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同时期水灾次数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水利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水灾次数及水灾防治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
徐州
黄河水灾
成因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中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生态衰败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徐国利
李发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5,共8页
清代中前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北宋以前长期被视为国家统治中心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却在"盛世"之下加速衰败。伴随区域社会生态的衰败,作为男权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其生存状态也不断恶化。当...
清代中前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北宋以前长期被视为国家统治中心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却在"盛世"之下加速衰败。伴随区域社会生态的衰败,作为男权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其生存状态也不断恶化。当长期作为淮河流域农家理想经济结构的"男耕女织"模式开始蜕变为仅有"男耕"而无"女织"的残缺型生产模式时,女耕化与逃荒成为淮河流域大多数女性新的生活"选择"。同时,随着曾经淳厚、淳朴的民风异变为暴戾、狠斗之风时,淮河流域女性频遭男性的各种暴力侵害与摧残,甚至出现了女性群体的暴力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盛世
淮河流域
男耕女织
民风
女性处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庆市康熙河晚春初夏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1
作者
姜峰
柯进
张思佳
陈思佳
余世金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500)。
文摘
为了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评价水质,本文分析了2022年晚春初夏安庆市康熙河的浮游植物。鉴别发现,康熙河共有浮游植物8门、45科、80属、175种,浮游植物绝对丰度为(1.2~4.7)×10^(7) ind.·L^(-1),主要以蓝藻、硅藻和绿藻为主,属于“硅藻-蓝藻-绿藻”型水体;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4~3.2;优势种共9种: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拟气球藻(Botrydiopsis arhiza)、尖尾蓝隐藻(Chroomanas acuta)、斯诺衣藻(Chlamydomonas snowi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采用浮游植物丰度法、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和优势种法来评价该河流水质,结果显示康熙河水体整体是“中污染”,也有少数点位优于或劣于“中污染”。从营养水平来看,主要为“中营养”,少数点位属于“贫营养”或“贫-中营养”,也有些点位具有“富营养”的风险。
关键词
水生生态环境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康熙河
Keywords
aqua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kangxi
river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前期靳辅治河争议的政治史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和卫国
机构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
出处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7-63,共7页
文摘
清圣祖在首次南巡时,公开向官民提出了治理下河的要求。河道总督靳辅以确保黄河大堤安全,力保高家堰之安危,发挥洪泽湖的调节功能,顺利实现水出清口,蓄清刷黄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方案。靳辅的治河方案体现出了治河的全局性视野及各环节的有机协调。然而,在皇权主导下,以于成龙为代表的一批官员为维护圣祖的决策而竭力抵制靳辅,圣祖亦公开进行压制。虽然最终靳辅的治河方略被肯定,但围绕水利工程,主观为民与客观现实的碰撞与斗争,反映了皇权对河工的影响及皇权、官僚的关系变化。
关键词
清圣祖
靳辅
皇权
官僚
河工
Keywords
Emperor
kangxi
Jinfu
imperial
power
bureaucracy
river
work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安庆康熙河项目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优华
机构
美国福坦莫大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7,共5页
文摘
以低影响设计与开发(LIDD)为视角,将安庆康熙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雨水系统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散式地块之间的特征性,提出适应于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和雨洪管控的方法。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理念对区域现场进行区块化和功能化布局分割,通过雨水系统区块和植物景观区块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提出滨水景观营造需在保证良好的水文循环基础上将整个区域统一规划,满足城市雨洪管理和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块链技术
低影响设计与开发
滨水公园
安庆
康熙河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lockchain
technology
Low
Impa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aterfront
landscape
Anqing
kangxi
river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熙朝永定河治理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开金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2,27,共5页
文摘
康熙朝是永定河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式确立了束水攻沙的治理方案,这是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永定河的大规模治理应始于康熙三十一年。筑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应归罪于于成龙。康熙朝治理永定河,是根除直隶水患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束水攻沙思想的实践,使永定河道趋于固定,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确定了河名,但也存在忽视淀泊作用、忽视黄河与永定河土性的不同、改变北京地区水文状况等不足。
关键词
康熙
永定河
治理
Keywords
kangxi
,
the
Yongding
river
,
government
分类号
K928.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时期穆克登勘界立碑相关问题再研究——结合16-19世纪若干朝鲜古地图的考察
5
作者
何伊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7-56,142,共11页
文摘
大量朝鲜古地图的公开,为康熙年间穆克登勘界问题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结合《西北界图》《咸镜道图》和现代图们江上游水系现状的佐证,在大红丹水流入图们江前,有其他多条支流注入图们江。因此,朴权“驰启”中提及“大红丹水上流”并非指该水本身,而是上一条同级支流。发现江源定错后,朝鲜为了保证新获得的长白山南麓地区的管辖权而主动向内移栅,“校正”水源位置。另外,文献中出现的“白山”等名称所指代的对象具有历时性演变,如18世纪以前主要指代朝鲜镜城府“长白山”,勘界事件之后逐渐多用于“白头山”。可见,穆克登勘界事件更新了时人对边界地区地理的认识和相关概念。移碑的说法疑系后人附会。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古地图
穆克登碑
小白山
图们江
大红丹水
Keywords
the
kangxi
period
ancient
maps
Mukden
Monument
Xiaobai
Mountain
Tumen
river
Dahongdan
river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年间小清河两次整治行为初探
6
作者
李嘎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清代前期小清河为患严重,康熙年间山东主政者主要进行了两次大的治理工程,两次治河各有得失,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持久。缺乏一个专司小清河事务的管理机构,政区地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地方官彼此扯皮、百姓肆意决堤,以及鲁北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是小清河治理成效甚微的主要导因。
关键词
康熙年间
小清河
整治
Keywords
kangxi
period
Xiaoqing
river
dredge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被引量:
7
7
作者
常建华
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58,共16页
文摘
《清圣祖实录》共记载出巡畿辅27次,标出"巡幸畿甸"的有19次。正式记载巡幸畿甸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标志是皇子随驾,该年是清朝的首个甲子年,正值"一统天下"不久,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首次记载"巡幸畿甸",也就具有政治象征性。皇子随驾便于皇帝教育皇子,使皇子了解社会,观摩皇父处理政事。不同时期的皇子随驾,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最初是太子随驾,突出未来的皇位继承者,接着增加了年长的皇子,再后又增加了较为年幼的皇子。巡幸畿甸还有着充实的内容,即治理海河水系洪水泛滥问题,筑造了众多堤坝,有效减轻了水患。围猎与娱乐结合的水上行围,也是巡幸畿甸的重要内容。巡幸畿甸意在表达清朝勤政爱民、重视农业、关心民生的政治特色,塑造了康熙帝忧国忧民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
康熙帝
巡幸畿甸
康熙皇子
治理永定河
水围
赵弘燮
Keywords
Emperor
kangxi
Inspection
Tour
to
Jidian
Prince
of
Emperor
kangxi
Harness
Yongding
river
Shuiwei
Zhao
Hongxie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康乾年间永定河治理理念与实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洪波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0-67,共8页
文摘
康乾年间永定河历次大规模治理活动均有清晰的治理理念作为指导。康熙年间永定河治理一定程度上复制了黄河治理经验,讲求"筑堤束水,蓄清刷浑"。由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乾隆初年出现了"不事堤防"的理念,并在金门闸附近开河放永定河入南下故道,造成了严重水灾。此后对"不事堤防"的理念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永定河下游闸坝、减河系统,既发挥了永定河堤防的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历史时期永定河故道,成为永定河治理中较为成熟的模式。永定河治理理念的变化不仅导致了河道治理措施的变化,同时对下游地理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康乾年间
永定河
治理理念
Keywords
reign
of
kangxi
and
Qianlong
Yongding
river
control
and
treatment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徐望生
李国庆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1019,41672355)
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o.WHDYS⁃2018⁃007).
文摘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汉口的崛起赖于地理环境优势已为学界所共识.汉口地处汉江河口区腹地,是长江和汉江相互作用区,地理环境多变、时空演化复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理格局.本文以1669年的《汉阳府境全图》为主,结合其他文献,对繁盛一时的清代康熙年间的汉口古地理状况进行了复原.研究发现,当时的汉口地域存在着玉带河、襄河、沦河3条河流,且具“河湖一体”的特点;沿河发育有高大的天然堤,成为先民居住的主要地貌单元.汉江自蔡甸城头山东发生分流,先后以5条分支河道入江;此时的汉江河口三角洲顶分流点在城头山附近,河口分流区范围大致在以城头山‒谌家矶‒小军山为边界的区域内.汉口镇位于汉江与玉带河之间,即由汉江天然堤与袁公堤所构成的围垸内,市镇和公共文化建筑反映出当时的汉口镇已十分繁盛.汉口镇以外区域的聚落主要集中于河流天然堤上,这种人居地貌环境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张公堤的修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清康熙时期的汉江河口区的古地理格局,对武汉市历史古地理演化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地理
清康熙时期
汉江河口分流区三角洲
人居环境
汉口地区
地理区域
地貌学
Keywords
palaeogeography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estuary
distributary
area
of
Hanjiang
river
delta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Hankou
area
geographical
regions
geomorphology
分类号
P9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水道提纲》
10
作者
韩昭庆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内外庋藏康熙《皇舆全览图》谱系地图整理及研究”(23&ZD261)。
文摘
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近代测绘方法编制的全国地图,也是最早相对准确地记录当时全国水系的地图资料,《水道提纲》是其后诞生的首部系统记载全国河流源流、经流路线及地理概况的专著。通过图文互勘可以确定,康熙《皇舆全览图》是齐召南写作《水道提纲》的主要参考资料。齐召南还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增补信息,使《水道提纲》成为康熙《皇舆全览图》河湖水系的“图说”,丰实了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二者互证,可相得益彰。
关键词
《水道提纲》
康熙《皇舆全览图》
清初水系
Keywords
The
book
of
Shuidao
tigang
Overview
Maps
of
Imperial
Territories
in
the
kangxi
Reign
The
river
systemof
early
Qing
Dynasty
分类号
K92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与特点初探
被引量:
3
11
作者
胡梦飞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明清漕运与徐州城市兴衰变迁研究>(CX10S_019R)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同时期水灾次数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水利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水灾次数及水灾防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
徐州
黄河水灾
成因
特点
Keywords
The
period
of
Shunzhi
and
kangxi
dynasties
Xuzhou
the
Yellow
river
flood
reason
feature
分类号
K928.4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中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生态衰败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徐国利
李发根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5,共8页
文摘
清代中前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最后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北宋以前长期被视为国家统治中心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却在"盛世"之下加速衰败。伴随区域社会生态的衰败,作为男权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其生存状态也不断恶化。当长期作为淮河流域农家理想经济结构的"男耕女织"模式开始蜕变为仅有"男耕"而无"女织"的残缺型生产模式时,女耕化与逃荒成为淮河流域大多数女性新的生活"选择"。同时,随着曾经淳厚、淳朴的民风异变为暴戾、狠斗之风时,淮河流域女性频遭男性的各种暴力侵害与摧残,甚至出现了女性群体的暴力化倾向。
关键词
康乾盛世
淮河流域
男耕女织
民风
女性处境
Keywords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Dynasty's
Heyday
Huaihe
river
Basin
The
"man
farms
and
woman
weaves"
folkway
female's
situation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庆市康熙河晚春初夏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姜峰
柯进
张思佳
陈思佳
余世金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康熙前期靳辅治河争议的政治史分析
和卫国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安庆康熙河项目为例
胡优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康熙朝永定河治理问题
宋开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康熙时期穆克登勘界立碑相关问题再研究——结合16-19世纪若干朝鲜古地图的考察
何伊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康熙年间小清河两次整治行为初探
李嘎
《滨州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京师周围:康熙帝巡幸畿甸初探
常建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代康乾年间永定河治理理念与实施
王洪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李长安
张玉芬
徐望生
李国庆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10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水道提纲》
韩昭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1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与特点初探
胡梦飞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代中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生态衰败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研究
徐国利
李发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