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海北散曲小令用韵简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英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康海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杂剧与散曲创作方面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他为明代散曲北曲的复苏与中兴具有开创之功。通过分析归纳其北小令用韵情况可知:在204首北小令作品中(不含带过曲),押韵方式共8种,有8类42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 康海是明代中期一位在诗文、杂剧与散曲创作方面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他为明代散曲北曲的复苏与中兴具有开创之功。通过分析归纳其北小令用韵情况可知:在204首北小令作品中(不含带过曲),押韵方式共8种,有8类42首超越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过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北散曲小令 押韵方式 用韵宽严
下载PDF
新发现康海散曲集《沜东乐府后录》校笺(上)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靝沅 孙崇涛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4期145-175,共18页
康海是明中期最重要的曲家之一。新发现台湾所藏《沜东乐府后录》是其散曲集《沜东乐府》的续作,共收小令185首、套数82套,成倍地增加了目前学术界所知康海散曲数量,是整个明代散曲文献的重要发现。本文对《后录》全书进行点校整理,公... 康海是明中期最重要的曲家之一。新发现台湾所藏《沜东乐府后录》是其散曲集《沜东乐府》的续作,共收小令185首、套数82套,成倍地增加了目前学术界所知康海散曲数量,是整个明代散曲文献的重要发现。本文对《后录》全书进行点校整理,公诸学界,望有助于资料的流通和康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散曲 沜东乐府后录 校笺
下载PDF
试论康海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康海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作家,不仅以杂剧和散曲著称于世,而且在诗文创作方面开了一代风气。其诗歌有着丰富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内容以愤世嫉俗、民生疾苦、抑郁"心史"、山水田园为主;表现手法上则直抒... 康海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作家,不仅以杂剧和散曲著称于世,而且在诗文创作方面开了一代风气。其诗歌有着丰富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内容以愤世嫉俗、民生疾苦、抑郁"心史"、山水田园为主;表现手法上则直抒胸臆,本色自然,代表了"前七子"中健康清新的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海 诗歌创作 思想蕴涵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简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秀兰 李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1期16-20,共5页
明弘治、正德至嘉靖三朝间的陕西提学杨一清、沈文华、李昆、朱应登、何景明、唐龙等人,或以师长或以友朋的身份与关中状元作家康海均有交往。这些交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提学在陕的督学情况。而从文学层面而言,这种交往活动也在很... 明弘治、正德至嘉靖三朝间的陕西提学杨一清、沈文华、李昆、朱应登、何景明、唐龙等人,或以师长或以友朋的身份与关中状元作家康海均有交往。这些交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提学在陕的督学情况。而从文学层面而言,这种交往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明代陕西提学对关中文学复兴的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提学 康海 文学 交往
下载PDF
明中期碑志传记写作“惯例”辨——以康海罢官事件为中心
5
作者 夏朋飞 《现代传记研究》 2022年第2期195-207,共13页
明代张治道、王九思在为康海撰写碑状时,提出“往时京官值亲殁,持厚币求内阁志铭以为荣显”以及“诸翰林之葬其亲者,铭表碑传无弗谒诸馆阁诸公者”两说。上述说法被李开先、何良俊及当代学者视为明代传记写作的一种惯例。事实上明代京... 明代张治道、王九思在为康海撰写碑状时,提出“往时京官值亲殁,持厚币求内阁志铭以为荣显”以及“诸翰林之葬其亲者,铭表碑传无弗谒诸馆阁诸公者”两说。上述说法被李开先、何良俊及当代学者视为明代传记写作的一种惯例。事实上明代京官包括翰林官员,在丧葬父母时,并非一定要请诸内阁,这一所谓的“惯例”并不成立。康海被罢黜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违背了当时传记请托的惯例,进而加剧了与李东阳的矛盾,康海疏狂的性格以及他不注意行迹的处事方式才是导致其被罢黜的主要原因。康海作为明代第一次复古运动的领导者,他的经历与结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传记 文体惯例
原文传递
论康海与王九思咏园散曲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咸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文从明代中叶关中园林、学术、文章(包括散曲)三者并盛气象分析康海与王九思二家曲震北国的地域文化背景;又从二家咏园散曲审视其人生感悟、文化气质、艺术风格之异同。园与曲关系紧密,由园审曲,以曲观园,自是曲学研究与园论研究应有... 本文从明代中叶关中园林、学术、文章(包括散曲)三者并盛气象分析康海与王九思二家曲震北国的地域文化背景;又从二家咏园散曲审视其人生感悟、文化气质、艺术风格之异同。园与曲关系紧密,由园审曲,以曲观园,自是曲学研究与园论研究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 园林 康海 王九思
下载PDF
康海的文学态度与“复古俗”指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学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文学史一般认为康海早年加入复古派阵营,是“前七子”领袖,落职闲住后颓然自放,诗文写作“不复精思”。但事实很可能相反:康海早年志在经世,并不以文章修辞之士自居,到晚年才把自己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人并列为明代“文章之盛”... 文学史一般认为康海早年加入复古派阵营,是“前七子”领袖,落职闲住后颓然自放,诗文写作“不复精思”。但事实很可能相反:康海早年志在经世,并不以文章修辞之士自居,到晚年才把自己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人并列为明代“文章之盛”的代表。他在放废前后对待写作、修辞和文章著述的态度是前后一贯的,并无明显变化。其《渼陂先生集序》所说的“复古俗而变流靡”概括了他本人的文章指向,与李、何、徐、边等人尊体重法的复古宗旨明显不同,而与古学复兴思潮早期代表如王云凤更相近。文学史上的“前七子”复古派经历了一个层累的建构过程,恰是七人中较为另类的康海和王九思为这个过程拉开了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文学态度 修辞 复古 前七子
下载PDF
明代秦汉文特质:从经史之学到文学复古文章观
8
作者 蒋兴燕 杨遇青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康海的文学思想与当时陕西、河南学人马理、吕柟、崔铣等的经史学术思想彼此呼应,表现出"融经筑史"的特质,对文学复古运动"文必秦汉"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康海承继先秦两汉经史传统,奉行"文章根本六经&qu... 康海的文学思想与当时陕西、河南学人马理、吕柟、崔铣等的经史学术思想彼此呼应,表现出"融经筑史"的特质,对文学复古运动"文必秦汉"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康海承继先秦两汉经史传统,奉行"文章根本六经"的文章观,其"宗经而子史"的创作趋向表现在学习古文的经历与推崇周公孔孟之文两方面;而复古派的拟先秦两汉文特质与其一致:表现为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和经世致用的实用特质;接续先秦古文生命元气的性情之真与慷慨气骨;古朴、简重、笃实的文风。这一时期在陕西文人群体中兴起拟先秦两汉文写作高潮,地方志、族谱撰著也颇为可观,体现了"宗经而子史"的原则和先秦两汉文风的显著影响。经史之学与文学复古文章观桴鼓相应,构筑了文学复古运动发展的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复古 经史之学 秦汉文 康海
下载PDF
《奉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晋溪王公平土番序》作者辨伪
9
作者 王建新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1年第11期87-89,共3页
今传《皇甫少玄集》卷二四《序》收有皇甫涍《奉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晋溪王公平土番序》一篇,然此序亦见于康海文集中,则二者中必有一非。笔者从此序流传及其内容考证,辨明皇甫涍非此序作者,《皇甫少玄集》中此序为伪。
关键词 康海 皇甫涍 皇甫少玄集》 伪作
下载PDF
论康海散曲创作与关中地域文化
10
作者 张文利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康海为陕西关中武功人,他生于斯长于斯,成年后仅不到十年的时间游宦在外,后又因刘瑾事件牵累落职归乡至终老。康海一生的大部分岁月在关中度过,深受关中文化及关学精神的熏染。关中地域文化不仅对他的生平行实产生影响,而且在其散曲创... 康海为陕西关中武功人,他生于斯长于斯,成年后仅不到十年的时间游宦在外,后又因刘瑾事件牵累落职归乡至终老。康海一生的大部分岁月在关中度过,深受关中文化及关学精神的熏染。关中地域文化不仅对他的生平行实产生影响,而且在其散曲创作的内容与风格方面都烙下了鲜明的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散曲 关中地域文化 关学精神
下载PDF
赵时春、康海与明代韩王家族交往考述
11
作者 王帅龙 马建民 《陇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5-59,共5页
赵时春(1509-1567)与康海(1475-1540)生活的时代,是明代平凉藩封第七、八代韩王韩昭王朱旭櫏、韩定王朱融燧时期。赵时春和康海与韩王家族有紧密的联系,赵时春先后写《代韩昭王祈雪文》《东塔寺记》《塔记》《韩昭王次妃陈氏墓志铭》等... 赵时春(1509-1567)与康海(1475-1540)生活的时代,是明代平凉藩封第七、八代韩王韩昭王朱旭櫏、韩定王朱融燧时期。赵时春和康海与韩王家族有紧密的联系,赵时春先后写《代韩昭王祈雪文》《东塔寺记》《塔记》《韩昭王次妃陈氏墓志铭》等文,《挽韩昭王》等诗,都收入《赵浚谷集》中。康海为乐平定肃王第五孙朱徵鉟夫人许氏撰写《皇明宗室镇国夫人许氏墓志铭》等,收入《对山集》中。通过本文的考述,弥补了史料记载之不足,同时理清了韩王家族的交游网络、与地方社会关系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时春 康海 韩王家族 交往 考述
下载PDF
明代陕西戏曲创作与表演述论
12
作者 贾三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3-78,共6页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戏便始于陕西,而杂剧家中的康海、王九思无疑属明代戏曲大家。... 本文对明代陕西地区的戏曲发展状况做了描述,并且对各种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在明代虽然已不再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的中心,但是戏曲活动仍非常繁盛,变体杂剧中独折戏便始于陕西,而杂剧家中的康海、王九思无疑属明代戏曲大家。晚明时以昆山腔为代表的传奇在陕西亦有相当成就。秦腔的出现,更是开中国戏曲花部乱弹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陕西戏曲 康海 王九思 杂剧 传奇
下载PDF
“留与那万古千秋教人做话儿讲”——论王九思和康海对王兰卿的书写
13
作者 张文利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王九思和康海分别以散曲和杂剧的形式,礼赞周至乐户女子王兰卿的爱情,同情其悲剧命运,塑造其忠贞爱情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表现出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思想,也为陕西秦腔人物保留了珍贵的史料。他们对才子佳人爱情的书写模式,在明代中... 王九思和康海分别以散曲和杂剧的形式,礼赞周至乐户女子王兰卿的爱情,同情其悲剧命运,塑造其忠贞爱情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表现出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思想,也为陕西秦腔人物保留了珍贵的史料。他们对才子佳人爱情的书写模式,在明代中晚期戏曲发展史上,似亦有津梁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九思 康海 王兰卿 爱情 书写
下载PDF
康海《王兰卿》杂剧的创作时间与缘起考
14
作者 王春晓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0-25,共6页
《王兰卿》是明中期著名曲家康海创作的一部杂剧。一直以来,研究者对此剧的关注不多,且多以节义剧视之。《王兰卿》杂剧是根据明中期陕西盩厔王兰卿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其创作时间当在嘉靖元年至嘉靖八年五月间。康海一生志节凛然,去官... 《王兰卿》是明中期著名曲家康海创作的一部杂剧。一直以来,研究者对此剧的关注不多,且多以节义剧视之。《王兰卿》杂剧是根据明中期陕西盩厔王兰卿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其创作时间当在嘉靖元年至嘉靖八年五月间。康海一生志节凛然,去官后以史官自命、淑世之志不减。杂剧《王兰卿》的创作缘起当是康海为王兰卿的事迹所激,并因王氏得不到官府的"旌表"而不平,故而作剧演之,助其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康海 《王兰卿》 创作时间 创作缘起
下载PDF
前七子三事考论
15
作者 魏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9-34,共6页
通过对前七子及其外围成员的行踪和文学思想嬗变考察,并结合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坛形势,确定前七子领导的复古运动应该始于弘治十一年(1498),从弘治十一年至弘治十五(1502)年是复古运动的酝酿期,弘治十五年(1502)至正德六年(1511)是复古... 通过对前七子及其外围成员的行踪和文学思想嬗变考察,并结合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坛形势,确定前七子领导的复古运动应该始于弘治十一年(1498),从弘治十一年至弘治十五(1502)年是复古运动的酝酿期,弘治十五年(1502)至正德六年(1511)是复古运动的发展期,正德六年(1511)至嘉靖九年(1530)是复古运动的高潮期,嘉靖九年(1530)后处于衰微期。"李、康"与"李、何"两种说法都对,只不过是就不同文体和时间段而言。前七子中只有李梦阳与李东阳有师生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康海 何景明 前七子 李东阳
下载PDF
康海与陕西提学交往考论
16
作者 丁高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91-96,共6页
弘治至嘉靖年间,陕西提学官与关中著名文学家康海存在大量诗文来往。通过对康海与见之于《对山文集》中主要的陕西提学之间的交往内容、类型、意义的考证以及分析,力图勾勒出康海与陕西提学官之间交往的大致轮廓。证明康海与陕西提学的... 弘治至嘉靖年间,陕西提学官与关中著名文学家康海存在大量诗文来往。通过对康海与见之于《对山文集》中主要的陕西提学之间的交往内容、类型、意义的考证以及分析,力图勾勒出康海与陕西提学官之间交往的大致轮廓。证明康海与陕西提学的交往也是探究康海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揭示陕西提学与康海之间交往与交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陕西提学 交往 考论
下载PDF
康海《中山狼》杂剧宗元复古倾向浅探
17
作者 汪龙麟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5-51,71,共8页
在诗文上具有浓重复古情结的康海,对"元人传奇"也就是元杂剧,不仅涉猎丰富,且对其文学追求有精深体会。其《中山狼》杂剧便表现出浓厚的宗元复古倾向:宫调曲牌组合,谨守元剧规范;慢板紧板相错,"此等处极似元人";曲... 在诗文上具有浓重复古情结的康海,对"元人传奇"也就是元杂剧,不仅涉猎丰富,且对其文学追求有精深体会。其《中山狼》杂剧便表现出浓厚的宗元复古倾向:宫调曲牌组合,谨守元剧规范;慢板紧板相错,"此等处极似元人";曲词语语本色,直摩元人之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中山狼》杂剧 宗元复古
下载PDF
康海散文复古论刍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礼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1,共6页
康海散文复古论 ,包含不少符合散文发展规律的合理因素。本文从三方面论述其理论上的积极意义 ,认为其影响有限原因有三。一是康海受到李东阳的排挤、压制 ,二是其复古论被纳入李梦阳拟古论的理论系统 ,三是其复古论先天的不足 (突出的... 康海散文复古论 ,包含不少符合散文发展规律的合理因素。本文从三方面论述其理论上的积极意义 ,认为其影响有限原因有三。一是康海受到李东阳的排挤、压制 ,二是其复古论被纳入李梦阳拟古论的理论系统 ,三是其复古论先天的不足 (突出的是未能用一种新人文精神重建文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海 散文复古 质直之气 摹仿剽夺
下载PDF
《中山狼》中狼、东郭先生和赵鞅等形象的演变——以“康海本”和“北昆本”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4-89,共6页
北方昆曲剧院演出本《中山狼》以康海的杂剧《中山狼》为底本改编而成,前者中狼与人的形象与后者相比变化较大,如东郭先生和赵鞅等,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康海的杂剧表现的是中山狼的忘恩负义和东郭先生的迂腐,而北方昆曲剧院演... 北方昆曲剧院演出本《中山狼》以康海的杂剧《中山狼》为底本改编而成,前者中狼与人的形象与后者相比变化较大,如东郭先生和赵鞅等,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康海的杂剧表现的是中山狼的忘恩负义和东郭先生的迂腐,而北方昆曲剧院演出本则揭露了狼的凶残本性,批判了东郭先生善恶不分、忠奸不辨的愚痴,并对赵鞅和老农的形象予以肯定和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狼》 中山狼 “康海本” “北昆本” 东郭先生 赵鞅 形象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