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颌外科患者术前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爱民 王兴 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了解正颌患者颞下颌关节 (TMJ)的功能状况 ,探讨牙颌面畸形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关系。方法正颌外科发育性牙颌面畸形 12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2 3.8岁 ,男性 45例 ,女性 78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检查方法采取问诊与检查相结合 ,颞下... 目的 了解正颌患者颞下颌关节 (TMJ)的功能状况 ,探讨牙颌面畸形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关系。方法正颌外科发育性牙颌面畸形 12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2 3.8岁 ,男性 45例 ,女性 78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检查方法采取问诊与检查相结合 ,颞下颌关节功能记分采取 Helkim o指数记分方法。结果  (1)牙颌面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各种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2 )男性患者弹响症状发生率高于女性 ,而女性患者关节触诊疼发生率高。(3) 16~ 2 5岁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较高 ,但大多数为轻度张口受限。(4 )不对称畸形 (下颌前突偏斜 )者弹响症状发生率较高 ,而且相应偏斜侧最大侧向移动度小。而下颌后缩组开口度明显小于其他各组 ,提示其关节功能受损较严重。结论 牙颌面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不同于正常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颞下颌关节 功能
下载PDF
儿童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尹伦辉 敖晓龙 +6 位作者 沈彤 梁伟坚 曾丽娴 李丽 谌凌燕 吴泽勇 许伟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儿童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探讨发病机理。方法对80例颈性眩晕儿童进行颈椎X线片及TCD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患儿的颈椎X线片异常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关节紊乱,可并发颈椎失稳、颈曲变直甚...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儿童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探讨发病机理。方法对80例颈性眩晕儿童进行颈椎X线片及TCD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患儿的颈椎X线片异常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关节紊乱,可并发颈椎失稳、颈曲变直甚至颈曲反弓、颈轴侧弯;异常TCD表现以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少数表现为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及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儿童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或/和C2、C3椎,发病机制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间多种形式的关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性眩晕 颈椎X线片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 关节紊乱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昭池 阳波 朱志勇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1期3922-3924,共3页
腘窝囊肿是腘窝滑液囊肿的总称,好发于腓肠肌、半膜肌。腘窝囊肿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腘窝囊肿多伴随出现关节病损,但现阶段认为是由于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治疗方案主要有保守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以及关节... 腘窝囊肿是腘窝滑液囊肿的总称,好发于腓肠肌、半膜肌。腘窝囊肿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腘窝囊肿多伴随出现关节病损,但现阶段认为是由于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治疗方案主要有保守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以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可有效改善腘窝囊肿以及其原发病。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以及成熟,该术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关节紊乱
下载PDF
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麦宗达 《中外医疗》 2020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深入分析和研究患者发病原因,并且予以保守治疗,理疗及药物治疗综合干预手段,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深入分析和研究患者发病原因,并且予以保守治疗,理疗及药物治疗综合干预手段,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患者接受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来院复查,无复发患者。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为(75.3±11.5)%,最大张口限度为(3.1±0.4)cm,疼痛评分为(1.5±0.7)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9、5.154、6.583,P<0.05)。结论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时,首先需要查明病因,按照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临床证实保守治疗,理疗及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 关节紊乱 病因分析 治疗干预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杨飞 应彬彬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4期162-164,168,共4页
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创伤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关节紊乱症的一种重要分型,根据资料显示,发病率高达26.6%~78.98%。有学者认为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与此同时存在慢... 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创伤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关节紊乱症的一种重要分型,根据资料显示,发病率高达26.6%~78.98%。有学者认为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与此同时存在慢性炎症状况。目前的治疗以人工置换和药物缓解为主,但是目前缺乏逆转病变进展的药物治疗,基于此,必须理解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再从中寻找到有效的药物靶点。本文将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及其发病机制做统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创伤性 骨关节炎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关节紊乱症
下载PDF
旋转复位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乃捷 许巧玲 赵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讨环枢关节紊乱采用旋转复位法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方法收集环枢关节紊乱186例(包括环枢关节半脱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旋转复位法为主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治疗为主。结果治疗组93例,痊愈率74%有效率97.8%与牵引组进行疗... 目的探讨环枢关节紊乱采用旋转复位法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方法收集环枢关节紊乱186例(包括环枢关节半脱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旋转复位法为主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治疗为主。结果治疗组93例,痊愈率74%有效率97.8%与牵引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复位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针对性强,安全系数高,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枢关节紊乱 诊断 旋转复位法 治疗
下载PDF
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32
7
作者 马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本文讨论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笔者认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亚类的治疗应采取以可逆性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策略.治疗的最重要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坚持在... 本文讨论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笔者认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亚类的治疗应采取以可逆性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策略.治疗的最重要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坚持在治疗中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状况的原则,特别是对于病程迁延、存在慢性疼痛的患者尤为重要.外科手术治疗在关节盘移位总体治疗策略中的作用很有限;但对极少数关节病变诊断明确、经正确的可逆性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仍有重要意义.建议慎重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外科手术以及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而施行的改变患者天然牙列的全口咬合重建、大范围调等不可逆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移位 治疗策略 骨关节病
原文传递
垂直距离减小和下颌后移对颞下颌关节的创伤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向喜林 陈仪 戴其昌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 :咬合因素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 (TM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目前其致病机理仍不是十分清楚。研究咬合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的创伤过程 ,将有助于我们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临床上收集的 ,明确有不良咬合因素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例共 49... 目的 :咬合因素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 (TM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目前其致病机理仍不是十分清楚。研究咬合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的创伤过程 ,将有助于我们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临床上收集的 ,明确有不良咬合因素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例共 49例 ,根据其不同的咬合因素归类并临床分期 ,然后作统计学分析 ,同时解剖测量分析 7具尸体颞颌关节盘和髁状突的前后斜面。结果 :病理性的垂直距离减小对TMD发病的影响最大 ,病理性的垂直距离减小和病理性下颌后移关系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不良咬合关系通过改变颞颌关节正常的受力方式 ,使颞颌关节长期处于微创伤运动中 ,而产生关节结构间的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 创伤 He垂直距离 下颌后移
下载PDF
睡眠问题、焦虑及压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肌筋膜疼痛发病的风险指标 被引量:24
9
作者 雷杰 刘木清 傅开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2-696,共5页
目的:调查睡眠及心理问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是否可能与TMD发病有关。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s-21,DASS-21)评估患者抑... 目的:调查睡眠及心理问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是否可能与TMD发病有关。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s-21,DASS-21)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压力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纳入连续就诊的755名TMD初诊患者(男性:172名,女性:583名),年龄11~82岁,平均年龄(29.99±13.60)岁。收集患者TMD临床检查各项数据及临床统计信息,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诊断标准(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RDC/TMD),755名TMD患者共分为7组,包括肌筋膜疼组、关节盘移位组、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组、肌筋膜疼痛+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关节盘移位+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以及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组,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将TMD患者又分为伴有(n=181)和不伴有肌筋膜疼痛(n=574)两组,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有肌筋膜疼痛患者,其中度以上睡眠问题、抑郁、焦虑以及压力的患病率(27.1%、28.7%、60.8%及32.0%)显著高于不伴有肌筋膜疼痛(关节盘移位及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的患者(11.1%、10.1%、27.4%及11.0%),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睡眠问题[(OR=1.74),具体包括主观睡眠质量(OR=1.69)和睡眠障碍(OR=1.63)两项睡眠因子]、焦虑(OR=3.14)及压力(OR=2.15)与TMD肌筋膜疼痛的发病有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D患者常常主诉有睡眠及心理问题,与关节盘移位或关节痛/骨关节炎(病)相比,肌筋膜疼痛患者更为严重;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焦虑及压力与TMD肌筋膜疼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障碍 睡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梯度序列治疗”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清彬 管红兵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好发于青年群体,女性多见,发病率在30%左右;其临床表现多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与杂音,部分患者伴有耳鸣、头痛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目前主张采用"梯度序列治疗"模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好发于青年群体,女性多见,发病率在30%左右;其临床表现多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与杂音,部分患者伴有耳鸣、头痛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目前主张采用"梯度序列治疗"模式,每个"层级"均有其严格的适应证。一般首选保守治疗或无创治疗,适用于功能障碍性或轻度器质性病变患者;次选微创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或轻度器质性病变患者;最后才考虑选择开放手术治疗,适用于前两种治疗无效并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梯度序列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该是个性化的,由医生主导,患者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的。本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梯度序列治疗"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颌运动异常 关节疼痛 关节弹响 梯度序列治疗 物理治疗 咬合板治疗 注射治疗 关节腔灌洗术 关节镜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个性化
下载PDF
浅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咬合板治疗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清彬 朱明静 +1 位作者 李传洁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四种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TMD、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业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效果不确切,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通过3万余例TMD...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四种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TMD、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业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效果不确切,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通过3万余例TMD患者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出"序列化、微创化、数字化、舒适化、人文化"的特色诊疗模式。"序列化"即梯度治疗,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再采用注射治疗,进而采用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最后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临床上保守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是颞下颌关节咬合板,其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肌肉、髁突与关节盘的位置关系,从而逐渐建立起稳定的"盘髁"关系,相应地使关节腔内压力和组织应力发生改变,继而治疗TMD。其中,不同类型的咬合板起到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作者通过此笔谈阐述咬合板对TMD的诊疗意义,以进一步为咬合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保守治疗 咬合板治疗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配合运动与垫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姜鑫 范帅 +3 位作者 蔡斌 方仲毅 徐丽丽 刘丽琨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关节盘继以运动与垫治疗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短期疗效;通过MRI评价复位后短期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方法:选取44例患者急性开口受限(病程在2个月以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关节盘继以运动与垫治疗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短期疗效;通过MRI评价复位后短期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方法:选取44例患者急性开口受限(病程在2个月以内)且经MRI证实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男7侧,女37侧),施予软组织放松技术,随后行手法复位关节盘。复位后指导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下颌运动轨迹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和软管盘复位训练。白天自我维持下颌休息位,夜间配戴硬质热塑再定位(牙合)垫,以保持良好的盘-髁关系。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最大主动开口度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0~10分),治疗结束后1~3个月内MRI复查盘-髁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开口度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22.6±6.1)mm增加到(43.9±3.3)mm;疼痛明显缓解,由治疗前的3.6±1.5下降到0.7±0.25。44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平均4.6±4.7周经MRI复查显示,20例(占46%)为正常盘-髁关系;16例(占36%)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8例(占18%)仍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关节盘手法复位后继以运动治疗及配戴垫,对急性盘前移位患者能够恢复开口度,缓解疼痛,对维持正常盘-髁关系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MRI 手法复位 运动训练 (牙合)垫
下载PDF
螺旋CT、锥形束CT与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留兰 孙琦 +1 位作者 董敏俊 陶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spiral CT)、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4例208侧行螺旋CT、CBCT或MR... 目的 :探讨螺旋CT(spiral CT)、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4例208侧行螺旋CT、CBCT或MRI检查的临床怀疑TMD的患者。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每侧TMJ关节的关节间隙、关节盘的显示、髁突的骨质改变和关节腔积液情况进行评估,并将3组显示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螺旋CT组与CBCT组右侧前间隙(P<0.05)及左侧上间隙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BCT及螺旋CT无法清晰显示关节盘,而MRI对关节盘的显示率为100%。104例208侧TMJ中,通过同一样本资料不同检查的比较所示,螺旋CT与CBCT在显示髁突骨质改变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螺旋CT、CBCT分别与MRI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仅CBCT可清晰显示骨小梁结构。螺旋CT及CBCT均无法清晰显示关节腔积液,仅MRI可清晰观察,显示率为18.27%。结论 :螺旋CT、CBCT及MRI对TMD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MRI对关节盘的显示最好,并可显示骨髓的异常改变;CBCT、螺旋CT及MRI均可测量关节间隙,且螺旋CT、CBCT与MRI三者重建的关节各间隙影像基本一致;仅CBCT可以清晰显示髁突内骨小梁的结构及走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MR 锥形束CT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贺志亮 王德成 张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91-997,共7页
目的:对比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与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匹配、配对设计方法研究,共纳入78例,其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刀松解42例(手法+针刀组),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组36例(手法... 目的:对比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与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匹配、配对设计方法研究,共纳入78例,其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刀松解42例(手法+针刀组),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组36例(手法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压痛值、ODI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值的变化,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手法组总有效率(95.23%)、人均治疗次数(1.85次)优于单纯手法组(83.33%、2.7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值,ODI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手法加针刀组均显著优于单纯手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针刀组在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责任椎体位移,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效优于单纯手法组,且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小针刀松解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心理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崔静 张秀英 张智玲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62-366,共5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科常见却难治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理念的进步,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理念转化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治疗理念,临床工作者也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科常见却难治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理念的进步,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理念转化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治疗理念,临床工作者也逐渐重视心理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中的影响。本文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常用心理量表、常见心理影响因素、心理治疗方式4个方面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并采用颞下颌关节腔冲洗术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为进一步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 心理量表
下载PDF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疾病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康宏 王建卫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12-216,共5页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已有100余年历史,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虽然各种假说一直用来解释其作用,但科学证据不多。普遍认为,咬合板具有保护牙齿不被磨耗的作用,但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处理中的功效始终很难确定。尽管...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已有100余年历史,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虽然各种假说一直用来解释其作用,但科学证据不多。普遍认为,咬合板具有保护牙齿不被磨耗的作用,但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处理中的功效始终很难确定。尽管许多研究认为咬合板减少了夜磨牙发生的频率,但并不表明这会消除磨牙症。戴用咬合板会使咀嚼肌和关节疼痛减少,但也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和症状随时间而自然回归的结果。最新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显示,合理调改硬质稳定咬合板对治疗TMD疼痛有效,有证据表明其他类型的咬合板包括软质稳定咬合板、再定位咬合板、松弛咬合板也有一些减少TMD疼痛的功效,但其潜在的副效应也存在,建议在密切监测下使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咬合板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重点对咬合板特别是稳定咬合板的作用、治疗价值、应用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介绍。强调合理选用和调改咬合板是治疗口颌系统功能紊乱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口颌系统 循证医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章珍明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60例,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晕听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改善情况及钩椎关节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60例中,临床...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60例,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晕听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改善情况及钩椎关节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60例中,临床治愈29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改变提示,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了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椎体偏移及钩椎关节错位的现象。结论: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能够有效改善头晕、钩椎关节偏歪、椎体偏移、错位等症状,是治疗由钩椎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椎关节紊乱 颈性眩晕 “龙氏手法” 晕听区 针刺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症状与影象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春林 王庆普 +5 位作者 黄沪 陈黎明 李彬 田向东 朱应文 常青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0-21,24,共3页
目的:利用X线和CT检查手段,观察、测量该症在影像学表现,从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诊断依据。方法:门诊随机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下,无慢性腰痛病史的患者58例,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行X线、CT检查,采用手法治... 目的:利用X线和CT检查手段,观察、测量该症在影像学表现,从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诊断依据。方法:门诊随机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下,无慢性腰痛病史的患者58例,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行X线、CT检查,采用手法治疗。并对X线和CT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测量有病变棘突中线偏离者48例占82.7%,小关节间隙不等宽49例占86.2%,小关节模糊不清8例占13.8%,脊柱侧弯41例占71%。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两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椎小关节面骨质硬化,小关节突密度不均匀,关节面不光整,韧带钙化等.。小关节角测量,患椎与健椎比较无明显差别,有牵涉性疼痛12例占20.68%。结论: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符合滑膜嵌顿的特点。棘突偏斜与小关节不等宽同时存在,棘突偏斜部位与压痛部位一致,腰椎侧弯其程度与疼痛程度有关,与是否有放射痛无关。CT小关节角变化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关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CT检查,腰椎侧弯、棘突偏斜、小关节不等宽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小关节紊乱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璞 倪广晓 +3 位作者 韩晓勇 周宏斌 孙伟力 廉云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Ⅰ类患者60例,年龄18~60周岁,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聚焦组和放散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疗法(...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Ⅰ类患者60例,年龄18~60周岁,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聚焦组和放散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疗法(超短波+手法治疗),聚焦组给予聚焦状冲击波治疗及常规物理疗法,放散组给予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及常规物理疗法。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Fricton′s 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散组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DI)、CMI和VAS评分从治疗前至治疗后3个月有较大幅度降低,其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散组PI从治疗前至治疗后3个月降低明显,其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TMDⅠ类方面,相对于聚焦状冲击波,放散状冲击波能够早期改善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应用T-Scan II系统对TMD患者调治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渊 王美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对TM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先进的T ScanII咬合接触测定分析系统 ,在患有TMD的患者调牙合前后分别进行咬合接触检测 ,结合疼痛症状分析表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调牙合治疗后咬合接触点明显增加 ,且双侧趋于... 目的 :探讨对TM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先进的T ScanII咬合接触测定分析系统 ,在患有TMD的患者调牙合前后分别进行咬合接触检测 ,结合疼痛症状分析表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调牙合治疗后咬合接触点明显增加 ,且双侧趋于平衡接触 ,VAS指数明显降低 ,由原来 5 .3降为 1.9,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Ⅱ系统 TMD 调HE 治疗 咬合接触点 颞颌关节紊乱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