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珍妮姑娘》的人生抉择看其悲剧的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勤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59-60,共2页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最终揭示了珍妮的悲剧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 悲剧 珍妮姑娘
下载PDF
《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的新形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宇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99-101,共3页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不朽之作。书中不再反映种族歧视和压迫的主题,而是通过主人公珍妮最初对于新形象的认识到之后的追寻新形象,以至...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不朽之作。书中不再反映种族歧视和压迫的主题,而是通过主人公珍妮最初对于新形象的认识到之后的追寻新形象,以至最终实现了新的自我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为黑人女性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黑人不再为种族歧视而抗争,而是以"人"的身份过着自由的生活,这对今后的黑人女性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新形象
下载PDF
车站离别场景探究——以珍妮和伏伦斯基的悲剧结局为例
3
作者 姜溪 布占廷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1-45,67,共6页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别离地点,车站总是缺乏一种意象美,但是作为典型的现代性“非场所”,车站打通了私人情感与公共领域隔阂的空间。“守望者”珍妮与“离人”伏伦斯基作为离别场景中的对立形象,他们的悲剧结局凸显了离别主题下个体命...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别离地点,车站总是缺乏一种意象美,但是作为典型的现代性“非场所”,车站打通了私人情感与公共领域隔阂的空间。“守望者”珍妮与“离人”伏伦斯基作为离别场景中的对立形象,他们的悲剧结局凸显了离别主题下个体命运的孤独,折射出人类终将面临的离别宿命。车站离别带来的特殊审美意蕴和哲思,让因孤独而生的共鸣感在“净化”中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 伏伦斯基 离别 车站 旁观者
下载PDF
纯洁的本性与堕落的命运——苔丝和珍妮形象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刘剑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6期71-72,共2页
苔丝和珍妮两位主人公处在不同时代背景,在生活的重压下,她们受到贫穷与贞洁观的逼迫,被迫沦为他人情妇,追求甜蜜爱情与幸福婚姻的理想化做泡影。本文通过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比较,笔者指出纯洁、善良的苔丝和珍妮是"堕落&qu... 苔丝和珍妮两位主人公处在不同时代背景,在生活的重压下,她们受到贫穷与贞洁观的逼迫,被迫沦为他人情妇,追求甜蜜爱情与幸福婚姻的理想化做泡影。本文通过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比较,笔者指出纯洁、善良的苔丝和珍妮是"堕落"的伪善道德观念制度下的无辜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性 命运 苔丝 珍妮
下载PDF
纯洁善良的姐妹花——苔丝和珍妮
5
作者 卢玫 王志凤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9-91,共3页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 哈代和德莱塞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女子,她们善良、纯洁、坚忍、宽容,勇于牺牲,是两位作家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德莱塞的《珍妮姑娘》中的珍妮就是这样完美女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命运悲剧及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比较,透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丝 珍妮 纯洁 女性形象
下载PDF
重读德莱塞的《珍妮姑娘》 被引量:17
6
作者 蒋道超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4,共4页
中国学界历来都认为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是一本自然主义小说,表现了主人公在环境的重压下,被迫沦为别人的情妇,成为环境的牺牲品。本文独辟蹊径,运用文本和新发现的资料以证明主人公以及书中其他人物命运乃男有原因。
关键词 德莱塞 《珍妮姑娘》
下载PDF
从《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道德哲学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柏艳 黄磊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57-460,共4页
在《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这两部作品中,德莱塞刻画出了两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嘉丽和珍妮这两个女性的描写,作家旨在反映他独树一帜的自然主义道德观:人的行为是内在的本能和外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只是被... 在《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这两部作品中,德莱塞刻画出了两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嘉丽和珍妮这两个女性的描写,作家旨在反映他独树一帜的自然主义道德观:人的行为是内在的本能和外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只是被动的实施者,因此他的行为没有对错之分;传统的道德已失去它的现实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思想,德莱塞确立了自己美国自然主义思潮创始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丽妹妹》 《珍妮姑娘》 本能 环境 道德观
下载PDF
评德莱赛塑造的西方两种女性自我意识形象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海燕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8-101,共4页
《嘉丽妹妹》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充满欲望的农村女孩来到城市谋生,通过“堕落”的途径而“成功”地当上了名演员的故事;《珍妮姑娘》则叙述了一个贫穷、天性善良、甘愿牺牲自我的故事。她的“堕落”是为了拯救困境中的家庭。这两部小说... 《嘉丽妹妹》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充满欲望的农村女孩来到城市谋生,通过“堕落”的途径而“成功”地当上了名演员的故事;《珍妮姑娘》则叙述了一个贫穷、天性善良、甘愿牺牲自我的故事。她的“堕落”是为了拯救困境中的家庭。这两部小说虽然都是描写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下,两位女主人公人性的追求及其命运,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道德沦丧。然而,德莱赛塑造的这两位女主人公:嘉丽和珍妮蕴含了两种不同的西方文学渊源,代表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的文学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赛 《嘉丽妹妹》 《珍妮姑娘》 自我 自我意识
下载PDF
珍妮·葛哈德在新中国的重生——评傅东华1959年重译《珍妮姑娘》 被引量:5
9
作者 陆颖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3-192,共10页
1959年,傅东华重译旧作《珍妮姑娘》,受到读者欢迎,得到译界赞誉。与1935年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功能发生转变,文本宛如隔世重生。译本被赋予浓重的人民性,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译文风格迥异,但这并非傅东华对德莱塞的原初... 1959年,傅东华重译旧作《珍妮姑娘》,受到读者欢迎,得到译界赞誉。与1935年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功能发生转变,文本宛如隔世重生。译本被赋予浓重的人民性,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译文风格迥异,但这并非傅东华对德莱塞的原初解读。《珍妮姑娘》在新中国的重生,是文学翻译服务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民族文学、规范统一汉语过程的必然产物,也凝结着二十四年中译者本人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协调。因此,评价重译作品,重在"重"字,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评价新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姑娘》 重译 傅东华 语境 人民性
下载PDF
詹妮·弗莱克斯纳的阅读指导服务思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俊玲 苑艺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4,共7页
詹妮·弗莱克斯纳是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领域的代表人物。研究发现,詹妮·弗莱克斯纳强调阅读指导的成人教育功能,注重读者对特定主题的系统阅读;认为阅读指导应以读者为中心,强调阅读指导的个性化,反对... 詹妮·弗莱克斯纳是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领域的代表人物。研究发现,詹妮·弗莱克斯纳强调阅读指导的成人教育功能,注重读者对特定主题的系统阅读;认为阅读指导应以读者为中心,强调阅读指导的个性化,反对模板化的阅读指导服务,注重读者自身读物选择能力的培养;注重对阅读指导服务对象及效果的实证研究。她的服务思想对今天阅读指导服务的开展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妮·弗莱克斯纳 阅读指导服务 阅读推广 美国
原文传递
德莱塞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荣芳 胡庆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德莱塞最早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指出德莱塞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和他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是一致的,即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力求真实,从而超脱了“天使”与“妖妇”的传统套式。但是,其... 文章通过分析德莱塞最早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指出德莱塞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和他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是一致的,即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力求真实,从而超脱了“天使”与“妖妇”的传统套式。但是,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仍是经过了男性目光的照射,没能超越作者的男性价值观和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莱塞 《嘉莉妹妹》 《珍妮姑娘》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从《嘉丽妹妹》到《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莉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丽妹妹》和第二部作品《珍妮姑娘》主题相似,但两者在当时遭受的境遇却大不相同。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德莱塞在两部小说创作中发生的变化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这种变化有其特定的原因,并可以说明德莱塞作品... 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丽妹妹》和第二部作品《珍妮姑娘》主题相似,但两者在当时遭受的境遇却大不相同。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德莱塞在两部小说创作中发生的变化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这种变化有其特定的原因,并可以说明德莱塞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上都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丽妹妹》 《珍妮姑娘》 德莱塞
下载PDF
英国开放大学创建时期的政治博弈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福万 《天津电大学报》 2014年第2期6-12,35,共8页
英国开放大学首任校长沃顿·佩里(Walter Perry)在其所著的《开放大学》中,追溯了自1963年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提出"空中大学"理念到英国开放大学1969年举行开学典礼的历史过程。有四种重要因素始终交织影响着这... 英国开放大学首任校长沃顿·佩里(Walter Perry)在其所著的《开放大学》中,追溯了自1963年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提出"空中大学"理念到英国开放大学1969年举行开学典礼的历史过程。有四种重要因素始终交织影响着这一新型大学诞生的命运,即政党斗争、社会舆论、经费问题以及杰出人物的运作。在目前广播电视大学正在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促进电大系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重新反思英国开放大学创办时期的政治博弈,相信对我们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政治博弈 珍妮·李 威尔逊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论视域中的《珍妮姑娘》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剑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16,共2页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治审美情操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姑娘》 悲剧 净化
下载PDF
珍妮和莱斯脱的爱情悲剧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84-87,共4页
《珍妮姑娘》中的主人公珍妮与莱斯脱是一对恋人,性格的差异、悬殊的家庭地位、残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两人爱情以悲剧收场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珍妮姑娘》 性格 家庭地位 社会环境
下载PDF
文化、身份与意识形态——论德莱塞小说《珍妮姑娘》中女性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育平 张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7-62,共6页
《珍妮姑娘》是美国经典作家德莱塞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位美丽无私但命运可悲的社会下层女性形象。本文拟从小说中珍妮这一女性形象切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之下,运用维多利亚式"真女性"意识形态分析珍妮的身份建构... 《珍妮姑娘》是美国经典作家德莱塞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位美丽无私但命运可悲的社会下层女性形象。本文拟从小说中珍妮这一女性形象切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之下,运用维多利亚式"真女性"意识形态分析珍妮的身份建构努力及其文化含义,揭示珍妮身份建构迷梦的虚幻性及由此反映出的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姑娘》 女性主义 “真女性” 身份建构
下载PDF
浅析《珍妮姑娘》中的“消费异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礼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异化的消费中,消费由原来满足人需求的手段异化成人追求的目的,人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收获到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在《珍妮姑娘》中,人们把物品的占有等同于幸福度,在对物的过分崇拜、高度依赖... 异化的消费中,消费由原来满足人需求的手段异化成人追求的目的,人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收获到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在《珍妮姑娘》中,人们把物品的占有等同于幸福度,在对物的过分崇拜、高度依赖中丧失了自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腐朽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糜烂,提倡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结合的和谐消费无疑会让人们享受真正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异化 《珍妮姑娘》 西奥多.德莱塞 人性 道德观念
下载PDF
《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珂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珍妮姑娘》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曾被评论家誉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文章试图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珍妮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的分析,阐述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 《珍妮姑娘》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曾被评论家誉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文章试图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珍妮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的分析,阐述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珍妮的个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姑娘 人格结构 防御机制 心理分析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珍妮姑娘》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19
作者 王改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78-81,共4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本文拟通过《珍妮姑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适当的审美差距,使译文既适应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阅读...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本文拟通过《珍妮姑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适当的审美差距,使译文既适应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阅读,又使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新信息、新知识,以开阔其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翻译 期待视野 读者关照 《珍妮姑娘》
下载PDF
从“引诱的俘掠品”到“来自人民的姑娘”——析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重塑的意识形态影响
20
作者 陆颖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163-170,共8页
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以人民性超越其1935年初译本的革命性,在'兴无贬资'的人物形象重塑中,将初译中身怀贪欲、自取堕落的珍妮,塑造成来自人民、纯洁崇高却惨遭屈辱的形象。从'救国'到'建国',左翼传... 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以人民性超越其1935年初译本的革命性,在'兴无贬资'的人物形象重塑中,将初译中身怀贪欲、自取堕落的珍妮,塑造成来自人民、纯洁崇高却惨遭屈辱的形象。从'救国'到'建国',左翼传统虽一脉相承,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后,通过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挟强势,改变译者意识形态取向,操纵重译,激发原作意识形态潜势,将珍妮作为'绝对主体'的例证提供给重新设定的读者,在其插入重译叙事者视角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传唤其为主体,实现国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姑娘》 重译 傅东华 人物形象 意识形态 人民性 阿尔都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