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在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紫来 卞征云 +2 位作者 陈朗星 何锡文 王彦芬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8-1297,共10页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得到无机、有机或聚合物壳包覆在其表面。其中的壳结构既具有生物适应性,又具有可键合生物分子如细胞、蛋白质、酶、抗体和核酸的活性基团,而核具有磁性特性。本文总结了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得到无机、有机或聚合物壳包覆在其表面。其中的壳结构既具有生物适应性,又具有可键合生物分子如细胞、蛋白质、酶、抗体和核酸的活性基团,而核具有磁性特性。本文总结了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其表面化学修饰及在分离和分析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磁性纳米粒子 制备 表面修饰 磁性分离 生化检测
下载PDF
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靶向药物载体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吉林 洪广言 倪嘉缵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0-889,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单分散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表面修饰以及在生物医学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金属有机前驱体高温热分解法、溶剂热合成法和LSS(liquid-solid-solution)法是目前制备高质量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比较有效的手... 本文综述了单分散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表面修饰以及在生物医学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金属有机前驱体高温热分解法、溶剂热合成法和LSS(liquid-solid-solution)法是目前制备高质量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比较有效的手段。通过表面修饰制备出的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功能基团的磁靶向药物载体将可能实现定位蓄积、高效载药、控制释药和可生物降解等靶向治疗癌症的目的。开发出具有荧光检测、主动靶向识别、高效载药、智能控药释放、无毒副作用和生物相容性于一体的多功能靶向药物载体将是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磁性纳米粒子 表面修饰 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Span/Tween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纳米铁及脱硝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铁龙 金朝晖 +3 位作者 刘海水 王薇 李海莹 韩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研究了以Span 80和Tween 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形成.以电导率及目测法为表征手段,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多因素对W/O型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探明了该微乳液形成的较适宜条件,以此微乳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粒径为80 nm的铁粒子... 研究了以Span 80和Tween 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形成.以电导率及目测法为表征手段,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多因素对W/O型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探明了该微乳液形成的较适宜条件,以此微乳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粒径为80 nm的铁粒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纳米微粒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用纳米铁与硝酸盐的反应验证其具有很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纳米铁 硝酸盐
下载PDF
掺铁二氧化钛纳米粉体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4
作者 苗鸿雁 李永强 +2 位作者 罗宏杰 丁常胜 夏傲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以Ti(SO4 ) 2 为前驱物 ,尿素为沉淀剂 ,硝酸铁 (Fe(NO) 33)为掺杂剂 ,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得了结晶度完好 ,平均粒径为十几个纳米的锐钛矿型掺铁TiO2 纳米粉体。利用XRD、TEM、ED和IR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晶相组成、晶粒形貌及晶粒度等性能... 以Ti(SO4 ) 2 为前驱物 ,尿素为沉淀剂 ,硝酸铁 (Fe(NO) 33)为掺杂剂 ,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得了结晶度完好 ,平均粒径为十几个纳米的锐钛矿型掺铁TiO2 纳米粉体。利用XRD、TEM、ED和IR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晶相组成、晶粒形貌及晶粒度等性能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水热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和体系的pH值等对水热反应的影响 ,同时还对掺杂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掺杂 二氧化钛 钠米粉体 水热法 制备 表征 光催化剂
下载PDF
绿色合成纳米铁同时去除水体中的Pb(Ⅱ)和Cd(Ⅱ) 被引量:14
5
作者 曾慎亮 翁秀兰 +2 位作者 童玉贵 林伟 陈祖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38-3544,共7页
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是用于环境修复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利用苦丁茶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Fe NPs),考察了Fe NPs去除Pb(Ⅱ)和Cd(Ⅱ)的性能,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对Fe NPs去除Pb(Ⅱ)和Cd(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3.5、温度303 ... 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是用于环境修复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利用苦丁茶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Fe NPs),考察了Fe NPs去除Pb(Ⅱ)和Cd(Ⅱ)的性能,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对Fe NPs去除Pb(Ⅱ)和Cd(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3.5、温度303 K、Fe NPs投加量为2.0 g·L-1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Pb(Ⅱ)和Cd(Ⅱ)复合溶液中Pb(Ⅱ)的去除率为91.0%,Cd(Ⅱ)的去除率达31.4%,而单独的Pb(Ⅱ)和Cd(Ⅱ)溶液中,Pb(Ⅱ)的去除率高达93.8%,Cd(Ⅱ)的去除率高达41.7%.根据Fe NPs对Pb(Ⅱ)和Cd(Ⅱ)反应前后的表征结果和Pb(Ⅱ)和Cd(Ⅱ)去除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Pb(Ⅱ)的去除反应遵循伪一级动力学,而Cd(Ⅱ)的去除遵循伪二级动力学,去除机理可能是Fe NPs对Pb(Ⅱ)起到还原、吸附作用,而对混合液中的Cd(Ⅱ)起到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合成 纳米铁 同时去除 苦丁茶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封装铁纳米粒子催化剂上CO加氢制低碳烯烃(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晓琪 邓德会 +1 位作者 潘秀莲 包信和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近年来费托(F-T)反应因其可以高效将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转化成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于Co,Ni和Ru等F-T催化剂,Fe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产物分布广而被广泛研究.以合成气直接制备低...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近年来费托(F-T)反应因其可以高效将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转化成液体燃料和高值化学品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于Co,Ni和Ru等F-T催化剂,Fe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产物分布广而被广泛研究.以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的F-T过程为例,铁基催化剂通常会因积碳和烧结的问题,而导致失活.因此,人们通常使用一些氧化物载体,比如氧化硅,氧化铝或者分子筛来分散并稳定铁粒子.但是这类氧化物载体通常与铁有非常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铁粒子较小的情况下,容易生成一些难于还原的硅酸铁和铝酸铁.而活性炭、碳纤维等惰性载体与铁的相互作用较弱,不足以稳定小的铁粒子在而反应过程中聚集.近来,我们组提出了利用石墨烯碳层封装过渡金属粒子作为催化剂,利用"穿透"的金属电子来催化反应,从而可以使活性中心和反应介质隔离,有效地增强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和其他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一系列石墨烯碳层封装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析氢反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I–3还原反应以及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材料中碳层不仅能在氧化气氛、酸性介质中保护包覆的金属,防止其被氧化或者腐蚀,还与包覆的金属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非贵金属的电子向碳层表面的转移,有望在一些苛刻的反应条件下实现对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其在高温反应中的应用,发现豆荚状碳纳米管封装的金属铁纳米粒子在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中可以有效防止金属铁纳米粒子的烧结和聚集,因此表现出优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我们利用一步化学反应法合成了豆荚状碳纳米管封装的铁纳米粒子催化剂(Pod-Fe),并通过酸洗除去碳管外面裸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稳定性 低碳烯烃 碳纳米管 铁纳米粒子
下载PDF
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固定化酶 被引量:12
7
作者 辛宝娟 邢国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602,共10页
纳米粒子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当其具有磁性时,制备的固定化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并且利用外部磁场可以控制磁性材料固定化酶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替代传统的机械搅拌方式,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在众多纳米材料中,氧化... 纳米粒子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当其具有磁性时,制备的固定化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并且利用外部磁场可以控制磁性材料固定化酶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替代传统的机械搅拌方式,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在众多纳米材料中,氧化铁因其在磁性、催化等多方面的良好特性而备受瞩目。本文对近年来各种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固定化酶,尤其是固定化脂肪酶和蛋白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这些氧化铁磁性纳米粒子固定化酶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纳米粒子 固定化酶
原文传递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Magnetic Nanocrystals and M-Fe3O4 (M = Ag, Au, Pt, Pd) Heterostructures 被引量:11
8
作者 Fang-hsin Lin Wei Chen +2 位作者 Yu-Hsiang Liao Reuy-an Doong Yadong L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223-1232,共10页
Monodisperse and size-tunable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NP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n iron oleate complex at 310 ℃ in the presence of oleylamine and oleic acid. The diameters of... Monodisperse and size-tunable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NP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n iron oleate complex at 310 ℃ in the presence of oleylamine and oleic acid. The diameters of the as-synthesized iron oxide NP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iron oleate complex and oleic acid/oleylamine. In addition, the size-dependent crystallinity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ron oxide NPs are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larger iron oxide NPs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an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ore importantly, various M-iron oxide heterostructures (M = Au, Ag, Pt, Pd)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same synthesis procedure. The iron oxide NPs are grown over the pre-made metal seeds through a seed-mediated growth proces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u-Fe3O4 heterostructur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magnetometry and UV-vis spectroscopy. The as-synthesized Au-Fe3O4 heterostructures show a red-shift i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eak compared with Au NPs and similar magnetic properties to Fe3O4 NPs. The heterojunction effects present in such nanostructures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tune the ir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 this synthesis process can be regarded as an efficient way to fabricate a series of heterostructures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xides HETEROSTRUCTURES noble metal-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MONODISPERSE
原文传递
人肺腺癌细胞SPC-A1与人胚肺细胞WI-38对纳米颗粒吞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勇杰 李红 +1 位作者 许凯黎 古宏晨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肺癌细胞及胚肺细胞对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吞噬行为的生物学特性及二者之间吞噬特性的差异。方法 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 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 目的 探讨人肺癌细胞及胚肺细胞对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吞噬行为的生物学特性及二者之间吞噬特性的差异。方法 分别培养肺腺癌细胞株SPC A1及人胚肺细胞株WI 38至对数生长期,更换为分散有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培养液,经培养1、3、6h,分别取所培养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另取培养6h的部分SPC A1细胞传代培养,并对每一代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培养1hr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即已能进入癌细胞SPC A1的细胞质,培养至6h已见有大量颗粒成簇进入细胞质内。然而,在同一的条件下, 培养6h后仍未观察到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进入WI-38细胞。经吞噬了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的SPC A1肺癌细胞传至10代后仍生长良好,且在第7代仍然能观察到细胞内存在纳米颗粒并且未出现团聚现象。结论 在同一细胞培养的条件下,肺癌细胞SPC A1明显地比胚肺细胞WI 38更易吞噬氨基硅烷纳米Fe3O4颗粒,且前6h内未观察到纳米颗粒进入WI 38细胞。凡进入癌细胞内的纳米Fe3O4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细胞中停留数代之久且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根据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示采用Fe3O4纳米颗粒将开拓一条颇有潜在性价值的纳米颗粒对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内摄作用 铁化合物 氨基硅烷 纳米颗粒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纳米复合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剑青 程海斌 李祥辉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在不同的磁场强度H、剪切速率γ和温度T下,测试了纳米复合磁流变(MR)液的磁致剪切应力△τ以及响应时间△tο结果表明,H、γ和T对纳米复合MR液的△t的影响较小,纳米复合MR液对撤消磁场的响应比施加磁场的响应略慢;随H增加,△τ增加;随... 在不同的磁场强度H、剪切速率γ和温度T下,测试了纳米复合磁流变(MR)液的磁致剪切应力△τ以及响应时间△tο结果表明,H、γ和T对纳米复合MR液的△t的影响较小,纳米复合MR液对撤消磁场的响应比施加磁场的响应略慢;随H增加,△τ增加;随户提高、△τ出现最大值;随T升高,△τ缓慢降低。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公式△τ=kHH+(Kγ1-kγ2γ)γ-kt△T来描述,其中:kH=28.32,kγ1=2.85,kγ2=0.0013,kt=3.8。用它能较全面地评价纳米复合MR液的性能,并可作为设计磁流变液智能器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磁致剪切应力 响应时间 羰基铁 铁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
下载PDF
Span/Tween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研究及纳米铁制备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海水 李铁龙 +2 位作者 金朝晖 弓彦章 张云霞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过对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植物油/Span80-Tween60/正丁醇以及植物油/Span85-Tween60/正丁醇3种不同配比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微乳体系较适合作微反应器,当体系HLB值为14、乳化剂含量(表面活性... 通过对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植物油/Span80-Tween60/正丁醇以及植物油/Span85-Tween60/正丁醇3种不同配比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微乳体系较适合作微反应器,当体系HLB值为14、乳化剂含量(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为1:2,Co/S(助表面活性剂与复合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1:2时,可得到理想的微乳液体系.利用该体系可制得粒径可控制在80nm左右的纳米铁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植物油 SPAN80 Tween60 Span85 合成 纳米铁粒子
下载PDF
The internalization pathway,metabolic fate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macrophage-like RAW264.7 cell 被引量:9
12
作者 GU JingLi XU HaiFei +6 位作者 HAN YeHua DAI Wei HAO Wei WANG Chun Yu GU Ning XU HaiYan CAO JiMi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9期793-805,共13页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SPIONs) in several nanomedical fields have attract- ed intense interest based on the cell-nano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SPIONs) in several nanomedical fields have attract- ed intense interest based on the cell-nano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cell uptake, the intracellular trail, final fate and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SPIONs have not yet been clearly elucidated. Here, we showed that multiple endocytic pathways were involved in the internalization process of SPIONs in the RAW264.7 macrophage. The internalized SPIONs were biocompatible and used three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The SPIONs were distributed to daughter cells during mito- sis; they were degraded in the lysosome and free iron was released into the intracellular iron metabolic pool; and, the intact SPIONs were potentially exocytosed out of the cells. The internalized SPIONs did not induce cell damage hut affected iron metabolism, inducing the upregulation of ferritin light chain at both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and ferroportin 1 at the mRNA level. These results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nobiology and to the safe use of SPIONs in medicine when administered as a contrast medium or a drug delivery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contrast medium MACROPHAGE ENDOCYTOSIS iron metabolism
原文传递
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新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驹华 张振忠 张少明 《科技通报》 2006年第4期557-561,566,共6页
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对于基础磁性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基础研究,包覆层阻止了颗粒聚集长大和表面氧化;对于临床应用,包覆层阻止了酸性环境对颗粒的侵蚀;对于软磁应用,包覆层不仅作为绝缘相增大了电阻,而... 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对于基础磁性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基础研究,包覆层阻止了颗粒聚集长大和表面氧化;对于临床应用,包覆层阻止了酸性环境对颗粒的侵蚀;对于软磁应用,包覆层不仅作为绝缘相增大了电阻,而且作为粘结剂使纳米颗粒易于加压成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包覆型纳米铁颗粒的制备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纳米铁颗粒 制备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immuno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and application in rapid isolation of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被引量:8
14
作者 Hui-LiDuan Zhi-QiangShen Xin-WeiWang Fu-HuanChao Jun-Wen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4期3660-3664,共5页
AIM: To prepare a kind of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that was coated with anti-E.coli O157:H7 IgG,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ry to use it to isolate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METHODS: Magnetic ... AIM: To prepare a kind of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that was coated with anti-E.coli O157:H7 IgG,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ry to use it to isolate E.coli O157:H7 from foods. METHODS: Magnetic iron-dextran nanopartid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ferric and ferrous ions with dextran polymer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antiserum against E.coli O157: H7 by the periodate oxidation-borohydride reduction procedure. The oxidation time, amount of antibody coating the particles, amount of nanoparticles, incubation time and isolation time were vari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recovery of the organisms. Final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isolating E.coli O157:H7 from food samples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E.coli O157:H7 can be isolated from samples within 15 min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101 CFU/mL or even less. In the presence of 108 CFU/mL of other organisms, the sensitivity is 101-102 CFU/mL. Nonspecific binding of other bacteria to the particles was not observed. Two and a half hours of enrichment is enough for the particles to detect the target from the food samples inoculated with 1 CFU/g. CONCLUSION: Isolation of target bacteria by immuno magnetic nanoparticle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technique is so simple that it can be operated in lab and field even by untrained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iron DEXTRAN Immunomagnetic nanoparticles ISOLATION E.coli O157:H7
下载PDF
纳米铁的绿色合成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妍君 李剑锋 +1 位作者 陈祖亮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16,共7页
叙述了近年来纳米铁及其双金属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分析了用于纳米铁绿色合成的天然植物来源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绿色合成纳米铁材料在水体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应寻找更多适用于纳米铁... 叙述了近年来纳米铁及其双金属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分析了用于纳米铁绿色合成的天然植物来源及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总结了绿色合成纳米铁材料在水体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进展。认为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应寻找更多适用于纳米铁高效合成的植物,采用相关技术识别天然活性成分,优化合成条件,明确绿色纳米铁的合成机制;调控绿色纳米铁的形态结构,提高其反应性和稳定性,探究绿色纳米铁对典型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加强绿色纳米铁在环境生态毒性和迁移转化规律领域的研究,以实现绿色纳米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污染物的原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绿色合成 植物提取液 活性成分 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Maghemite(γ-Fe_2O_3) nanoparticles enhance dissimilatory ferrihydrite reduction by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Impacts on iron mineralogical change and bacterial interactions 被引量:6
16
作者 Zheng Chen Yaxian Zhang +7 位作者 Qingliu Luo Liuying Wang Shurui Liu Yajuan Peng Haitao Wang Liang Shen Qingbiao Li Yuanpeng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Microbially mediated bioreduction of iron oxyhydroxi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of iron.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is a representative dissimilatory ironreducing bacterium that assembles elect... Microbially mediated bioreduction of iron oxyhydroxi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of iron.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is a representative dissimilatory ironreducing bacterium that assemble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ili and cytochromes.The impact of supplementation withγ-Fe_2O_3 nanoparticles(NPs)(0.2 and 0.6 g)on the G.sulfurreducens-mediated reduction of ferrihydrite was investigated.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errihydrite reduction mediated byγ-Fe_2O_3 NPs,stronger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direct contact withγ-Fe_2O_3 NPs than with indirect contact.Compared to the production of Fe(Ⅱ)derived from biotic modification with ferrihydrite alone,increases greater than 1.6-and 1.4-fold in the production of Fe(Ⅱ)were detected in the biotic modifications in which direct contact with 0.2 g and 0.6 gγ-Fe_2O_3 NPs,respectively,occurred.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agnetite was a unique representative iron mineral in ferrihydrite when active G.sulfurreducens cells were in direct contact withγ-Fe_2O_3 NPs.Because of the sorption of biogenic Fe(Ⅱ)ontoγ-Fe_2O_3 NPs instead of ferrihydrite,the addition ofγ-Fe_2O_3 NPs could also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duration of ferrihydrite reduction by preventing ferrihydrite surface passivation.Additionally,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direct addition ofγ-Fe_2O_3 NPs stimulated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ili and cytochromes to stretch,facilitating long-rang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cells and ferrihydrite.The obtained findings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iron oxide NPs on soil biogeo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FERRIHYDRITE nanoparticles REDUCTION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原文传递
铁纳米颗粒催化氮化硅粉 被引量:7
17
作者 古亚军 曹迎楠 +3 位作者 李发亮 张海军 鲁礼林 张少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85-1590,共6页
以Fe纳米颗粒为催化剂,采用催化氮化的方法制备氮化硅。结果表明:加入2%的Fe纳米颗粒,1 350℃保温2h催化氮化后,试样中的残余硅含量小于5%,而相同条件下无催化剂的试样中,单质硅的残余率高达50%。催化氮化制得的Si3N4试样中存在大量的... 以Fe纳米颗粒为催化剂,采用催化氮化的方法制备氮化硅。结果表明:加入2%的Fe纳米颗粒,1 350℃保温2h催化氮化后,试样中的残余硅含量小于5%,而相同条件下无催化剂的试样中,单质硅的残余率高达50%。催化氮化制得的Si3N4试样中存在大量的晶须状Si3N4,其直径在40~200nm,长度可达几微米至十几微米。Si3N4晶须的生长机理主要为气相--液相--固相机理与固相--液相--气相--固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铁纳米颗粒 晶须 催化氮化
原文传递
硅微粉负载纳米铁去除六价铬及其迁移行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勇超 金朝晖 李铁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1-1217,共7页
用经济、无害的固体废弃物硅微粉作载体,通过FeCl3与KBH4反应制备硅微粉负载纳米铁(silica fume supported Fe0 nanoparticles,SF-Fe0)。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Fourier红外光谱对SF-Fe0进行了形貌与结构表征,并将其作还原剂用于地下... 用经济、无害的固体废弃物硅微粉作载体,通过FeCl3与KBH4反应制备硅微粉负载纳米铁(silica fume supported Fe0 nanoparticles,SF-Fe0)。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Fourier红外光谱对SF-Fe0进行了形貌与结构表征,并将其作还原剂用于地下水及土壤中六价铬Cr(Ⅵ)的去除。考察了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对SF-Fe0去除Cr(Ⅵ)效果及其在模拟土壤中的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负载纳米铁相比,SF-Fe0对Cr(Ⅵ)的去除率升高了22.55%,且其在模拟土壤迁移能力增强;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对SF-Fe0去除Cr(Ⅵ)具有抑制作用,但腐殖酸能促进SF-Fe0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粉 纳米铁 六价铬 迁移性 离子强度 腐殖酸
原文传递
砷回收与利用技术综述
19
作者 徐铖峰 王晓晨 +2 位作者 史鑫 史文定 李瑞冰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86-590,共5页
砷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砷酸盐及亚砷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环境中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砷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铁硫化合物除砷、纳米铁(nZVI)吸附除砷、二氧化钛吸附除砷的技术条件和除砷效果,并... 砷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砷酸盐及亚砷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环境中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砷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铁硫化合物除砷、纳米铁(nZVI)吸附除砷、二氧化钛吸附除砷的技术条件和除砷效果,并对砷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法 纳米铁 二氧化钛
下载PDF
铁基纳米颗粒在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嘉驹 胡黎文 郭婷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4期1749-1755,共7页
铁基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低毒性、高磁化率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高生物相容性的特点,是一类典型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包括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两种。它能够与外加磁场产生局部磁矩,并引起局部磁场改变自... 铁基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低毒性、高磁化率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高生物相容性的特点,是一类典型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包括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两种。它能够与外加磁场产生局部磁矩,并引起局部磁场改变自旋方向,具有很好的对比度和信噪比,产生较高的MRI信号强度和对比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同时,铁基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对人体安全性较高,特别是在MRI对肿瘤和炎症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在实现肿瘤协同精准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铁基纳米颗粒合成技术的提高,医工多学科交叉融合可实现新型造影剂对靶点的精准定位和高分辨率成像,为疾病治疗和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铁基 纳米颗粒 磁性氧化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