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苑利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传承人的选拔将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要避免用"保护主体"取代"传承主体"。各级政府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传承人的选拔将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要避免用"保护主体"取代"传承主体"。各级政府部门、学界、商界、新闻媒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主要职责是利用自己的行政、学术、资金、传播等优势,在政策、法律、学术以及资金等层面,扶持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制定正确的政策是调动民间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思想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激发民间社会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保护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被引量:34
2
作者 黄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7,124,共9页
学界在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问题上存有争议,而政府是保护主体的观点较占优势。但此观点隐含着非遗传承主体不是保护主体的悖论,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非遗保护实践中也有行政化过多、民众缺乏主体性的弊端。国内外迄今出台的相关权威... 学界在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问题上存有争议,而政府是保护主体的观点较占优势。但此观点隐含着非遗传承主体不是保护主体的悖论,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非遗保护实践中也有行政化过多、民众缺乏主体性的弊端。国内外迄今出台的相关权威文件关于非遗保护的内涵与任务的规定也存在主要关注政府工作而对社区参与重视不够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根本上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非遗的传承与展演必须遵照民众的固有方式与传统。非遗保护的主体应该是以社区民众和传承人为主的社会各方,其中政府部门是起组织、推动作用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主体 政府 社区民众 传承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 被引量:19
3
作者 东宇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5,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凸显和文化软实力的展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凸显和文化软实力的展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学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传承人的现状分析、认定制度、保护机制、培养方式、保护措施等方面。基于对既往研究的梳理,今后的研究可将重点放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强化“非遗”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加强符合时代要求传承人培养方式以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文化 传承人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鹏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广西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生活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地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影响因素有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承人自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广西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生活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地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影响因素有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承人自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必须认识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广西的重要意义,强化对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打造新时期广西非遗传承人队伍长效培育机制,落实广西非遗传承人培育工作,为广西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提供的保障措施和政府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培养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的技艺传承人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高慧玲 秦莹 李昶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民族技艺传承人则是传递者。"知识产权"诞生于工业时代,其特点便是将财产私有化。"传统化"与"私有化"构成了民族技艺传承中的传承人和知识产权的矛盾。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民族技艺传承人则是传递者。"知识产权"诞生于工业时代,其特点便是将财产私有化。"传统化"与"私有化"构成了民族技艺传承中的传承人和知识产权的矛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传统技艺的知识和工艺,对其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培养 知识产权
下载PDF
神圣意象的建构:武术文化记忆生成的多重空间意涵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智慧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63,共11页
神圣意象是武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也是武术文化得以赓续的根本动因。作为武术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圣意象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文化场域空间之中的人们所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情感和观念,这种情感和观念的建立得益于对... 神圣意象是武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也是武术文化得以赓续的根本动因。作为武术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圣意象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文化场域空间之中的人们所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情感和观念,这种情感和观念的建立得益于对地方传统的取材和抽象符号的重构。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综合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民族志等方法对武术文化神圣意象建构及武术文化记忆生成的空间意涵进行研究,认为:1)传统与现代的结构性张力外溢是武术文化在当下意识中被区分和建构的关键;2)族群的外部边界与内部区隔,使武术文化神圣意象记忆得以固化和稳定,基于宗法制度而衍生的隔离与阶序格局,为武术文化神圣意向的传递提供场域空间;3)传统武术文化"神圣意象"的建立,是通过"天地君亲师"的文化神话和"神祖鬼运巫"的神话文化要素互构,并将中华哲学思想和文化基因植入到武术文化记忆系统而呈现,这种信仰体系的建立、强化、赓续和代际传递则要依赖于"经僧众庙像礼"6个要素互为链接得以实现;4)由"交往记忆"而衍生的"情感嵌入",使武术文化继替超越表层身体技艺传授而进入"神圣空间","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的融合,建构了传统武术"以身体实践表达族群记忆"的神圣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记忆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传统武术 传承人 乡土秩序 现代性 信仰机制
原文传递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觉安拉姆 王冬 +2 位作者 韩雪 班觉 平措顿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45-152,共8页
文章以截至目前公布的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数据为依据,对350位传承人在各批次的分布、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各项目类别中的比例、各地市分布比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 文章以截至目前公布的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数据为依据,对350位传承人在各批次的分布、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各项目类别中的比例、各地市分布比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实践中存在工作机构人员配备的数量与质量与保护工作的需要不相匹配;传承人年龄偏高、生存空间面临危机、非遗保护工作地区差异显著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对佛山醒狮习俗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谢中元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 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环境渐使醒狮传承主体失语、失位。但依托记忆和技艺存续的醒狮习俗,因深寓于传承主体之身心,并未因特殊时期的外力强抑而彻底寂灭失忆。非遗传承主体能否活性存续,与其所依存的文化社会基础紧密相关,既依赖于社会政策环境可否提供正向外动力,也维系于传承群体内生的主体性和内动力。历史考察的启示在于,应充分承认并激活非遗传承主体,使助力保护的外条件与传承主体的内动力同向相合,以此推动“后申遗时期”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醒狮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主体 后申遗时期 内动力
下载PDF
池州罗城民歌传承人演唱特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韵 朱晶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池州罗城民歌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调查目前共有三代传承人。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她们的民歌演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三代传承人中的共性因素,既师承关系一脉相承,又能看出每代传承人自身的个性特点。其中... 池州罗城民歌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调查目前共有三代传承人。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她们的民歌演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三代传承人中的共性因素,既师承关系一脉相承,又能看出每代传承人自身的个性特点。其中第一代传承人姜秀珍的民歌演唱最具有代表性;第二代传承人刘正荣和姜梦玉则显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第三代传承人根据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做了舞台化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城民歌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特点
下载PDF
重庆地区非遗舞蹈传承人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亚芳 王俊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1,共8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传承人的保护情况与现行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方面,普遍来说还存在老龄化严重、认定标准不一、重视程度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对重庆...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传承人的保护情况与现行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方面,普遍来说还存在老龄化严重、认定标准不一、重视程度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对重庆地区非遗舞蹈传承人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合重庆的地域特点与现行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以横断面式的总揽,溯本求源、层层细化,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保护策略,以求进一步推进重庆地区非遗舞蹈传承人保护政策,完善非遗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非遗舞蹈 传承人 现状与问题
原文传递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志成 秦垒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对象选择和建档流程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口述档案
下载PDF
参与式发展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玲玲 杨佐志 李彦如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6年第6期32-35,共4页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发展背景,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参与式发展理论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架构,分析了参与式数字化保护与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 参与式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互联网+ 非遗传承人
下载PDF
韩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文博 张健 蔡传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3-67,共5页
通过对韩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以及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提炼出韩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1)健全的法律保护制度体系;(2)完善的非遗传授教育制度;(3)丰富的节庆... 通过对韩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以及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提炼出韩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1)健全的法律保护制度体系;(2)完善的非遗传授教育制度;(3)丰富的节庆体育赛事活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适合我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几点做法:(1)健全传统体育非遗保护法规;(2)构建主体多元化的传承体系;(3)塑造节庆非遗体育赛事品牌;(4)优先申报濒危传统体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下载PDF
乡村武术传承人的社会行动——基于地方拳种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文鸿 吕思泓 +2 位作者 田海军 王天翔 陆永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8,共6页
乡村是保留武术传统、延续武术文化根脉的重要场域。乡村武术传承人的武术传承策略表现为突出的“情本位”特征:(1)立足乡土伦理,以乡情关照赢得乡村民众的支持;(2)以人情调适社会关系,以获得乡村武术发展的外部支持;(3)以武术情怀形成... 乡村是保留武术传统、延续武术文化根脉的重要场域。乡村武术传承人的武术传承策略表现为突出的“情本位”特征:(1)立足乡土伦理,以乡情关照赢得乡村民众的支持;(2)以人情调适社会关系,以获得乡村武术发展的外部支持;(3)以武术情怀形成强大的武术文化传承的道德力量。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相对,乡村武术传承人的社会行动遵循“文化人”假设,创造以感情维系的延续乡村武术的“意义结构”,成为国家正式制度下武术发展的有力补充。乡村武术传承中充满城与乡、传统与现代、利与义的矛盾,传承人的社会行动既要符合传统,还需适应社会演变的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乡村武术 传承人 社会行动 “文化人”假设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反思——以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发成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4期110-118,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规范和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这种经验式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守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一种现代转型。文化部主导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规范和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这种经验式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守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一种现代转型。文化部主导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则是实现这种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传承人群进入高校接受学院派的"再教育",体现的是民间和精英两种不同知识体系的碰撞和交流。"非遗"传承人群知识的更新、创作理念的变革是遗产发展所需,也是传承人群与时俱进的要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其产生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推动"非遗"项目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再教育 培训
下载PDF
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与认同
16
作者 周新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遗传承人需保留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最原始的手工生产方式,但作为艺术创作者,较落后的生产原料和审美价值已不适宜如今的消费市场。如何平衡创新和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黎族织锦发展的一个矛盾点。该研究以传承人为核心,对现阶段海南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做了概括,并从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对传承人生产生活行为的影响展开案例分析,得出构建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身份认同 身份转向 黎族织锦 传承人 黎锦技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体系研究——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淑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17,共6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的培养体系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体系有四个风险源:培养目标战略性缺乏、计划系统性不足、培养过程封闭、评价专业性不够。基于现代人力...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的培养体系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体系有四个风险源:培养目标战略性缺乏、计划系统性不足、培养过程封闭、评价专业性不够。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体系,应包括培养宗旨与目标、培养规划、组织与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等组成部分,其保障措施包括岗位目标与职责设立、支持与保障工作、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天津市非遗“双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理路
18
作者 蒲娇 张航 谷鑫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思想与举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资源丰厚,但其中蕴涵的资本优势、产能优势、内生动能与精神引导作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基于非遗的原真性、地域性、传播性、综合性、学术性等深入阐释其内在发展逻辑,将有助于推动“双创”理念融入当下非遗项目科学保护、传承人能力提升以及管理人群全面发展的现实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创” 乡村振兴 传承人 发展理路
下载PDF
鄱阳大鼓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创新
19
作者 赵伊娜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5,共5页
鄱阳大鼓是集唱、表、白为一体的曲艺艺术形式,是赣东北鼓书艺术的分支,在江西鄱阳县一带广泛流传,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历史来源和传承脉络在不同的文献中说法略有不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鄱阳大鼓的传承和... 鄱阳大鼓是集唱、表、白为一体的曲艺艺术形式,是赣东北鼓书艺术的分支,在江西鄱阳县一带广泛流传,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关于它的历史来源和传承脉络在不同的文献中说法略有不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鄱阳大鼓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音乐形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整理、追溯出鄱阳大鼓的历史渊源,分析其传承和创新的形态和途径,挖掘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大鼓 传承人 历史渊源 传承创新
下载PDF
“职业化”是否可成为开解“非遗”音乐传承的一把钥匙?
20
作者 张伯瑜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40,共10页
中国“非遗”音乐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传承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国家投入的资金在提高人们的“非遗”意识、“非遗”材料的收集整理、“非遗”机构的建立、“非遗”的相关活动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中国“非遗”音乐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传承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国家投入的资金在提高人们的“非遗”意识、“非遗”材料的收集整理、“非遗”机构的建立、“非遗”的相关活动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非遗”传承上的作用有限,对于很多“非遗”音乐项目,传承问题至今没能得到解决。面对“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民族音乐学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笔者写作此文,以践行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价值与意义。文章提出了“非遗”音乐从原有“文化整体”脱离后,成为单纯的舞台化艺术。“舞台化”不能全部接纳所有“非遗”音乐,由此而弱化了传承的动力。“非遗”音乐传承人的“职业化”是否能够增强传承的动力?能否具有实践的可能性?笔者想通过此文与大家商讨,并引起“非遗”工作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音乐 非遗传承 文化整体 传承人 职业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