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和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应对——兼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歧视性制度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左学金 王红霞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8,共10页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设计表现了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于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制度安排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升级、经济服务化的逐步转型以及城镇化的纵深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设计表现了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于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制度安排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升级、经济服务化的逐步转型以及城镇化的纵深发展,"城市倾向"和"工业化倾向"的土地利用制度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甚至负面作用日益突出,例如:征(用)地补偿的城乡差异人为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用地的歧视性制度设计从根本上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其依赖,城市对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歧视性政策实质上鼓励了工业用地的滥用和城市地价的攀升等。要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的顺利转型,必须改革城市土地供给和土地利用进程中的歧视性制度设计,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同时,创新城市产业用地制度,尽快消除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差别,改变土地治理中的政府垄断、使农民能更加公平地享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性 城市倾向 工业化倾向 “歧视性”土地利用
下载PDF
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3
2
作者 黄玖立 冯志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118,共19页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土地价格却依然上涨迅速,并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0座城市12400家制造业企业所做的营商环境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土地价格却依然上涨迅速,并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0座城市12400家制造业企业所做的营商环境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用地成本的确削弱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较高的土地支出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还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规模。进一步估计显示,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差异:相比高效率的企业,用地成本对低效率企业的出口行为影响更大;相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成本对国有企业出口行为影响较小。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生产率和融资约束是用地成本影响企业出口的可能渠道。本文采用Tobit模型并结合Heckman两阶段模型纠正了样本的选择性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和面板固定效应估计克服了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增加土地的市场供应量、抑制土地投机性需求以及倡导企业用地成本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成本 制造业 出口 选择性偏差
原文传递
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冲 孙永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3,共13页
伴随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先进智能技术与工业部门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备受关注。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在理论诠释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 伴随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先进智能技术与工业部门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备受关注。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在理论诠释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工业智能化通过改变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和收入水平,引起就业技能结构的高级化和技能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进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化水平和不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下存在异质性。这一研究揭示了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对制定相关公共政策、促进城乡共享智能技术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城乡收入差距 就业技能结构 技能收入结构 技能偏向性 智能技术 就业需求 收入水平
下载PDF
甘肃省“就业难”与“民工荒”问题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强强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7,共8页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甘肃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就业难"问题依旧严峻。此外,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其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发展集中体现为不协调。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实现农...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甘肃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就业难"问题依旧严峻。此外,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其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发展集中体现为不协调。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并没有因为拥有巨大的就业空间而接纳更多的劳动力;第三产业成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但在现有的状况下,未来接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目前出现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结构性"失业。"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资源"枯竭"的信号,而是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巨大偏差造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隐性失业 产业结构 偏差系数 相关系数矩阵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就业优先的困境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洪银兴 韩绿艺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1,共10页
如何统筹兼顾数字技术进步与就业优先是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产业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供给侧,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不仅挤出体力劳动者,也挤出脑力劳动者。这种失业不是技术性失业,而是数字替代型失业。应对数字替... 如何统筹兼顾数字技术进步与就业优先是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产业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供给侧,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不仅挤出体力劳动者,也挤出脑力劳动者。这种失业不是技术性失业,而是数字替代型失业。应对数字替代型失业的对策是挖掘其“创造”潜力,包括创造新产业、新岗位、新平台,尤其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创业。数字技术有其使用界限,即存在技术应用偏向。在现阶段,我国数字技术应更多偏向于产业升级,而不是偏向于替代劳动就业。由于数字技术替代就业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岗位都不可能是持久的。因此,以“教育与技术赛跑”的方式快速适应数字技术进步是关键。发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学习能力,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实现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就业优先 技术偏向 教育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ion Emissions in China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菲 董锁成 +1 位作者 毛琦梁 黄永斌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
We conducte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Us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and data from 29 manuf... We conducte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Us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and data from 29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each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0, we described the impact of pollution-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structure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stewater-discharged characteristic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northwest and central areas declined from 1995-2010, but this trend has weaken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areas had a high level of solid waste discharge and a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trend in SO2 emissions. We also analyzed the growth and recession of each sector in eight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0. Among the eight regions,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el ow River, and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China had a clear increasing trend of high pol ution industries;the eastern coast, southern coast,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ortheastern China did not sustain an increase in high pollution industries. In addi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disparitie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We found that 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especially for western areas at lower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ll regions must prevent and forefend the ris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update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characteristics of pol ution emissions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工业机器人、技能结构升级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7
作者 余长林 邵飞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65,238,共23页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机器人应用在引发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将如何重塑生产要素分配格局?为此,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机器人应用在引发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将如何重塑生产要素分配格局?为此,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基于学历和岗位双重维度的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技能结构升级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占比低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的行业、中西部地区和有政策支持的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收入份额 技能结构升级 技能偏向性
原文传递
博彩者特征和彩票功能悖论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海波 唐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4-76,共3页
一些经济学理论认为理性的人可能在一定情形下因偏好风险而参加博彩,而一些心理学实验研究则发现博彩者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心理偏误。对理论的分析发现,彩票对穷人更具有吸引力且博彩者存在非理性心理。国内实证文献也支持这两个结论。如... 一些经济学理论认为理性的人可能在一定情形下因偏好风险而参加博彩,而一些心理学实验研究则发现博彩者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心理偏误。对理论的分析发现,彩票对穷人更具有吸引力且博彩者存在非理性心理。国内实证文献也支持这两个结论。如果博彩行为是非理性行为,那么博彩业就有利用人们非理性幼稚心理牟利的嫌疑。政府宣称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即从贫穷群体那里筹集资金来改善他们的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票业 心理偏误 预期效用函数 悖论
下载PDF
2023年上半年我国轮胎行业运行状况及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史一锋 《轮胎工业》 CAS 2023年第10期579-586,共8页
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对轮胎行业发展的总体影响,介绍2023年上半年我国轮胎行业运行状况,并对下半年及未来轮胎行业发展进行展望。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国内需求不足的形势下,我国轮胎行业具有较强发展韧性与活力,应重视绿色高质量... 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对轮胎行业发展的总体影响,介绍2023年上半年我国轮胎行业运行状况,并对下半年及未来轮胎行业发展进行展望。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国内需求不足的形势下,我国轮胎行业具有较强发展韧性与活力,应重视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升级,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展望未来,轮胎行业需要在逆境中获取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行业 生产经营 斜交轮胎 子午线轮胎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被引量:2
10
作者 QIU Fangdao YUAN He +1 位作者 BAI Liangyu LI F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904-917,共14页
Employing decoupling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resulting carbon emissi... Employing decoupling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resulting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rom 2000 to 2014, with a focus on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driving factors.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rom industrial structures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at firs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then decreas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trending toward absolute decoup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er-periphery,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ormed a concentric pattern, where both progress towards low emissions and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gradually diminishe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In terms of variation across provinces, the ISCB index in the eastern Henan has decreased the slowest, followed by the southern Shandong and the northern Anhui, with the northern Jiangsu ranking last. During this period, resource-and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were the primary growth industries in the northern Anhui and the eastern Henan, whil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dominated the southern Shandong and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dominated the northern Jiangsu. In terms of city types, the spatial pattern for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recession resource-based cities had higher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ies than mature resource-based cities, followed by non-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regenerative resource-based cities. Generall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has transformed from being resource-intensive to capital-intensive, and has been trending toward technology-intensive as resource availability has been exploited to exhaustion and then been regener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leading factor causing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ies between metropolitan cities. Therefore, the key to optimizing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carbon emission effect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下载PDF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gen-specific pancreatic antibodi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1
11
作者 Konstantinos Gkiouras Maria G Grammatikopoulou +6 位作者 Xenophon Theodoridis Eirini Pagkalidou Evangelia Chatzikyriakou Anna G Apostolidou Eirini I Rigopoulou Lazaros I Sakkas Dimitrios Petrou Bogdano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2期246-265,共20页
BACKGROUND Non-invasive criteria are needed for Crohn’s disease(CD)diagnosis,with several biomarkers being tested.Results of individual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studies assessing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ncreatic au... BACKGROUND Non-invasive criteria are needed for Crohn’s disease(CD)diagnosis,with several biomarkers being tested.Results of individual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studies assessing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ncreatic autoantibodies-to-glycoprotein-2(anti-GP2)tests for the diagnosis of CD appear promising.AIM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and meta-analyze evidence 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nti-GP2 test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confirmed CD.METHODS An electronic search was conducted on PubMed,Cochrane-CENTRAL and grey literature(CRD42019125947).The structured research question in PICPTR format was“Population”including patients with symptoms akin to CD,the“Index test”being anti-GP2 testing,the“Comparator”involved standard CD diagnosis,the“Purpose of test”being diagnostic,“Target disorder”was CD,and the“Reference standard”included standard clinical,radiological,endoscopical,and histological CD diagnostic criteria.Quality was assessed with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 tool and hierarchical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synthesize the data.RESULTS Out of 722 studies retrieved,15 were meta-analyzed.Thirteen studies had industry-related conflicts-of-interest,and most included healthy donors as controls(spectrum bias).For the combination of IgA and/or IgG anti-GP2 test,the summary sensitivity was 20%(95%confidence interval:10%-29%)at a median specificity of 97%.If the test was applied in 10000 suspected patients,9669 would be true negatives and in 26,the diagnosis would be missed.In this hypothetical cohort,the anti-GP2 would fail to produce a diagnosis for 81.3%of the positive cases.Low summary points of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were estimated for the IgG or IgA anti-GP2 test.Analogous results were observed when the analyses were restricted using specific cut-offs,or whe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were used as comparators.CONCLUSION Anti-GP2 tests demonstrate low sensitivity and high specificity.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ution is required before relying on 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Ulcerative colitis Conflicts of interest Metaregression Industry bias
下载PDF
对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就业偏见的实证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12
作者 向前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第8期58-62,共5页
民族地区院校毕业生常因对社会工作的肤浅认识而形成择业时的就业偏见,包括行业偏见、地域偏见以及自我偏见等,严重限缩了自身的就业视野。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转变学会... 民族地区院校毕业生常因对社会工作的肤浅认识而形成择业时的就业偏见,包括行业偏见、地域偏见以及自我偏见等,严重限缩了自身的就业视野。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转变学会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塑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就业信心,提高就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观念 行业偏见 地域偏见 自我偏见
下载PDF
产业集聚、FDI的溢出偏向性与工资不平等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兰陵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3,共6页
笔者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建立产业集聚、溢出偏向性与工资不平等之间的研究框架,利用2001年-2011年20个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估计等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三个产业集聚考察指标中仅产业间集聚度对溢出偏向性的影响最直接、最... 笔者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建立产业集聚、溢出偏向性与工资不平等之间的研究框架,利用2001年-2011年20个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估计等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三个产业集聚考察指标中仅产业间集聚度对溢出偏向性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著,除此以外溢出偏向性还受所有制性质和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产业集聚也对工资不平等产生影响。产业内集聚度与产业间集聚度的提升加剧了工资不平等。因所有制和贸易开放度偏向的FDI溢出效应对工资不平等产生积极、显著的正面影响,当然工资不平等的程度递增也受技能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及研发投入等因素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溢出偏向性 工资不平等
下载PDF
行业研报、公司研报与分析师乐观偏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尚宸 张英广 张峥 《中国会计评论》 2022年第3期385-406,共22页
分析师的股票评级和盈余预测为何往往过度乐观?本文对比分析师的公司研报和行业研报,发现研报的表达特征和发布周期是影响分析师乐观偏差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10-2019年我国近27万份行业研报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分析师在行业研报中会择优... 分析师的股票评级和盈余预测为何往往过度乐观?本文对比分析师的公司研报和行业研报,发现研报的表达特征和发布周期是影响分析师乐观偏差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10-2019年我国近27万份行业研报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分析师在行业研报中会择优推荐少数股票,与公司研报中普遍给出“买入”评级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行业研报通常以固定频率定期发布,避免了分析师通过公司研报反映负面信息的主观择时。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研报“择优推荐”和“定期发布”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信息价值:行业研报中的个股推荐强度,以及公司研报和行业研报间的推荐差异度能解释分析师的乐观偏差,且能预测公司的股票收益、基本面表现、分析师新增跟踪、盈余预测修正和评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预测 行业研报 乐观偏差 公司研报
原文传递
Common biases in client involv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AEC industry
15
作者 Sujesh F.SUJAN Arto KIVINIEMI +2 位作者 Steve W. JONES Jacqueline M. WHEATHCROFT Eilif HJELSETH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9年第2期221-238,共18页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lient involved decisions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of the processes. Significant decision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reliant on heuristic processes where assumption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lient involved decisions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of the processes. Significant decision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reliant on heuristic processes where assumptions are developed from past experience. The paper presents a methodology to collect empirical data in an unstructured manner utilizing participant intuition and experience regarding project level collaboration, a term easily understood by practitioners.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from 6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in Norway and 18 individual interviews in Finland is associated with biases in decision making aimed at bridging the gap of understanding and literature's insufficient coverage. An analytic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suit the diverse emergence of concepts to allow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in a structured manner to empirical data. The paper contributes by identifying types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biases in client involved decisions. The biases are found to be alleviated by one another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decision. Findings suggest that normative beliefs exist developed from past experience and habitual thinking. A number of emerged biases in this domain are alleviated from normative belief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ocial science DECISION-MAKING CLIENT cognitive bias motivational bias HOLISTIC analysis human factor
原文传递
工业增加值与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基于中国制造业的拟蒙特卡洛实验 被引量:50
16
作者 朱沛华 陈林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42,共19页
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统计指标之一,但其存在诸多统计偏误问题有待克服。其中,由工业增加值代理产出项(相对总产值而言)而导致的估计问题尤为严重。为此,本文从数理模型上分析增加值偏差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结果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统计指标之一,但其存在诸多统计偏误问题有待克服。其中,由工业增加值代理产出项(相对总产值而言)而导致的估计问题尤为严重。为此,本文从数理模型上分析增加值偏差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实证检验上分别构建总产值与增加值生产函数、总产值与增加值成本函数,并使用半参数估计法进行估计。拟蒙特卡洛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增加值偏差的存在,增加值生产函数测算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要大于总产值生产函数,增加值成本函数测算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要大于总产值成本函数,使用总产值作为产出代理变量得到的估计结果更为稳健。以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2011—2013年比200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所有制差异明显缩小;其动态分解结果表明,2011—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出现停滞甚至下滑的趋势,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后续研究中需要关注全要素生产率在分布上的新特征以及变动上的新趋势,以期得到更为贴近现实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 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偏差 增加值偏差 成本函数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被引量:42
17
作者 王菲 董锁成 毛琦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3-1806,共14页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脱钩 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 环境效应 时空分异 中国
原文传递
宁蒙沿黄地带产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菲 董锁成 +2 位作者 毛琦梁 黄永斌 李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0-631,共12页
宁蒙沿黄地带是我国黄河流域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西北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产业密集区之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密集区相比,该区域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必须协调好产业结构演进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文... 宁蒙沿黄地带是我国黄河流域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西北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产业密集区之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密集区相比,该区域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必须协调好产业结构演进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GIS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通过构建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来分析宁蒙沿黄地带工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并运用产业多样化指数、相似指数、区位商等指标从工业内部结构出发深入分析其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宁蒙沿黄地带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都表现出废水排放强度有所提高、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明显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与粉尘排放强度也有所增强。这种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的演变主要受到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为主的重工业高速发展、区域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单一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蒙沿黄地带 工业结构 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建清 沈姊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9-114,共6页
该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不断提高,同时不均等性也日益明显,对周边城市产生了挤压吸纳而非辐射带动作用。这种产城融合度的差异是大城市偏... 该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不断提高,同时不均等性也日益明显,对周边城市产生了挤压吸纳而非辐射带动作用。这种产城融合度的差异是大城市偏向和行政中心偏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建议消除资源配置中的行政等级观念,促进城市机会平等;培育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产城融合 层次分析法 城市规模 行政中心偏向
原文传递
数字化赋能、要素替代与产业结构转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宋培 白雪洁 李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4,共16页
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受到家庭消费偏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产业要素... 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受到家庭消费偏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产业要素密集型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的数字化赋能会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促使工业部门使用资本替代劳动、服务业部门使用劳动替代资本,这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间异质性;市场机制是数字化赋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要素替代 产业结构转型 生产率进步 数字赋能偏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