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刑个别化原则之确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雯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监狱的行刑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行刑个别化原则是特定行刑目的的派生物 ,是刑罚目的之于行刑的个别化要求 ,是一定时期刑罚制度及其理论在行刑观念上的折射。对分娩于国外监狱并为现代西方刑罚综合理论所极力主张的行刑个别化... 监狱的行刑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行刑个别化原则是特定行刑目的的派生物 ,是刑罚目的之于行刑的个别化要求 ,是一定时期刑罚制度及其理论在行刑观念上的折射。对分娩于国外监狱并为现代西方刑罚综合理论所极力主张的行刑个别化原则 ,我们应取其合理成份 ,弃其虚伪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 报应刑 教育刑 刑罚个别化 行刑个别化
下载PDF
犯罪参与模式之比较研究——从分立走向融合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华伟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近年来单一正犯体系与二元区分体系之间的犯罪参与模式之争日渐兴盛,对于二者进行正本清源地对比考察具有重要意义。在构成要件的参与类型层面,形式单一正犯体系内部属于一种"轮辐结构",忽视了犯罪参与人之间互动关系在刑法... 近年来单一正犯体系与二元区分体系之间的犯罪参与模式之争日渐兴盛,对于二者进行正本清源地对比考察具有重要意义。在构成要件的参与类型层面,形式单一正犯体系内部属于一种"轮辐结构",忽视了犯罪参与人之间互动关系在刑法规范评价上的意义,容易导致处罚范围过宽,并不可取。二元区分体系则属于一种"传导结构",以构成要件为中心来建构共同犯罪,更为合理。而功能单一正犯体系虽然属于一种复数类型的参与体系,但其始终否认从属性原理,本质上仍然属于"轮辐结构"。犯罪参与形式与刑罚的关系,在立法规定与理论学说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不法程度的犯罪参与类型导致的一般性的刑罚差异,与刑罚个别化并不矛盾,对于犯罪参与二重性理论有必要批判性地重新加以理解。单一正犯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其逐渐向二元区分体系靠拢。我们应当立足二元区分体系,同时吸收单一正犯体系的合理批判意见进行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参与 单一正犯 二元区分 二重性 刑罚个别化
原文传递
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永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7,共9页
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主要是指罪过由对行为的故意与对结果的过失组合而成的故意犯罪的立法,主要分布在公共危险之犯罪中,共涉及20余个罪名。双重罪过立法严格贯彻了明确性原则、责任主义和刑罚个别化,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法治立场。... 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主要是指罪过由对行为的故意与对结果的过失组合而成的故意犯罪的立法,主要分布在公共危险之犯罪中,共涉及20余个罪名。双重罪过立法严格贯彻了明确性原则、责任主义和刑罚个别化,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法治立场。我国刑法总则把罪过形式的判断根据明确限定为"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分则对部分犯罪的罪过形式规定不明确,致使难以解释抽象危险犯的罪过形式,在侵害犯和具体危险犯上难以贯彻责任主义,同时无法消除罪过形式解释上的混乱。从德国刑法中的双重罪过立法来看,在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罪过立法时,不仅应当满足判断罪过形式的实际需要,更应当注重贯彻法治对刑法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坚持刑法文本的逻辑性和适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刑法典》 双重罪过立法 明确性原则 责任主义 刑罚个别化
原文传递
刑罚个别化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东平 邱晨帆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2-54,79,共4页
刑罚个别化思想在西方犯罪学史上由来已久,并且对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中国,虽然刑罚个别化的提法已不少见,但这一理论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刑罚个别化从思想萌芽到理论构建再到某些国家将其付诸实践的整个过程,一方面... 刑罚个别化思想在西方犯罪学史上由来已久,并且对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中国,虽然刑罚个别化的提法已不少见,但这一理论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刑罚个别化从思想萌芽到理论构建再到某些国家将其付诸实践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印证了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显示出其在犯罪矫治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向人们昭示出它的某些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刑罚个别化理论作出一定修正,以充分实现其所蕴涵的深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理论 刑罚个别化 问题探析
下载PDF
矫正技术语境下的行刑个别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胡配军 《政法学刊》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行刑个别化是当下中国监狱十分关心的一项改造技术,但这对项技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弄清它的含义,辩析其模式与经验、把握其根据和价值所在、探求其实践路径,能够促进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中国监... 行刑个别化是当下中国监狱十分关心的一项改造技术,但这对项技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弄清它的含义,辩析其模式与经验、把握其根据和价值所在、探求其实践路径,能够促进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中国监狱的行刑个别化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刑个别化 类别 依据 价值 技术
原文传递
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化
6
作者 房绪兴 黄明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产生于罪刑擅断背景下的刑事古典学派主张罪刑均衡原则,产生于犯罪现象高涨背景下的刑事实证学派主张刑罚个别化原则。当前世界各国的刑罚适用原则是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化的统一,我国的刑罚适用原则也是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的统一。
关键词 刑罚适用原则 罪刑均衡 刑罚个别化
下载PDF
浅论刑罚个别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琳 赵明一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刑罚个别化是基于个别公正和个别预防的理论形成的一项刑法原则,主要调整"刑罚"和"犯罪人"两大实体范畴关系。其核心要素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再犯可能性,可以通过量化考察人身危险性为法官量... 刑罚个别化是基于个别公正和个别预防的理论形成的一项刑法原则,主要调整"刑罚"和"犯罪人"两大实体范畴关系。其核心要素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再犯可能性,可以通过量化考察人身危险性为法官量刑提供依据。但是,刑罚个别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与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冲突,通过彼此的协调融合,绝对的罪刑法定发展为相对的罪刑法定,同时,在罪刑相适应的基础上则需辅以人身危险性进行调整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个别化 人身危险性 个别公正 个别预防 冲突与协调
原文传递
宽严相济视域下审前调查评估制度审查及完善
8
作者 贾长森 窦磊 《刑法论丛》 2021年第2期526-543,共18页
审前调查评估程序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是判断是否能够对罪犯适用非监禁刑罚措施的前置性程序,其对刑罚裁量和执行体系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立法依据不足、司法不规范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审前调查评估程序在司... 审前调查评估程序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是判断是否能够对罪犯适用非监禁刑罚措施的前置性程序,其对刑罚裁量和执行体系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立法依据不足、司法不规范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审前调查评估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为了化解司法实践的困境,扩大审前调查程序的作用,有必要对我国审前调查评估程序进行重构,在立法中明确审前调查评估程序的法律性质;在程序层面明确调查的对象、救济程序;在实体层面明确调查的事项、调查报告的法律效力等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调查 规范化 刑法谦抑性 刑罚个别化 目的刑
原文传递
检察权视野下的刑罚个别化方法
9
作者 焦武峰 李勇 《枣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5-79,共5页
"应受惩罚的是行为,而惩罚的是行为者"的观点,是对刑罚个别化的高度的概括,实现了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人为中心"刑罚理论的转换,体现了"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观,"人身危险性"成... "应受惩罚的是行为,而惩罚的是行为者"的观点,是对刑罚个别化的高度的概括,实现了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人为中心"刑罚理论的转换,体现了"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观,"人身危险性"成为实施刑罚的真正基础。在我国具体的司法语境下,刑罚个别化的司法实践活动离不开检察权重要作用的实现。检察权与刑罚个别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是实践刑罚个别化最便利、最适宜的方法;以"人身危险性"为重要参数,运用不同的司法方法和具体方法,检察权主导下的刑罚个别化司法实践活动,能够促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辩诉交易、非监禁化、刑罚解除等司法改革的发展;检察权通过介入对犯罪人的人格调查、数据分析、案件说理,为刑罚提供合理的依据,促使犯罪人回归社会,实现社会正义和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刑罚个别化 人身危险性 司法方法 具体方法
下载PDF
论刑罚个别化原则的根基和属性——一种多视角的分析与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赤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刑罚个别化原则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刑罚个别化原则有其内在的合理根基它在方法论基础上得益于近代犯罪学对刑法学的推动;在伦理内涵方面体现了人性关怀;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公正圆满。刑罚个别化原...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刑罚个别化原则正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刑罚个别化原则有其内在的合理根基它在方法论基础上得益于近代犯罪学对刑法学的推动;在伦理内涵方面体现了人性关怀;在价值追求中实现了公正圆满。刑罚个别化原则不仅仅是一个量刑原则或刑法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个别化原则 根基 多视角 属性 方法论基础 人性关怀 伦理内涵 价值追求 刑法原则 量刑原则 政策原则 法学界 刑法学 犯罪学 公正 刑事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邓君韬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89-95,共7页
未成年人一般具有极强可塑性。如果法官的判决是有利于其改过自新的,则此种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判决对该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再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良方。蕴涵人格调查的社会调查制度应当是形成前述判决的基础。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尚不完备... 未成年人一般具有极强可塑性。如果法官的判决是有利于其改过自新的,则此种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判决对该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再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良方。蕴涵人格调查的社会调查制度应当是形成前述判决的基础。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尚不完备的当下,应以该制度的正当性为基点展开研究,以期运用于少年刑事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制度 刑罚个别化 品格证据
下载PDF
缓刑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辉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随着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世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和普及,缓刑制度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缓刑制度的立法便呈现出多样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缓刑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 随着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世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和普及,缓刑制度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缓刑制度的立法便呈现出多样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缓刑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谦抑性 刑罚个别化 缓刑制度
下载PDF
探寻刑罚个别化的正当根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冰一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1-96,共6页
刑罚个别化通过运用刑罚的方式,在公正的基础上,实现犯罪人预防,是建立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一客观根据之上的。秩序、人权、公正是刑罚个别化的法哲学根据。刑罚个别化的事实基础即在于意志自由的相对性和犯罪原因的多元性。
关键词 刑罚个别化 刑罚 刑事政策
下载PDF
论坦白制度的理论根基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占英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3,共7页
我国坦白制度的设立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其中,其法学理论方面的根基主要包括: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刑罚个别化原则以及刑法谦抑性理论。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的核心诉求而为坦白制度的设置... 我国坦白制度的设立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其中,其法学理论方面的根基主要包括: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刑罚个别化原则以及刑法谦抑性理论。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的核心诉求而为坦白制度的设置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坦白犯一般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特点,以刑罚个别化原则为指导而在刑法典中设置坦白制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刑法谦抑性所要求的轻刑化对构建我国刑法典中的坦白制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白制度 理论根基 功利主义 刑罚个别化 刑法谦抑性
原文传递
异种自由刑并罚问题的立法价值抉择与漏洞解释填补
15
作者 申长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0-75,81,共7页
在异种自由刑并罚问题上,换算原则在理论与实务中得到较多支持但尚未为《刑法修正案(九)》所采纳。在先罪为管制刑后出现漏罪或新罪应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况下,应当结合人身危险性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列举具体罪名加以明确。在与上诉不加... 在异种自由刑并罚问题上,换算原则在理论与实务中得到较多支持但尚未为《刑法修正案(九)》所采纳。在先罪为管制刑后出现漏罪或新罪应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情况下,应当结合人身危险性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列举具体罪名加以明确。在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相结合时,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三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三项具有不合理之处。刑罚裁量追求个别化,刑罚执行追求社会化,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刑罚制度改革的方向。异种自由刑并罚问题归根到底是抽象的法价值与具体法制度之间的鸿沟,欲要平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应当在坚持刑法基本原则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自由刑 上诉不加刑 量刑个别化 行刑社会化
下载PDF
论再犯罪预防与刑罚执行的个别化
16
作者 林树锦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刑罚执行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惩办是手段,教育改造是目的。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中改造功能是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而教育改造功能又是刑罚特别预防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刑罚执行的个别化主要表现为分清个案不同犯罪心理和罪犯心理情况,... 刑罚执行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惩办是手段,教育改造是目的。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中改造功能是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而教育改造功能又是刑罚特别预防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刑罚执行的个别化主要表现为分清个案不同犯罪心理和罪犯心理情况,区别对待进行个别化教育改造,起到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行为性质的作用,使其端正服刑态度,做到灵魂深处的反省进而以后不再重犯的改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功能 行刑个别化 预防再犯
下载PDF
论当代刑事政策中价值选择及方法论
17
作者 薛冬妮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1期223-224,共2页
现代刑事政策的发展是和人们对于犯罪及刑罚认识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将犯罪放在社会的角度,不但构成了预防的长链条,使刑罚不再成为解决犯罪的唯一解药;同时,刑罚的施用也不再是对犯罪处理的结束,对犯罪行为矫正的链条也应当在社会生活... 现代刑事政策的发展是和人们对于犯罪及刑罚认识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将犯罪放在社会的角度,不但构成了预防的长链条,使刑罚不再成为解决犯罪的唯一解药;同时,刑罚的施用也不再是对犯罪处理的结束,对犯罪行为矫正的链条也应当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下继续延长,形成对犯罪行为更为深刻和持久性的影响。与此相关,在当代刑事政策的采纳运用中,刑罚个别化作为其方法论选择,则成为不可忽视的其中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社会政策 刑罚个别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