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研发思路 被引量:51
1
作者 许海玉 张铁军 +2 位作者 赵平 朱雪瑜 许浚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慢,处在初级阶段,但近年来,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慢,处在初级阶段,但近年来,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思路,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型 体外评价 药代动力学 纯化 中药缓释制剂
原文传递
评价中药体外抑菌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学沛 朱盛山 +3 位作者 刘静 彭亮 黄娟萍 蔡延渠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综合评述常用中药体外抑菌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发现评价标准未能统一,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体外与体内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未能结合中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抑菌方法对评价中药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抑菌环、MIC)、杀灭能力(MBC)... 综合评述常用中药体外抑菌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发现评价标准未能统一,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体外与体内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未能结合中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抑菌方法对评价中药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抑菌环、MIC)、杀灭能力(MBC),细菌对药物的耐药率等影响较大。中药体外抑菌作用虽然研究方法较多,应根据研究对象、实验目的、具体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价中药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体外抑菌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稻草与多水平苜蓿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吉鹍 邹庆华 +1 位作者 王金芬 熊立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0-48,共9页
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0、MSL20、MSL40、MSL60、MSL80与M... 就稻草(RS)与苜蓿(MSL)混合瘤胃体外发酵组合效应进行整体评定。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应用经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IMFAEI)对RS分别添补0、20%、40%、60%、80%与100%MSL(MSL0、MSL20、MSL40、MSL60、MSL80与MSL100)在12、24与48 h研究瘤胃体外发酵的组合效应。各组各时间点的pH值6.75~6.88,NH3-N 3.11~28.74 mg/100 ml,微生物氮2.91~14.57 mg/ml,48 h各组累计产气量与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120.1~162.4 ml/g OM与41.51~55.45 mmol/l。各组的IM-FAEI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60(1.271 1)、MSL40(1.260 3)、MSL20(0.826 5)与MSL80(0.633 3)。本研究RS与MSL适宜添补量为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苜蓿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整体
下载PDF
皮肤保湿剂的功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亚飞 余汉谋 +1 位作者 姜兴涛 肖海鸿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介绍了皮肤生理结构、保湿机理及保湿剂种类,并对保湿剂功效的体外评价和在体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利用保湿功效综合评价方法筛选良好的保湿剂及开发保湿效果更佳的个人护理品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保湿剂 机理 体外评价 在体评价
下载PDF
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1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游动孢子2×10^4~3×10^4mL^-1接种,在25℃、光照(3000 lx)12h/d的发病条件下,可获得理想的抗性鉴定效果.利用该鉴定法对38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并与喷雾法和灌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叶法能有效地区分出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根据抗级划分,离体叶法的鉴定结果与两者的吻合率分别为76.3%和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离体叶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丽鹤 尹利辉 金少鸿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9-1446,共8页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报告日益增多。目前采用的整体动物评价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应用体外检测法研究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报道。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过敏反应体...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报告日益增多。目前采用的整体动物评价法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应用体外检测法研究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报道。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过敏反应体外检测法及其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过敏反应 体外评价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大鼠嗜碱白血病细胞(RBL-2H3)
原文传递
毒理学研究中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涛 郭辰 赵晓红 《生命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作为传统动物模型毒性评价的替代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而其向高通量阶段的迈进则为新毒物和新药物的检测与目的物的筛选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的手段。将对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常用细胞类型、体外细胞毒性评...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作为传统动物模型毒性评价的替代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而其向高通量阶段的迈进则为新毒物和新药物的检测与目的物的筛选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的手段。将对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常用细胞类型、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体外试验 细胞毒性评价 高通量筛选
原文传递
高载药量雷公藤红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甜甜 沈一平 +2 位作者 路丽康 孙雪晴 王向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5-2133,共9页
目的以泊洛沙姆188(P188)为稳定剂制备高载药量的雷公藤红素纳米混悬剂(Cel-NSps),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释放度和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和沉淀法制备Cel-NSps,通过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法对粒径... 目的以泊洛沙姆188(P188)为稳定剂制备高载药量的雷公藤红素纳米混悬剂(Cel-NSps),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释放度和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和沉淀法制备Cel-NSps,通过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法对粒径、形貌和晶型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放情况;MTT法评价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人肝癌细胞HepG2、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SK-MEL-28、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性。结果微型介质研磨法制备的Cel-NSps平均粒径为(215.7±0.7)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7±0.02,Zeta电位为(-18.0±0.6)m V,平均载药量为(87.62±1.02)%,形状不规则,药物在纳米混悬剂中以晶形态存在;在磷酸盐缓冲液(PBS)、0.9%NaCl、5%葡萄糖、血浆和人工肠液中能稳定存在,但在人工胃液中不稳定;沉淀法制备的Cel-NSps平均粒径为(133.1±0.8)nm,PDI为0.13±0.02,Zeta电位为(-16.9±1.2)m V,平均载药量为(86.39±0.21)%,近乎球形,药物在纳米混悬剂中以无定形态存在,在各种生理介质中都能稳定存在,可用于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的Cel-NSps呈匀速缓慢的释放,144 h累积释放54.40%;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呈两相释放,前48 h快速均匀释放,之后非常缓慢释放,144h累积释放73.12%,而原料药144 h仅释放11.09%。MTT实验表明,Cel-NSps对4T1、Hep G2、SK-MEL-28、MCF-7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4种细胞的IC50在0.92~1.96μg/m L。结论以P188为稳定剂用2种不同方法制备了小粒径、高载药量的Cel-NSps,成功解决了溶解度差和释放度低的难题,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为雷公藤红素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纳米混悬剂 介质研磨法 反溶剂沉淀法 载药量 体外评价 溶解度 释放度 抗肿瘤药效 MTT法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前列腺增生药物评价模型分类及特点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冬妍(综述) 吴建辉(审校) 孙祖越(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全球范围内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阐明BPH的病因机制,并筛选出治疗BPH的有效药物,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众多的BPH模型。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常用前列腺增生药物评价模型的类型及特...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全球范围内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阐明BPH的病因机制,并筛选出治疗BPH的有效药物,国内外研究者开发出众多的BPH模型。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常用前列腺增生药物评价模型的类型及特点,明确各BPH模型的应用价值,为BPH药物研发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整体动物模型 体外模型 药物评价
下载PDF
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守斌 王博 +2 位作者 孙歆慧 王维 任晓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吸入给药是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压力定量吸入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吸入剂。吸入给药有效的评价指标为粒径的测定,测定吸入制剂粒径的方法主要有撞击器法和光学仪器法。就目... 吸入给药是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压力定量吸入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吸入剂。吸入给药有效的评价指标为粒径的测定,测定吸入制剂粒径的方法主要有撞击器法和光学仪器法。就目前吸入给药制剂的优点、剂型分类、体外评价和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给药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外评价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N2-10体外益生特性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亚茹 张伟涛 +4 位作者 王硕 李术娜 郭伟婷 王树香 李红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17,共6页
研究旨在考察枯草芽孢杆菌N2-10的体外益生特性,为其在饲料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获得有益生潜质的枯草芽孢杆菌N2-10菌株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肠道黏附性、细胞表面疏水性、抗生素敏感性和体外抗氧化能... 研究旨在考察枯草芽孢杆菌N2-10的体外益生特性,为其在饲料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获得有益生潜质的枯草芽孢杆菌N2-10菌株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肠道黏附性、细胞表面疏水性、抗生素敏感性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等益生特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N2-10对胃肠道环境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在pH值2的胃酸条件下存活率在80%以上,再经过后续4 h的人工肠液处理后,仍能保持36.1%的存活率;菌株N2-10对鸡肠上皮细胞有较好的黏附性,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黏附抑制作用,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细胞表面疏水性可达31.9%;菌株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三类抗生素对菌株最小抑菌浓度均为3μg/ml;菌株在体外还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FRAP值为0.488 mmol/l,对ABTS+自由基消除率可达90.47%;此外,菌株在体外还能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综上,枯草芽孢杆菌N2-10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有望能用于畜禽养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特性 体外 益生作用 评价
下载PDF
口服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维 王博 +2 位作者 连潇嫣 李洪起 任晓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对近年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口服缓释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体内评价的相关方法、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尽可能接近体内环境的试验方法,建立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 对近年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口服缓释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体内评价的相关方法、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尽可能接近体内环境的试验方法,建立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释制剂 溶出度 体内评价 体内外相关性
原文传递
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关皓月 张广超 +1 位作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891-896,共6页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 目的: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可预测药物渗透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试验及评价方法,介绍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概念及分类,总结并梳理了该方法在原辅料及制剂方面的应用。结果与结论:PAMPA在化合物筛选、制剂开发及验证等方面具有快速高通量筛选的优势,同时也为药物吸收预测方面增加了多角度全方位考察,有效的提高研发质量和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技术 体外渗透 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 处方筛选
下载PDF
苹果种质资源火疫病抗性鉴定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大江 高源 +7 位作者 张玉刚 张校立 孙思邈 路翔 郭绍霞 Khurshid STurakulov 李连文 王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2-1695,共14页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质资源 火疫病 离体 接种 评价 筛选
下载PDF
吸入制剂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法浅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蕾 魏宁漪 +3 位作者 周颖 林兰 陈翠翠 宁保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测定吸入制剂的粒径是确定粒子在呼吸道系统中空气动力学分布的重要方法。粒径测定的方法有级联撞击器法、激光衍射法、飞行时间光谱测定法等。尽管级联撞击器测定法步骤繁杂、耗时,但该测定法是国际公认、准确的方法并且是多国药典收... 测定吸入制剂的粒径是确定粒子在呼吸道系统中空气动力学分布的重要方法。粒径测定的方法有级联撞击器法、激光衍射法、飞行时间光谱测定法等。尽管级联撞击器测定法步骤繁杂、耗时,但该测定法是国际公认、准确的方法并且是多国药典收载的法定方法。本文就采用级联撞击器法对吸入制剂进行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的测定进行综述,包括该方法的原理和数据评估,不同吸入制剂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及该方法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给药 体外评价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级联撞击器
原文传递
应用药物转运体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伊秀林 司端运 刘昌孝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341-346,共6页
药物转运体在药代动力学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药效发挥、以及药物毒性作用等密切相关。基于转运体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还能影响到临床合并治疗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关系。本研究室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实用... 药物转运体在药代动力学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药效发挥、以及药物毒性作用等密切相关。基于转运体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还能影响到临床合并治疗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关系。本研究室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实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间相互作用评价,高效表达人药物转运体蛋白的体外筛选系统,并已将其应用于新药的筛选研究。此方法的特点在于,以表达人药物转运体蛋白的宿主培养细胞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前期提供与临床试验相似的研究结果,今后必将成为药物研发领域有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转运体 药代动力学 药物筛选 体外评价
原文传递
共修饰冰片和叶酸的阿霉素聚酰胺-胺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晶晶 郭曼曼 +4 位作者 韩顺平 孙悦 费伟东 徐秀玲 李范珠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905,共7页
本文基于聚酰胺-胺[poly(amido amine),PAMAM G5]树状大分子,通过化学合成叶酸(folic acid,FA)介导的、冰片(borneol,BO)修饰的新型纳米载体(FA-BO-PAMAM),并包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以达到增加药物血脑屏障(blood-brain b... 本文基于聚酰胺-胺[poly(amido amine),PAMAM G5]树状大分子,通过化学合成叶酸(folic acid,FA)介导的、冰片(borneol,BO)修饰的新型纳米载体(FA-BO-PAMAM),并包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以达到增加药物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透过性和提高脑胶质瘤靶向性的目的。通过1H NMR验证合成载体的结构,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DLS)分别对FA-BO-PAMAM的形貌、粒径和表面电势进行表征;另外基于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和脑胶质瘤细胞(C6)双细胞模型考察载体的细胞毒性,以及载药复合物体外跨BBB膜转运的能力、细胞摄取效率和体外抗肿瘤的效果。1H NMR的结果表明FA-BO-PAMAM合成成功,在TEM下呈类圆形,大小分布均匀,粒径为(22.28±0.42)nm,zeta电位为(7.6±0.89)m V(n=3)。细胞毒性和体外跨BBB转运实验结果显示,PAMAM功能化修饰冰片显著地降低了PAMAM毒性,提高了生物安全性,同时增加了载药复合物跨BBB转运率。细胞摄取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叶酸的修饰增加了C6细胞对载药复合物的总摄取量,且提高了体外对C6细胞的抑制率。因此,该新型靶向纳米载体增加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量,显示了其在治疗脑胶质瘤应用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冰片 叶酸 阿霉素 脑胶质瘤 血脑屏障 体外评价
原文传递
中药毒理学研究中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海媚 谢晓芳 彭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02-210,共9页
中药毒性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大多数中药毒性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均处在探索和积累阶段。面对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有毒中药的毒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阐明毒性发生机制,建立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中药安全性的评... 中药毒性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大多数中药毒性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均处在探索和积累阶段。面对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有毒中药的毒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阐明毒性发生机制,建立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中药安全性的评价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毒理学的研究思路、手段和方法,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新方法应用于中药毒性标志物挖掘和毒性机制等方面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作为传统动物模型毒性评价的替代方法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现早期、轻微和隐匿的中药毒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且基于人类细胞或细胞系的体外毒理学检测途径的定量自动化高通量检测与筛选,更是提高了中药毒理学的检测效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系统地梳理和综述关于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的优势、特殊性、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发展和完善中药毒性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毒理学 体外细胞毒性 评价指标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处方筛选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晓堂 王晶 +3 位作者 王颖 孙佳轶 聂淑芳 潘卫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筛选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考察了吡罗昔康在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对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初步配伍研究;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研究处方中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形成微... 筛选吡罗昔康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的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考察了吡罗昔康在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对不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进行初步配伍研究;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研究处方中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的能力和区域;对制剂粒径及溶出度进行考察。处方选用肉桂醇作为吡罗昔康的溶剂,以Labrafil M1944CS为油相,Cremophor EL为表面活性剂,Transcotol P为辅助表面活性剂。所得3个处方乳化后的粒径及分布分别为(32.2±5.0)、(40.1±6.4)、(81.9±12.2)nm。制剂溶出速度快。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最优处方,研制了吡罗昔康SMED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罗昔康 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 三元相图 处方设计 体外评价
下载PDF
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技术评定不同剂量植酸酶作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铁鹰 汪儆 +1 位作者 雷祖玉 卢庆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07-1312,共6页
对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技术评定不同剂量植酸酶在玉米-豆粕日粮中作用效果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在体外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添加与不添加植酸酶的6种玉米-豆粕日粮磷体外消化率和无机磷释放量。结果表明:磷体外消化率和无机磷释放量随植酸... 对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技术评定不同剂量植酸酶在玉米-豆粕日粮中作用效果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在体外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添加与不添加植酸酶的6种玉米-豆粕日粮磷体外消化率和无机磷释放量。结果表明:磷体外消化率和无机磷释放量随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1),添加不同剂量的植酸酶日粮,磷体外消化率和无机磷释放量与肉仔鸡日增重、采食量、回肠磷消化率、胫骨灰分和磷的沉积以及胫骨灰分中磷的含量等指标均存在强相关(R2=0.971,0.990,0.962,0.903,0.866,0.986和R2=0.970,0.987,0.976,0.898,0.859,0.984)。利用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技术,可以评定和预测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磷利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 肉仔鸡 玉米-豆粕日粮 植酸酶 评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