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角茴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琴 蒋林 温其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综述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加工利用现状;通过深加工,可提取八角芳香油及八角茴香油树脂。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加工利用
下载PDF
八角茴香挥发油抗念珠菌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赵俊丽 骆志成 +4 位作者 武三卯 周晓黎 薛晓云 石磊 李文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八角茴香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及与氟康唑在联合抑菌实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参照NCCLSM27-A方案中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八角茴香挥发油对130株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FC),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 目的探讨八角茴香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及与氟康唑在联合抑菌实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参照NCCLSM27-A方案中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八角茴香挥发油对130株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FC),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同时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18株念珠菌进行了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的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结果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MIC及MFC分别为白念珠菌1517.16μg/mL与2248.55μg/mL、光滑念珠菌1169.24μg/mL与2338.49μg/mL、近平滑念珠菌1320.03μg/mL与1741.79μg/mL、热带念珠菌1203.50μg/mL与2407.01μg/mL、克柔念珠菌1516.32μg/mL与2144.40μg/mL及季也蒙念珠菌1072.64μg/mL与2144.40μg/mL。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两组间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ICI)差异无显著性(P=0.67)。结论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常见致病性念珠菌有程度相似的抗菌作用;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念珠菌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挥发油 抗念珠菌活性 氟康唑 抑菌实验
原文传递
八角茴香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黄丽贞 谢滟 +4 位作者 姜露 邓家刚 何育佩 谈美明 游健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章依据国内外有关八角茴香研究的文献,综合介绍了近年来八角茴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涉及抗菌、镇痛、抗病毒等。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八角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何斌 黎跃 王凌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6,共4页
选择邻近分布、母岩一致、立地条件及林龄相近且均为成熟林(40a)的八角、灰木莲和马尾松林分标准地,对3种不同人工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贮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小顺序为灰木莲、... 选择邻近分布、母岩一致、立地条件及林龄相近且均为成熟林(40a)的八角、灰木莲和马尾松林分标准地,对3种不同人工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贮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小顺序为灰木莲、八角林、马尾松林;八角林地土壤(0~100cm)持水量与灰木莲林基本一致,均明显高于马尾松林;林地表层土壤(0~20cm)的初渗值和稳渗值均为八角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若以林分的总持水量即地上部分与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总量为指标,则灰木莲林分的总持水量最大(765.04t/hm2),其次为八角林分(713.35t/hm2),最小为马尾松林分(573.30t/hm2)。因此,八角林兼有经济林和生态林的功能,除了经济效益外,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等都有良好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林龄 八角 灰木莲 马尾松 人工林 林冠层 林下植被层 枯枝落叶层 林地土壤 贮水性能 总持水量 水源涵养功能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八角茴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琴 蒋林 温其标 《粮食与油脂》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该文综述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加工利用现状;通过深加工,可提取八角芳香油及八角茴香油树脂。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油 八角茴香树脂
下载PDF
八角茴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熊燕子 龚正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30,35,共4页
八角茴香通过深加工可以提取八角茴香油、八角油树脂以及莽草酸,文章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提取方法以及八角茴香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深加工 提取方法 应用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生长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肖良俊 宁德鲁 +4 位作者 李勇杰 廖永坚 毛云玲 韩明跃 陈海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产量、树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八角幼林产量最佳施肥比例是K2B1N3P3即(氯化钾250g·株-1、硼肥25g·株-1、尿素489.1g...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产量、树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八角幼林产量最佳施肥比例是K2B1N3P3即(氯化钾250g·株-1、硼肥25g·株-1、尿素489.1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树高增长最佳施肥比例是N3K2P2B2即(尿素489.1g·株-1、氯化钾250g·株-1、钙镁磷肥555.6g·株-1、硼肥50g·株-1),冠幅增大最佳施肥比例是N3P3K2B1即(尿素489.1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氯化钾250g·株-1、硼肥25g·株-1),地径增粗最佳施肥比例是K3P3B3N1即(氯化钾375g·株-1、钙镁磷肥833.3g·株-1、硼肥75g·株-1、尿素163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正交试验 配方施肥 增量
下载PDF
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阳小勇 唐荣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4-195,200,共3页
文章综述了已报道的八角茴香中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按苯丙素类、萜烯类、萜烯醇类进行分类;对非挥发性成分按有机酸类、黄酮类、萜类与甾体类进行分类;同时对茴香油与茴香醛的主要应用做了详细概述。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茴香醛 挥发 抗菌
下载PDF
八角茴香及其提取物莽草酸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祖磊 朱祥瑞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1-535,共5页
随着2005年禽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作为中国传统香料的八角茴香由于含有抵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成分——莽草酸,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达菲又是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两种治疗药物之一。作为达菲的原材料的开发、利用研究又再度... 随着2005年禽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作为中国传统香料的八角茴香由于含有抵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成分——莽草酸,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达菲又是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两种治疗药物之一。作为达菲的原材料的开发、利用研究又再度升温。鉴于禽流感疫情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治疗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查询、整理,从原料八角茴香的外形特征鉴别、化学成分,提取物莽草酸的分离提取纯化、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以及新原料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八角茴香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以及主要提取物的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草酸 八角茴香 分离提取
下载PDF
八角炭疽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耀军 陆志华 +1 位作者 黄乃秀 黄华艳 《广西林业科学》 2003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对广西宁明县的八角炭疽病病叶标样 ,按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 :无性阶段为球炭疽菌 (Colletotrichumcoccdes (Wall)Hughes) ;发育成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小丛壳菌属一新种 ,命名为八角小... 对广西宁明县的八角炭疽病病叶标样 ,按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 :无性阶段为球炭疽菌 (Colletotrichumcoccdes (Wall)Hughes) ;发育成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小丛壳菌属一新种 ,命名为八角小丛壳菌 (GlomerellailliciumW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炭疽病 球炭疽菌 八角小丛壳菌
下载PDF
八角茴香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二劳 徐未芳 刘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4-196,共3页
八角茴香为药食两用资源,应用范围广泛,在我国资源丰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八角茴香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资源,在医药、卫生和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八角茴香抗氧化活性在我... 八角茴香为药食两用资源,应用范围广泛,在我国资源丰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八角茴香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资源,在医药、卫生和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八角茴香抗氧化活性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为八角茴香抗氧化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抗氧化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八角出口东盟国家市场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永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八角出口东盟国家市场情况,为我国八角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分析近年来我国八角干果、八角茴油出口东盟国家市场贸易现状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后对我国八角产业的影响,... 【目的】分析我国八角出口东盟国家市场情况,为我国八角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分析近年来我国八角干果、八角茴油出口东盟国家市场贸易现状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后对我国八角产业的影响,探讨八角产业发展对策。【结果】我国八角干果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贸易量占当年出口贸易总量的20%左右,呈逐年增加趋势;八角茴油占当年出口贸易总量的5%左右,市场略有波动。【建议】适当扩大规模,推进八角产业化经营;提高八角种管水平和品质;提高八角产品加工水平,增加八角产品附加值;加快建立完整的八角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品牌运行战略;组建八角进出口商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等,以推动我国八角产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东盟国家 出口 市场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广西八角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辉 李开祥 陆顺忠 《广西林业科学》 2008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概述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香料资源——八角的生产、销售和深加工现状,通过分析八角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广西八角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八角 加工利用
下载PDF
云南富宁八角茴香茎和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相中 古昆 +1 位作者 李聪 陶云海 《云南化工》 CAS 2002年第6期17-18,21,共3页
分别采用溶剂提取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春季云南富宁产八角茴香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 ,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 ,并用GC 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八角茴香的茎含主要成分 2 4个 ,嫩叶中只含 4 反式丙烯基茴... 分别采用溶剂提取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春季云南富宁产八角茴香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 ,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 ,并用GC 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八角茴香的茎含主要成分 2 4个 ,嫩叶中只含 4 反式丙烯基茴香醚 1个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富宁八角茴香 挥发油 化学成分 研究 GC-MS 4-反应丙烯基茴香醚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14
15
作者 俞静静 李风华 +1 位作者 陈素红 吕圭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建立松叶中莽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松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对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2... 目的:建立松叶中莽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松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对不同产地马尾松等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2∶9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3 nm。通过优化参数(溶剂体积、浸泡时间、提取次数)确定莽草酸含量测定前处理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不同产地马尾松及同一产地不同种属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结果:莽草酸的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为加水60 m L超声提取50 min;松叶莽草酸在0.094-1.8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56%);方法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不同种属松叶中莽草酸的含量为2.62%-0.07%,其中红松、马尾松较高,落叶松最低;在所测的不同产地马尾松中莽草酸的含量为4.28%-2.00%,其中广西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最高,河南产马尾松含量最低。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松叶药材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不同种属松叶中,马尾松含量较高;不同产地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广西、四川、浙江、江苏产马尾松中莽草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流感特效药 达菲 松叶 莽草酸 八角茴香 产地种属比较 药物资源开发
原文传递
八角茴香的加工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彭程 胡长利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 2007年第6期39-43,共5页
八角茴香在食品调味料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该文从原基物料八角、八角茴香加工制作方法、等级规格、化学成分、提取芳香油种类用途、呈香物质、药用作用等几方面对八角茴香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八角 八角加工 八角茴香油 八角茴香成分
下载PDF
八角茴香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及稳定性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长花 王征远 +1 位作者 刘俊 王晟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9-192,共4页
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含茴香油,因此具有抑菌防腐作用。以超声波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牛津杯法对其抑菌作用及影响抑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提取液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 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含茴香油,因此具有抑菌防腐作用。以超声波法提取的八角茴香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牛津杯法对其抑菌作用及影响抑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提取液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6,30.2,33.5和34.8 mm,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mL,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312 g/mL。八角茴香提取液在酸性环境、紫外照射和K^+、Na^+、Ca^+、Fe2^+、Fe3^+等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均具有较好抑菌稳定性,但对长时间高温处理和碱性环境敏感。因此,八角茴香提取物适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并且适应多种加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抑菌 牛津杯法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八角林不同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吕钦杨 韦献东 +3 位作者 陈鑫 卢晶晶 陶志华 王凌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8-1144,共7页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材料,研究全光照(CK)以及八角(Illicium verum)林冠郁闭度分别为0.9、0.7、0.5时,对2种植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度除了对山茶的叶宽影响不显著以外,对金花...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材料,研究全光照(CK)以及八角(Illicium verum)林冠郁闭度分别为0.9、0.7、0.5时,对2种植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度除了对山茶的叶宽影响不显著以外,对金花茶和山茶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金花茶和山茶在郁闭度0.5、0.7、0.9下的株高、地径、生物量都有增加,均显著高于CK,且金花茶的增加幅度大于山茶。2种植物的比叶重都随郁闭度的增加先降后升,都在全光照下最大;2种植物的叶长、叶宽都在全光照下最小,而叶厚在全光照下最大;叶面积、比叶面积随郁闭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郁闭度0.7最大,CK最小。金花茶在郁闭度0.7和山茶在郁闭度0.5的Pn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均随着有效光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均有显著影响;随着郁闭度的增大,金花茶和山茶的叶片AQY、Pmax、LSP先增大后减小,金花茶均在郁闭度0.7时最大,山茶均在郁闭度0.5时最大;2种植物的LCP在全光照下最大;金花茶Rd在全光照下最大,山茶的Rd在郁闭度0.5下最大。综合分析得知,金花茶和山茶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且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合在郁闭度0.5~0.7下的环境下生长,但强光环境不利于2种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林 郁闭度 金花茶 山茶 形态特征 光合参数
下载PDF
稀土对八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成群 黄宝灵 牟继平 《广西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228-231,240,共5页
用 0 mg/ L、 5 0 m g/ L、 10 0 m g/ L、 2 0 0 mg/ L、 30 0 mg/ L、 5 0 0 mg/ L浓度稀土 (RE)处理八角 (Illiciumverum Hock. f.)种子和幼苗 ,结果表明 :10 0 mg/ L浓度 RE增加种子发芽时的根长、芽长、侧根数和提高种子活力指数... 用 0 mg/ L、 5 0 m g/ L、 10 0 m g/ L、 2 0 0 mg/ L、 30 0 mg/ L、 5 0 0 mg/ L浓度稀土 (RE)处理八角 (Illiciumverum Hock. f.)种子和幼苗 ,结果表明 :10 0 mg/ L浓度 RE增加种子发芽时的根长、芽长、侧根数和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最显著 ;2 0 0 mg/ L浓度 RE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日平均发芽率和发芽值最显著 ;30 0 mg/ L浓度 RE提高发芽高峰值和降低平均发芽天数最显著 ;10 0 m g/ L浓度 RE对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最显著 ;2 0 0 mg/ L浓度 RE增加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最显著 ;2 0 0 mg/ L和 30 0 m g/ L浓度 RE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最显著 ;10 0 mg/ L和 2 0 0 mg/ L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最显著 ;各种浓度的 RE均能提高超氧物歧化酶活性 ;2 0 0mg/ L和 30 0 mg/ L 浓度 RE能显著降低叶片在低温和高温干旱处理下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效应 稀土
下载PDF
八角茴香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利民 陆宁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2,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八角茴香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小麦纹枯病菌(Rizoctonia cerealis)、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posap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菌作用,结果表...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八角茴香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小麦纹枯病菌(Rizoctonia cerealis)、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posap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 g/mL时,八角茴香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八角茴香根和枝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低,抑菌率均低于50%,果皮和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均高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