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国栋 吴迪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昭东 《中国冶金》 CAS 2009年第12期1-14,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消化引进技术、自主集成和自主创新,中国已经跻身于轧制技术发达国家之列。针对主要的钢材品种,即热轧带钢、中厚板、冷轧带钢、长材、管材等,分别从工艺、装备、产品等几方面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消化引进技术、自主集成和自主创新,中国已经跻身于轧制技术发达国家之列。针对主要的钢材品种,即热轧带钢、中厚板、冷轧带钢、长材、管材等,分别从工艺、装备、产品等几方面总结了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有创新性的进展。同时指出,今后中国轧钢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的技术改造,突破制约钢铁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开发节能减排、创新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钢铁材料的减量化、节约型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钢技术 热轧带钢 冷轧带钢 中厚板 长材 管材 技术改造 关键技术 减量化
原文传递
600℃高温钛合金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6
2
作者 刘莹莹 陈子勇 +1 位作者 金头男 柴丽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3-1869,1883,共8页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好、热强度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相比于铝、镁轻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优异,因而在航空发动机耐高温部件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应用潜力。1954年,美国研发出了第一种实用型高温钛合金Ti-6Al-4V,高温长时使用温度为300~350℃,综合性能良好,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使用。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其他各国也都相继研发出了一些使用温度更高的高温钛合金,直至1984年,英国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温度达600℃的高温钛合金IMI834。IMI834的典型特点是在原有的近α型高温钛合金Ti-Al-SnZr-Mo-Si体系中加入了0.06%C,扩大了两相区的加工窗口,优化了组织。在此之后,美国于1988年在原有高温钛合金Ti-6542S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一些合金元素的含量也获得了一种实用温度为600℃的高温钛合金Ti1100。1992年,俄罗斯在BT18Y的基础上用5%的高熔点W代替1%Nb也开发出了一种达600℃的高温钛合金BT36。而国内高温钛合金起步相对较晚,前期以仿制为主,后逐渐形成了以添加稀土元素为特色的高温钛合金体系,典型的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宝钛集团研发的Ti60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Ti600,它们的实际使用温度均为600℃,综合性能优异。总体来说,目前高温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很难突破600℃,主要是由于使用温度高于600℃时合金的热强性与热稳定性难以匹配协调,并且合金的抗氧化性急剧下降,表面氧化严重,导致合金热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使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部位的零部件存在"钛火"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600℃及600℃以上的高温钛合金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的Ti1100、英国的IMI834、俄罗斯的BT36、中国的Ti60、TG6和Ti600(600℃高温钛合金)以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发展现状 热强性 热稳定性 加工工艺
下载PDF
中药分子鉴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4
3
作者 黄璐琦 袁媛 +4 位作者 袁庆军 金效华 张伟 钱丹 蒋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663-3667,共5页
中药分子鉴定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广泛应用阶段,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该文对中药分子鉴定使用原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技术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中药分子鉴别技术应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遵循... 中药分子鉴定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广泛应用阶段,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该文对中药分子鉴定使用原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技术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中药分子鉴别技术应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遵循在一定系统学研究背景,采取个案分析原则建立分阶层的鉴定体系。在此基础上研发满足实际需要的分子鉴定技术,以达到快速、现场、高通量、低成本的中药鉴定目的,将实验室成果进一步转化,服务于中药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子鉴定 使用原则 热点领域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轿车车身零件制造中的热成形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洪俊 范海雁 《模具制造》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传统的汽车冲压件成形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外车身制造的要求,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广泛研究和开发板材成形新技术、新工艺,并尝试在有限批量的生产中采用更多样的工艺和材料,而在结构件中则开始更多地采用非传统工艺。本文着重介... 传统的汽车冲压件成形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外车身制造的要求,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广泛研究和开发板材成形新技术、新工艺,并尝试在有限批量的生产中采用更多样的工艺和材料,而在结构件中则开始更多地采用非传统工艺。本文着重介绍了热成形技术在汽车冲压件成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技术 零件制造 轿车车身 汽车冲压件 车身制造 成形工艺 板材成形 传统工艺 国内外 结构件
下载PDF
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小丹 徐怀德 +2 位作者 孙田奎 张淑娟 黄小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 目的:为提高红枣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微波-热风联合干燥3种方式干燥红枣,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比较;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结果:利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对红枣进行干燥,总VC含量比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增加了99.53%、30.99%;褐变系数A420明显低于分段热风、微波间歇干燥产品,3种干燥方式的总黄酮含量接近。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红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量305g、119W微波干燥12min、间歇4min、间歇次数7次、然后55℃热风干燥9h、50℃热风干燥12h,红枣总VC含量达36.22mg/100g,总黄酮含量为35.53mg/100g、A420为0.3079,干燥时间为分段热风干燥时间的80%。结论: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是适合红枣的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干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微波 热风 联合干燥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高炉-转炉区段铁水运输温降综述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光 徐安军 贺东风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2,共7页
节能降耗是钢铁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温铁水作为冶炼过程中能量流的载体,铁水温度始终是降低钢铁生产成本、保障钢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高炉-转炉区段铁水热量损失的主要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了铁水运输过程温降的关键... 节能降耗是钢铁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温铁水作为冶炼过程中能量流的载体,铁水温度始终是降低钢铁生产成本、保障钢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高炉-转炉区段铁水热量损失的主要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了铁水运输过程温降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新型界面技术——"一包到底"模式,是铁水运行周期短、温降小的基本保障。钢铁企业还可以通过研制铁水覆盖剂,减小铁水面散热;优化铁水包保温结构,包括增设绝热层和保温盖等措施,有望为进一步减小铁水温降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 保温措施 温降 界面模式 一包到底
原文传递
先进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苏鹏 崔文峰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11期165-16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广泛应用,其加工制造理论和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其中,热压罐成型技术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在航空航天产品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现代大型飞机中应用的复合材料整体构件轮廓复杂度越...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广泛应用,其加工制造理论和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其中,热压罐成型技术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在航空航天产品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现代大型飞机中应用的复合材料整体构件轮廓复杂度越来越高,尺寸也越来越大,传统热压罐成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制造实际应用需求。因此,为提高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热压罐成型工艺的改进和优化依然是当前主要的途径。本文根据传统热压罐成型工艺流程和特点,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角度分析其工艺过程,针对下料环节、温度控制环节、压力控制环节以及模具设计等关键技术,给出现阶段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复合材料 热压罐成型技术 温度场控制技术
下载PDF
热镀锌带钢清洗工艺探讨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业科 黄幼知 《轧钢》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基于对清洗工艺的探讨 ,分析了各因素对带钢清洗效果、清洗控制、清洗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以及如何进行清洗净化度检验和清洗设备选择。
关键词 热镀锌 带钢 清洗工艺 清洗设备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专利发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涵彬 李明 +3 位作者 田世杰 扈榕嘉 李乐 赵晓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31,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技术。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CCUS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的构建,探究其专利文献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整体热点技术与前沿技术,各领域CCU...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技术。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CCUS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的构建,探究其专利文献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整体热点技术与前沿技术,各领域CCUS技术发展,以及其各自领域的热点技术和创新性技术。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是CCUS技术的研究大国,中国的专利权人大多是高校机构;废气处理技术和CO_(2)驱油技术是CCUS技术专利的热点技术;碳捕集技术中,热点技术是解吸塔技术的研究,利用含钙的化合物转化CO_(2)为无机盐后捕集的技术是新兴领域;碳利用技术中,利用CO_(2)生成碳纤维成为热点技术,混合利用技术是创新研究方向;碳封存技术中,罐体以及释放装置的技术专利是热点技术,不同环境中的包装技术以及运输过程中的装置发明是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CCUS 技术专利 CiteSpace软件 热点技术
下载PDF
热轧酸洗板质量问题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欣波 邱增帅 邵健 《轧钢》 2014年第5期14-16,共3页
针对热轧酸洗板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质量缺陷及低尺寸精度等问题,提出了热负荷前移的加热制度、降低尾部厚度精度以增加轧制稳定性、保证设备精度以减少划伤、采用激冷等手段解决轧辊系氧化铁皮缺陷等措施,使热轧酸洗板降级率大幅减... 针对热轧酸洗板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质量缺陷及低尺寸精度等问题,提出了热负荷前移的加热制度、降低尾部厚度精度以增加轧制稳定性、保证设备精度以减少划伤、采用激冷等手段解决轧辊系氧化铁皮缺陷等措施,使热轧酸洗板降级率大幅减少,并使结构用酸洗板规格范围得到了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酸洗板 表面质量 质量改进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模型构建及应用——以光刻技术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毛荐其 杜艳婷 +1 位作者 苗成林 郝存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专利数据系统、客观地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丰富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方法,帮助中国更加科学的实施战略布局。[研究方法]在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技术的... [研究目的]基于专利数据系统、客观地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丰富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方法,帮助中国更加科学的实施战略布局。[研究方法]在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技术的共现度大小,筛选热点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相似度、技术影响力和技术增长潜力率识别核心技术和潜力技术,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核心技术和潜力技术为节点,共现强度为边,计算结构洞并排序,选取排名前20位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结论]以光刻技术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或酶、光学元件、对表面涂布流体的一般工艺等技术是光刻技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中国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合理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技术 技术识别 潜力技术 热点技术 光刻技术 专利共类
下载PDF
熔融锌对热镀锌沉没辊的浸蚀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18
12
作者 樊自栓 《热喷涂技术》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综述了热镀锌带钢生产线沉没辊的工作情况及腐蚀机理,对国内外耐液锌腐蚀的材料以及表面防护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热喷涂涂层可以有效地减缓锌的腐蚀,并且耐高温无机封孔剂可大大提高热喷涂层耐液锌腐蚀性能,并提出了未来沉... 简要综述了热镀锌带钢生产线沉没辊的工作情况及腐蚀机理,对国内外耐液锌腐蚀的材料以及表面防护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热喷涂涂层可以有效地减缓锌的腐蚀,并且耐高温无机封孔剂可大大提高热喷涂层耐液锌腐蚀性能,并提出了未来沉没辊耐液锌腐蚀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沉没辊 机理 表面技术 综述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用热、温拌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对比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健 魏小皓 +1 位作者 刘鎏 田佳昊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龙西互通二期实体工程,对温拌和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结合料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比较了温、热拌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工艺的区别。研究得出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 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龙西互通二期实体工程,对温拌和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结合料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比较了温、热拌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工艺的区别。研究得出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路用性能相差不大;热拌环氧沥青的黏度与时间表现出对数相关的关系,使得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更长的容留时间,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要对拌和楼进行改造,而且料车不可以直接行驶于黏结层之上,这极大限制了温拌环氧技术体系在现有桥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因此从经济性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而言,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热拌 温拌 铺装性能 施工工艺
原文传递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CAE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4
作者 蔡玉俊 王玉广 +1 位作者 李国和 孙奇涵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共5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汽车的低油耗、低排放和安全性放在首位。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是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抗冲击和防撞性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行...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汽车的低油耗、低排放和安全性放在首位。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是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抗冲击和防撞性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热门技术。本文对超高强度钢板料热冲压成形CAE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对我国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板 热冲压 CAE技术
原文传递
热丝填充埋弧焊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桓 张宝红 +1 位作者 孙国夫 奚道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热丝填充埋弧焊是在传统埋弧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高效、节能的焊接新工艺。本文建立了热丝加热状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装备,在生产中应用该工艺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热丝 埋弧焊 焊接
下载PDF
全球3G领域专利计量及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3
16
作者 栾春娟 尹爽 《技术与创新管理》 CSSCI 2009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对全球3G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有助于加强和推动中国3G技术的发展。全球3G技术领域的专利计量分析显示,中国发展3G技术具备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中国排在世界前几位的3G专利技术的实力,和拥有华为公司这样的3G专利... 对全球3G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有助于加强和推动中国3G技术的发展。全球3G技术领域的专利计量分析显示,中国发展3G技术具备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中国排在世界前几位的3G专利技术的实力,和拥有华为公司这样的3G专利高产机构,都是中国发展3G技术的有利条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是中国发展3G专利技术的一些重要的国际竞争对手和挑战对象。中国3G技术的发展,需要注重软件、硬件及其软、硬件组合的专利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专利技术 专利计量 国家分布 核心专利 高产机构 热点技术领域
下载PDF
沥青双层摊铺设备及施工特点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邱丽鹏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双层摊铺设备及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特点的分析,为保持上面层超薄结构以及两层之间的透水性,进行"热对热"双层一体摊铺工艺。结果证明:双层沥青摊铺设备在一般的粘结层加磨耗层沥青结构路面施工中,可以增厚粘结层、减... 通过对双层摊铺设备及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特点的分析,为保持上面层超薄结构以及两层之间的透水性,进行"热对热"双层一体摊铺工艺。结果证明:双层沥青摊铺设备在一般的粘结层加磨耗层沥青结构路面施工中,可以增厚粘结层、减薄磨耗层,提高抗车辙能力及两层之间的粘结力,不用喷洒粘层油,节约材料成本,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双层摊铺 摊铺设备 热对热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干燥工艺对杏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庆惠 李忠新 +1 位作者 闫圣坤 阿布里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提高杏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利用自然晾晒与四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对杏在不同工艺以及状态下的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干燥温度或降低干燥介质的湿度有利于缩短干燥时间;为获得较好的杏干色泽,选用试验T1... 为提高杏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利用自然晾晒与四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对杏在不同工艺以及状态下的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干燥温度或降低干燥介质的湿度有利于缩短干燥时间;为获得较好的杏干色泽,选用试验T1作为较优的干燥工艺,此时杏干的L*和b*值分别为50.28和27.45。在相同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快慢依次为切分去核杏>去核杏>整杏,切分去核不仅能缩短杏的干燥时间,还可以获得较优的杏干色泽。该研究为热风干燥技术应用于杏的干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 干燥 色泽 工艺
原文传递
IF钢热轧生产工艺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潘竟忠 王艳东 《河北冶金》 2009年第3期11-13,共3页
对IF钢的热轧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IF钢 热轧 生产工艺 分析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融合建模方法及其在轧制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华东 田建艳 +3 位作者 王书宇 菅垄 刘咸贺 韩高鹏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针对目前热轧中神经网络控制模型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轧制规律钢种精度要求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现有热轧模型建立与优化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技术,提出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规则补偿模型的融合建模方法。针对两类特殊钢种的特性,... 针对目前热轧中神经网络控制模型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轧制规律钢种精度要求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现有热轧模型建立与优化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技术,提出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规则补偿模型的融合建模方法。针对两类特殊钢种的特性,详细阐述了基于模糊规则补偿模型的建立及实际应用过程,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给出建模中规则库的建立过程。实际生产过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神经网络融合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和厚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热轧带钢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轧制压力 神经网络 模糊技术 融合建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