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al Identity and Translator's Style: Cas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Tea Relevant Acts in Hong Lou Meng
1
作者 王冰 姜欣 《海外英语》 2011年第2X期148-149,共2页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thesis summarized leisure tea act, judging-time tea act to map translator's style. Through investigations on all these, the thesis succeeded in confirming the translator...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thesis summarized leisure tea act, judging-time tea act to map translator's style. Through investigations on all these, the thesis succeeded in confirming the translator's styles and pinpointing cultural identity as ess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styles. Hopefully, this could help to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to make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tyle. Moreover, the thesis wishes that with analysis of tea culture in Hong Lou Meng the translation of tea relevant acts receive greater priority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IDENTITY translator’s style hong lou meng version
下载PDF
《红楼梦》中歇后语的哈萨克语翻译策略分析
2
作者 阿依江·别力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大量运用了富有丰富文化含义的熟语,这些熟语给全书增加了活力,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和困难。该文比较分析《红楼梦》歇后语在翻译哈萨克语过程中的译介处理,阐释原文中歇后...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大量运用了富有丰富文化含义的熟语,这些熟语给全书增加了活力,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和困难。该文比较分析《红楼梦》歇后语在翻译哈萨克语过程中的译介处理,阐释原文中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再现得失。在翻译中归化能够使译文通顺,异化能够保留源文化内涵。翻译中译者根据语境灵活地把握维度,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同时把译文地道通畅地表达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哈萨克语译本 歇后语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系统功能理论翻译视角下《红楼梦》的预叙重建
3
作者 吴华杰 王晓彤 郭美岐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25-126,148,共3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应当实现语言语篇表达的功能对等。与西方文学相比,预叙在中国叙事作品中比较常见。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红楼梦》中的预叙更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其第一个英文全译本中,邦斯尔对预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应当实现语言语篇表达的功能对等。与西方文学相比,预叙在中国叙事作品中比较常见。作为古典小说的巅峰,《红楼梦》中的预叙更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其第一个英文全译本中,邦斯尔对预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对叙事作品翻译中的预叙重建有不少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理论 预叙 《红楼梦》 第一英文全译本 预叙重建
下载PDF
19世纪韩国对《红楼梦》文化术语的翻译
4
作者 赵旻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3,共8页
19世纪韩国红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应是1884年左右朝鲜王室命令宫中译官等人员翻译整部《红楼梦》,即所谓“乐善斋本《红楼梦》”的完成。遗憾的是,此《红楼梦》除了译文与部分注解以外,没有任何序、跋、凡例等副文本,故目前对乐善斋本... 19世纪韩国红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应是1884年左右朝鲜王室命令宫中译官等人员翻译整部《红楼梦》,即所谓“乐善斋本《红楼梦》”的完成。遗憾的是,此《红楼梦》除了译文与部分注解以外,没有任何序、跋、凡例等副文本,故目前对乐善斋本《红楼梦》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其翻译方式与翻译的正误得失等问题上,较难分析译者的文化态度与翻译策略等。本文将借助翻译学中文化学派的理论框架,引介其理论视角,分析乐善斋本《红楼梦》对清代文化术语的翻译事例,并在此基础上解读乐善斋本《红楼梦》的历史性,它反映了当时朝鲜北学的核心思想,为自国文学的发展详解中国文学,同时便于纯韩语读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乐善斋本《红楼梦》 文化术语 译官 北学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红楼梦》麦克休英译本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岑群霞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该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考察1958年美国出版的《红楼梦》麦克休英译本。结果发现,麦克休姐妹作为具女性主义意识的美国女译者,在有意无意间运用女性主义翻译家Flotow所提倡的增补、加前言、'劫持'(删节、改写)以及再现等女性主... 该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考察1958年美国出版的《红楼梦》麦克休英译本。结果发现,麦克休姐妹作为具女性主义意识的美国女译者,在有意无意间运用女性主义翻译家Flotow所提倡的增补、加前言、'劫持'(删节、改写)以及再现等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成功再现且增强了作为女性赞歌的《红楼梦》原文本隐含的女性主义色彩,增进了该英译本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 《红楼梦》英译 麦克休译本
原文传递
《红楼梦》泰译本回目翻译美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华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红楼梦》泰译本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极少,运用翻译美学理论,从音韵、意境、形式等方面将泰译本《红楼梦》回目与原著回目进行观照对比,探究在中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语言符号转换过程中的美学传达。研究发现,泰译本《红楼梦》回目翻译... 《红楼梦》泰译本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极少,运用翻译美学理论,从音韵、意境、形式等方面将泰译本《红楼梦》回目与原著回目进行观照对比,探究在中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语言符号转换过程中的美学传达。研究发现,泰译本《红楼梦》回目翻译注重字斟句酌忠实原文,力求重现古典意境,重视对原文本的阐释,又因受到文本内外相关不可译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少量错译、漏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泰文译本 回目 翻译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