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创新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霍丽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3,共7页
新时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职业教育整省提质培优创新的有力抓手,是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高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增长极,承载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具有系统协同性、多元共生性、动态调... 新时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职业教育整省提质培优创新的有力抓手,是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高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增长极,承载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具有系统协同性、多元共生性、动态调节性、极化扩散性的运行特点。各高地供给建设应以产业匹配度、产教融合度、资源聚集度、治理协同度为成效表征,锚定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强化优质要素协同,推进专业集群内涵建设,系统打造产城教融合体,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社会建设的水平,彰显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增长的示范成效,系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高地建设 创新体系 增长极
原文传递
鄂西渝东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海敬 胡明毅 +1 位作者 喻高明 刘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为探讨礁滩储集岩的分布规律,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鄂西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详细介绍了层序划分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是在大的海退背景下沉积的一套碳酸盐岩,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每个... 为探讨礁滩储集岩的分布规律,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鄂西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详细介绍了层序划分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是在大的海退背景下沉积的一套碳酸盐岩,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发育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对比发现有利的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层序Ⅱ的台地边缘鲕滩和台地内鲕滩。飞四段的局限台地相,具有很好的孔渗性,成为最有利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渝东 飞仙关组 层序地层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高原低氧环境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国豪 张茜 张研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位居各大系统首位。高原环境以缺氧为主要特征,就心脏而言,为适应低氧变化,可引发心肌细胞损伤、心室重塑和心功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细胞疗法的主要参与者,通... 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位居各大系统首位。高原环境以缺氧为主要特征,就心脏而言,为适应低氧变化,可引发心肌细胞损伤、心室重塑和心功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细胞疗法的主要参与者,通过直接再生、旁分泌作用、免疫调节、微环境改善和促进内源性心脏修复的方式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心血管疾病具有疗效。近年来有关高原地区应用MSCs防治高原病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现就MSCs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作一阐述,旨在明确高原低氧环境下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特点及MSCs对其作用机制和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心血管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HIF-1Α
原文传递
基于组合赋权−欧氏距离的高原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樊燕燕 韩诗雨 +1 位作者 江旭 吕昱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36-3546,共11页
高原地区铁路运营系统是综合性工程系统,其中运营期安全系统是重中之重。为研究高原地区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的韧性,保障铁路系统运营期的安全,将韧性理论引入运营期安全系统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原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概念,... 高原地区铁路运营系统是综合性工程系统,其中运营期安全系统是重中之重。为研究高原地区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的韧性,保障铁路系统运营期的安全,将韧性理论引入运营期安全系统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原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概念,结合高原地区铁路特点,建立了包含管理系统、人员系统、环境系统和物质系统的高原地区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韧性动态演进的适应性、抵抗性和恢复性等过程属性,建立了评价指标与过程属性之间的联系。为解决指标中定性和定量的问题,对韧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组合赋权,并通过欧氏距离法量化高原地区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等级。研究发现:在1级指标中,环境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在2级指标中,地震烈度对整体韧性等级影响最大,应着重关注环境系统中的指标,且应对地震烈度较高的区段予以更高关注。选取青藏铁路中的一段作为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并得到了实例工程的韧性等级处于基本韧性的结果,并针对工程特点,从评价指标和过程属性2个方面提出了韧性提升建议。基于组合赋权−欧氏距离的高原地区铁路运营期安全系统韧性评价可用于对实际工程韧性情况进行判断,可为铁路运营管理者开展韧性建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铁路 安全系统 韧性评价
下载PDF
应用数学方面一些最新的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LINYi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2002年第2期99-104,108,共7页
Some activitie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re seen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a two-part series. In part 1, we will emphasize 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exponential prediction models. On a systemic construction of the quant... Some activitie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re seen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a two-part series. In part 1, we will emphasize 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exponential prediction models. On a systemic construc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mathematic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n impassible chasm betwee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that existance and structures of systems are independent of human consciousness. For the purpose of prediction, concepts of calculus are generalized to discrete time s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数学 Hilbert悖论 时间序列 预测 highland难题 数学模型
下载PDF
NaCl胁迫西藏青稞芽期幼苗根系生长特性及其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春葆 原红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26-32,共7页
【目的】了解NaCl胁迫对西藏青稞芽期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与耐盐性的关系,筛选出耐盐性青稞品种(系)。【方法】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0、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青稞,以相对活力指数为指标回归分析得到NaCl胁迫半... 【目的】了解NaCl胁迫对西藏青稞芽期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与耐盐性的关系,筛选出耐盐性青稞品种(系)。【方法】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0、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青稞,以相对活力指数为指标回归分析得到NaCl胁迫半致死浓度(LC_(50)),以LC_(50)为胁迫浓度处理28份青稞,研究NaCl胁迫对青稞根系形态特性影响,筛选耐盐性青稞品种(系)。【结果】西藏青稞幼苗相对活力指数随NaCl溶液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浓度与相对活力指数回归方程为:y=-0.0022x+0.9107;以LC_(50)为浓度胁迫青稞芽期幼苗,发芽率、芽长、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芽长最敏感,单株鲜重最迟钝;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发芽率显著相关,与最长根长极显著相关,与单株干重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3处可以将青稞分为4大类,其中A类相对活力指数达到0.71,耐盐性最强。【结论】NaCl胁迫青稞半致死浓度为186.68 mmol/L;发芽率、根长、单株干重可作为青稞耐盐性材料筛选的辅助指标。结合相对活力指数及聚类分析,筛选到3份材料(WDM03018、WDM03722、WDM04526)耐盐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溶液 青稞 根系 耐盐性 半致死浓度 西藏
下载PDF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研究
7
作者 楚雨萌 杜天颜 +1 位作者 陈治宇 张向前 《特区经济》 2022年第10期44-48,共5页
加快构筑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我国人才战略、培养模式和技术创新高地建设战略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剖析我国建设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环... 加快构筑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我国人才战略、培养模式和技术创新高地建设战略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剖析我国建设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环境,坚持战略优先、人员集中战略、创造与应变和人才培养跨界战略的原则,明确提出短期、中期、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差异化构建,在世界创新网络建设中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建立战略科学家人才培养梯队,完善发展以信任为基础的国际人才培养使用制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战略
下载PDF
缅甸克钦地区政治体系变迁研究——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述评
8
作者 康逸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一书是利奇根据自己对缅甸境内的克钦人社会制度的田野调查资料而写成的。本文力图对此书的主要内容、相关理论、创新性等方面展开述评。
关键词 缅甸高地 政治体系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制度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明仁 柏思琪 王晓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3,共8页
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界定与分析高水平人才高地概念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 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界定与分析高水平人才高地概念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状况进行整体的分析,并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据此进一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制度体系建构的思路:重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注重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对国际人才吸引与环境建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与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才服务保障供给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水平人才高地 人才政策 制度体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兴元 蒋成芳 +1 位作者 李俊成 沈禹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0-1877,共8页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水分利用率提高54.1%,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塬区 果-草-鸡耦合系统 功能耦合 耦合效益 生态循环模式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高原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禾苗 刘杰 +2 位作者 张悦 傅钰 周皓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高原矿井通风系统方案选择中指标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运用AHP法和TOPSIS法的基本理论构建AHP-TOPSIS评价模型。以云南某矿为例,初拟3种通风方案,考虑经济、技术、安全3个指标层面,先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TOPSIS法计算贴近度... 为了解决高原矿井通风系统方案选择中指标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运用AHP法和TOPSIS法的基本理论构建AHP-TOPSIS评价模型。以云南某矿为例,初拟3种通风方案,考虑经济、技术、安全3个指标层面,先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TOPSIS法计算贴近度,最后综合评价得出3种通风系统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25.67%、54.99%、62.97%,即第3种方案最优。AHP-TOPSIS评价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原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了不同通风系统方案的优劣,优选结果符合实际,证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矿井通风系统 判断矩阵 理想解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关键——以一流人才体系为中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益东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高水平人才高地不仅是高水平人才聚集区,更是破“五唯”立新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前瞻布局的人才特区,是原始创新和文理交融的策源地。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打造一流人才体系,包括一流人才的驱动、甄选、吸引、组织管理与自主培养等。为... 高水平人才高地不仅是高水平人才聚集区,更是破“五唯”立新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前瞻布局的人才特区,是原始创新和文理交融的策源地。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打造一流人才体系,包括一流人才的驱动、甄选、吸引、组织管理与自主培养等。为此本文对愿景驱动、一流人才的标准、甄选方法等进行探讨,分析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与一流学科对促进自主培养与留住一流人才的重要作用。鼓励原始创新见效最快的方式是盘点已经问世却尚未得到公认的原创成果,让完成人及时胜出。未来观与AI大爆发决定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前瞻布局,强调安全与发展同等重要。指出借助AI for Science在科研管理创新上的潜力与功效,推动AI+科技评价和AI化改革,知识点考核,杜绝垃圾论文、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应该从对标硅谷,到跃升为绿色、人文、科技、安全的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实现我国科技的高质量、安全永续的发展,推动世界科学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流人才体系 AI+科技评价 世界科学中心建设
下载PDF
人才高地竞争发展阶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
作者 李峰 方娜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27-34,共8页
建设人才高地是实现新时代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建立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审视人才高地的竞争力水平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优化人才高地的建设路径。鉴于目前还未形成专业系统的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人才高地竞争力水平与发展态势... 建设人才高地是实现新时代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建立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审视人才高地的竞争力水平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优化人才高地的建设路径。鉴于目前还未形成专业系统的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人才高地竞争力水平与发展态势如何评估尚未可知,故以国家竞争发展阶段为理论基础,将人才高地发展分为起步、培育、成熟和巩固4个阶段。研究发现,这4个阶段人才高地核心竞争优势来源分别为建设良好人才环境、加大人才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可持续竞争力。因此,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评价原则,构建包括人才环境、人才投入、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在内的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人才高地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高地 国家竞争发展阶段 竞争优势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西藏高原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韧性评估
14
作者 易礼发 陈敏 《西藏科技》 2024年第10期59-66,共8页
评估西藏高原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韧性,有助于保障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帮助更快建成高原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于西藏交通的特殊情况,文章从服务性、鲁棒性、安全性、可修复性、经济可持续性、自适应性入手选取15个指标,构建了贝叶斯... 评估西藏高原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韧性,有助于保障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帮助更快建成高原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于西藏交通的特殊情况,文章从服务性、鲁棒性、安全性、可修复性、经济可持续性、自适应性入手选取15个指标,构建了贝叶斯网络模型,对6个高原城市2015到2021年的道路交通系统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藏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整体呈现增强趋势,但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拉萨市韧性水平远高于其他市,日喀则、昌都市韧性增长较快,年平均值超过2.5%,林芝、山南和那曲市韧性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增长缓慢。敏感性分析结果指出,增强高原城市群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的首要措施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文章以韧性评估结果为依据,力求为促进西藏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城市群 道路交通 系统韧性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滇中高原区城镇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松志 武友德 赵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23-125,共3页
滇中高原区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城镇体系是否完善,不仅对云南省的发展,而且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滇中高原区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剖... 滇中高原区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城镇体系是否完善,不仅对云南省的发展,而且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滇中高原区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剖析,研究其优化对策,并对滇中城市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区 城镇体系 结构 优化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56-63,共8页
针对西安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从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国际旅游收入四个方面对包括西安市在内的八个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同时采用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八个城市的内... 针对西安市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从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国际旅游收入四个方面对包括西安市在内的八个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同时采用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八个城市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水平进行逐年测度,继而提出促进西安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综合实力以及大力引进开放人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面板主成分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广佛同城化下荔湾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拉昌 吴兰波 谢媛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44-47,共4页
文章分析了广佛同城化背景下荔湾区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实现广佛产业对接,建立产业对接高地的设想及相关对策与建议:加强白鹅潭新一代CBD的规划与设计,加强土地整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空间,提供政策保障;加... 文章分析了广佛同城化背景下荔湾区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实现广佛产业对接,建立产业对接高地的设想及相关对策与建议:加强白鹅潭新一代CBD的规划与设计,加强土地整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空间,提供政策保障;加大文化营销力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同城 荔湾区 产业高地 现代产业体系
下载PDF
上海建设全球电竞之都及人才高地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静 王丽 《中国名城》 2021年第6期38-45,共8页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电竞产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随着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于2017年提出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国际电竞人才高地是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国际电竞人才高地是指汇聚了一定数量和规模...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电竞产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随着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于2017年提出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国际电竞人才高地是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国际电竞人才高地是指汇聚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世界一流的电竞人才和以这些人才为核心的人才群体、能够引领全球电竞产业发展的人才密集区。对国际电竞人才高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评价需要构建科学严谨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统计法构建了一个包含5大系统、13个要素和25个指标的国际电竞人才高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上海的国际电竞人才高地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历时评价,从而推动其全球电竞之都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上海 全球电竞之都 国际电竞人才高地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双光源火灾探测器在高原动集动车组的应用
19
作者 杜恒良 邱源 +2 位作者 薛宏佺 陈立 曾平 《智慧轨道交通》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高原动集动车组拖车火灾报警系统在研制过程中,为降低火灾误报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在既有CR200J(鼓形)动车组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方案改进和技术创新。首先,使用了双光源火灾探测器替代之前的单光源火灾探测器,利用不同粒径... 高原动集动车组拖车火灾报警系统在研制过程中,为降低火灾误报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在既有CR200J(鼓形)动车组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方案改进和技术创新。首先,使用了双光源火灾探测器替代之前的单光源火灾探测器,利用不同粒径悬浮颗粒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和蓝光光束产生漫射信号强度的差异,可从探测原理上对干扰物质及火灾烟雾颗粒粒径进行区分,降低火灾误报率;其次,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采用CAN总线令牌环的通信架构,代替之前的开关量工作方式,能够实时获取相关环境参数;最后,双光源火灾探测器具有一定的环境自适应特性,能够对缓慢变化的灰尘积累进行漂移补偿,减少误报。本文主要对双光源火灾探测器的原理及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动车组 火灾报警系统 双光源火灾探测器 火灾误报率 CAN总线通信 漂移补偿
下载PDF
青稞种植与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实践
20
作者 王进英 院珍珍 +6 位作者 陈霞 韩丽娟 叶英 刘荟萃 秦艳婷 李彩娇 王树林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助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结合地方特色与食品科学学科的专业特点。该文论述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选择青藏高原地区极具特色和文化内...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助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结合地方特色与食品科学学科的专业特点。该文论述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选择青藏高原地区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作物青稞为原料,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合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以能实不虚、虚为实用和虚实结合为原则,构建青稞从种植到加工虚实结合、多元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拓展专业知识范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科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种植与加工 虚拟仿真技术 实验教学平台 体系构建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