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指期货交易会降低股市跳跃风险吗?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海强 张传海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不仅对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股指期货功能、市场微观结构和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基于5分钟的高频数据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 研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不仅对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股指期货功能、市场微观结构和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基于5分钟的高频数据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首先,我们利用非参数方法检测沪深300指数价格Levy跳跃;然后将Levy跳跃分解为大跳和小跳,并考察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它们各自的强度、幅度以及跳跃活跃指数的变化;最后检验跳跃风险与股指期货交易活跃程度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主要发现:(1)股指期货交易不会增加大跳强度,相反会平抑大跳幅度,从而减少现货市场大跳风险;(2)由于投机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会增加小跳强度,因而增加现货市场小跳风险;(3)现货市场跳跃风险对期货市场交易行为存在反馈影响,但不同幅度的跳跃产生的影响不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股指期货推出对于股市跳跃风险的影响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我国股指期货功能有待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Lévy跳跃 非参数方法 GRANGER因果检验 高频数据
原文传递
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溢出和信息传导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左浩苗 刘振涛 曾海为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0-154,共15页
本文利用沪深300指数和当月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高频数据,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日度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的整体波动、连续性波动和跳跃,发现两个市场波动成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期货市场的跳跃并不会影响后续股票市场的跳跃。此... 本文利用沪深300指数和当月股指期货连续合约的高频数据,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日度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的整体波动、连续性波动和跳跃,发现两个市场波动成分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期货市场的跳跃并不会影响后续股票市场的跳跃。此外,已实现相关系数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动,整体表现出了较强的联动趋势。最后,日内高频价格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两个市场存在双向的信息传导,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股指期货 波动溢出 信息传导 跳跃
原文传递
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率预测模型及其SPA检验 被引量:43
3
作者 魏宇 余怒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A期138-150,共13页
本文以上证综指的高频数据样本为例,全面探讨了各类历史波动率模型以及实现波动率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采用滚动时间窗的样本外预测法,实证计算了不同模型假定下的指数波动率预测值,并运用基于自举法的SPA检验,评估了各种波动率模型对上... 本文以上证综指的高频数据样本为例,全面探讨了各类历史波动率模型以及实现波动率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采用滚动时间窗的样本外预测法,实证计算了不同模型假定下的指数波动率预测值,并运用基于自举法的SPA检验,评估了各种波动率模型对上证综指波动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基于ARFIMA的实现波动率模型以及随机波动模型(SV)具有最高的波动率预测精度,但在加入实现波动率作为附加解释变量以后,并未显著提升标准SV和GARCH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实现波动率 随机波动模型 GARCH模型 SPA检验
原文传递
高频数据波动率建模——基于厚尾分布的Realized GARCH模型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天一 黄卓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60,F0003,共13页
"厚尾现象"是金融时间序列分布的一个普遍特征,本文将RealizedGARCH模型推广到容纳厚尾分布的情形,并将杠杆函数的幂次放松为待估参数。结果显示,使用Skewed-t分布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收益率序列的厚尾和偏峰性质,放松的幂... "厚尾现象"是金融时间序列分布的一个普遍特征,本文将RealizedGARCH模型推广到容纳厚尾分布的情形,并将杠杆函数的幂次放松为待估参数。结果显示,使用Skewed-t分布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收益率序列的厚尾和偏峰性质,放松的幂次参数可以给出更贴合数据的"信息冲击曲线"。引入厚尾分布亦可用改进Realized GARCH模型对实现测度的预测,其中使用标准t分布的模型给出的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ized GARCH 厚尾分布 高频数据 信息冲击曲线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方法在股指期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SVM和XGBoost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黄卿 谢合亮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7-307,共11页
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学界和业界都掀起了机器学习的热潮.针对股指期货交易速度快、交易频率高和交易量巨大且交易数据具有高纬、时序的特征,构建了新的股指期货量化投资模型,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1分钟高频数据作... 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学界和业界都掀起了机器学习的热潮.针对股指期货交易速度快、交易频率高和交易量巨大且交易数据具有高纬、时序的特征,构建了新的股指期货量化投资模型,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1分钟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分析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XGBoost对股指期货下1分钟价格的变动方向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机器学习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XGBoost的预测能力要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XGBoost 高频数据
原文传递
短期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价格效应——基于高频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1
6
作者 朱菲菲 李惠璇 +1 位作者 徐建国 李宏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1-206,共16页
通过创新性地使用日内高频交易数据对A股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进行研究,本文发现:(1)羊群行为具有短期脆弱性特征,随着度量频率的提高,羊群行为的程度严格递增。(2)信息不对称程度、机构投资者比例、股票规模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短期羊群行为... 通过创新性地使用日内高频交易数据对A股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进行研究,本文发现:(1)羊群行为具有短期脆弱性特征,随着度量频率的提高,羊群行为的程度严格递增。(2)信息不对称程度、机构投资者比例、股票规模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短期羊群行为程度。(3)短期羊群行为会伴随着明显的价格反转:短期买入(卖出)羊群行为后,股票的超额收益显著为负(正),并且短期羊群行为越显著,价格反转的程度越大。(4)价格反转效应存在不对称性:规模越大、交易越活跃的股票,短期买入羊群行为的价格反转越明显,而短期卖出羊群行为的价格反转越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群行为 高频数据 价格反转
原文传递
沪港通对大陆、香港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高频数据 被引量:38
7
作者 杨瑞杰 张向丽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9,共11页
采用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高频数据,利用Barndorff-Nielsen的波动率分解模型、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VEC模型研究沪港通对大陆、香港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之前,只存在香港股票市场整体波动、连续波动和跳... 采用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高频数据,利用Barndorff-Nielsen的波动率分解模型、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VEC模型研究沪港通对大陆、香港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之前,只存在香港股票市场整体波动、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大陆股票市场连续波动的单向溢出;沪港通之后,存在大陆股票市场整体波动、跳跃波动对香港股票市场连续波动的单向溢出,且存在大陆股票市场连续波动和香港股票市场连续波动的双向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 波动溢出 波动率分解 高频数据
下载PDF
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功能测算--基于5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刘飞 吴卫锋 王开科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82,共9页
本文选取我国黄金期货、现货市场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永久瞬时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滞后关系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结果显示:(1)黄金现货、期货的协整系数... 本文选取我国黄金期货、现货市场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永久瞬时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滞后关系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结果显示:(1)黄金现货、期货的协整系数为(1,-0.963),表现出较高的定价效率;(2)我国黄金现货与期货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但期货对现货的引导力度要大得多;(3)新信息融入黄金期货市场价格比率高达90.06%,期货市场在信息传递中位于主导地位,是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量;(4)不同涨跌幅下的黄金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差异,具有非对称性特征,表现出市场波动的杠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期货 定价效率 贡献度测算 价格发现功能 高频数据
原文传递
跳跃风险度量及其在风险--收益关系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左浩苗 刘振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184,共15页
本文基于最近发展起来的非参数高频数据波动估计和跳跃识别方法,将波动中的连续成分和跳跃成分分离开来,在月度频率上进行风险收益权衡和波动非对称性检验。文章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中国股市的跳跃存在明显的聚类特征(特别是2008年左... 本文基于最近发展起来的非参数高频数据波动估计和跳跃识别方法,将波动中的连续成分和跳跃成分分离开来,在月度频率上进行风险收益权衡和波动非对称性检验。文章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中国股市的跳跃存在明显的聚类特征(特别是2008年左右),已实现方差所代表的市场整体风险对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解释效力;其次,跳跃成分对收益率有稳健的预测作用,跳跃波动与收益率负相关;最后,跳跃特别是负向跳跃更为准确地反映波动的非对称性,并可以提高对波动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跳跃 风险收益权衡 波动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多维高频数据的“已实现”波动建模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正国 张世英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金融市场高频数据的分析与建模是金融计量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把基于一维高频数据的“已实现”波动率扩展到多维高频数据情形,给出“已实现”协方差阵,并给出了协方差阵的极限性质,用以刻画多维金融变量的波动率和相关性.研究了基于... 金融市场高频数据的分析与建模是金融计量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把基于一维高频数据的“已实现”波动率扩展到多维高频数据情形,给出“已实现”协方差阵,并给出了协方差阵的极限性质,用以刻画多维金融变量的波动率和相关性.研究了基于上证综指和深圳成份指数高频数据的“已实现”协方差阵的特性,最后针对它的长记忆性建立了FIVAR模型,该模型刻画了上证综指和深圳成份指数各自的波动性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已实现”波动和“已实现”协方差取对数后具有良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相同的长记忆性.针对“已实现”协方差阵建立的FIVAR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波动的协同持续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已实现”波动率 “已实现”协方差阵 长记忆性
下载PDF
中国股市的日内效应、长记忆性及多重分形性:基于价-量交叉相关性视角 被引量:23
11
作者 苑莹 庄新田 金秀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与以往仅针对价格或交易量某单一序列的实证研究不同,从价-量交叉相关性视角,以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股市每1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内效应、长记忆性及多重分形性等异象性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股市的日内效应进行了检验,发... 与以往仅针对价格或交易量某单一序列的实证研究不同,从价-量交叉相关性视角,以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股市每1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内效应、长记忆性及多重分形性等异象性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股市的日内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该日内效应表现为"U"型形式。进一步,运用DFA和DCCA方法,研究了中国股市价格和成交量序列的长记忆性及交叉相关性特征。最后,运用MF-DFA和MF-DCCA方法对中国股市价格及交易量序列进行了多重分形分析和多重分形交叉相关分析。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价格序列与交易量序列不但自身具有显著的长记忆性及多重分形特征,且股市价-量关系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长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征,即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不但受价格变动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交易量变动的影响。这说明,对股市行为的分析应将价、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全面考虑,而不是进行单独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日内效应 DCCA MF-DCCA
下载PDF
中国期货市场日内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向丽 程刚 +2 位作者 成思危 汪寿阳 洪永淼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80,共18页
运用1分钟高频数据对我国三个市场、六个品种的商品期货的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内变动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了日内绝对收益率及交易量的"L"型变化模式.这跟证券市场的"U"型日内特征不同,我们根据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及交易者... 运用1分钟高频数据对我国三个市场、六个品种的商品期货的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内变动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了日内绝对收益率及交易量的"L"型变化模式.这跟证券市场的"U"型日内特征不同,我们根据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及交易者心理给予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了影响收益波动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绝对收益率与交易量、持仓量之间两两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是与股市的只存在由交易量到绝对收益率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不一样的结论,原因在于期货市场的做空机制.通过对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影响程度.结论表明:当以绝对价格波动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其自身的滞后项可以解释90%左右的残差扰动,交易量可以解释10%左右的的残差扰动.当以交易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其自身的滞后项可以解释80%左右的残差扰动,绝对价格波动可以解释20%左右的残差扰动.当以持仓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其自身的滞后阶数解释了45%-70%的残差扰动,交易量解释了25%-45%的残差扰动,绝对价格波动解释了5%-10%.各方程变量解释基本都稳定在20-30分钟后.实证结果还表明持仓量对绝对价格波动和交易量有微弱的影响,而绝对价格波动与交易量有较强的互动影响,并且就此给投资者以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日内特征 市场微观结构 GRANGER因果关系 向量自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ETF套利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伟 陈敏 梁斌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目前对ETF的研究大多基于日数据,无法定量研究ETF瞬时套利问题。本文基于华夏上证50ETF和华安上证180ETF二级市场交易的高频数据,分析了ETF跟踪标的指数的日内误差,研究了两只ETF实现无风险套利的市场冲击成本和时间成本。最后利用金融... 目前对ETF的研究大多基于日数据,无法定量研究ETF瞬时套利问题。本文基于华夏上证50ETF和华安上证180ETF二级市场交易的高频数据,分析了ETF跟踪标的指数的日内误差,研究了两只ETF实现无风险套利的市场冲击成本和时间成本。最后利用金融久期分析了ETF二级市场的日内效应及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并建立ACD模型,提供了定量预测实现套利交易时间成本的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所交易基金 高频数据 套利成本
原文传递
中国股市高频数据中的周期性和长记忆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陶利斌 方兆本 潘婉彬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32,共7页
 采用Andersen和Bollerslev(1997)的FFF回归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高频数据中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剔除周期后的绝对收益的长记忆性.结果表明:日内收益的周期性相对来说不如日内绝对收益明显;FFF回归可以较好的确定日内绝对收益...  采用Andersen和Bollerslev(1997)的FFF回归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高频数据中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剔除周期后的绝对收益的长记忆性.结果表明:日内收益的周期性相对来说不如日内绝对收益明显;FFF回归可以较好的确定日内绝对收益的周期性;与使用日收益数据的结果相比,利用高频数据更好揭示了股市中更强的长记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 长记忆性 高频数据
原文传递
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郭梁 周炜星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8期1242-1247,共6页
通过高频数据研究了中国股市个股的成交量与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成交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量价关系曲线为一非线性凸函数。当归一化成交量大于0.1时,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与成交量之间呈正相关性;在归... 通过高频数据研究了中国股市个股的成交量与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成交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量价关系曲线为一非线性凸函数。当归一化成交量大于0.1时,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与成交量之间呈正相关性;在归一化成交量小于0.1时,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与成交量之间呈反常的负相关性。随着股票市值的增加,相同交易量导致的价格波动减小,不同市值的量价关系曲线可通过市值标度得到一条普适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低成交量对应的反常负相关量价关系的产生原因在于市场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物理学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量价关系 标度律 高频数据
下载PDF
实际波动率与GARCH模型的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于亦文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2期65-69,共5页
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波动率(Realized Volatility)概念是近些年提出的用于测度市场波动率的新概念,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高频数据,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波动率模型———RV模型和GARCH模型... 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波动率(Realized Volatility)概念是近些年提出的用于测度市场波动率的新概念,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高频数据,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波动率模型———RV模型和GARCH模型———的性能表现。本文首先介绍了连续时间状态下实际波动率的概念和模型,然后建立了GARCH(1,1)模型,使用日收益率对GARCH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条件方差方程,分别用日收益平方和日内累计收益平方和作为波动率指标对收益平方-波动方程进行回归,并以回归决定系数来衡量波动率拟合水平的优劣,结果发现采用高频数据的回归决定系数比原来提高了两倍,这个结果与已有的实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我们将实际波动率的计算结果与GARCH模型的结果经标准化后进行了对比,发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波动率模型比传统的GARCH模型提供了更好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波动率 GARCH模型 高频数据
下载PDF
基于高频收益率曲线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林木材 牛霖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传统宏观金融研究中利用短期利率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做法,不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数量和价格双重中介指标的现实背景,因而其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偏误。本文基于收益率曲线日度数据,引入不依赖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设定的异方差假设,在无套利... 传统宏观金融研究中利用短期利率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做法,不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数量和价格双重中介指标的现实背景,因而其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偏误。本文基于收益率曲线日度数据,引入不依赖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设定的异方差假设,在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在央行的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中,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使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的高波动区制,为研究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识别信息;由本文方法识别出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是短期利率冲击的6至7倍,更具持久性,能够有效传导至收益率曲线中长端。本文强调了货币政策转型期间准确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重要意义,为有效评估中国货币政策的收益率曲线传导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高频数据 国债收益率曲线 异方差假设
原文传递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与多幂次变差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胜歌 张世英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6,共7页
近年来,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波动率研究成为金融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而有效性是衡量波动率估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对波动率估计量的新方法“已实现”双幂次变差和“已实现”多幂次变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已实现”双幂次变差在一... 近年来,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波动率研究成为金融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而有效性是衡量波动率估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对波动率估计量的新方法“已实现”双幂次变差和“已实现”多幂次变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已实现”双幂次变差在一般条件下比“已实现”波动更有效的结论,并且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已实现”多幂次变差的幂次个数越多,该波动率估计量的有效性越高.这一结论为“已实现”多幂次变差的幂次个数选取提供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时间序列 高频数据 “已实现”双幂次变差 “已实现”多幂次变差 “已实现”波动
下载PDF
基于ARMA-GARCH-SN模型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率研究与预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苏生 王俊博 +1 位作者 许桐桐 余臻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61,共9页
运用五个交易日的股指期货高频数据(每秒两笔),本文主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率特征并对日内波动率预测。研究发现高频股指期货日内收益率有明显的波动率聚集和条件异方差现象,但无尖峰厚尾现象,收益率序列分布符合有偏正态分... 运用五个交易日的股指期货高频数据(每秒两笔),本文主要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率特征并对日内波动率预测。研究发现高频股指期货日内收益率有明显的波动率聚集和条件异方差现象,但无尖峰厚尾现象,收益率序列分布符合有偏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对时间序列建立了最优的ARMA-GARCH-SN模型,并对模型拟合充分性做了验证,拟合结果发现ARMA(1,2)-GARCH(1,1)-SN模型基本能够刻画股指期货高频日内波动特征,条件方差所受的冲击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日内波动也具有长记忆性,最后我们还利用自助法对高频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率两步预测、利用滚动回归预测方法对样本做了样本内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波动率预测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ARMA-GARCH-SN模型 沪深300股指期货 日内模式 预测
下载PDF
高频环境下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测度——基于已实现波动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龙瑞 谢赤 +1 位作者 曾志坚 罗长青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3-822,共10页
作为中国唯一上市交易的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防范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准确地测度其收益波动对充分实现股指期货避险功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在日内高频信息环境下分别采用经典已实现波动率、... 作为中国唯一上市交易的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在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防范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准确地测度其收益波动对充分实现股指期货避险功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在日内高频信息环境下分别采用经典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极差波动率和已实现双幂波动率等三类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收益波动进行测度,通过样本内预测误差指标对上述方法的测度性能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上市交易后表现出由剧烈波动到渐趋平稳的波动特征,已实现波动的改进方法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波动的测度性能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实现波动 已实现极差波动率 已实现双幂波动率 股指期货 高频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