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 被引量:30
1
作者 Aleksandra Sokic-Milutinovic Tamara Alempijevic Tomica Milosavljevic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1期11654-11672,共19页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plays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The outcome of the infection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bacterial and host characteristics.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s a mul...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plays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The outcome of the infection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bacterial and host characteristics. Gastric carcinogenesis is a multistep process that is reversible in the early phase of mucosal damage, but the exact point of no return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Therefore, two mai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could reduce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1) eradication of the already present infection; and(2) immunization(prior to or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infection). The success of a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y depends on timing because the prevention strategy must be introduced before the point of no return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lthough the exact point of no return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infection should be eradicated before severe atrophy of the gastric mucosa develops. Eradication therapy rates remain suboptimal due to increasing H. pylori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and patient noncompliance. Vaccination against H. pylori would reduce the cost of eradication therapies and lower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 vaccine against H. pylori is still a research challenge. An effective vaccine should have an adequate route of delivery, appropriate bacterial antigens and effective and safe adjuvant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cue eradication therapy protocols until an efficacious vaccine against the bacterium becomes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CANCER vaccine Eradica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梦真 刘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且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展有关,世界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无明显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如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是我们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且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展有关,世界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无明显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如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是我们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临床新进展,从Hp相关因素、药物因素(PPI的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患者因素(患者生活习性、患者依从性、患者年龄划分、胃部疾病)、其他因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不同、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密度、)、辅助治疗(益生菌、25-OH维生素D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疫苗等多方面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Hp毒力因子 影响因素 HP根除率 HP疫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HspA和UreB双价侯选疫苗株的构建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明峰 何志勇 +3 位作者 凌贞 张迎春 沈旭东 吴祥甫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的组成成分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HspA)和尿素酶B亚单位 (UreB)的重组蛋白质的侯选菌株。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的染色体DNA上分别扩增出HspA和UreB基因片段 ,将它们融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中 ,并...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的组成成分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HspA)和尿素酶B亚单位 (UreB)的重组蛋白质的侯选菌株。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的染色体DNA上分别扩增出HspA和UreB基因片段 ,将它们融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中 ,并在BL2 1(DE3)大肠杆菌表达。结果 经测序 ,HspA UreB(HU)融合基因片段由 2 0 6 1bp组成 ,为编码 6 8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78× 10 3,并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被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其免疫小鼠所得血清抗体可与纯化的HspA和UreB重组蛋白单体或融合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同时观察到HspA的存在可使融合蛋白的尿素酶活性增加 2倍以上。结论 HspA UreB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蛋白质疫苗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 尿素酶B 双价疫苗
原文传递
UreA/KatA双价减毒沙门菌疫苗株抗幽门螺杆菌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廖文俊 陈旻湖 +4 位作者 朱森林 陈洁 陈为 王锦辉 胡品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 探讨由 2种幽门螺杆菌 (Hp)抗原组合的双价疫苗在防治Hp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作为传递Hp抗原的活疫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PCR技术扩增尿素酶A亚单位 (ureA)和过氧化氢酶 (katA)基因片段 ,构建表达UreA KatA融合蛋白... 目的 探讨由 2种幽门螺杆菌 (Hp)抗原组合的双价疫苗在防治Hp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作为传递Hp抗原的活疫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PCR技术扩增尿素酶A亚单位 (ureA)和过氧化氢酶 (katA)基因片段 ,构建表达UreA KatA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 ,重组质粒宿主菌经IPTG诱导 ,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UreA KatA的表达情况。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 6 1株中构建重组口服活疫苗株 ,经口服免疫C5 7BL 6小鼠 ,再用Hp悉尼株进行攻击 ,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细菌定量培养对胃粘膜中Hp的定植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SDS PAGE电泳图上显示 1条相对分子质量 (Mr)约 10 8× 10 3 的新生蛋白带 ,占细菌总蛋白的 5 % ,并能与抗GST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经UreA KatA双价疫苗免疫的小鼠能有效防御Hp的感染。结论 表达UreA KatA融合蛋白的双价减毒沙门菌疫苗株能诱导抗Hp保护性免疫反应 ,有望在Hp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疫苗 尿素酶 过氧化氢酶 鼠伤寒沙门菌 胃疾病
原文传递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洁 陈旻湖 +5 位作者 朱森林 于君 梁伟强 陈为 胡品津 沈祖尧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 (Hp)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将表达Hp尿素酶B亚单位 (UreB)、黏附素 (HpaA)及尿素酶B亚单位/黏附素融合蛋白 (UreB/Hpa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 目的 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 (Hp)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将表达Hp尿素酶B亚单位 (UreB)、黏附素 (HpaA)及尿素酶B亚单位/黏附素融合蛋白 (UreB/Hpa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给小鼠分别灌胃 ,另设单纯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和生理盐水免疫鼠为对照。免疫 4周后以Hp活菌攻击 ,观察各组小鼠的免疫保护率 ,攻击前后血清中抗Hp抗体IgG1、IgG2a和IgA的变化 ,小鼠脾脏和胃黏膜中γ干扰素 (IFN γ)和白介素 4 (IL 4 )mRNA表达变化。结果 UreB、HpaA及UreB/HpaA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5 0 % ,4 1%和 77%。和生理盐水组相比 ,攻击前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1、IgG2a均轻度升高而IgA无变化 ,攻击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2a升高显著并以UreB/HpaA组为最 ,而IgG1和IgA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胃黏膜攻击前生理盐水组无IFN γ表达 ,其余各组均 10 0 %表达 ;攻击后生理盐水组IFN γ轻度表达 ,但仍明显低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L 4在攻击前后各组均无表达。脾IFN γ和IL 4在所有组攻击前后均全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免疫应答 载体构建 重组幽门螺杆菌 疫苗 免疫保护机制 研究
原文传递
Vaccine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 Inevitable approach 被引量:14
6
作者 Amin Talebi Bezmin Abad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1期3150-3157,共8页
Over three decades have passed since the discovery of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and yet many questions about its treatment remain unanswered. For example, there is no certainty regarding continued use of current... Over three decades have passed since the discovery of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and yet many questions about its treatment remain unanswered. For example, there is no certainty regarding continued use of current antibiotic therapy against H. pylori. The bad news is that even combined regimens are also unable to eradicate bacterial colonization. The worst problem with H. pylori chemotherapy is that even if we identify the most successful regimen, it cannot eliminate the risk of re-infection. This problem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the fact that clinicians have no information as to whether probiotics are useful or not. Moreover, to date, we have no large scale produced vaccine effective against H. pylori. Due to the relatively rapid and abundant dissemination of guidelines globally reported concerning management of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eutic regimens, clinicians may choose a vaccine as better effective weapon against H. pylori. Therefore, a radical shift in adopted strategies is needed to guide ultimate decisions regarding H. pylori management. In light of failures in vaccine projects, we should identify better vaccine design targeting conserved/essential genes. The unique character and persistence of H. pylori pose obstacles to making an effective vaccine. Preferab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best reasonable and logical approach is to recommend prophylactic H. pylori vaccine among children as an obligatory national program to limit primary colonization. Trying to produce a therapeutic vaccine would be postponed until later. In reality, we should not forget to prescribe narrow spectrum antibiotics. In the current review, I draw a route to define the best adopted strategy against this rogue 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vaccine ERADICATION Probiotic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HspA-CtxB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明峰 刘新梅 +4 位作者 凌贞 何志勇 沈旭东 孙建新 吴祥甫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质热休克蛋白A 霍乱毒素B(HspA CtxB ,HCT)经口服免疫在小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及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spA和ctxB 2个目的基因片段 ,将它们分别克隆至pSK(+)质粒上 ,然后插入含T7...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质热休克蛋白A 霍乱毒素B(HspA CtxB ,HCT)经口服免疫在小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及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spA和ctxB 2个目的基因片段 ,将它们分别克隆至pSK(+)质粒上 ,然后插入含T7启动子pET 2 2b(+)的表达载体中 ,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ET hct,转化E .coliBL2 1(DE3) ,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质HCT ;融合蛋白质经镍离子柱纯化、复性后 ,与HspA重组蛋白质共同标记同位素1 2 5I,经小鼠灌胃实验观察其在小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 ;HCT和HspA分别给小鼠灌胃进行免疫 ,每周灌胃 2次 ,共 8次 ,末次免疫后 3d起收集小鼠粪便 ,次日眶后静脉采集静脉血 ,分别对标本进行IgG和IgA检测。结果 经测序 ,HspA CtxB(HCT)融合基因片段由 72 6bp组成 ,为编码 2 4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经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M) r 约为 30× 10 3 。标记同位素1 2 5I的HCT和HspA ,经小鼠灌胃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吸收情况 ,结果发现在 10~ 15min时间段 ,HCT组出现吸收峰值 ,约为对照组的 8倍以上 (P <0 .0 0 1) ,且吸收峰值时间明显提前 ;将HCT口服免疫小鼠 ,检测小鼠血清和粪便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HCT组 (A40 5) ,血清IgA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融合蛋白质 口服疫苗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过氧化氢酶疫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国庆 陈旻湖 +4 位作者 朱森林 陈洁 焦志勇 陈为 胡品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5-398,共4页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过氧化氢酶疫苗在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将 30只二级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3组 ,通过灌胃方法每只小鼠均用活力良好的Hp菌株隔日攻击 2次。在第二...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过氧化氢酶疫苗在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将 30只二级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3组 ,通过灌胃方法每只小鼠均用活力良好的Hp菌株隔日攻击 2次。在第二次Hp攻击后 4周 ,分别给予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疫苗 (A组 )、过氧化氢酶疫苗 (B组 )和生理盐水 (C组 )灌胃 1次 ,4周后处死动物 ,取胃组织分别行尿素酶试验、改良Giemsa染色及定量细菌培养 ,观察Hp定植情况。行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炎症情况。取脾组织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C组小鼠Hp定植密度为 1.92× 10 6CFU/g胃组织 ,A组和B组小鼠分别为 1.5 8× 10 5CFU/g和 4 .88× 10 5CFU/g胃组织 ,两个治疗组的定植密度明显降低 (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黏膜均无明显炎症反应。治疗组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阳性。结论 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疫苗和过氧化氢酶疫苗对Hp感染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减毒沙门菌尿素酶B亚单位 过氧化氢酶疫苗 幽门螺杆菌 动物实验 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表达幽门螺杆菌hpaA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森林 陈旻湖 +3 位作者 陈洁 李国庆 胡品津 彭晓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全长hpaA基因 ,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PCR扩增全长hpaA基因 ,经适当的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全长hpaA基因 ,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PCR扩增全长hpaA基因 ,经适当的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提取重组菌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 ,筛选阳性克隆。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HpaA表达分析和鉴定 ,用薄层扫描分析HpaA含量。重组菌 3× 10 8CFU/ 0 4ml/只免疫C5 7BL/ 6小鼠 ,4周后H pyloriSS110 5CFU/只攻击小鼠 ,再 5周后处死小鼠 ,取腺胃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 ,以明确H pylori定植情况 ,对照观察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经PCR和酶切证实 ,构建了含 783bphpa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hpaA ,并将后者成功转化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菌能表达约 30kDaHpaA蛋白 ,重组HpaA量约占全菌体蛋白量的 38 9% ,Westernblot证实其有免疫反应性。重组菌对小鼠免疫保护率为 4 3 4 8% (10 / 2 3) ,与空白对照组比统计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构建了表达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该菌株对C5 7BL/ 6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PAA基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 小鼠 免疫保护
下载PDF
表达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的减毒鼠伤寒杆菌口服疫苗的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峰 胡家露 +2 位作者 黄建生 樊代明 任大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2-525,共4页
目的 制备抗幽门螺杆菌 (Hp)尿素酶B亚单位 (UreB)减毒鼠伤寒杆菌活菌疫苗 ,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表达UreB的原核表达载体PTc 0 1 UreB并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 6 1,得到重组菌SL32 6 1/PTc 0 1 UreB。应用抗Hp菌体蛋白兔血清行... 目的 制备抗幽门螺杆菌 (Hp)尿素酶B亚单位 (UreB)减毒鼠伤寒杆菌活菌疫苗 ,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表达UreB的原核表达载体PTc 0 1 UreB并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 6 1,得到重组菌SL32 6 1/PTc 0 1 UreB。应用抗Hp菌体蛋白兔血清行Western blot检测UreB在SL32 6 1中的表达。将SL32 6 1/PTc 0 1 UreB口服免疫Balb/c小鼠 ,12周后应用ELISA检测肠液和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反应。SL32 6 1/PTc 0 1 UreB在Luria Bertani培养液中连续传代 6 0代以确定其稳定性。结果 成功构建PTc 0 1 UreB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显示 ,其转化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 6 1后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 6 1× 10 3 的蛋白 ,与HpUreB亚单位相符 ,具有抗原性。口服免疫小鼠后 ,在肠液和血清中可分别检测到针对UreB的特异性IgA和IgG抗体。体外连续培养 6 0代未见PTc 0 1 UreB质粒丢失及对宿主细胞毒性。结论 表达Hp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 6 1/PTc 0 1 UreB可用作抗Hp感染口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鼠伤寒杆菌 疫苗 HP感染 胃疾病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表面抗原免疫保护作用的体外与活体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焕建 王继德 +2 位作者 白杨 张亚历 周殿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 (Hp)几种表面蛋白体外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评价Hp全菌抗原、尿原酶 (Urease)、黏附素 (hpaA)、外膜蛋白 2 5(Hop2 5)和 38(Hop38)对人外周血T细胞及小鼠CD4 + T细胞增殖的影响 ;...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 (Hp)几种表面蛋白体外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评价Hp全菌抗原、尿原酶 (Urease)、黏附素 (hpaA)、外膜蛋白 2 5(Hop2 5)和 38(Hop38)对人外周血T细胞及小鼠CD4 + T细胞增殖的影响 ;与佐剂合用 ,评价上述重组蛋白对小鼠Hp感染的免疫预防作用。结果 :Urease和Hop2 5可刺激人及鼠T细胞增殖 ,hpaA只能刺激Hp+ PBL增殖 ,而Hop38则有毒性作用 ;Hop2 5和Hop38均可产生 60 %的完全保护 ,hpaA可产生 1 0 0 %的部分保护即降低细菌定植密度 ,而Urease只能产生 40 %的部分保护。结论 :外膜蛋白可能是一组高效的Hp疫苗免疫原 ;其长期免疫效果及对T细胞功能的活体调节作用尚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膜蛋白 疫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项妍姝 王爱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8期141-145,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我国推荐10或14 d,根除方案首选PPI含铋剂四联用药,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我国推荐10或14 d,根除方案首选PPI含铋剂四联用药,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等药物中任选2种,现在也有使用序贯疗法及伴同疗法治疗;近年来加用益生菌疗法也被看好,但菌种不同疗效不同。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前景,黄莲、黄芩、黄柏、大黄等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为H.pylori感染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幽门螺杆菌口服重组疫苗为我国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治疗方案 益生菌 中药 疫苗
下载PDF
表达幽门螺杆菌NAP蛋白的减毒沙门疫苗菌株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5
13
作者 焦志勇 陈旻湖 +4 位作者 朱森林 陈洁 李国庆 陈为 胡品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建立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Hp-NAP)的减毒沙门疫苗菌,并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疫苗菌对Hp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Hp-NAP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rc9... 目的建立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Hp-NAP)的减毒沙门疫苗菌,并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疫苗菌对Hp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Hp-NAP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NAP,经PCR及酶切鉴定后测定其基因序列,并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基因文库中相关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重组质粒pTrc99A-NAP转化减毒伤寒沙门菌SL3261,培养后筛选阳性菌落,抽提质粒进行PCR及酶切鉴定。表达的Hp-NAP蛋白用SDS-PAGE和West-blotting进行鉴定,用薄层扫描分析蛋白含量。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A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61(B组)、携带pTrc99A的SL326组(C组)、携带pTrc99A-NAP的SL326组重(D组)。免疫后4周,予Hp攻击,攻击菌量107CFU/只,灌胃2次,每日1次。攻击4周后处死动物,取胃组织分别行改良Giemsa染色及定量细菌培养,观察Hp定植情况。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证实,克隆的Hp-NAP基因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的同源性为98%(397/40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131/133)。pTrc99A-NAP转化的减毒沙门菌,可表达Mr约15000的Hp-NAP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量的37·5%;表达的新生蛋白能与小鼠抗Hp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空白对照组、SL3261组和SL3261(pTrc99A)组相比,表达Hp-NAP的疫苗株组实验动物的胃组织Hp定植密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NAP的减毒沙门疫苗菌;重组疫苗菌对小鼠Hp感染具有一定免疫预防作用,可作为未来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的侯选菌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p-NAP 减毒伤寒沙门菌 疫苗 免疫
下载PDF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鹏 王玉平 周永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包含的毒力基因及生活方式能够诱导胃上皮化生、癌变。但H.pylori引起胃癌的机制尚不清楚,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全球健康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 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包含的毒力基因及生活方式能够诱导胃上皮化生、癌变。但H.pylori引起胃癌的机制尚不清楚,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全球健康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支持H.pylori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启动和促动因子,做好H.pylori根除工作对于胃癌预后和预防至关重要。H.pylori疫苗的发展对于胃癌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对H.pylori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毒力基因 疫苗 相关性
下载PDF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全长hpa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森林 陈旻湖 +2 位作者 陈洁 胡品津 李国庆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探讨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构建H .pylori疫苗株的意义 ,应用PCR法从H .pylori基因组DNA中扩增 783bp的hpaA基因 ,经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的NcoⅠ SalⅠ位... 为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探讨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构建H .pylori疫苗株的意义 ,应用PCR法从H .pylori基因组DNA中扩增 783bp的hpaA基因 ,经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的NcoⅠ SalⅠ位点 ,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 2 6 1 ,提取重组菌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 ,筛选阳性克隆。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HpaA表达分析和鉴定 ,用薄层扫描分析HpaA含量。重组菌C5 7BL 6小鼠喂灌 ,分批两d和 1 0d后处死小鼠 ,取脾和末段回肠进行细菌培养 ,挑菌落提质粒鉴定。结果表明 ,经PCR和酶切证实 ,构建了含 783bphpa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并将后者成功转化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菌能表达约3 0kDHpaA蛋白 ,重组HpaA量约占全菌体蛋白量的 3 8 9% ,Westernblot证实其有免疫反应性。小鼠重组菌喂灌两d或 1 0d后 ,脾和末段回肠均发现携目的基因的菌落。这些结果提示 ,构建了表达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为制备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抗原释放系统的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HPAA基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 减毒疫苗 重组 基因工程菌
下载PDF
浅析幽门螺杆菌研究过程中的科研创新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志发 谢勇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4期89-91,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古老细菌,但是人们直到近年才发现并确定其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在对Hp的科研创新中经历了许多的成功与挫折,如Hp的发现过程中的科研创新、思维变化;通过从临床流行病学到基础研究揭...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古老细菌,但是人们直到近年才发现并确定其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在对Hp的科研创新中经历了许多的成功与挫折,如Hp的发现过程中的科研创新、思维变化;通过从临床流行病学到基础研究揭示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Hp的治疗中所涉及的伦理,治疗策略问题;Hp在人类迁移的研究过程的意义,以及疫苗的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本文通过回顾Hp的研究过程,简单揭示幽门螺杆菌科研过程中的科研思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科研创新 胃癌 疫苗
下载PDF
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国庆 陈旻湖 +4 位作者 焦志勇 陈洁 朱森林 陈为 胡品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二级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6组 ,通过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A组 )、PBS(B组 )、减毒鼠...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二级C5 7BL/ 6小鼠随机分成 6组 ,通过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A组 )、PBS(B组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 6 1(C组 )、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pTrc99A -ureB +pGSTag -katA(D组 )、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pTrc99A -ureB +pTrc99A -HPaA(F组 )及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pTrc99A -ureB +pGSTag -katA +pTrc99A -HPaA(F组 )。免疫后 4周 ,予Hp进行攻击 (A组不攻击 )。攻击菌量 10 7CFU/只 ,灌胃 2次 ,每日 1。再 4周后处死动物 ,取胃组织分别行尿素酶试验、改良Giemsa染色及定量细菌培养 ,观察Hp定植情况。行HE染色观察胃粘膜组织炎症情况。取脾组织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A组小鼠Hp定植密度为 0 ,B组为 9 4 9× 10 6CFU/ g胃组织 ,C组为 1 4 2× 10 6CFU/ g胃组织 ,D组、E组和F组小鼠分别为 2 92× 10 5CFU/g、5 5 1× 10 5CFU/g和 2 16× 10 5CFU/g胃组织 ,C组、D组、E组和F组与A组和B组相比定植密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5 )。免疫组与对照组胃粘膜均无明显炎症反应。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阳性。结论 口服多组分重组减毒沙门疫苗菌对小鼠Hp感染具有一定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重组 减毒沙门疫苗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保护作用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桂柳 黄赞松 周喜汉 《医学综述》 2016年第5期866-870,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主要病原菌。目前Hp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抗菌疗法,但此法存在复发率高、难以群体防治的不足,而Hp疫苗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尚未找到高效、安全...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主要病原菌。目前Hp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抗菌疗法,但此法存在复发率高、难以群体防治的不足,而Hp疫苗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尚未找到高效、安全的Hp疫苗。近年来Hp疫苗在实验研究、免疫机制、免疫佐剂与呈递系统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疫苗 免疫机制 佐剂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脂质体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预防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文 白杨 +4 位作者 王继德 武金宝 李国锋 张卫民 周殿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Hp)热休克蛋白60(Hsp60)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p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22(+)/Hsp60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Hsp60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Hp)热休克蛋白60(Hsp60)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p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22(+)/Hsp60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Hsp60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组分包裹的Hsp60重组蛋白口服疫苗,并用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75只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PBS、空白脂质体、Hsp60重组蛋白+霍乱霉素(CT)、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每周1次共4次,末次攻击2周再用活Hp攻击3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胃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的定植半定量、炎症程度及其炎症活动度的评分。结果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7%,经纯化获得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0.7±0.4)μm。PBS组和空白脂质体组保护率均为0,而Hsp60重组蛋白+CT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3.3%、66.7%和86.7%,且均能使免疫小鼠胃粘膜Hp感染数目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口服脂质体能分地代替免疫佐剂,作为Hp疫苗的免疫佐剂,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60 疫苗 脂质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双亚单位表位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维英 吴超 +1 位作者 石云 邹全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66,共6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黏附素(HpaA)和尿素酶B亚单位(UreB)双亚基多表位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将黏附素(HpaA)的一个B细胞表位与尿素酶B亚单位的三个TH表位及一个B细胞表位串联起来(...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黏附素(HpaA)和尿素酶B亚单位(UreB)双亚基多表位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将黏附素(HpaA)的一个B细胞表位与尿素酶B亚单位的三个TH表位及一个B细胞表位串联起来(HUepi),表位之间用两个赖氨酸(KK)间隔,T-A克隆后构建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ET-22b(+)-HUepi,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采用阳离子和疏水层析进行纯化,经鉴定后皮下免疫BALB/c小鼠,检测细胞免疫应答及体液免疫应答。结果PCR法扩增出了约233bp的目的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2b(+)-HUepi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目的基因序列与设计序列一致;重组蛋白HUepi表达率约20.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8.38×103Dr,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大于97.6%,经N端测序证实为设计的表位疫苗蛋白,TH表位多肽、表位疫苗蛋白及rUreB均能够刺激表位疫苗致敏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SI>2),并且此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结论Hp HpaA、UreB双亚基表位疫苗HUepi经基因克隆获得了较高的表达量,并初步显示了较好的免疫原性。为新一代Hp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粘附素(HpaA) 尿素酶B亚单位(UreB) 表位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