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时变增益流域水循环模拟 被引量:87
1
作者 夏军 王纲胜 +1 位作者 吕爱锋 谈戈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9-796,共8页
针对分布式水文模拟的问题,结合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实际资料条件,提出将水文循环空间数字化信息与水文系统理论相结合的分布式时变增益水循环模型(DTVGM)。DTVGM将单元时变增益水文非线性模型(TVGM)拓广到由DEM划分的流域单元网格上建立... 针对分布式水文模拟的问题,结合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实际资料条件,提出将水文循环空间数字化信息与水文系统理论相结合的分布式时变增益水循环模型(DTVGM)。DTVGM将单元时变增益水文非线性模型(TVGM)拓广到由DEM划分的流域单元网格上建立非线性地表水产流模型,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建立土壤水产流模型,并应用运动波方法建立分级网格汇流模型。最后,以黑河干流山区流域为例应用DTVGM开展了实例研究,设计开发了模型系统。研究区域被划分为38 277个网格单元(网格大小为500 m×500 m),在此基础上将流域划分为456级带状汇流区域。考虑到黑河干流山区的寒区特点,模型耦合了融雪径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DTVGM既有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拟的特征,同时具有水文系统分析适应能力强的优点,能够在水文资料信息不完全或者有不确定性干扰条件获得比较好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效率,在黑河干流山区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满足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非线性系统 耦合 水循环 黑河
下载PDF
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91
2
作者 程国栋 肖洪浪 +2 位作者 徐中民 李锦秀 陆明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13,共8页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水资源不足,再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性问题.以黑河为例论述了流域尺度的水、土、生态、环境及管理问题;提出缓解...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水资源不足,再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性问题.以黑河为例论述了流域尺度的水、土、生态、环境及管理问题;提出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在流域尺度提高水效益的适应对策;讨论了绿洲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4个环节,即灌溉水向土壤水转化、土壤水的生物利用、生物水的生产率以及市场需求的产业配置;展示了水源涵养、节水型绿洲建设、生态水利用率提高的部分实例;分析了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的阶段、问题与途径,强调流域虚拟水配置战略,指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问题 水效益 生态经济 应对策略 中国内陆河-黑河流域
下载PDF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77
3
作者 龚家栋 程国栋 +2 位作者 张小由 肖洪浪 李小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91-496,共6页
通过对水系变迁的分析 ,勾画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变化的大体框架。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变迁 ,演绎了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水系溯源退缩过程。在地质历史时期 ,这种溯源退缩主要原因是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 ,而近代、现代人类... 通过对水系变迁的分析 ,勾画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变化的大体框架。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变迁 ,演绎了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水系溯源退缩过程。在地质历史时期 ,这种溯源退缩主要原因是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 ,而近代、现代人类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加速了河流水系的溯源退缩 ,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自然因素的作用。巴丹吉林沙漠曾经是黑河下游的冲积湖积平原。那么如果绿洲消失 ,额济纳三角洲就有可能再现巴丹吉林沙漠的形成过程 ,形成新的“额济纳沙漠”。在第四纪早期 ,额济纳盆地存在两个水流系统 ,且气候环境较为温暖潮湿 ;随后两个水流系统逐渐合并 ,区域气候亦有变干变暖的趋势 ;至第四纪晚期 ,气候更加干旱 ,现代水文网定型。东西居延海不是黑河流域的终端湖 ,在地质历史上属于黑河流域下游的河道湖。随着黑河水系不断地溯源萎缩 ,东西居延海及居延泽也存在着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 ,并在近现代演变为尾闾湖。显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变 水系变迁 额济纳地区 黑河
下载PDF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60
4
作者 李森 李凡 +1 位作者 孙武 李保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7,共7页
额济纳绿洲是发育在黑河下游内陆河三角洲上著名的天然绿洲。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加剧 ,绿洲萎缩 ,生态恶化。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是由水环境恶化过程、土壤干燥化过程、植被退化与生物多样性衰减过程、土地... 额济纳绿洲是发育在黑河下游内陆河三角洲上著名的天然绿洲。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加剧 ,绿洲萎缩 ,生态恶化。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是由水环境恶化过程、土壤干燥化过程、植被退化与生物多样性衰减过程、土地沙漠化过程和土壤盐碱化过程构成的地表动力学过程。导致额济纳绿洲荒漠化的驱动力是区域气候暖干化、强盛的风蚀侵蚀力、上中游过度开发水土资源的人为活动和额济纳绿洲内的“三滥”活动等。荒漠化驱动力的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 5 9.2 76 %和 2 8.0 83% ,反映出绿洲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多面性和综合性 ,绿洲内外过度的人为活动是其主导驱动因素。内在、外在驱动力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性是绿洲荒漠化的区域机制 ,驱动力因子团的互动激发作用形成荒漠化的动力机制 ,驱动力与荒漠化土地间的响应形成正反馈机制 ,三种作用机制组合成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的复杂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额济纳绿洲 荒漠化过程 驱动力 驱动机制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根绪 杨玲媛 +1 位作者 陈玲 洼田顺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6-466,共11页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区域水文过程具有深刻影响。利用1960s以来的三期遥感数据和1980年以来的地下水长期观测数据,从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系统两方面,分析了近30年来甘肃省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区域水文过程具有深刻影响。利用1960s以来的三期遥感数据和1980年以来的地下水长期观测数据,从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系统两方面,分析了近30年来甘肃省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985年为界,随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强度不同,前后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系统补给的影响分别达到2.602亿m3/a和0.218亿m3/a,对排泄系统的影响分别为2.035亿m3/a和4.91亿m3/a,在保持区域人工开采量不超过3.0亿m3/a的合理幅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在区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和近10年来人类较大规模开采影响下,甘肃省张掖盆地地下水资源变化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地下水系统的作用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规划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黑河流域 地下水系统 区域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变化 覆被变化 时空变化特征 资源合理利用 排泄系统 1980年 地下水补给 1985年 区域差异性 水文过程 观测数据 遥感数据 中游地区 开采影响 甘肃省 开采量 盆地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黑河山区流域水资源的变化 被引量:60
6
作者 蓝永超 丁永建 +2 位作者 刘进琪 康尔泗 魏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3-868,共6页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祁连山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各种假定气候情景下黑河山区径流变化的计算模式。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祁连山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各种假定气候情景下黑河山区径流变化的计算模式。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十分明显,但受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水资源的变化又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总体上,山区的气温和降水随全球增温均呈上升和增加的趋势,且气温上升的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区径流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减小,除非遭遇到比较极端的气候情景,如气温升幅与降水减幅同时出现较大值的“暖—干”气候组合或气温降幅与降水增幅的同时出现较大值的“冷—湿”气候组合等。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里黑河山区水资源量虽随着降水、气温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变化相对稳定,其幅度基本在目前出山径流量的±10%左右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山区流域 全球气候变暖 水资源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主要植物的水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5
7
作者 宋耀选 周茂先 +1 位作者 张小由 肖洪浪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几种植物的水势分析,结果表明,水势从小到大排序为:红砂<柽柳、苏枸杞、苦豆子<胡杨、梭梭、骆驼蓬<花花柴<沙拐枣。胡杨和柽柳水势日变化在5月和7月大体呈“V”型;9月份日变化大体呈直线型。不同植物对环...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几种植物的水势分析,结果表明,水势从小到大排序为:红砂<柽柳、苏枸杞、苦豆子<胡杨、梭梭、骆驼蓬<花花柴<沙拐枣。胡杨和柽柳水势日变化在5月和7月大体呈“V”型;9月份日变化大体呈直线型。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反应不同,乔木、灌木的水势与深层土壤中含水量密切相关,而草本对较浅层的土壤含水量相关。阔叶植物对大气中的水分相关性更强。植物水势与大气温度相关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环境因子 土壤含水量 温度相关性 环境条件 深层土壤 植物水势 日变化 苦豆子 沙拐枣 花花柴 骆驼蓬 直线型 9月份 柽柳 胡杨 大气 枸杞 乔木 灌木 草本 水分 阔叶
下载PDF
Topmodel模型在黑河干流出山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8
作者 陈仁升 康尔泗 +2 位作者 杨建平 张济世 王书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4,共7页
概念性模型应用广泛,它由集总模式逐步发展为分布参数模式。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土壤含水量和地形指数的概念性分布参数模型———Topmodel。该模型以小时为步长,对DEM分辨率的要求为50m×50m。为将模型应用到我国内陆河山区中大型流... 概念性模型应用广泛,它由集总模式逐步发展为分布参数模式。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土壤含水量和地形指数的概念性分布参数模型———Topmodel。该模型以小时为步长,对DEM分辨率的要求为50m×50m。为将模型应用到我国内陆河山区中大型流域,将模型的DEM分辨率拓宽到1500m×1500m,模拟过程也分别以日和月为步长。日径流模拟结果表明,在DEM分辨率较粗的情况下,模型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土壤含水量调整期,之后模拟效果较好,尤其是枯水径流。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但模拟效果总体还是受DEM分辨率较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DEL模型 黑河干流 出山径流 模拟 概念性分布参数模型 DEM分辨率 水文科学
下载PDF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5
9
作者 赵春彦 司建华 +2 位作者 冯起 鱼腾飞 李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8-724,共7页
以2012年4—10月实测数据,对黑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夜间存在明显的树干液流以补充白天蒸腾损失的大量水分... 以2012年4—10月实测数据,对黑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夜间存在明显的树干液流以补充白天蒸腾损失的大量水分,恢复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与其他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特征比较,阴雨天液流启动时间推迟,液流停止时间提前,液流历时缩短,且峰值显著缩小;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液流速率在夏季的启动时间、到达峰值的时间、液流停止时间均早于春季和秋季;单株蒸腾耗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格局,4月和10月中下旬耗水量较低,5—8月为主要耗水期,占整个生长季的75%;日间液流速率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水汽压差、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和气温的影响,夜间液流速率主要受到水汽压差、相对湿度的影响,整个生长季胡杨树干液流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水分、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关系模型 黑河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原文传递
黑河过正义峡河川径流量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丁宏伟 高玉卓 +1 位作者 何江海 曹炳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6,共5页
甘 (甘肃 )蒙 (内蒙古 )就黑河水量的分配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 ,由于中游 (甘肃 )采用的是以开发河水为主 ,辅以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导致了黑河过正义峡泄入下游 (内蒙古 )的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 ,近 10a来尤为明显。文章在定... 甘 (甘肃 )蒙 (内蒙古 )就黑河水量的分配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 ,由于中游 (甘肃 )采用的是以开发河水为主 ,辅以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导致了黑河过正义峡泄入下游 (内蒙古 )的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 ,近 10a来尤为明显。文章在定量分析其减少原因的基础上 ,从兼顾中、下游用水角度出发 ,以《甘蒙分水原则》的最低值为约束条件 ,提出了中游地区应采取以开采地下水为主 ,辅以开发河水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正义峡 径流量 原因 地下水 地表水 泉水溢出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问题与水管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肖洪浪 程国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水资源已从自然资源跃升为国家关键性、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是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资源缺陷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中国典型内陆河... 水资源已从自然资源跃升为国家关键性、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是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资源缺陷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了中国典型内陆河———黑河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传统生产条件下流域水资源利用已经走到尽头,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提高单方水的效益;概要了“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试验示范研究”在上游水源涵养区培育、中游节水型绿洲构建、下游生态水利用率提高以及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部分成果,显示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在流域尺度上认识内陆河地表过程及其演变规律,集成生态技术体系和模式,重视流域尺度的水循环,实现流域尺度的生态水文学实验研究,建立内陆河流域科学基础应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管理 水利用率 试验示范 黑河流域
下载PDF
黑河中游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3
12
作者 赵锐锋 张丽华 +2 位作者 赵海莉 姜朋辉 汪建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370,共8页
以黑河中游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木本、高草、低草3种湿地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高草〉低草〉木本植被类型,0-20 cm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低草植被类型有机碳的空间... 以黑河中游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木本、高草、低草3种湿地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高草〉低草〉木本植被类型,0-20 cm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低草植被类型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最大,木本植被居中,高草植被最小。高草、低草和木本植被0-4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7.33、5.44和4.25 kg/m^2。高草、低草植被以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含量更高,分别占0-40 cm的32%,31%,木本植被以亚表层(10-20 cm)最高,占3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磷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质量、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碳密度 湿地 黑河 干旱区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需求预测 被引量:32
13
作者 徐中民 程国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通过对人口和经济这两大需水增长的内因分析 ,结合黑河流域中游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 ,分别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和人口模型 ,对流域中游各地区未来水平年 2 0 2 0年和 2 0 50年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在预测时 ,针对流域中游生态环... 通过对人口和经济这两大需水增长的内因分析 ,结合黑河流域中游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 ,分别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和人口模型 ,对流域中游各地区未来水平年 2 0 2 0年和 2 0 50年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在预测时 ,针对流域中游生态环境状况的特点 ,生态环境需水中绿洲内部防风的护田林网建设需水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绿洲外围防沙的人工林、人工草场因经济价值体现的经济价值较直接 ,其需水纳入了需水模型体系 .预测结果发现 ,在采取常规节水措施后 ,东干流张掖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最为紧迫 ,在 2 0 3 0年 ,水资源需求量仍超过其分水后的极限可利用水资源量 50 0 0× 1 0 4 m3 .相比之下 ,西干流酒泉和嘉峪关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缓和 .未来用水结构多样化趋势在东西干流都表现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需水定额 黑河流域 水资源 需求预测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47
14
作者 戴声佩 张勃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6-348,共13页
由于传统的土地利用空间统计分析问题中存在固有的空间自相关效应,进而影响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概率模拟的精度。研究在CLUE-S模型中传统的二值Logistics回归的基础之上引入了空间自相关因子形成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并将其用... 由于传统的土地利用空间统计分析问题中存在固有的空间自相关效应,进而影响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概率模拟的精度。研究在CLUE-S模型中传统的二值Logistics回归的基础之上引入了空间自相关因子形成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并将其用于区域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考虑了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自相关性的Autologistic回归模型在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时能更好地反映真实土地利用分布格局。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的空间格局拟合优度ROC值分别从0.914、0.820、0.697、0.635和0.798提高到0.924、0.892、0.766、0.716和0.835;(2)基于Autologistic回归分析的建模对CLUE-S模型的模拟精度有一定的提高。Autolo-gistic回归分析下模拟结果的Kappa指数0.935 4大于Logistic回归模拟结果 0.888 0;(3)通过模拟2020年研究区5种情景方案下土地利用格局,表明在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①自然增长情景方案下,耕地的增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而建设用地的扩张则会促进研究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林地和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会加剧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②在3种水资源约束情景方案下,水资源对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制约非常明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③土地结构优化情景方案下土地利用比较全面地考虑到了流域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等需要,具有较强的合理性;④经济发展情景方案下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大量侵占周边耕地和草地,粮食安全会受到较大的威胁;⑤生态保护情景方案下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保护用地面积呈显著扩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CLUE—S模型 情景模拟 空间自相关 黑河中游 甘州区
原文传递
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 被引量:47
15
作者 蓝永超 丁永建 康尔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史料和树轮资料,对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对应关系、变化的可能成因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比较明显,近50年来黑河山区...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史料和树轮资料,对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对应关系、变化的可能成因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比较明显,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随全球气温升高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全球气温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扩大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至更北,从而使祁连山中西部降水增加。因此,总体来说,全球气候的变暖有利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的增加。目前,黑河山区汇流区正处于1980年代开始的历史上有资料记载以来的第5个温暖期和第3个暖湿期,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将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继续维持这种缓慢增长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山区汇流区 全球气候变暖
下载PDF
近50年来黑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李占玲 徐宗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7-1882,共6页
采用Pettitt方法对黑河流域10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9年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进行突变分1析98。6研年究,突表变明后:①多气年温平方均面气。温除均野比牛突沟变站前气有温所序增列加在,上19游92站年点存突在变显后著增突温变幅外度,... 采用Pettitt方法对黑河流域10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9年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进行突变分1析98。6研年究,突表变明后:①多气年温平方均面气。温除均野比牛突沟变站前气有温所序增列加在,上19游92站年点存突在变显后著增突温变幅外度,其要余大站于点中气下温游的站突点变的年增份温均幅发度生,突为变前仅有拐子湖站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突变后所有站点气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②降水方面。近50年流域降水量上升或者下降变化幅度未达到显著的突变水平。根据Mann-Kendall单调变化趋势分析,托勒和野牛沟两个站点的降水序列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对年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的分析,流域上游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少雨期,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接近,90年代末至2009年进入多雨期;流域下游年降水量1960年-1981年为多雨期,1981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少雨期,90年代初至2000年左右又进入多雨期,2000以后进入少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Pettitt 黑河 气温 降水量
原文传递
运用氧稳定同位素研究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与河水转化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应华 仵彦卿 +1 位作者 丁建强 温小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盆地,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 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对于有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稳定同位素δ18O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 在黑河中游盆地沿不同河... 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盆地,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 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对于有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稳定同位素δ18O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 在黑河中游盆地沿不同河段地表水和地下水现场取样, 进行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在黑河中游盆地绿洲灌溉区, 农田灌溉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转化, 导致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增加. 运用质量守恒原理, 定量分析了黑河中游盆地黑河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的转化量, 为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稳定同位素 质量守恒原理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应华 仵彦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根据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取得的降水水样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地区降水线和降水中氘盈余分布特征,为同位素技术在黑河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受降水再次强烈蒸发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影响,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δ... 根据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取得的降水水样和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地区降水线和降水中氘盈余分布特征,为同位素技术在黑河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受降水再次强烈蒸发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影响,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δD=4.14471δ8O-20.6852(‰)的斜率很低,符合干旱区降水线斜率很低的规律.冬秋两个季节降水线的斜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节,氢氧同位素的相关性也远高于春夏季节.降水中氘盈余(d)变化幅度较大,呈现山区高平原低和冬季高夏季低的时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水循环 降水 同位素
下载PDF
应用同位素研究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 被引量:33
19
作者 钱云平 林学钰 +1 位作者 秦大军 王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80,共7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为戈壁沙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盆地内天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于区域地下水,研究盆地地下水形成和循环机制,对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为戈壁沙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盆地内天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于区域地下水,研究盆地地下水形成和循环机制,对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水化学分析方法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了盆地地下水循环特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和流域不同地区地下水补给来源等,为黑河下游水利工程规划和水量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额济纳盆地 稳定同位素 CFC 电导率 地下水来源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化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温小虎 仵彦卿 +3 位作者 常娟 苏建平 张应华 刘发民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第 2大内陆河———黑河流域 ,对全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地表水中TDS (阴离子总量 )和主要离子含量沿流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增幅不大。而地下水TDS从... 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第 2大内陆河———黑河流域 ,对全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地表水中TDS (阴离子总量 )和主要离子含量沿流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增幅不大。而地下水TDS从莺落峡出山后呈直线上升 ,下游TDS均大于 10 0 0mg/L ,主要离子含量增加明显 ,其变化特征与 TDS 基本一致 ;水化学成分和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上游向下游过渡变化的分带特征 :从上游山区、中游盆地到下游的尾闾盆地 ,河水的水化学特征依次为HCO3 -型、SO42 --HCO3 -型和Cl-型 ;山区和山前冲洪积扇中地下水为低矿化度的HCO3 -型水 ,中游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升高 ,水化学类型为HCO3 -或HCO3 --SO42 -,下游盆地地下水矿化度进一步升高 ,水化学类型为Cl--SO42 -或Cl-;垂向变化上 ,由浅层到深层地下水矿化度降低 ,水化学类型变化不大 ,中游盆地主要为HCO3 -和HCO3 --SO42 -;下游盆地主要为Cl--SO4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类型 离子含量 空间特征 黑河 水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