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部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
作者 魏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头部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法,穴取百会、神庭、四神聪等,同时配合足底按摩;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头部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法,穴取百会、神庭、四神聪等,同时配合足底按摩;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20/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PSQI各因子得分除对照组日间功能障碍一项外,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项目中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在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头部穴位埋线配合足底按摩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针灸疗法 头穴 埋线
原文传递
基于“脑为髓海”理论浅议头穴丛刺法治疗中风思路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佳华 倪金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9-82,共4页
中风临床表现繁多,但其病位在脑,病机可总结为正虚邪盛、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髓海失充、痰瘀闭阻脑络等。脑髓对全身脏腑有调节作用,临床上可以通过针刺头部穴位来达到调节头部气血,蓄灌髓海,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头穴丛刺法是于致顺... 中风临床表现繁多,但其病位在脑,病机可总结为正虚邪盛、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髓海失充、痰瘀闭阻脑络等。脑髓对全身脏腑有调节作用,临床上可以通过针刺头部穴位来达到调节头部气血,蓄灌髓海,平衡全身阴阳的作用。头穴丛刺法是于致顺教授在多年临床积累结合针灸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治疗中风的针刺手法,临床效果显著。文章基于四海理论中"脑为髓海"理论,结合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参考头穴丛刺法的实验基础及临床应用,来探讨头穴丛刺法治疗中风的思路,为临床头穴丛刺法治疗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为髓海 五脏 头穴丛刺法 中风
下载PDF
头穴丛刺对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兴华 李杉杉 +2 位作者 刘冬雪 赵静 张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穴丛刺组,双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VaD模型。头穴丛刺组予头穴丛刺针刺干预,连续干预28 d。Morris水迷宫实...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穴丛刺组,双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VaD模型。头穴丛刺组予头穴丛刺针刺干预,连续干预28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表达弱(P<0.01),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Bcl-2表达增加(P<0.01),Bax、Caspase-3表达减弱(P<0.01)。结论头穴丛刺可改善VaD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能够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穴丛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智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静 《河北中医》 2001年第5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智力障碍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0例 ,采用头针针刺智三针 (本神、神庭 )、四神针 ,同时配合百会、哑门、风池、神庭、神门穴位注射乙酰谷酰胺及呋喃硫胺。对...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并发智力障碍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0例 ,采用头针针刺智三针 (本神、神庭 )、四神针 ,同时配合百会、哑门、风池、神庭、神门穴位注射乙酰谷酰胺及呋喃硫胺。对照组 34例用脑活素 2 0ml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点滴。对比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有醒脑开窍、健脑益髓、提高脑细胞活力、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智力障碍 并发症 头针 穴位注射 治疗
下载PDF
头穴丛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兴华 曲阳 +3 位作者 王玉珏 赵静 万冬梅 张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穴丛刺组,各12只。采用双血管阻断制备大鼠VaD模型。头穴丛刺组给予头穴丛刺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8d。H...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穴丛刺组,各12只。采用双血管阻断制备大鼠VaD模型。头穴丛刺组给予头穴丛刺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8d。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PERK、p-eIF2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神经元凋亡小体和炎性细胞,毛细血管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数目减少,胶质细胞、炎细胞和凋亡小体数目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PERK、p-eIF2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p-PERK、p-eIF2α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够减轻VaD大鼠海马组织炎性反应,改善病变程度,可能与下调p-PERK、p-eIF2α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穴丛刺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欣慰 金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193-2196,共4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 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方法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30只。假手术组按照造模组...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 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方法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30只。假手术组按照造模组大鼠手术方法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术后不做缺氧处理,另外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HIBD模型。分别于3 d、7 d、14 d随机选取10只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溴脱氧尿核苷(Brd U)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数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造模组、头穴丛刺组两组小鼠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头穴丛刺组3 d、7 d、14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造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头穴丛刺组两组小鼠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头穴丛刺组3 d、7 d、14 d SVZ区和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造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刺激能够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与大脑皮层区内源性Brd U和NSCs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头穴丛刺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八卦头穴透刺针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立 倪杰 +4 位作者 蒋婧 吴智祥 汪洋 王嘉欣 牛燕霞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2期1881-1885,共5页
目的:观察八卦头穴透刺针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 目的:观察八卦头穴透刺针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针对血管因素给予调整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观察组给予八卦头穴透刺针法结合怀旧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怀旧疗法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卦头穴透刺针法能改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八卦头穴透刺针法 针刺疗法 怀旧疗法
下载PDF
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倩 王凤英 李凌鑫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神经中枢损伤后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分析内源性NsCs在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神经中枢损伤后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30只。假手术组按照造模组大鼠手术方法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术后不做缺氧处理,另外两组根据Rice法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分别于3天、7天、14天将10只小鼠随机选取出来,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5-溴脱氧尿核苷(Brd U)和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数进行观察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造模组、头穴丛刺组小鼠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且头穴丛刺组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Brd 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造模组、头穴丛刺组小鼠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且头穴丛刺组3天、7天、14天SVZ区、大脑皮层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刺激能够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与大脑皮层区内源性Brd U和NSCs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头穴丛刺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针灸头部透穴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凌云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头部透穴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给予头部透穴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针灸头部透穴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9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给予头部透穴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和PSQI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治疗组的SA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治疗组血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透穴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头部透穴疗法 针刺疗法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头穴丛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婷 王鸿旭 +3 位作者 李宏玉 王雪 朱路文 唐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22-125,139,共5页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头穴丛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和积分肌电值(IEMG)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因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为30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二头肌、股直肌IEMG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三头肌、股二头肌IEMG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康复训练 痉挛 偏瘫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头穴丛刺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博佳 郑祖艳 +1 位作者 蒋鹏 张海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证明头穴丛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3月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给予模...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证明头穴丛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3月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造模,给予模型组和针刺组14天随机不同应激刺激,之后对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选"百会""神庭"及"四神聪",留针20 min,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治疗14天。在实验前1天、实验的第14天、21天、28天对大鼠进行测量体重、open-field评分及糖水消耗试验。结果:造模后14天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后21天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针刺组大鼠仅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糖水消耗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不明显(P>0.05);造模第28天模型组大鼠体重、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糖水消耗量均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头穴丛刺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慢性抑郁 open-field评分 糖水消耗试验
下载PDF
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穆姿辰 唐强 +8 位作者 史云秋 王艳 朱淑伟 庄亚楠 徐丹双 李宏玉 李保龙 张春艳 袁孟珂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于妊娠第12.5天时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钠,随机选取子代雄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6)、丰富环境组(n=6)、头穴丛刺组(n=6)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于妊娠第12.5天时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钠,随机选取子代雄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6)、丰富环境组(n=6)、头穴丛刺组(n=6)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n=6)。对照组为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雌鼠所产下的子代雄鼠(n=6)。子代雄鼠21日龄时分别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对各组进行三箱实验、埋珠实验,计算社交能力指数、社交偏好指数和埋珠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 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丰富环境组、头穴丛刺组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均改善(P <0.05),重复刻板行为均减少(P <0.05),外周血液中IL-6、IL-1β水平均下降(P <0.05),其中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最佳(P <0.01)。结论 丰富环境训练和头穴丛刺均能够改善孤独症大鼠行为学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头穴丛刺 丰富环境 行为 大鼠
下载PDF
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张盼 张晓红 +4 位作者 杜双霞 韩陨 苑艳尊 李西园 刘倩 《河北中医》 2024年第9期1512-1515,1519,共5页
目的研究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1例,2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1例,2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常规健康宣教、病情监测、服药指导及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督脉穴合头穴灸法,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DA、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穴合头穴灸法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及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督灸疗法 头穴 认知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全麻的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不同术中护理方法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小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分别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和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后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全麻俯卧位患者的保护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6例全麻下采用俯卧位行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分别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和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后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全麻俯卧位患者的保护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6例全麻下采用俯卧位行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头面部摆放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试验组采用头面部三点摆放法。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压红或受损、眼部红肿畏光甚至视力减退等俯卧位头面部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皮肤压红1例,无患者眼部出现不适,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皮肤压红或受损8例,其中1例患者眼部出现红肿畏光现象,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相较于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可有效降低全麻俯卧位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 全麻俯卧位 手术室护理方法
下载PDF
智能化牙齿正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陈钊祥 《软件》 2023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为了实现头影测量的智能化,研究采用了具有高效检测能力的YOLOv5模型来进行头影检测,通过采用点换面的新颖数据增强技术,并引入CoordAttention通道注意力机制,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论文以1mm、2mm、3mm和4mm的误差范围作为评价指... 为了实现头影测量的智能化,研究采用了具有高效检测能力的YOLOv5模型来进行头影检测,通过采用点换面的新颖数据增强技术,并引入CoordAttention通道注意力机制,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论文以1mm、2mm、3mm和4mm的误差范围作为评价指标,对点换面数据增强技术的提升效果进行了量化。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在四种误差范围内分别实现了26.5%、18.5%、15.3%和12%的提升,充分证明了其对于提高头影检测准确性的显著作用。同时,CoordAttentio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引入,使得模型在上述四种误差范围内的检测成功率再次提升,其提升幅度分别为2.7%、2.3%、2.3%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模型 点换面数据增强 CoordAttention通道注意力机制 头影标志点检测
下载PDF
芳香疗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在中风后失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慧 张银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6期119-121,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在中风后失眠(PSI)护理中应用芳香疗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此研究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PS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 目的综合分析在中风后失眠(PSI)护理中应用芳香疗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此研究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PS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常规护理的方式,试验组采用芳香疗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PSQI评分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517,P=0.001;t=2.134,P=0.037);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χ^(2)=7.631,P=0.006)。结论在PSI患者中应用芳香疗法联合头部穴位按摩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效率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疗法 头部穴位按摩 中风后失眠 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实时悬点高度测量与放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显富 李航 《铁路航测》 2003年第3期4-5,共2页
研究悬点高度测量与放样的原理、精度分析及其观测方法。
关键词 悬点高度测量 放样 测量原理 输电线路 精度 对点误差
下载PDF
头穴透刺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壮志 毕可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7期2964-2966,共3页
目的 分析头穴透刺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 目的 分析头穴透刺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头穴透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04±5.92)分、(11.91±4.82)分,低于对照组(17.71±6.93)分、(15.96±6.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分别为(1.22±0.32)mPa·s、(7.68±1.12)mPa·s、(4.62±0.93)mPa·s、(0.27±0.09)%,均低于对照组(1.75±0.41)mPa·s、(10.37±1.25)mPa·s、(6.86±1.13)mPa·s、(0.32±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头穴透刺法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头穴透刺法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迎头目标的红外图像特征与检测难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辉 王乐东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有关迎头目标的理论分析对海战场上攻击和预警双方都有着极高研究价值。文章在介绍具有最强攻击力的迎头目标的军事价值基础上,分析了迎头目标的物理运动特点和红外成像特征,总结了对其有效检测的几个难点及原因,得出了对红外图像中迎... 有关迎头目标的理论分析对海战场上攻击和预警双方都有着极高研究价值。文章在介绍具有最强攻击力的迎头目标的军事价值基础上,分析了迎头目标的物理运动特点和红外成像特征,总结了对其有效检测的几个难点及原因,得出了对红外图像中迎头目标单帧检测和多帧跟踪的研究重点,为研究在复杂环境下对迎头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红外图像 迎头目标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可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低灌注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
20
作者 马宇 路凯 +2 位作者 马龙 崔友祥 孙云川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严重大脑中动脉狭窄低灌注区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严重大脑中动脉狭窄低灌注区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48例/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每种口服1片/d,连服4周;研究组增加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观测患区及对称非患病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计算患区灌注参数与对称非患区灌注参数比值,即rCBV、rCBF、rMTT、rTTP;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水平,并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价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CBV、CBF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MTT、TTP、rCBV、rCBF、rMTT、rTTP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素Ⅱ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改善严重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远端侧支循环开放,提高脑血流量,上调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透刺 丁苯酞 大脑中动脉狭窄 侧支开放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