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季羡林的翻译“和谐”观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瑾 华先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著名翻译家季羡林虽然没有具体的翻译理论,但他独特的翻译"和谐"观为翻译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翻译思想,为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论文对季羡林的翻译"和谐"观进行反思,并用季羡林的翻译思想全新阐释严复"... 著名翻译家季羡林虽然没有具体的翻译理论,但他独特的翻译"和谐"观为翻译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翻译思想,为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论文对季羡林的翻译"和谐"观进行反思,并用季羡林的翻译思想全新阐释严复"信、达、雅"中的"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羡林 翻译活动 “和谐”观 翻译思想
下载PDF
从翻译美学角度解读中国散文英译之美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雅洁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美学审美自古以来就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想要实现翻译之"美"十分困难。本文强调的重点是译者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应该要把"读者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原文本、译者、目标文本和读者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运用了接受美学原则和和谐理论,探索了其在文学翻译当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散文108篇》中的散文名篇,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和谐原则指导翻译并且考虑到读者的审美需求,才能实现"美"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中国散文 英译之美 和谐原则 散文翻译
下载PDF
审美来自于和谐——解读杨必《名利场》中的词汇翻译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丽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6-79,83,共5页
文学翻译的美应当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以及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与和谐。和谐作为文学翻译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杨必女士《名利场》汉译本的词汇翻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转化词性,调整词语顺序,以及利用一词多译等方... 文学翻译的美应当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以及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与和谐。和谐作为文学翻译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杨必女士《名利场》汉译本的词汇翻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转化词性,调整词语顺序,以及利用一词多译等方法完美地再现了原著文学语言的美。译本中译者对于词汇的处理有许多成功、经典之处值得我们挖掘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杨必 《名利场》 词汇翻译
下载PDF
《论语》概念词英译之道——和谐翻译 被引量:1
4
作者 姬岳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2-55,66,共5页
《论语》概念词的英译是《论语》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词的英译关系着译文的质量。通过译本对《论语》概念词的翻译比较,可以获得概念词英译的概况,从而分析产生《论语》概念词英译可译性限度的原因。综合上述阐释,选择运用和谐翻译... 《论语》概念词的英译是《论语》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词的英译关系着译文的质量。通过译本对《论语》概念词的翻译比较,可以获得概念词英译的概况,从而分析产生《论语》概念词英译可译性限度的原因。综合上述阐释,选择运用和谐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解决《论语》概念词英译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概念词 可译性限度 和谐翻译
下载PDF
和而不同:林语堂外宣翻译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红萍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自古以来,“和而不同”始终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指导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参照标准。文章基于“和而不同”关照林语堂的外宣翻译活动,着重于“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对林语堂翻译态度的塑造和翻译策略择取的影响,指出译者在从事... 自古以来,“和而不同”始终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指导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参照标准。文章基于“和而不同”关照林语堂的外宣翻译活动,着重于“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对林语堂翻译态度的塑造和翻译策略择取的影响,指出译者在从事翻译时应以“尚和”“包容”的精神,在尊重和接受语言和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译文既能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又能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以便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及世界多元文化和谐“统一”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外宣翻译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认知翻译观观照下的诗歌翻译研究——以蒋坚霞译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为例
6
作者 宋燕青 杨劲松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1-45,共5页
根据认知翻译观,译文不仅要对作者和原文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鼓励"合理解释",倡导"和谐翻译"。本文从译文体现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等6个维度赏析了蒋坚霞先生Stopp... 根据认知翻译观,译文不仅要对作者和原文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鼓励"合理解释",倡导"和谐翻译"。本文从译文体现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等6个维度赏析了蒋坚霞先生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译文。我们认为,认知因素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译者需准确体验原文以及作者所反映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并兼顾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要素,才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效果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翻译观 现实世界 认知世界 和谐翻译
下载PDF
和合理论视域下朱熹禅诗外宣翻译研究
7
作者 赵艳 张雅琴 《现代英语》 2020年第11期74-76,共3页
朱熹作为宋代的理学家,创作了许多著作,其中一千二百多首诗词亦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呈现,而朱熹诗词的外宣翻译存在较大空缺。根据"和合学理论",文章结合理学的历史渊源,从"以理说法,以物显理"&qu... 朱熹作为宋代的理学家,创作了许多著作,其中一千二百多首诗词亦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呈现,而朱熹诗词的外宣翻译存在较大空缺。根据"和合学理论",文章结合理学的历史渊源,从"以理说法,以物显理""借物说理,禅趣与理味交融"两方面分析朱熹诗词翻译中禅意境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理论 朱熹 佛禅诗词 外宣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与和谐翻译——兼评译著《纽伦堡审判》
8
作者 徐莉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主体间性源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有效地用于解释译者、作者、读者、编辑这些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其中,译者是最具主观能动性主体。好的译者能克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妥善处理主体间关系,以不同的... 主体间性源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有效地用于解释译者、作者、读者、编辑这些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其中,译者是最具主观能动性主体。好的译者能克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妥善处理主体间关系,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原文的内容和精神。只有忠实原作内容,和谐传递原作信息的译作才有望立足市场,行而久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翻译和谐性 视域融合 《纽伦堡审判》
下载PDF
试论和谐翻译 被引量:15
9
作者 冯全功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8-43,共6页
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谐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对话理论和间性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和谐思维的内涵。翻译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包括不同的文本、主体和... 和谐属于关系范畴,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谐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面对矛盾时强调和谐与统一。对话理论和间性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和谐思维的内涵。翻译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包括不同的文本、主体和文化等。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译者是最活跃的翻译主体,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起核心作用,所以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和谐思维,发扬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在具体行动中实践和谐翻译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翻译 和谐思维 对话 间性
下载PDF
傅译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态翻译学思想探论
10
作者 董亭亭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9-104,共6页
傅译本《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在中国得以经典化的传播,与译者深厚的翻译功底密切相关。傅雷以流畅的语言和本土化的叙说方式充分彰显了他的生态翻译理论思想。他不但追求一种翻译主客体生态“和谐浑然”的翻译理念,而且注重自身... 傅译本《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在中国得以经典化的传播,与译者深厚的翻译功底密切相关。傅雷以流畅的语言和本土化的叙说方式充分彰显了他的生态翻译理论思想。他不但追求一种翻译主客体生态“和谐浑然”的翻译理念,而且注重自身翻译修养及翻译语境转化的适应选择,还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实现了译本生命的“长生长存”。以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爬梳《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译境”“译者”及“译本”维度的翻译特征,可对傅雷的翻译研究提供个体研究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境和谐 译者中心 译本长存 傅译本 《约翰·克利斯朵夫》
下载PDF
太和翻译标准初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东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154,164,共7页
根据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易理和易图哲学思想,提出以"太和"思想作为翻译的标准。太和翻译标准蕴涵《周易》智慧,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审美性、动态性等特性,可通过阴化、阳化策略实现。太和翻译标准的提出和阐释为翻译标... 根据中国传统经典《易经》的易理和易图哲学思想,提出以"太和"思想作为翻译的标准。太和翻译标准蕴涵《周易》智慧,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审美性、动态性等特性,可通过阴化、阳化策略实现。太和翻译标准的提出和阐释为翻译标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翻译标准 周易 阴化 阳化
下载PDF
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覃江华 许钧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5,147,148,共10页
许渊冲的翻译语言观涉及诸多翻译学核心问题。他认为,原作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也是对自己思想的"翻译";译作是译者对现实世界和原作所反映世界的双重反映和翻译。作者和译者同为创造者和翻译者。由于语言反映且仅能部分... 许渊冲的翻译语言观涉及诸多翻译学核心问题。他认为,原作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也是对自己思想的"翻译";译作是译者对现实世界和原作所反映世界的双重反映和翻译。作者和译者同为创造者和翻译者。由于语言反映且仅能部分反映世界,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力会有所差异。译文在反映现实世界和作者原意时,未必就不如原文准确、完整。翻译创造意义。在意义再生过程中,需要区分不同种类的意义,并处理好内容、风格与形式的矛盾统一问题。许渊冲还认为,通过翻译可以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更加繁荣的世界文化。这是一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翻译大同观,不仅凸显了其语言观与文化观的内在关联,而且体现出其翻译思想的要旨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翻译语言观 文化翻译大同观 意义 内容 形式 风格
原文传递
“政校行企外”的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冰芸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商务英语翻译"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境外合作"的特点,其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儒家和谐哲学角度出发,探讨"政"、"... 商务英语翻译"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境外合作"的特点,其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儒家和谐哲学角度出发,探讨"政"、"校"、"行"、"企"、"外"之间协调平衡、共生共存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各方互利多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校行企外 人才培养模式 和谐哲学 商务英语翻译
下载PDF
大易视角下的“中和”翻译批评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东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周易》是大道之源,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提出了"中和"翻译批评标准,论述了其主要特性——整体性、多元性和动态性,并探寻了翻译批评"致中和"的"三多"方法。这为研究翻译批评标准提供了一... 《周易》是大道之源,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援易入译,提出了"中和"翻译批评标准,论述了其主要特性——整体性、多元性和动态性,并探寻了翻译批评"致中和"的"三多"方法。这为研究翻译批评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进一步从大易的视角研究翻译批评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翻译批评标准 大易 《周易》
原文传递
多向维度凝视下城市公示语英译规范的中和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力游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4-738,共5页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手段之一的标示语是一种静态的、被动式的自导解说结构;英汉双语乃至多语的标示在发挥对外宣传和服务的同时,也处在多向维度的凝视之下;对公示语的英译从追求双语标示在公共场所内的整体效...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手段之一的标示语是一种静态的、被动式的自导解说结构;英汉双语乃至多语的标示在发挥对外宣传和服务的同时,也处在多向维度的凝视之下;对公示语的英译从追求双语标示在公共场所内的整体效果,到平衡多向凝视方之间的需要而采用的翻译方法,再到各方之间微妙关系的协调,都需要译者多维的思考。认为中和观强调不同事物、因素之间协调、平衡和有序的关系,可为城市公示语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观 公共标示 英译
下载PDF
从文化和合理念解读赛译《水浒传》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16
作者 赵羽 钟再强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2-57,共6页
赛珍珠自幼所受中西双重教育和特别人生经历,使其很早形成超越所处时代的文化和合理念。这种融通中西文化精髓的和合理念在其英译《水浒传》的文化负载词处理上有明显体现。从赛珍珠文化和合理念出发,通过剖析赛译《水浒传》的文化负载... 赛珍珠自幼所受中西双重教育和特别人生经历,使其很早形成超越所处时代的文化和合理念。这种融通中西文化精髓的和合理念在其英译《水浒传》的文化负载词处理上有明显体现。从赛珍珠文化和合理念出发,通过剖析赛译《水浒传》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旨在揭示赛译《水浒传》中的文化和合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文化和合理念 文化负载词翻译
下载PDF
对立统一的和谐理念观照下的跨文化翻译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文培 《阅江学刊》 2010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作为"和谐"理念的核心思想,"和而不同"的"和"与"不同"是对立的统一关系。以"和而不同"作为指导思想,跨文化翻译应尊重原作,尊重原语文化。为此,就要贯彻"忠实第一,创造第二&qu... 作为"和谐"理念的核心思想,"和而不同"的"和"与"不同"是对立的统一关系。以"和而不同"作为指导思想,跨文化翻译应尊重原作,尊重原语文化。为此,就要贯彻"忠实第一,创造第二"和"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翻译原则,采取"异化第一,归化第二"和"直译第一,意译第二"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统一 和而不同 跨文化翻译 原则与策略
下载PDF
和合外宣翻译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聪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30-233,240,共5页
和合翻译学是译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而外宣翻译亦为翻译学的年轻分支,将二者合璧,无疑具有双赢意义:既拓展了和合翻译观的研究视野,又为外宣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合外宣翻译研究以和合翻译思想为理论基础,分别从本体观、认识观、... 和合翻译学是译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而外宣翻译亦为翻译学的年轻分支,将二者合璧,无疑具有双赢意义:既拓展了和合翻译观的研究视野,又为外宣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合外宣翻译研究以和合翻译思想为理论基础,分别从本体观、认识观、伦理观、审美观和文化观五个维度论证了外宣翻译的和合过程,即各种主客观因素融突、创生的过程,跳出了探讨译法的窠臼,转而关注语言外的因素,更有利于揭示外宣翻译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翻译理论 外宣翻译 本体观 认识观 伦理观 审美观 文化观
下载PDF
从文学翻译的“和谐说”看许渊冲的译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琰 王峰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6-49,60,共5页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英、汉诗歌作为两种文化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和谐现象。从文学翻译的"和谐说"视角探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指出其汉诗英译实践中的和谐和偶尔的不...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英、汉诗歌作为两种文化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和谐现象。从文学翻译的"和谐说"视角探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指出其汉诗英译实践中的和谐和偶尔的不和谐现象,并强调应当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更好地顺应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说 汉诗英译 许渊冲
下载PDF
从生态翻译学看《卑鄙的我1》字幕翻译中的“平衡”与“和谐”
20
作者 唐璐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7期114-115,共2页
生态翻译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翻译生态、文本生态以及"翻译群落"生态三者的平衡与和谐,译者常常需要运用各式各样的翻译策略来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而字幕翻译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其自身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该文从... 生态翻译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翻译生态、文本生态以及"翻译群落"生态三者的平衡与和谐,译者常常需要运用各式各样的翻译策略来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而字幕翻译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其自身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该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分析《卑鄙的我1》字幕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寻求字幕翻译中译本、译者以及译境三位一体的平衡与和谐,达到让观众原汁原味欣赏影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字幕翻译 “平衡”与“和谐”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