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千年来韩江三角洲的滨线演进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平日
《地理研究》
1987年第2期1-13,共13页
本文应用^(14)C年代学、沉积学、地貌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动力过程等方法,论证了距今6000年、5000年、4000—2500年,汉代、唐初、宋末、清末的滨线位置及其演进趋势。提出其6000年来的发育模式为:1.三角洲两期发育,河流两级分汊;2.沙洲...
本文应用^(14)C年代学、沉积学、地貌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动力过程等方法,论证了距今6000年、5000年、4000—2500年,汉代、唐初、宋末、清末的滨线位置及其演进趋势。提出其6000年来的发育模式为:1.三角洲两期发育,河流两级分汊;2.沙洲(沙堤)併岸,平原扩展;3.洪泛(风力)加积,地面堆高;4.右汊萎缩,左汊发展,干流左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线演进
发育模式
韩江三角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东南澳—澄海海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金龙
徐辉龙
+3 位作者
吴鹏
吴业彪
丘学林
詹文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6,共7页
通过对粤东南澳—澄海海域上第四系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合陆区前人的资料,分析该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特征。通过对钻孔资料的分析,将该区上第四系划分为3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具有由粗变细的沉积韵律,一般由砾...
通过对粤东南澳—澄海海域上第四系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合陆区前人的资料,分析该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特征。通过对钻孔资料的分析,将该区上第四系划分为3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具有由粗变细的沉积韵律,一般由砾砂或中粗砂开始,以淤泥或黏土结束。通过对该区不同层位14C年代测定和分析,认为该区第四系沉积开始于晚更新世中期,与韩江三角洲平原区开始接受沉积的时代一致,这表明二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开始接受沉积的。该区前两个沉积旋回形成于晚更新世,第三旋回形成于全新世。全新世后海平面波动对该区的影响并未像对内侧平原那么明显,说明该区进入全新世后沉积环境趋于稳定,相对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演变
^14C测年
韩江三角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江三角洲河网航道整治水动力数学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雷燕
唐洪武
+2 位作者
周宜林
陈界仁
刘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6,共4页
对韩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进行概化,采用Preissmann有限差分格式和松弛迭代法建立韩江三角洲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韩江三角洲河网的水面线、分流比进行验证,最后对2个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模拟计算和方...
对韩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进行概化,采用Preissmann有限差分格式和松弛迭代法建立韩江三角洲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韩江三角洲河网的水面线、分流比进行验证,最后对2个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模拟计算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水位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一般小于0.05m;分流比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在整治流量条件下,各河道水位变化很小,分流比增加值最大为2.35%;在洪水条件下,水位壅高值最大为0.07 m,分流比增加值最大为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三角洲
河网
航道整治
水动力数学模型
松弛迭代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障壁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及我国障壁岛研究展望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宏月
王洋
+4 位作者
王红兵
罗晓枫
麦咏欣
黄旭弘
王中波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12,F0002,共11页
障壁沉积体系(障壁岛)是滨岸浅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常见于以波浪为主的陆源碎屑海岸地区.由于构造过程、基底地形、波浪潮汐作用等因素,全球障壁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东南和西北部、亚欧大陆、非洲西部等沿岸地区.而我国障壁...
障壁沉积体系(障壁岛)是滨岸浅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常见于以波浪为主的陆源碎屑海岸地区.由于构造过程、基底地形、波浪潮汐作用等因素,全球障壁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东南和西北部、亚欧大陆、非洲西部等沿岸地区.而我国障壁岛分布较少,零星出现于渤海湾和海南岛等地.本文系统综述障壁沉积体系理论的发展过程,全球障壁岛的分布以及国内外障壁岛研究现状,并基于粤东韩江三角洲障壁岛提出我国障壁岛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壁沉积体系
研究进展
中国障壁岛
海岸沉积
韩江三角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1 位作者
徐望生
李国庆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汉口的崛起赖于地理环境优势已为学界所共识.汉口地处汉江河口区腹地,是长江和汉江相互作用区,地理环境多变、时空演化复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理格局.本文以1669年的《汉阳府境全图》为主,结合其他文献,对繁盛一时的清代康熙年间的汉口古地理状况进行了复原.研究发现,当时的汉口地域存在着玉带河、襄河、沦河3条河流,且具“河湖一体”的特点;沿河发育有高大的天然堤,成为先民居住的主要地貌单元.汉江自蔡甸城头山东发生分流,先后以5条分支河道入江;此时的汉江河口三角洲顶分流点在城头山附近,河口分流区范围大致在以城头山‒谌家矶‒小军山为边界的区域内.汉口镇位于汉江与玉带河之间,即由汉江天然堤与袁公堤所构成的围垸内,市镇和公共文化建筑反映出当时的汉口镇已十分繁盛.汉口镇以外区域的聚落主要集中于河流天然堤上,这种人居地貌环境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张公堤的修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清康熙时期的汉江河口区的古地理格局,对武汉市历史古地理演化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清康熙时期
汉江河口分流区三角洲
人居环境
汉口地区
地理区域
地貌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六千年来韩江三角洲的滨线演进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平日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研究》
1987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应用^(14)C年代学、沉积学、地貌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动力过程等方法,论证了距今6000年、5000年、4000—2500年,汉代、唐初、宋末、清末的滨线位置及其演进趋势。提出其6000年来的发育模式为:1.三角洲两期发育,河流两级分汊;2.沙洲(沙堤)併岸,平原扩展;3.洪泛(风力)加积,地面堆高;4.右汊萎缩,左汊发展,干流左移。
关键词
滨线演进
发育模式
韩江三角洲
Keywords
Coast
change
in
trend,
Development
model,
hanjiang river
delta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东南澳—澄海海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金龙
徐辉龙
吴鹏
吴业彪
丘学林
詹文欢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省地震局工程防震研究院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6,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02365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6025)
文摘
通过对粤东南澳—澄海海域上第四系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结合陆区前人的资料,分析该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特征。通过对钻孔资料的分析,将该区上第四系划分为3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具有由粗变细的沉积韵律,一般由砾砂或中粗砂开始,以淤泥或黏土结束。通过对该区不同层位14C年代测定和分析,认为该区第四系沉积开始于晚更新世中期,与韩江三角洲平原区开始接受沉积的时代一致,这表明二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开始接受沉积的。该区前两个沉积旋回形成于晚更新世,第三旋回形成于全新世。全新世后海平面波动对该区的影响并未像对内侧平原那么明显,说明该区进入全新世后沉积环境趋于稳定,相对变化较小。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演变
^14C测年
韩江三角洲
Keywords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14C
dating
hanjiang river
delta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江三角洲河网航道整治水动力数学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雷燕
唐洪武
周宜林
陈界仁
刘刚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6,共4页
文摘
对韩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进行概化,采用Preissmann有限差分格式和松弛迭代法建立韩江三角洲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韩江三角洲河网的水面线、分流比进行验证,最后对2个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模拟计算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水位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一般小于0.05m;分流比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在整治流量条件下,各河道水位变化很小,分流比增加值最大为2.35%;在洪水条件下,水位壅高值最大为0.07 m,分流比增加值最大为2.06%。
关键词
韩江三角洲
河网
航道整治
水动力数学模型
松弛迭代法
Keywords
hanjiang river
delta
river
network
waterway
regulation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relaxation
iterative
model
分类号
TV135.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障壁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及我国障壁岛研究展望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宏月
王洋
王红兵
罗晓枫
麦咏欣
黄旭弘
王中波
机构
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调查中心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12,F000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6059)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项目(NTF20028)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DD20208013)。
文摘
障壁沉积体系(障壁岛)是滨岸浅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常见于以波浪为主的陆源碎屑海岸地区.由于构造过程、基底地形、波浪潮汐作用等因素,全球障壁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东南和西北部、亚欧大陆、非洲西部等沿岸地区.而我国障壁岛分布较少,零星出现于渤海湾和海南岛等地.本文系统综述障壁沉积体系理论的发展过程,全球障壁岛的分布以及国内外障壁岛研究现状,并基于粤东韩江三角洲障壁岛提出我国障壁岛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障壁沉积体系
研究进展
中国障壁岛
海岸沉积
韩江三角洲
Keywords
barrier
depositional
system
research
progress
China
barrier
island
coastal
deposition
hanjiang river
delta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徐望生
李国庆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52-35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1019,41672355)
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No.WHDYS⁃2018⁃007).
文摘
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驰名于海内外.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行政单元,大致为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行政区所辖范围.汉口的崛起赖于地理环境优势已为学界所共识.汉口地处汉江河口区腹地,是长江和汉江相互作用区,地理环境多变、时空演化复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理格局.本文以1669年的《汉阳府境全图》为主,结合其他文献,对繁盛一时的清代康熙年间的汉口古地理状况进行了复原.研究发现,当时的汉口地域存在着玉带河、襄河、沦河3条河流,且具“河湖一体”的特点;沿河发育有高大的天然堤,成为先民居住的主要地貌单元.汉江自蔡甸城头山东发生分流,先后以5条分支河道入江;此时的汉江河口三角洲顶分流点在城头山附近,河口分流区范围大致在以城头山‒谌家矶‒小军山为边界的区域内.汉口镇位于汉江与玉带河之间,即由汉江天然堤与袁公堤所构成的围垸内,市镇和公共文化建筑反映出当时的汉口镇已十分繁盛.汉口镇以外区域的聚落主要集中于河流天然堤上,这种人居地貌环境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张公堤的修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清康熙时期的汉江河口区的古地理格局,对武汉市历史古地理演化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地理
清康熙时期
汉江河口分流区三角洲
人居环境
汉口地区
地理区域
地貌学
Keywords
palaeogeography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estuary
distributary
area
of
hanjiang river
delta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Hankou
area
geographical
regions
geomorphology
分类号
P9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千年来韩江三角洲的滨线演进与发育模式
李平日
《地理研究》
198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粤东南澳—澄海海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孙金龙
徐辉龙
吴鹏
吴业彪
丘学林
詹文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韩江三角洲河网航道整治水动力数学模型
雷燕
唐洪武
周宜林
陈界仁
刘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障壁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及我国障壁岛研究展望
王宏月
王洋
王红兵
罗晓枫
麦咏欣
黄旭弘
王中波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350年前的汉口及汉江河口段古地理格局
李长安
张玉芬
徐望生
李国庆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