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和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162
1
作者 姜慧芳 任小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以不同类型的抗旱花生种质为材料 ,于花针期干旱胁迫处理 4 3d ,调查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叶片SOD活性、蛋白质和水势影响的动态变化以及干旱胁迫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干旱胁迫初期 ,花生叶片的SOD活性下降 ,蛋白... 以不同类型的抗旱花生种质为材料 ,于花针期干旱胁迫处理 4 3d ,调查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叶片SOD活性、蛋白质和水势影响的动态变化以及干旱胁迫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干旱胁迫初期 ,花生叶片的SOD活性下降 ,蛋白质含量增加 ,此时品种之间的SOD活性变化差异不明显 ,但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在严重干旱胁迫时 ,花生叶片SOD活性增加 ,蛋白质含量降低 ,此时 ,抗旱品种的SOD活性增加程度明显大于敏感品种 ,但品种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干旱刺激花生叶片合成了一种特殊蛋白质 (旱激蛋白 )。不同的抗旱花生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旱性成分 ,包括受SOD活性的保护、高蛋白含量的抵抗、叶片水势、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种仁重等方面。花生是一种强耐旱作物 ,能忍耐极低的叶片水势 (- 4 5Pa)而维持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花生 叶片 SOD活性 蛋白质
下载PDF
用^(15)N叶片标记法研究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的双向转移 被引量:42
2
作者 褚贵新 沈其荣 +2 位作者 李奕林 张娟 王树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8-284,共7页
在盆栽条件下 ,采用 1 5N叶片富积标记方法 ,研究了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氮素的双向转移及供氮水平对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5 kg hm- 2、75 kg hm- 2、 15 0 kg hm- 2等 3个氮肥水平下 ,间作水稻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 在盆栽条件下 ,采用 1 5N叶片富积标记方法 ,研究了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氮素的双向转移及供氮水平对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5 kg hm- 2、75 kg hm- 2、 15 0 kg hm- 2等 3个氮肥水平下 ,间作水稻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为9.4 1g株 - 1、12 .0 6 g株 - 1、13.5 3g株 - 1和 2 0 7.35 mg株 - 1、2 4 1.81mg株 - 1、2 5 9.37mg株 - 1 ,分别比单作水稻增加了 2 1%~ 2 9%、7%~ 2 9%、18%~ 30 %和 4 3.4 3%、4 5 .72 %、32 .81% ,间作对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间作和单作系统中花生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用花生叶片标记 1 5N试验表明 ,在 3个氮肥水平下花生体内的氮素中分别有 9.93%、5 .6 5 %、4 .2 2 %转移到了水稻植株体内 ,其转移量随土壤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用水稻叶片标记 1 5N则分别有 4 .39%、2 .0 6 %、1.38%的水稻体内氮素转移到了花生植株体内 ,其转移量也随土壤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用 1 5N叶片标记的方法证明花生与水稻旱作的间作系统中存在着氮素的双向转移 ,但净转移方向是由花生植株向水稻的氮素转移。对豆科与禾本科间作系统中氮素转移的机理、途径也做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15N 氮素转移 水稻旱作 花生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鉴定花生种质资源的差异 被引量:35
3
作者 姜慧芳 任小平 《花生学报》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利用RAPD技术对 7个不同植物学类型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 ,在所用的 83个随机引物中 ,1 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显示出不同品种间的多态性 ,能显示花生品种间DNA多态性的引物占1 5 .7%。这 1 3个引物共扩增出 1 2 1条DNA带 ,其中具多态... 利用RAPD技术对 7个不同植物学类型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 ,在所用的 83个随机引物中 ,1 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显示出不同品种间的多态性 ,能显示花生品种间DNA多态性的引物占1 5 .7%。这 1 3个引物共扩增出 1 2 1条DNA带 ,其中具多态性的片段 2 6条 ,占 2 1 .48%。根据本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鉴定 花生 种质资源 多态性
下载PDF
花生脱壳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36
4
作者 刘红力 张永丽 +2 位作者 高连兴 杨玉芬 佟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0-902,共3页
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上,对辽北主栽花生品种花育23和四粒红带壳花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加载速率、不同部位的脱壳相关的力学特性试验。测得花育23和四粒红花生的物理特性及脱壳时外壳破裂受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沿不同方向... 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上,对辽北主栽花生品种花育23和四粒红带壳花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加载速率、不同部位的脱壳相关的力学特性试验。测得花育23和四粒红花生的物理特性及脱壳时外壳破裂受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沿不同方向加载的破壳能力有显著差异,加载速率和含水率不同时,变形与破壳载荷也均有所变化。该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花生脱壳机理、脱壳方法、脱壳力学特性分析,设计新型花生脱壳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脱壳 加工 力学特性
下载PDF
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分析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 被引量:30
5
作者 沈其荣 褚贵新 +2 位作者 曹金留 曹云 殷晓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77-1182,共6页
在网室条件下对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的产量效益进行了2年试验研究,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对其产量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花生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产量可以提高18%~41%(LER)。间作系统中起增产作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水稻... 在网室条件下对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的产量效益进行了2年试验研究,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对其产量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花生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产量可以提高18%~41%(LER)。间作系统中起增产作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水稻/花生为3:3和4:2的2种间作方式下,间作水稻分别比单作水稻产量提高58.9%和31.8%,间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与花生间作可明显提高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如在水稻单作、水稻/花生为3:3和4:2间作方式,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分别为21.2、24.9、22.8 g·kg-1,间作水稻含氮比单作水稻分别提高17.5%和7.5%,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花生间作后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出间作条件下高于单作。间作减缓了土壤矿质氮下降的速度,提高了土壤的氮素可持续性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营养水平 角度分析 旱作水稻 花生 间作系统 产量优势
下载PDF
花生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万勇善 谭忠 +4 位作者 范晖 李向东 张高英 刘风珍 王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模式对花生主要脂肪酸组分进行Hayman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O/L比值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含量等性状均适合“加性—显性”模型 ,以加性效应为主并表现部分显性遗传。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模式对花生主要脂肪酸组分进行Hayman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O/L比值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含量等性状均适合“加性—显性”模型 ,以加性效应为主并表现部分显性遗传。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频率 ,正负效应基因比例 ,显、隐性基因的方向均不同。O/L比值、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的遗传力较高 ,早代即可进行严格选择。鲁花 10号和辐 870 7含有较多控制O/L比值及油酸含量的隐性增效基因 ,强盗花生和ICG6 84 8含有较多控制亚油酸含量的显性增效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组分 遗传效应 O/L比值
下载PDF
花生高产种质的耐铝毒能力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廖伯寿 周蓉 +1 位作者 雷永 李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2,45,共6页
以人工模拟铝毒胁迫盆栽试验 ,研究了 8个不同花生高产早熟种质对铝毒胁迫的反应 ,发现铝毒胁迫对花生的主要性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鉴定出具有较强耐铝毒胁迫的 93 -81等材料 ,并通过分析不同性状与铝毒胁迫下产量稳定性的相关性 ,明... 以人工模拟铝毒胁迫盆栽试验 ,研究了 8个不同花生高产早熟种质对铝毒胁迫的反应 ,发现铝毒胁迫对花生的主要性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鉴定出具有较强耐铝毒胁迫的 93 -81等材料 ,并通过分析不同性状与铝毒胁迫下产量稳定性的相关性 ,明确了根系体积和重量是花生耐酸性评价和选择最重要的性状 ,提出了花生耐酸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酸性 铝毒 综合评价 根系体积 重量
下载PDF
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的氮素固定与转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褚贵新 沈其荣 +3 位作者 曹金留 茆泽圣 钟增涛 赵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723,共7页
以花生和旱作水稻为材料 ,采用分隔方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 ,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了水稻与花生间作复合体的氮素营养优势、间作花生的生物固氮效率、花生体内氮素向水稻的转移。并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花生单作、水稻单作、水稻 /花生间... 以花生和旱作水稻为材料 ,采用分隔方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 ,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了水稻与花生间作复合体的氮素营养优势、间作花生的生物固氮效率、花生体内氮素向水稻的转移。并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花生单作、水稻单作、水稻 /花生间作 3种栽培方式下对土壤氮素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水稻和花生间作有产量优势和氮素营养优势 ,在N 0kghm- 2 、N 2 2 5kghm- 2 和N 3 0 0kghm- 2 三个氮素水平下 ,根系不分隔的水稻生物量分别比分隔处理的高 3 0 0 3 %、1 0 1 %和 2 2 % ;水稻氮素吸收量分别比分隔处理的高 74 0 3 %、1 6 93 %和 2 3 2 % ;( 2 )花生在N 2 2 5kghm- 2 和N 3 0 0kghm- 2 氮素水平下 ,分隔处理和不分隔花生固氮量分别为 3 8 1 1 %、40 97%和 1 4 81 %、2 0 49% ,间作能提高花生固氮效率 ;( 3 )花生体内氮素在共生期内可以转移到水稻体内 ,花生固氮量和氮素转移没有相关 ;( 4 )与水稻单作比较 ,花生 /水稻间作可以改善土壤的氮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水稻 花生 间作系统 氮素固定 氮素转移 土壤肥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的花生生产: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静 黄漫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5-40,共6页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 ,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植物蛋白与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建国以来 ,我国花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有很大提高。近 10年来 ,我国花生的总产一直居世界首位 ,年均出口量在世界花生贸易中...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 ,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植物蛋白与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建国以来 ,我国花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有很大提高。近 10年来 ,我国花生的总产一直居世界首位 ,年均出口量在世界花生贸易中占 1/ 4以上 ,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另外 ,花生的经济产出高于其他主要粮油作物 ,在提高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结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入世后 ,花生产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 ,审视我国花生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花生生产 回顾 展望 产量 播种面积 生产区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花生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姜慧芳 段乃雄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3-76,81,共5页
花生的抗旱性机制包括利用生育期的变化逃避干旱,利用形态性状的改变和器官结构及生化物质的变化抵御(抗)干旱。不同的花生品种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抗旱性机制。
关键词 花生 抗旱机制 遗传分化
下载PDF
青枯菌潜伏浸染对花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廖伯寿 李栋 +4 位作者 单志慧 雷永 谈宇俊 段乃雄 唐桂英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58,共4页
用青枯菌对20个花生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研究了青枯菌潜伏侵染对花生根系、根瘤数、生物产量及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潜伏侵染对花生生长发育有普遍的抑制作用,不同花生品种对潜伏浸染的反应存在广泛差异。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 潜伏浸染 人工接种
下载PDF
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的反应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姜慧芳 王圣玉 任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 70 0份花生种质进行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评价。鉴定结果表明 ,70 0份花生种质中 ,大部分对黄曲霉菌侵染表现高感 ,低侵染率 (5 0 %以下 )种质仅 12份 ,其中EF72 84的侵染率最低 ,为 2 8.5 7%。低侵染率花生种质均... 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 70 0份花生种质进行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评价。鉴定结果表明 ,70 0份花生种质中 ,大部分对黄曲霉菌侵染表现高感 ,低侵染率 (5 0 %以下 )种质仅 12份 ,其中EF72 84的侵染率最低 ,为 2 8.5 7%。低侵染率花生种质均来自南方生态区的珍珠豆型材料。本文对低侵染率花生种质的主要植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黄曲霉菌 侵染 抗性
下载PDF
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本银 姜慧芳 +1 位作者 廖伯寿 任小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8期369-372,共4页
由Ra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引起的青枯病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花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花生青枯病的病原鉴定、抗病机理、抗性遗传规律、抗病种质鉴定发掘、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就,并就存... 由Ra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引起的青枯病是中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花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花生青枯病的病原鉴定、抗病机理、抗性遗传规律、抗病种质鉴定发掘、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就,并就存在的抗性品种产量较低、品质性状差、抗性鉴定费时费力、所利用抗源单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在于采用多重杂交方式或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引进疏枝亚种为抗源,同时要大力发掘利用野生花生抗性材料,完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 遗传改良
下载PDF
花生种质资源抗花生青枯病鉴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段乃雄 谈宇俊 +1 位作者 姜慧芳 胡端红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2-25,29,共5页
通过对3381份(国内2257,国外112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鉴定,共获得高抗花生青枯病的种质资源55份,中抗43份。其中国内资源高抗的50份,中抗的39份,国外资源高抗的5份,中抗4份。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地区来... 通过对3381份(国内2257,国外112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鉴定,共获得高抗花生青枯病的种质资源55份,中抗43份。其中国内资源高抗的50份,中抗的39份,国外资源高抗的5份,中抗4份。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地区来源的资源其抗性表现差异极大。并筛选出一批经济性状优良的高抗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青枯病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地膜残留土壤对花生生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星炯 陈仲清 刘香春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5-48,共4页
残膜片存留在土壤中,随存留量大小,对花生的生长与发育均产生一定影响。尤以构成产量因素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的影响较大。同时,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消长,以及对根系发育和根活性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残膜片在土壤中分布角... 残膜片存留在土壤中,随存留量大小,对花生的生长与发育均产生一定影响。尤以构成产量因素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的影响较大。同时,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消长,以及对根系发育和根活性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残膜片在土壤中分布角度,以180°时影响为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花生 模拟盆栽 土壤 生长
下载PDF
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崔富华 赖明芳 曾孝平 《花生学报》 2003年第4期17-22,共6页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对巴蜀地区(原四川省)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及防治对策作了大量研究。发现该地区有花生青枯病发生,发病面积30 khm2左右、约占全国发病面积的10%;本项目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的酸性红、黄壤土区是主要病区,其次是...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对巴蜀地区(原四川省)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及防治对策作了大量研究。发现该地区有花生青枯病发生,发病面积30 khm2左右、约占全国发病面积的10%;本项目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的酸性红、黄壤土区是主要病区,其次是江河沿岸的老冲积黄壤和新冲积潮沙区土,在碳酸盐紫色土上尚未发现花生青枯病;明确了汞制剂、铜制剂、托布津等杀菌剂,和一般性轮作、深耕等农艺措施,对花生青枯病无有效防治作用,而抗病品种能有效地遏制花生青枯病蔓延为害,并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 防治 抗病品种 杀菌剂 轮作 深耕 土壤
下载PDF
An improved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for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被引量:14
17
作者 Archana Chaudhary Savita Kolhe Raj Kam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 EI 2016年第4期215-222,共8页
The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RFC(Random Forest Classifier)approach for multi-class disease classification problem.It consists of a combination of Random Fores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an attribute evaluator metho... The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RFC(Random Forest Classifier)approach for multi-class disease classification problem.It consists of a combination of Random Fores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an attribute evaluator method and an instance filter method.It inten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andom Forest algorithm.The performanc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improved-RFC approach performs better than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with increase in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up to 97.80%for multi-class groundnut disease dataset.The performance of improved-RFC approach is tested for its efficiency on five benchmark datasets.It shows superior performance on all these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nut disease Improved-RFC Machine learning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原文传递
不同供氮水平对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褚贵新 沈其荣 王树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9-794,共6页
水稻旱作 /花生间作栽培是一种新兴的节水农业技术。用1 5N稀释标记法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间作系统在 1 5kghm-2 、75kghm-2 和 1 5 0kghm-2 3个氮素供应水平条件下花生生物固氮以及水稻旱作 /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转移 ,同时用1 5N的富... 水稻旱作 /花生间作栽培是一种新兴的节水农业技术。用1 5N稀释标记法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间作系统在 1 5kghm-2 、75kghm-2 和 1 5 0kghm-2 3个氮素供应水平条件下花生生物固氮以及水稻旱作 /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转移 ,同时用1 5N的富积标记法研究了花生根系腐解对间作系统氮素转移的贡献。结果表明 ,在 1 5和 75kghm-2 2个氮素水平下 ,间作水稻比单作水稻的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 2 3.5 %和1 2 .2 %,在p=0 .0 5的水平有显著差异。间作水稻和单作水稻的氮素吸收量分别为 1 35、1 4 3mg株 -1 和 1 1 7、1 31mg株-1 ,分别比单作增加 1 4 .8%和 8.8%。不同栽培方式对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影响很小。在 3个氮素水平下间作花生和单作花生的固氮量分别为 76 .1 %、5 3.3%、5 0 .7%和 72 .8%、5 6 .5 %、35 .4 %,在低氮水平下的生物固氮显著高于高氮条件 ,间作对花生的生物固氮有一定促进作用。间作系统中的氮素转移率和转移量在 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 1 2 .2 %、9.2 %、6 .2 %和 1 6 .3、1 3.0、1 0 .4mg株 -1 ,氮素的转移率和转移的数量显著地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用1 5N花生叶片标记直接证明了氮素从花生体内向水稻的转移 ,随刈割时间氮素转移量显著下降 ,表明花生根系腐解对间作系统的氮素转移有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氮水平 水稻 花生 间作系统 氮素行为
下载PDF
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污染调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兆秀 李光星 +1 位作者 康玉妹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5-28,共4页
于1997年夏季在花生收获前,采集了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的漳浦、同安、晋江、惠安、福清等县(市)的田间花生果荚样品。从这些样品中分离了173个黄曲霉菌株,并测定其产毒性,产毒菌株率为62.4%,其中高毒菌株率为4.6%。... 于1997年夏季在花生收获前,采集了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的漳浦、同安、晋江、惠安、福清等县(市)的田间花生果荚样品。从这些样品中分离了173个黄曲霉菌株,并测定其产毒性,产毒菌株率为62.4%,其中高毒菌株率为4.6%。各主产市、县的花生籽粒在收获前均受到黄曲霉不同程度的感染,田间平均感染率为6.1%,惠安、晋江两县(市)较重,田间感染率分别为8.6%和8.5%。花生田土壤中的黄曲霉菌量为100~2200个/g。不同品种和不同耕作制度的花生黄曲霉感染率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田间侵染
全文增补中
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演变的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桂英 王玉莹 +1 位作者 廖伯寿 李栋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3,共5页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的2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有效果数、饱果数、百果重、主茎青叶数、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遗传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而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经分...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的2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有效果数、饱果数、百果重、主茎青叶数、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遗传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而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经分析表明,近期推广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在于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改良和收获指数的提高由(0.33提高到0.46)。说明高产品种不但生物产量较高,且表明向荚果转化的物质也多。其次.主茎第六节以上的长度得到控制。避兔植株体过旺生长,更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相关 性状演变 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