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9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1
1
作者 江立庚 曹卫星 +6 位作者 甘秀芹 韦善清 徐建云 董登峰 陈念平 陆福勇 秦华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在大田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3个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而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提高穗肥比率,氮素积累量及其回收效率和运转效率增... 在大田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3个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而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提高穗肥比率,氮素积累量及其回收效率和运转效率增加,而氮素生产效率下降。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变化对产量和品质性状产生重要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积累量增加而显著增加,随氮素生产效率提高而极显著下降;垩白米率及面积随氮素收获指数增加而显著提高。穗数随氮素积累量增加而显著增加,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生产效率增加而显著下降;结实率随氮素生产效率增加而极显著提高,随氮素积累量增加而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南方地区 早稻 氮素 吸收 利用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13
2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特征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条件下... 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特征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 3种类型 ,其中垩白度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 ,粒形、粒长等性状较迟钝 ,而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居中 ;同一品种晚播与早播相比 ,一般稻米的垩白度小、整精米率高、碱解值大 ,而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则与品种本身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有关 ;在影响稻米品质的诸气候生态因子中 ,水稻灌浆结实期间的日平均温度的作用最大 ,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平均温差和平均日照时数次之 ,而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降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气候因子 相关关系
下载PDF
我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04
3
作者 李少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籽粒田间机械直接收获是我国玉米机械收获和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是今后我国玉米生产转变方式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1)破碎率偏高是当前我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2)收获... 籽粒田间机械直接收获是我国玉米机械收获和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是今后我国玉米生产转变方式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1)破碎率偏高是当前我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2)收获时籽粒水分含量是影响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安全贮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3)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受品种遗传因素、生态气象因素与栽培措施、收获机械及其作业质量、收获时期、烘干收储等多因素影响,不同产区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4)筛选早熟、适合机械粒收品种,研发推广破碎率和损失率低的收获机械,选择最佳收获期收获,建立烘干存贮设施,构建配套收储模式,是未来我国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的重点。由此本文构建了玉米机械粒收栽培新理念:通过选用早熟、脱水快的品种,以生育期换水分,实现籽粒田间直接收获、降低烘干成本,提高效益;通过增密种植,以密度换产量,降低熟期缩短对产量的影响;将增密种植、高质量群体调控为核心的高产栽培与以机械粒收技术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相融合,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机械收获 质量 影响因素 粒收技术 对策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9
4
作者 刘立军 王志琴 +1 位作者 桑大志 杨建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6-50,共5页
在总施氮 (纯氮 )量为 3 0 0 kg· hm- 2 的条件下 ,研究氮肥运筹对水稻汕优 63和镇稻 88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按基肥、分蘖肥、保花肥之比为 4∶ 2∶ 4施用 ,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含氮量 ,促进物质运... 在总施氮 (纯氮 )量为 3 0 0 kg· hm- 2 的条件下 ,研究氮肥运筹对水稻汕优 63和镇稻 88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按基肥、分蘖肥、保花肥之比为 4∶ 2∶ 4施用 ,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含氮量 ,促进物质运转 ,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 ,从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并能降低垩白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4
5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2 1则以该处理最高。干旱能促进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灌浆初期的积累 ,但至灌浆末期转为降低。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或过多均不利于贮藏蛋白的积累。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 (GMP)含量在开花 7d后随着灌浆进程而增加 ,花后 14d土壤水分亏缺有促进积累的作用 ,而后 ,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过多均不利于形成较多的GMP。适宜的灌水处理有利于籽粒积累较多的贮藏蛋白和GMP ,从而改善品质。严重水分亏缺降低籽粒容重、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 ,但一定程度土壤水分亏缺反而促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小麦 籽粒 蛋白质 组分积累 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124
6
作者 戴廷波 孙传范 +2 位作者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例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面筋含量、沉降值和谷 醇溶蛋白比例 ,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和干物质的转运率 ,但提高了氮素的转运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氮转运量显著相关而与氮转运率、花后氮同化及干物质积累和运转无关 ;淀粉含量与花后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极显著负相关。因此 ,提高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运转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调控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施氮量的基础上 ,提高后期追氮比例是同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水平 基追比 碳/氮运转 品质形成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7
7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池忠志 杨丽珍 李振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225 kg的处理增产3.1%,因此,中产条件下施用氮素以22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施氮处理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可溶性蛋白)影响小,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贮藏蛋白)影响大.施氮可显著提高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改善加工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与对照相比,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性等重要烘焙品质指标均有改善.但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的某些指标差别较大,但其面包体积和评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强筋小麦 产量:加工品质
下载PDF
矿质营养对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5
8
作者 李金洪 李伯航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4-5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氮、磷、钾、锌、锰、铜、硒及稀土对普通玉米、高赖玉米和甜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适量施肥可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单独施氮肥虽然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磷、... 本文介绍了氮、磷、钾、锌、锰、铜、硒及稀土对普通玉米、高赖玉米和甜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适量施肥可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单独施氮肥虽然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磷、钾配合使籽粒品质明县改善、普通玉米和高赖玉米籽粒品质对矿质养分的反应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品质 矿质营养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2
9
作者 盛婧 陶红娟 陈留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6-402,共7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进行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不同水稻品种对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响应表现不一致...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进行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不同水稻品种对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响应表现不一致。在试验条件下,华粳1号开花受精的敏感温度为35℃,而特优559开花、灌浆结实的最适温度为30℃,该温度处理结实率、粒重较高,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较优。此外,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的高温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结实率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是开花后1~5d,粒重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是开花后11~20d;而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主要在花后16~20d,25d后温度处理影响较小。因此,灌浆前期适宜的温度条件对水稻优质栽培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灌浆期 水稻 品质 结实
下载PDF
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被引量:96
10
作者 徐建龙 薛庆中 +1 位作者 罗利军 黎志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应用 2 92个 L emont/特青 F1 3 重组自交系 (RIL s)和 2 72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粒重及籽粒长、宽、厚、长 /宽、体积和容重 6个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在 RIL s中出现超亲分离。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涉及籽粒... 应用 2 92个 L emont/特青 F1 3 重组自交系 (RIL s)和 2 72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粒重及籽粒长、宽、厚、长 /宽、体积和容重 6个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在 RIL s中出现超亲分离。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涉及籽粒品质的容重与粒宽、粒厚呈显著负相关。检测到影响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主效 QTL 48个和互作位点 38对 ,这些 QTL解释了各性状 5 5 %以上的表型变异。80 %以上的主效 QTL呈现一因多效或生理相关。QGl3和 QGl2等通过籽粒体积间接影响粒重 ,L emont增效等位基因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改良 ,而 QGw5、QGt1和 QGv7的特青增效等位基因增加粒重同时降低籽粒容重及品质。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不同 QTL的重组 ,有望在增加粒重的同时改善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籽粒品质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标记辅助选择 相关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4
11
作者 龚金龙 张洪程 +5 位作者 胡雅杰 龙厚元 常勇 王艳 邢志鹏 霍中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2-491,共10页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温度对水稻籽粒灌浆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温度胁迫下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是目前稻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灌浆结实期温度为...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温度对水稻籽粒灌浆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温度胁迫下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是目前稻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灌浆结实期温度为切入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温度与温度影响时段以及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灌浆初期(齐穗后20d)是温度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温(21~26℃)有利于水稻灌浆和淀粉的充实与沉积,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温度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活性下降,光合功能降低,抗逆性减弱,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受抑,从而造成产量下降及品质变劣。这些可能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和灌浆结实期温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结实期 温度 产量 品质 生理生化
原文传递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9
12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4 位作者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于38~41之间时(氮肥用量120~165kgN·ha-1)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汕优63则以SPAD阈值36~39(氮肥用量:120~165kgN·ha-1)范围内有利于改善米质。SSNM模式下以SPAD施肥阈值为37-39(氮肥用量130kgN·ha-1)进行氮肥运筹能显著改善两优培九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SSNM模式下汕优63以SPAD阈值为35~37时稻米品质相对较好,同时产量也比较高。【结论】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能较好地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关键措施是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预设SPAD阈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两优培九以SPAD38~39、汕优63以SPAD35~37左右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部分地改善米质,可以作为生产上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时的推荐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阈值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2
13
作者 徐国伟 谈桂露 +2 位作者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36-2746,共11页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与施氮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表现。【方法】以直播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品质...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与施氮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表现。【方法】以直播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无论是SSNM还是FFP,与秸秆未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了产量,改善了稻米的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与FFP相比,SSNM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的食味性。秸秆还田结合SSNM增大了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缩短了活跃灌浆期,增加了粒重,并提高了氮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结论】秸秆还田结合SSNM可增加产量,改善稻米品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秸秆还田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7
14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5 位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佘德红 陈桂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0,54,共4页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 ;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 ,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粒形状 稻米品质 相关性 品质育种
下载PDF
间作对玉米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9
15
作者 张向前 黄国勤 +2 位作者 卞新民 江学海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082-7090,共9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间作的优势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籽粒品质、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产量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间作的优势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籽粒品质、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产量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油分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油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却影响不显著;间作在提高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50kg/km2)显著。间作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及其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其中在不施肥和施肥条件下产量分别比单作增加了3.7%、9.7%、19.0%和18.6%,但间作在增加产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显著。间作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且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显著受到间作的影响,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和单作土壤中的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施肥条件下间作和单作土壤中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种微生物数量和4种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玉米籽粒品质、产量及单株生物产量除与转化酶及磷酸酶活性部分相关不显著外,与土壤中的其它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 籽粒品质 酶活性
下载PDF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08
16
作者 张洪程 张军 +7 位作者 龚金龙 常勇 李敏 高辉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6-704,共19页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733等)和籼稻品种(两优培九、Ⅱ优084、新两优6380、扬两优6号等)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和倒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机插和摆栽两种轻简栽培条件下,粳稻生育安全性优于籼稻,后期耐低温,灌浆持续时间长。两年粳稻的平均产量,扬州分别为10.90和10.87 t.hm-2,兴化分别为10.93和10.65 t.hm-2,东海分别为10.49和10.41 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少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性状优于籼稻,这也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稍逊于籼稻。"籼改粳"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全生育期较籼稻明显延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温凉天气,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粳稻能够安全成熟;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根系和较高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与支撑。【结论】在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条件下,粳稻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不仅能够安全成熟,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综合生产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改粳 产量 品质 生育安全性 生理生态特征
下载PDF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99
17
作者 郑建初 张彬 +4 位作者 陈留根 杜群 秦永生 宋健 张卫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 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平均比常温对照下降25个百分点以上,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高温也显著(P<0.05)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尽管各品种对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是高温对所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培育耐热品种是解决热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近期内,关键在于进行种植制度调整与栽培技术创新,以提高植株生态避热和生理抗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热害 基因型差异 产量构成要素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5
18
作者 曹承富 孔令聪 +2 位作者 汪建来 赵斌 赵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 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不仅能显著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P、K的营养水平。植株体内N的含量除与吸水率和弱化度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容重为负相关;皖麦38和皖麦44达到最高子粒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24.6 kg/hm2和207.5 kg/hm2,达到最高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5 kg/hm2和22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子粒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下载PDF
利用光谱反射率估算叶片生化组分和籽粒品质指标研究 被引量:83
19
作者 王纪华 黄文江 +2 位作者 赵春江 杨敏华 王之杰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7-284,共8页
对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 (35 0— 2 5 0 0nm)冬小麦田间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82 0— 110 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极显著正相关 ;115 0— 130 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显著正... 对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 (35 0— 2 5 0 0nm)冬小麦田间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82 0— 110 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极显著正相关 ;115 0— 130 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显著正相关 ,以上两波段为叶片全氮的敏感波段。对各生育时期叶片全氮与其他生化组分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 ,并建立了相关的回归方程 ,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小麦的叶片含氮量可以估算其它生化组分及干物质指标含量 ,开花期叶片含氮量可用来估测籽粒蛋白质和干面筋等品质指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反射率 冬小麦 叶片含氮量 生化组分 估算 籽粒品质指标 品质监测 遥感监测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1
20
作者 马兴林 关义新 +2 位作者 逄焕成 王庆祥 凌碧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6,共3页
2002年在吉林省梨树,以中单9409、郑单18和哲单14为试材,在30000、60000、90000和12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量的种植密度效应基本相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后降... 2002年在吉林省梨树,以中单9409、郑单18和哲单14为试材,在30000、60000、90000和12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产量的种植密度效应基本相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后降。随种植密度增加,高淀粉玉米郑单18的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逐渐下降,淀粉含量上升,而蛋白质、油分、淀粉含量之和穴POSC雪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普通玉米哲单14蛋白质含量和POSC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上升,淀粉含量下降,而油分含量呈现降-升-升趋势。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随种植密度增加POSC和油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以上表明,玉米子粒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密度时品种间具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子粒品质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