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宪政架构下的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之重构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秦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7,共6页
宪政的基本理念在于限制权力 ,保障人权。依法治国 ,实现行政法治 ,迫切需要强化司法权对行政权监督与制约的力度。这是行政法进一步发展对宪政所提出的深刻挑战 ,也是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重构的核心问题。从中国现行宪政体制出发 ,建立... 宪政的基本理念在于限制权力 ,保障人权。依法治国 ,实现行政法治 ,迫切需要强化司法权对行政权监督与制约的力度。这是行政法进一步发展对宪政所提出的深刻挑战 ,也是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重构的核心问题。从中国现行宪政体制出发 ,建立中国式的司法审查制度 ,以此重构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 ,方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诉权 ,实现民主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行政权 司法权 司法审查
下载PDF
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启柏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6-81,共6页
中国的法治意识土壤中存在公权力偏好,在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上存在倒置、虚化和随意化现象。这种意识在制度层面导致宪政政体中政府和社会关系界分和设置的混乱,在机制层面上导致司法不能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中立裁判者,从而导致法治之&qu... 中国的法治意识土壤中存在公权力偏好,在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上存在倒置、虚化和随意化现象。这种意识在制度层面导致宪政政体中政府和社会关系界分和设置的混乱,在机制层面上导致司法不能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中立裁判者,从而导致法治之"法"的权力依附性和法治之"治"的落空。作者认为对于后发性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来讲,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权力和权利观,在宪政体制中界定好政府和社会的制度关系,进而确立符合法治目的和运作特点的机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力 私权利 政府和社会 司法权中立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设治管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谭卫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45,181-182,共11页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适时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常态化。这种行政管辖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并且是实际的、持续的、和平的,表明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同时,这些主... 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适时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常态化。这种行政管辖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并且是实际的、持续的、和平的,表明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同时,这些主权活动反映了中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构成中国历代政府管辖、治理南海诸岛及行使领土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前维护南海诸岛主权、解决有关争议问题提供了坚实的、丰富的历史基础和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国政府 南海诸岛 主权 管辖
原文传递
论竞争法主管机关与产业监管机关的管辖权划分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竹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8,共7页
竞争法主管机关与产业监管机关对受管制产业竞争行为的管辖权划分,需要考察三重维度:以政府管制与竞争政策的差异性为横向维度;以管制革新与过渡性产业的竞争政策实施为纵向维度;以产业管制密度及其对竞争政策的贯彻为个别考察维度。我... 竞争法主管机关与产业监管机关对受管制产业竞争行为的管辖权划分,需要考察三重维度:以政府管制与竞争政策的差异性为横向维度;以管制革新与过渡性产业的竞争政策实施为纵向维度;以产业管制密度及其对竞争政策的贯彻为个别考察维度。我国的制度构建应充分考虑上述三重维度,合理划分、协调反垄断法主管机关与产业监管机关的管辖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制 竞争政策 管辖权 管制革新
原文传递
明代“重役”体制的形成--以白粮解运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胡铁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46,共13页
明代白粮解运,开始为粮长督率运夫解运,后变为粮长自雇船只和人夫解运,再变为官府督催粮长解运。一般来说,以"区"佥点粮长,每名输纳白粮数目较大;以"里"佥点粮长,其输纳白粮数目较小。白粮解运正米1石所需费用,宣德... 明代白粮解运,开始为粮长督率运夫解运,后变为粮长自雇船只和人夫解运,再变为官府督催粮长解运。一般来说,以"区"佥点粮长,每名输纳白粮数目较大;以"里"佥点粮长,其输纳白粮数目较小。白粮解运正米1石所需费用,宣德为3石左右,成化为3-4石;正德、嘉靖时为4-5石;到万历时以5-6石为常,明末飙升到8-10石。北运白粮之重役的形成,核心原因是粮长在解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官辖",处处受官吏节制,使费繁多。由此可见,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辖环节不宜过多,否则弊端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役 白粮 粮长 官辖
下载PDF
政府环境管理中的事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康琼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由于市场失灵,环境管理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没有根据激励相容的原理,以利益为基础,合理的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种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环境保护局(总局)之间权限,因此环境管理的行为往往偏离环境管理... 由于市场失灵,环境管理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没有根据激励相容的原理,以利益为基础,合理的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种行政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环境保护局(总局)之间权限,因此环境管理的行为往往偏离环境管理的目标,环境管理的成本与环境管理的收益呈不对称性。要改变政府环境管理的现状,必须对政府环境管理的事权进行合理的界定和重新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 政府 事权划分
下载PDF
辖区合并与经济绩效——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尹来盛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6,共7页
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行政辖区调整成为整合城市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12个撤县(市)设区的案例为样本,实证检验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 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行政辖区调整成为整合城市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12个撤县(市)设区的案例为样本,实证检验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辖区合并是否有利于提升经济绩效。研究得出:撤县(市)设区显著改善了区域经济绩效,为我国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方向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碎化 撤县(市)设区 辖区合并 经济绩效
原文传递
明代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分合演变考论 被引量:5
8
作者 齐创业 黄忠鑫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2期72-90,158,共20页
兵备道是明代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对付"江贼""矿贼"和倭寇的侵扰,加强地方屯田、水利等事务的管理,明廷在弘治至嘉靖年间相继设立凤阳、九江、太仓、应天和徽饶五个兵备道,其辖区范围均兼及安庆、徽州地区。... 兵备道是明代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对付"江贼""矿贼"和倭寇的侵扰,加强地方屯田、水利等事务的管理,明廷在弘治至嘉靖年间相继设立凤阳、九江、太仓、应天和徽饶五个兵备道,其辖区范围均兼及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对该地区的管辖单元,也有一个从卫逐渐转变为府的过程。隆庆六年,出于统一事权的考虑,明廷设立徽宁兵备道,将安庆、徽州地区的府卫纳入同一兵备道管理之下,并维持在南直隶的辖区范围内,不再跨省。后因地方形势的变化,为使兵备道在军事上占据有利位置,明廷又对徽宁兵备道进行了几次分化和调整。兵备道的分合演变,显示出其在安庆、徽州地区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并为清代安徽省的形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备道 治所 辖区 明代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序性机制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志伟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44-56,共13页
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监管的实践优化,不仅需要对体制层面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能、组织结构、权力配置等给予规范性调整,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动态性的程序机制来配合静态性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以更好地回应地方金融深化发展的现实诉求。其中,... 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监管的实践优化,不仅需要对体制层面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能、组织结构、权力配置等给予规范性调整,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动态性的程序机制来配合静态性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以更好地回应地方金融深化发展的现实诉求。其中,金融监管管辖制度与监管协助制度可为地方金融之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部门间监管权限冲突的处理提供程序性法律保障机制。尽管如此,金融监管管辖制度与金融监管协助制度并不能总是自主有效运行,需要依靠特定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予以维系和推动,而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之监管协调行为的实施又依赖于特定的争议裁决机制。因此,需要从法律层面重塑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并建立相应的地方金融监管权限争议裁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金融监管 管辖 协助 协调 裁决
下载PDF
清代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司法管辖与多元法律的一体化构建——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京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5,共5页
由于复杂的人文与地理等因素,清代新疆法律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样态。为实现政权稳固的政治目的,清政府始终致力于边疆地区法制的统一与多元法律的内部整合,其中主要通过对重要刑、民案件的司法... 由于复杂的人文与地理等因素,清代新疆法律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样态。为实现政权稳固的政治目的,清政府始终致力于边疆地区法制的统一与多元法律的内部整合,其中主要通过对重要刑、民案件的司法管辖权的掌握与监控推动法律适用的统一与清代新疆法律与内地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新疆 司法管辖 法律一体化
原文传递
从利益集团驱动到无效的政府规制——基于美国枪支管控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晓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54,160,共16页
持枪自由引发的枪支暴力成为美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美国民意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民众认为应该加强枪支管控。美国作为一个西方民主国家,政府由选民通过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其优势通常被认为是政府能够对民众... 持枪自由引发的枪支暴力成为美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美国民意调查数据显示60%以上民众认为应该加强枪支管控。美国作为一个西方民主国家,政府由选民通过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其优势通常被认为是政府能够对民众的诉求有比较直接的回应,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持枪自由的政策没有变化?现有研究既倾向于从单一或多元因素来阐述美国的持枪自由政策,对与枪支相关的行为体的互动关注不足;又倾向于将禁枪作为枪支管控的主要内容,忽略了枪支管控辩论内容的改变。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利益集团与政府规制的视角来分析美国的枪支管控政策。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枪支管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对于宪法第二条修正案的解释,当前有关禁枪的讨论实际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支持枪支管控的人重点主张禁用某种类型的枪支以及禁止未通过背景审查尤其是有精神类疾病的人持枪的权利。但美国枪支管控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层面的政策相对较少,各州之间的政策差别很大。由于管辖权问题的存在,枪支可以从管控程度较低的州流向管控程度较高的州,使得枪支管控政策趋于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支管控 持枪自由 利益集团 政府规制 管辖权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政治宗教管辖权研究
12
作者 韩殿栋 王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1,共11页
风云迭荡的民国时期,西藏成为英、俄等列强角力的主战场,在亲英势力的挑唆下,西藏宗教领袖达赖与班禅渐生嫌隙,终致班禅离藏,游历内地,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幸运的是,无论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还是蒋介石的南京... 风云迭荡的民国时期,西藏成为英、俄等列强角力的主战场,在亲英势力的挑唆下,西藏宗教领袖达赖与班禅渐生嫌隙,终致班禅离藏,游历内地,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幸运的是,无论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还是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视为国家的核心利益,通过不断完善治藏机构,派专员入藏宣慰,安抚达赖与优待班禅,并在内外交困、中央财政有限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对西藏经费投入等一系列举措,使西藏内向中央,有效地保障了中央政府对西藏政治宗教管辖权的充分行使,西藏也重新回到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中央政府 西藏 政治宗教 管辖权
下载PDF
2004年宪法学研究综述
13
作者 盖永涛 韩伟 《阴山学刊》 200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2004年我国宪法学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出方向更明确,力度更强,讨论范围更广的趋势,关注热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文章多起来。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的内容:2004年宪法修改问题,政治文明与宪政问题,宪法司法化问题,宪法监督问题,国外宪法制... 2004年我国宪法学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出方向更明确,力度更强,讨论范围更广的趋势,关注热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文章多起来。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的内容:2004年宪法修改问题,政治文明与宪政问题,宪法司法化问题,宪法监督问题,国外宪法制度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宪法学 修宪 宪政 宪法司法化 宪法监督 宪法制度
下载PDF
清代归绥道政府机构的变化发展
14
作者 李治国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44,共10页
清代,大量汉人涌入内蒙古地区,为了方便管理,清廷开始在今天的呼和浩特设置新的管理汉人的政府机构,归绥道由此诞生。随着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管辖范围由最初的一个归化城厅,发展到清末的十二个;行政级别由归化城理事同知,发展到归绥... 清代,大量汉人涌入内蒙古地区,为了方便管理,清廷开始在今天的呼和浩特设置新的管理汉人的政府机构,归绥道由此诞生。随着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管辖范围由最初的一个归化城厅,发展到清末的十二个;行政级别由归化城理事同知,发展到归绥道;归绥道下辖的各个厅之附属机构、职权范围都不断拓展完善。归绥道在其变化过程中,虽然复杂曲折,但是其总的历史趋势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道 政府机构 行政体系 管辖范围
下载PDF
论体育行业自治与司法管辖 被引量:21
15
作者 宋军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8,共8页
体育行业自治依历史沿革和法律授权而论具有其合理性,然而,由于时下的竞技体育纷争充斥了复杂的社会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等多类别元素,非常态对抗时有发生。当多类别争端成为主基调时,纠纷的解决过程就必然会脱离恒定的样式并与现有的规... 体育行业自治依历史沿革和法律授权而论具有其合理性,然而,由于时下的竞技体育纷争充斥了复杂的社会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等多类别元素,非常态对抗时有发生。当多类别争端成为主基调时,纠纷的解决过程就必然会脱离恒定的样式并与现有的规则形成冲突,这样,便使原有的解纷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与国际体育组织初衷相背离的成分。通过对国际惯例与相关法律在解决纠纷时所生成的多种对峙情形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行业自治与司法管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纠纷 行业自治 司法管辖 体育诉讼
下载PDF
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制度创新——《行政复议法》修订解读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怀德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步,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生动体现,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制度创新...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一步,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生动体现,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制度创新。此次修法调适了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突出了高效为民的原则精神,优化了行政复议的管辖体制,完善了行政复议的审理程序,等等。本文重点围绕《行政复议法》修订的若干亮点特色,梳理此次修法意义、功能定位、原则精神、管辖体制、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情况,研究《行政复议法》全面贯彻实施的重点方向。《行政复议法》的修订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开创中国行政复议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复议法 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法治政府建设 管辖体制
原文传递
政府公共云服务中的数据主权及其保障策略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水晶 李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162,共6页
政府公共云服务是电子政务和云计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但云服务的虚拟性、动态性和潜在无国界性的特点,也引发了政府对数据主权掌控的担忧。探讨了政府公共云服务中的数据主权问题成因,以及国家云计算战略中的... 政府公共云服务是电子政务和云计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但云服务的虚拟性、动态性和潜在无国界性的特点,也引发了政府对数据主权掌控的担忧。探讨了政府公共云服务中的数据主权问题成因,以及国家云计算战略中的数据主权保障策略问题,结果表明,仅通过技术或合同安排并不能充分保障数据主权,国家数据主权面临着多边法律风险,政府须采取战略部署以确保专属管辖权;遵循国际惯例、在互信基础上的国际协定及标准建立,将有利于简化多重管辖权的复杂性,构建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国际商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电子政务 公共云服务 信息安全 数据主权 专属管辖权
下载PDF
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运行模式:府际协作与整合 被引量:13
18
作者 崔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87,共6页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在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整体性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整合成为促进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在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整体性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整合成为促进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大都市区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及运转机制,进而探讨由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各个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对实现我国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地方政府协作 跨界公共事务
下载PDF
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以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为个案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仁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主要指1946年至1949年),司法腐败与政治腐败如影相随,司法腐败源于政治腐败,并加剧政治腐败;司法腐败引起民众法律信仰危机,致使社会秩序难以维系,民心丧失殆尽,加速了政治失控,进而导致社会失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主要指1946年至1949年),司法腐败与政治腐败如影相随,司法腐败源于政治腐败,并加剧政治腐败;司法腐败引起民众法律信仰危机,致使社会秩序难以维系,民心丧失殆尽,加速了政治失控,进而导致社会失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加剧社会失控的关系分析,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防治司法腐败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先进的司法体系应该附属于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土壤,才能杜绝司法腐败,使司法体制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腐败 社会失控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腐败
下载PDF
产权配置、地方政府干预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基于同属管辖交易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虹 《会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6,共14页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借助产权的配置(不同的产权属性与层级),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交易行为以及这种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借助产权的配置(不同的产权属性与层级),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交易行为以及这种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是形成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产权下资产剥离的同属管辖交易行为呈现显著差异,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市场给予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整体反应是消极的,且同属交易与非同属交易公司在资产剥离交易宣告期间的财富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剥离 地方政府干预 同属管辖交易 产权配置 财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