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封装陶瓷基片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婷婷 彭超群 +2 位作者 王日初 王小锋 刘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5-1374,共10页
总结微电子封装技术对封装基片材料性能的要求,论述Al2O3、AlN、BeO、SiC和Si3N4陶瓷基片材料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其中AlN陶瓷基片的综合性能最好。分析轧膜、流延和凝胶注模薄片陶瓷成型工艺的优缺点,其中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适用性较... 总结微电子封装技术对封装基片材料性能的要求,论述Al2O3、AlN、BeO、SiC和Si3N4陶瓷基片材料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其中AlN陶瓷基片的综合性能最好。分析轧膜、流延和凝胶注模薄片陶瓷成型工艺的优缺点,其中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适用性较强;指出陶瓷基片材料和薄片陶瓷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AL2O3陶瓷 ALN陶瓷 BeO陶瓷 SIC陶瓷 SI3N4陶瓷 流延成型 凝胶注模成型
下载PDF
复杂形状陶瓷件的凝胶注模成型 被引量:25
2
作者 施江澜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共4页
为降低成本 ,简化工艺 ,对Al2 O3复杂形状陶瓷件采用凝胶注模工艺成型。本文着重就有机单体含量与配比对固化胶体性状的影响、料浆加入引发剂后的凝胶固化行为、低粘度高固相含量浆料的调制、坯体复杂外形与内腔的形成以及坯体在干燥脱... 为降低成本 ,简化工艺 ,对Al2 O3复杂形状陶瓷件采用凝胶注模工艺成型。本文着重就有机单体含量与配比对固化胶体性状的影响、料浆加入引发剂后的凝胶固化行为、低粘度高固相含量浆料的调制、坯体复杂外形与内腔的形成以及坯体在干燥脱脂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形状 陶瓷件 凝胶注模成型 有机单体 含量 配比
下载PDF
先进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勇 张立明 +3 位作者 杨金龙 谢志鹏 汪长安 陈瑞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总结了先进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几种高固相含量的浓悬浮体和高质量坯体的制备新技术,提出胶态成型新工艺固化机制的新见解。采用新工艺去除坯体中缺陷,实现高可靠性、复杂形状高性能陶瓷部件低成本的自... 总结了先进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几种高固相含量的浓悬浮体和高质量坯体的制备新技术,提出胶态成型新工艺固化机制的新见解。采用新工艺去除坯体中缺陷,实现高可靠性、复杂形状高性能陶瓷部件低成本的自动化、批量化制备,为先进陶瓷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成型 凝胶注模成型 水基凝胶流延成型 陶瓷浓悬浮体 原位固化
下载PDF
大尺寸轻型碳化硅质镜体的制造与材料性能测试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舸 赵汝成 赵文兴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9-763,共5页
利用凝胶注模(gel-casting)成型工艺制备了620 mm和700 mm×300 mm的碳化硅(SiC)轻型反射镜素坯,经过脱模、干燥、脱脂和反应烧结等工艺,制备了反应烧结SiC(RB-SiC)镜体。镜体经过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RB-SiC内部结构均匀致... 利用凝胶注模(gel-casting)成型工艺制备了620 mm和700 mm×300 mm的碳化硅(SiC)轻型反射镜素坯,经过脱模、干燥、脱脂和反应烧结等工艺,制备了反应烧结SiC(RB-SiC)镜体。镜体经过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RB-SiC内部结构均匀致密;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优异,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热膨胀系数分别达到了350 MPa、4.1 MPa.m1/2和2.67×10-6/K;镜体经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RMS值可优于3 nm,适合用于制备空间用大尺寸轻型反射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浇注模 轻型反射镜 反应烧结碳化硅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预研涡轮叶片精铸蜡型快速制造方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鲁中良 周江平 +2 位作者 杨东升 荆慧 李涤尘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1-660,共10页
针对航空预研涡轮叶片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涡轮叶片快速制造方法。根据涡轮叶片的结构特点设计蜡模模具及其冷却结构,采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制造模具型壳和内植冷却流道,基于凝胶注模方法将氧化铝等陶... 针对航空预研涡轮叶片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涡轮叶片快速制造方法。根据涡轮叶片的结构特点设计蜡模模具及其冷却结构,采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制造模具型壳和内植冷却流道,基于凝胶注模方法将氧化铝等陶瓷粉末填充于模具内腔,实现了涡轮叶片蜡模模具的快速制造;基于ANSYS模拟研究了蜡模模具和蜡模温度场分布;采用三坐标测量分析了涡轮叶片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随形冷却流道明显改善了蜡模温度场的均匀性,缩短了蜡模的冷却时间,提高了蜡模的制造质量,金属涡轮叶片尺寸精度达到CT4~CT5等级,表面粗糙度Ra达到4.97μm,相对于金属模具制造方法,显著缩短了预研涡轮叶片的制造周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成型技术 凝胶注模 冷却流道 涡轮叶片 熔模铸造
原文传递
铝基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形 被引量:15
6
作者 史延涛 胡学晟 +1 位作者 贾成厂 韩跃朋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采用新开发的有机黏结剂体系,成功地将凝胶注模成形工艺应用于铝基粉末制品。制成了成形坯体密度和强度较高,收缩率较小,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坯体。通过在原材料粉末中添加1%(质量分数)的镁粉,并在露点-40℃的氮气气氛下烧结,成功制备了... 采用新开发的有机黏结剂体系,成功地将凝胶注模成形工艺应用于铝基粉末制品。制成了成形坯体密度和强度较高,收缩率较小,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坯体。通过在原材料粉末中添加1%(质量分数)的镁粉,并在露点-40℃的氮气气氛下烧结,成功制备了铝基烧结零件。由于有少量AIN的生成使烧结铝基材料得到强化,抗弯强度达到3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材料 凝胶注模成形 烧结 弥散强化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双极板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倪红军 汪兴兴 +1 位作者 黄明宇 李飞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为了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本,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优点及应用领域,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特点及功能,介绍了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新材... 为了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成本,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优点及应用领域,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特点及功能,介绍了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新材料及新工艺:中间相碳微球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和中间相碳微球素坯的掺杂催化石墨化烧结工艺.提出了应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双极板的新材料新工艺来降低其生产成本,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双极板的研发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中间相碳微球 凝胶注模 石墨化
下载PDF
凝胶注模工艺与发泡凝胶工艺制备隔热保温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鲲濠 孙阳 +1 位作者 黄勇 孙加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45-348,共4页
研究凝胶注模工艺与发泡凝胶工艺两种工艺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并对性能进行了对比。当气孔率从61.2%升高到72.2%时,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压缩强度从46.90MPa降低到15.50MPa,热导率从1.83W/(m·K)降低... 研究凝胶注模工艺与发泡凝胶工艺两种工艺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并对性能进行了对比。当气孔率从61.2%升高到72.2%时,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压缩强度从46.90MPa降低到15.50MPa,热导率从1.83W/(m·K)降低到1.03W/(m·K)。当气孔率从50.8%升高到71.4%时,发泡凝胶工艺制备的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压缩强度从30.96MPa降低到12.28MPa,热导率为从10.22W/(m·K)降低到3.06W/(m·K)。并结合气孔尺寸、气孔分布和显微形貌等因素,分析2种工艺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发泡凝胶成型 Al2O3多孔陶瓷 压缩强度 热导率
原文传递
凝胶注模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景红 宋宁 +1 位作者 史庆南 孙加林 《陶瓷》 CAS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凝胶注模成形是一种近净尺寸成形工艺,是制备形状复杂、成分均匀和可靠性高的陶瓷材料的理想成形工艺。笔者阐述了凝胶注模成形工艺过程和成形原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凝胶注模成形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凝胶注模 原位凝固 成形技术 凝胶注模成形 研究与发展 成形工艺 形状复杂 陶瓷材料 成形原理 工艺过程
下载PDF
MgO烧结助剂对氧化铝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阳 徐鲲濠 +2 位作者 孙加林 黄勇 薛伟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5-1260,共6页
以叔丁醇为溶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于1 500℃保温2 h烧结制备出高气孔率、高强度、低热导率氧化铝多孔陶瓷。研究了氧化镁烧结助剂对氧化铝多孔陶瓷气孔率、气孔尺寸及分布、耐压强度和室温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镁添加量从... 以叔丁醇为溶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于1 500℃保温2 h烧结制备出高气孔率、高强度、低热导率氧化铝多孔陶瓷。研究了氧化镁烧结助剂对氧化铝多孔陶瓷气孔率、气孔尺寸及分布、耐压强度和室温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镁添加量从0.5%(质量分数)增加到2.0%时,气孔率的变化范围为64.65%~73.28%;气孔尺寸分布均匀,平均孔径为0.91~1.30μm;加入MgO后,陶瓷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介于14.1~36.2 MPa之间,室温热导率[最低可达0.55 W/(m?K)]比相应的致密陶瓷[室温热导率约为30 W/(m?K)]低2个数量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氧化铝多孔陶瓷 氧化镁烧结助剂 热导率
原文传递
凝胶注模技术制备高强度多孔氮化硅陶瓷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鹏举 吴玉萍 +4 位作者 应国兵 田宝娜 王乘 李嘉 赵海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6-1500,共5页
采用凝胶注模技术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高孔隙率、高强度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了浆料固相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坯体相对质量损失和收缩率的影响,测定了材料在烧结前后的物相组成,分析了浆料固相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显微结构、孔隙率、弯... 采用凝胶注模技术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高孔隙率、高强度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了浆料固相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坯体相对质量损失和收缩率的影响,测定了材料在烧结前后的物相组成,分析了浆料固相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显微结构、孔隙率、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浆料固相含量增大,坯体相对质量损失率和收缩率减小,烧结后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孔隙率由65.24%减小到61.19%;而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由93.91MPa和1.48MPa·m1/2提高到100.83MPa和1.58MPa·m1/2。长棒状β-Si3N4晶粒无规律的交错搭接和相互咬合是多孔氮化硅陶瓷在保持高孔隙率的同时具有高强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多孔氮化硅陶瓷 弯曲强度 孔隙率
原文传递
成型方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显微结构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武七德 刘开松 +1 位作者 屠隆 李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1,共5页
本文以0.8μm改性SiC粉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制备了超细晶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研究了压制和凝胶注模两种成型方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微观结构及材料性能的影响。SEM分析显示,PF成型的素坯中微孔结构分布不均,GC成型的素坯中SiC与C相互包裹... 本文以0.8μm改性SiC粉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制备了超细晶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研究了压制和凝胶注模两种成型方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微观结构及材料性能的影响。SEM分析显示,PF成型的素坯中微孔结构分布不均,GC成型的素坯中SiC与C相互包裹均匀分散,坯体的孔结构均匀;RBSC材料金相观察表明,采用常规的压汞仪测试不能真实反映素坯的孔结构。GC成型的RBSC中SiC和游离硅(fSi)的分布均匀细小是材料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烧结碳化硅 凝胶注模 游离硅 显微结构 强度
下载PDF
陶瓷成型新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庄志强 王剑 刘勇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介绍和讨论了作为一种借助酶催化化学反应实现原位凝固的崭新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概念的直接凝固注浆成型方法与技术 ,以及通过与陶瓷粉料混合形成浓悬浮胶体的有机单体在加入偶联剂、催化剂和引发剂后的聚合反应促成原位聚合凝固的注疑成... 介绍和讨论了作为一种借助酶催化化学反应实现原位凝固的崭新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概念的直接凝固注浆成型方法与技术 ,以及通过与陶瓷粉料混合形成浓悬浮胶体的有机单体在加入偶联剂、催化剂和引发剂后的聚合反应促成原位聚合凝固的注疑成型方法与技术。利用这两种成型技术可以获得均匀、无密度梯度的近净尺寸坯体和致密陶瓷制品。这里也简单介绍和讨论了喷墨打印成型技术。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多层打印、逐层叠加制出三维陶瓷坯体的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陶瓷的成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凝固 酶催化 聚合 计算机辅助制造 成型 坯体 陶瓷 直接凝固注浆成型 注凝成型 喷墨打印成型
下载PDF
用于净化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的制备及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珂敬 田贵山 任京成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以氧化铝为基体材料,采用添加成孔剂法,并结合注浆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出用于过滤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研究了料浆的配方及流动性能等对成型坯体性能的影响、成孔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气孔率、抗压强度及过滤元件外形的影响以及适应... 以氧化铝为基体材料,采用添加成孔剂法,并结合注浆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出用于过滤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研究了料浆的配方及流动性能等对成型坯体性能的影响、成孔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气孔率、抗压强度及过滤元件外形的影响以及适应于该过滤元件的烧结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成孔剂AUM和无机成孔剂活性炭混合使用效果好;在成孔剂用量为25vol%、添加适量添加剂条件下,注浆成型和注凝成型后在1360℃下烧结40min,可得到气孔率高达47.4%、抗压强度达32.26MPa,气孔的孔径为6~10μm的高温煤气过滤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过滤元件 高温煤气 制备 净化 凝胶注模成型 注浆成型 抗压强度 成孔剂 基体材料 流动性能 烧结工艺 使用效果 注凝成型 气孔率 氧化铝 活性炭 添加剂 用量 坯体 料浆 混合 孔径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子弹的高速冲击动态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付建平 杨金龙 +3 位作者 印立魁 刘炜 王坚茹 陈智刚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6-352,共7页
为对比陶瓷子弹与普通钢弹的侵彻能力,以3%(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体为原料,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得到了尺寸、质量均符合要求的陶瓷子弹,将ZrO2陶瓷子弹和钢弹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3种典型的靶板进行了侵彻深度试验。结果表明:... 为对比陶瓷子弹与普通钢弹的侵彻能力,以3%(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体为原料,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得到了尺寸、质量均符合要求的陶瓷子弹,将ZrO2陶瓷子弹和钢弹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3种典型的靶板进行了侵彻深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侵彻Al2O3陶瓷/Kevlar纤维材料复合靶时,ZrO2陶瓷子弹冲击形成的破碎陶瓷锥半径为钢弹的1.5倍;在侵彻均质装甲钢时,ZrO2陶瓷子弹的穿孔面积比钢弹增大了34.7%;只有ZrO2陶瓷子弹可以穿透Al2O3陶瓷/钢板复合靶。ZrO2陶瓷子弹对靶板的侵彻效果优于钢弹,ZrO2陶瓷在穿甲弹丸设计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陶瓷子弹 凝胶注模 动态性能 侵彻
原文传递
精细氧化铝陶瓷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立伟 陈森凤 +2 位作者 沈毅 卢迪芬 弓琴双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7,共4页
研究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的水基凝胶注模成型过程,探讨了pH值、分散剂、有机单体、交联剂以及球磨等诸因素对料浆浓悬浮体的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成型过程中的温度(50~70℃)和时间等因素,成功制出了固相含量达58%的料浆,以及强度20 MPa以... 研究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的水基凝胶注模成型过程,探讨了pH值、分散剂、有机单体、交联剂以及球磨等诸因素对料浆浓悬浮体的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控制成型过程中的温度(50~70℃)和时间等因素,成功制出了固相含量达58%的料浆,以及强度20 MPa以上,显微结构十分均匀的坯体.发现该工艺所制坯体的一种新颖特性--坯体可以在胶状柔韧态(吸水)和坚硬态(脱水)之间反复变化.它将大大改善陶瓷部件的可加工性,提高其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氧化铝 水基 凝胶注模 分散剂 流变性
下载PDF
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凝胶注模成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峰 谢志鹏 +3 位作者 贾翠 千粉玲 孙加林 郝洪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3-747,共5页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关键在于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含量的陶瓷浆料。本文以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为分散剂制备氮化硅陶瓷浆料,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助烧剂含量以及固相体积含量对氮化硅浆料流变性的影响;测定了凝胶注模成型素坯...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关键在于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含量的陶瓷浆料。本文以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为分散剂制备氮化硅陶瓷浆料,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助烧剂含量以及固相体积含量对氮化硅浆料流变性的影响;测定了凝胶注模成型素坯以及烧结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pH=10.5,分散剂加入量为6%(相对于氮化硅固相体积比),助烧剂加入量为10%(质量分数)时,浆料具有最好的流变性。根据以上制备的工艺参数,制备得到固相体积含量大于50%,具有良好流变性的浆料。铸模成型干燥后,素坯的抗弯强度达27 MPa;常压烧结后氮化硅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抗弯强度为730 MPa,断裂韧性高达8.8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氮化硅 粘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凝胶铸技术在陶瓷成型应用中的新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志鹏 黄勇 《陶瓷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凝胶铸模 (Gel -casting)是九十年代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出的一种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技术。由于该方法制备的陶瓷坯体强度高、有机物含量较少 (2~ 4wt % )、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 ,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研... 凝胶铸模 (Gel -casting)是九十年代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出的一种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技术。由于该方法制备的陶瓷坯体强度高、有机物含量较少 (2~ 4wt % )、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 ,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上取得的新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克服凝胶铸过程中因氧阻聚而使与空气接触部分的坯体表面产生起皮剥落的现象。与国外采用氮气保护方法不同 ,现采用化学方法只须在浆料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就可达到此目的。 (2 )凝胶铸技术应用可从微米级、亚微米级陶瓷粉料的成型扩展到粗颗粒 (10 μm~ 10 0 0 μm)体系的陶瓷和高级耐火材料 ,已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 ,重结晶碳化硅等材料的成型制备中取得较好效果。 (3 )将凝胶铸与流延成型结合 ,发展了一种新的水基凝胶流延成型工艺 ,该方法可成型 0 .1~ 1.0mm厚各种陶瓷薄片 ,包括氧化铝陶瓷基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铸模 陶瓷 成型 氧化铝陶瓷基板 电子陶瓷层片
下载PDF
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空心叶片陶瓷铸型制造缺陷控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鲁中良 姜博 +2 位作者 周江平 苗恺 李涤尘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1-117,共7页
陶瓷铸型是制造空心叶片的核心,相对于熔模铸造主流技术,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一体化陶瓷铸型制造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周期短、成本低、响应快,但如何控制铸型的缺陷是该方法发展的技术难题。为此,研究光固化原型台阶效应的解决方法,探... 陶瓷铸型是制造空心叶片的核心,相对于熔模铸造主流技术,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一体化陶瓷铸型制造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周期短、成本低、响应快,但如何控制铸型的缺陷是该方法发展的技术难题。为此,研究光固化原型台阶效应的解决方法,探讨铸型精细结构的凝胶注模复型行为,分析脱脂过程热应力对铸型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液态石蜡的流平性原理,可解决光固化树脂原型的台阶效应问题,显著减小原型表面粗糙度;随温度升高,覆膜RP60石蜡单层厚度减小,90℃时稳定在0.06 mm左右;当陶瓷浆料固相体积分数不大于62%时,可实现0.5 mm细小特征陶瓷铸型的凝胶注模真空无缺陷复型;通过镂空处理,脱脂陶瓷铸型无缺陷、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成型技术 空心叶片 凝胶注模 台阶效应
下载PDF
高可靠性陶瓷部件胶态注射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金龙 戴春雷 +2 位作者 马天 马利国 黄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43-249,共7页
结合注射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优点,发明了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技术,实现了水基非塑性浆料的注射成型,并研制了胶态注射成型机,实现了浆料先分储后混合,能连续化自动注射成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工艺中的各项参数和添加适当的助剂,可... 结合注射成型和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的优点,发明了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技术,实现了水基非塑性浆料的注射成型,并研制了胶态注射成型机,实现了浆料先分储后混合,能连续化自动注射成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工艺中的各项参数和添加适当的助剂,可以实现陶瓷浆料的可控固化;加入应力缓释剂调节高分子网络结构,能有效降低坯体中的内应力,制备出大尺寸陶瓷部件;利用胶态注射成型技术与设备,不仅能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而且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注射成型 凝胶注模成型 注射成型 可控固化 陶瓷部件 可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