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热力效应的解析计算和损伤评估 被引量:25
1
作者 段晓峰 汪岳峰 +1 位作者 牛燕雄 张雏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55-1459,共5页
光学元件的损伤是高功率激光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此以连续CO2激光辐照K9玻璃为例,研究了连续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热力损伤机理。通过积分变换方法,求解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方程组,由此得到激光辐照引起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瞬态分布。... 光学元件的损伤是高功率激光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此以连续CO2激光辐照K9玻璃为例,研究了连续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热力损伤机理。通过积分变换方法,求解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方程组,由此得到激光辐照引起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瞬态分布。研究中发现在高斯光束作用下,热扩散长度的概念不再适用,因此通过曲线拟合方法,推导出最大热应力的位置与辐照时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出材料的损伤阈值。由于K9玻璃的应力损伤阈值小于熔融损伤阈值,因此当激光作用引起的环向热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材料发生永久性损伤,损伤形态为拉伸解理。将理论模型的相关结论与实验结果相对比,两者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热应力场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原文传递
光通过纳米颗粒随机散射体透射光强的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叶云霞 范滇元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1-956,共6页
光通过随机散射体后透射光强的估算,对于提取散射体内部无法直接测量或者无法直接观察的信息至关重要。在分析平行光束通过纳米圆形颗粒随机散射体出射面上光强组成的基础上推导了透射光强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多重散射理论、一阶多重散射... 光通过随机散射体后透射光强的估算,对于提取散射体内部无法直接测量或者无法直接观察的信息至关重要。在分析平行光束通过纳米圆形颗粒随机散射体出射面上光强组成的基础上推导了透射光强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多重散射理论、一阶多重散射理论和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近似程度上可以相对精确地估算透射光强。这三种方法的估算结果之间会出现四种相对关系。根据这些相对关系,分析了光在散射体内部传输时散射过程的特征以及各种散射过程对出射面光强的贡献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光强 蒙特卡罗法 多重散射 高斯光束
原文传递
强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热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建君 宋春荣 牛燕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2,34,共3页
在建立强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高斯型连续激光照射圆柱形靶板的三维温度场以及相应的应力分布。分析了高斯光束作用时 ,环向热应力最大值及其作用时间的关系 ,指出三维时 ,“热扩散长度”的概念不... 在建立强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高斯型连续激光照射圆柱形靶板的三维温度场以及相应的应力分布。分析了高斯光束作用时 ,环向热应力最大值及其作用时间的关系 ,指出三维时 ,“热扩散长度”的概念不再适合。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与特定参量相对应的拟合公式 ,并计算出相应的损伤阈值。对理论计算与实验结论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热应力场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下载PDF
重复脉冲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热力效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建君 宋春荣 刘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56-1860,共5页
在建立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光学材料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圆柱型光学材料的二维温度场和热应力的解析解·以K9玻璃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同条件下重复脉冲激光对光学材料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下,损... 在建立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光学材料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圆柱型光学材料的二维温度场和热应力的解析解·以K9玻璃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同条件下重复脉冲激光对光学材料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下,损伤阈值受到脉冲数目、宽度、重复频率以及脉冲激光光斑半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K9玻璃会发生热应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脉冲激光 损伤阈值 高斯光束
下载PDF
高斯光束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晓冬 谭锦业 +1 位作者 刘定文 刘进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5,32,共4页
提出了2种在激光原理实验教学中,测量高斯光束特性参数、研究高斯光束变换规律的装置和方案。①利用刀口法直接测量氦氖激光器后方,不同位置高斯光束光斑半径,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可得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远场发散角及衍射... 提出了2种在激光原理实验教学中,测量高斯光束特性参数、研究高斯光束变换规律的装置和方案。①利用刀口法直接测量氦氖激光器后方,不同位置高斯光束光斑半径,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可得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远场发散角及衍射倍率因子;②利用刀口法测量高斯光束经辅助透镜变换后,辅助束腰两侧不同位置的光斑半径,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与计算,可确定光束经透镜变换后,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再利用高斯光束变换规律,可以获得光束经透镜变换前,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衍射倍率因子及远场发散角。2方案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测量结果和谐振腔理论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光束 光束变换规律 激光物理实验教学
下载PDF
高斯光束在有外电场的中心对称光折变材料中的演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吉选芒 王金来 刘劲松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8-1804,共7页
为了研究在有外电场的中心对称光折变材料中一束高斯光束及两束高斯光束相互作用的演化,将高斯光束作为入射波,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波传播方程。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光强峰值和束腰参量分别与晶体匹配的情况下,一束高斯光束能演化为稳定... 为了研究在有外电场的中心对称光折变材料中一束高斯光束及两束高斯光束相互作用的演化,将高斯光束作为入射波,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波传播方程。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光强峰值和束腰参量分别与晶体匹配的情况下,一束高斯光束能演化为稳定的屏蔽空间明孤子,而在不匹配时,一束高斯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则呈现周期性的压缩或膨胀现象。同时也发现,在作用距离范围内,两束同相位高斯光束相互吸引,并伴随着融合现象,两束反相位高斯光束相互排斥,且排斥作用随着光束初始间距的减小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高斯光束 中心对称光折变材料 演化
原文传递
直边衍射动态演示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训谱 潘毅 牛孔贞 《物理实验》 2005年第8期12-14,共3页
设计了简单易组的光路,通过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并输出图形,动态演示菲涅耳直边衍射的光强分布,具有衍射图样清晰直观、精度高、实验操作简便等特点.
关键词 直边衍射 高斯光束 匀强球面波 演示实验
下载PDF
高斯光束下的圆屏衍射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忠纯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3,34,共4页
计算分析了用高斯光束作光源时 ,圆屏衍射轴线上的光强分布规律 ,并与球面波入射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
关键词 激光 高斯光束 圆屏衍射 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下载PDF
平顶激光束诱导薄膜损伤阈值测量系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菲 李玉瑶 +2 位作者 车英 付秀华 田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满足快速、精确、定量地测量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要求,设计了平顶激光束诱导薄膜损伤阈值测量系统.介绍了损伤阈值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二分查找与顺序查找相结合的能量密度查找方式;根据分光镜的分光比及能量探测器示值求解辐照激... 为了满足快速、精确、定量地测量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要求,设计了平顶激光束诱导薄膜损伤阈值测量系统.介绍了损伤阈值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二分查找与顺序查找相结合的能量密度查找方式;根据分光镜的分光比及能量探测器示值求解辐照激光能量,用CCD成像法精密测量了作用在薄膜表面的激光光斑面积;基于小波变换法,通过图像处理精确识别了薄膜的损伤;建立能量密度与损伤几率坐标并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对损伤阈值进行了标定.对45°高反射膜分别进行了高斯光束辐照和平顶光束辐照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高斯光束辐照测量的损伤阈值为9.95J/cm^2,平顶光束辐照测量的损伤阈值为13.98J/cm^2,平顶光束诱导比高斯光束诱导的损伤阈值高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阈值 薄膜 高斯光束 平顶光束 小波变换 二分查找
下载PDF
高斯光束孤波演化过程中的自偏转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都应 刘劲松 梁昌洪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研究了无耗晶体的扩散效应对高斯光束在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孤波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的与晶体参量匹配的高斯光束 ,晶体的扩散效应将造成高斯光束孤波演化的自偏转 ,而且其自偏转过程与同参量的屏蔽光伏明孤子的自偏转过程... 研究了无耗晶体的扩散效应对高斯光束在光伏光折变晶体中孤波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的与晶体参量匹配的高斯光束 ,晶体的扩散效应将造成高斯光束孤波演化的自偏转 ,而且其自偏转过程与同参量的屏蔽光伏明孤子的自偏转过程具有极其类似的特征。同时发现 ,高斯光束的波形即光束的横截面对其孤波演化的自偏转影响最大。比较了高斯光束孤波演化的自偏转与明孤波自偏转的理论曲线 ,结果表明 ,对于匹配的高斯光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波演化 高斯光束 光折变效应 空间光孤子 自偏转 光伏光折变晶体
原文传递
热透镜效应对激光光束聚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斌 李永大 +2 位作者 陈金强 林楠 李达 《光学仪器》 2007年第6期44-48,共5页
利用高斯光束传播的ABCD定律,分析了热透镜效应对高斯光束聚焦的影响,对两种腔型做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并计算了不同焦距透镜对高斯光束聚焦后的腰斑半径和腰斑位置。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对于同一高斯光束用短焦距透镜聚焦后得到的光斑比用... 利用高斯光束传播的ABCD定律,分析了热透镜效应对高斯光束聚焦的影响,对两种腔型做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并计算了不同焦距透镜对高斯光束聚焦后的腰斑半径和腰斑位置。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对于同一高斯光束用短焦距透镜聚焦后得到的光斑比用长焦距透镜聚焦得到的光斑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透镜效应 ABCD定律 高斯光束 聚焦
下载PDF
一种CCD辅助测量基模(TEM_(00))激光光斑尺寸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虎 苗兴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86-1288,共3页
激光光束是一种振幅和等相位面都在变化的高斯球面光波 ,其最小光斑的位置和大小不易确定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量基模 ( TEM0 0 )激光光斑尺寸的方法 。
关键词 激光光斑 基模 CCD 聚焦 高斯光束 信息存取 尺寸测量
下载PDF
光学相控阵光束电扫描技术及仿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华 刘鹏鹏 +2 位作者 史晓丁 张龙 陈德章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2年第3期32-37,共6页
光学相控阵技术是一种新型光束偏转及扫描技术,介绍了光学相控阵技术光束电扫描的原理,分析了光学相控阵主要参数及高斯光束替代平行光束入射对偏转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利用光学相控阵实现多光束扫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光... 光学相控阵技术是一种新型光束偏转及扫描技术,介绍了光学相控阵技术光束电扫描的原理,分析了光学相控阵主要参数及高斯光束替代平行光束入射对偏转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利用光学相控阵实现多光束扫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光束质量应尽量减小单元周期,增大光学相控阵尺寸和填充率,但减小周期并不能完全抑制栅瓣,而高斯光束取代平行光束入射仅影响偏转光束的角宽度,所研究的三种多光束扫描方法均有效,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控阵 光束扫描 高斯光束 多光束扫描
原文传递
楔形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修文 祝生祥 +1 位作者 江锐 石义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10期960-963,共4页
结合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通过对高斯光束发散特性的分析,得到激光器的模场分布特点,指出与激光器最佳耦合的光纤外形为楔形光纤,楔形光纤的楔角与尖端半径决定着耦合效率。实验表明,楔形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的耦合效率明显优于尖锥形光... 结合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通过对高斯光束发散特性的分析,得到激光器的模场分布特点,指出与激光器最佳耦合的光纤外形为楔形光纤,楔形光纤的楔角与尖端半径决定着耦合效率。实验表明,楔形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的耦合效率明显优于尖锥形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的耦合。用楔角为104°,尖端半径为3.3μm的楔形光纤进行测量,测得最大耦合效率达到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模场分布 高斯光束 耦合效率 光纤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Applied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A Comprehensive Review,State of the Art,and the Classics 被引量:1
15
作者 Loc Vu-Quoc Alexander Humer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3年第11期1069-1343,共275页
Three recent breakthroughs due to AI in arts and science serve as motivation:An award winning digital image,protein folding,fast matrix multiplication.Man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particularl... Three recent breakthroughs due to AI in arts and science serve as motivation:An award winning digital image,protein folding,fast matrix multiplication.Man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particularly deep learning(DL),applied and relevant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solid,fluids,finite-element technology)are reviewed in detail.Both hybrid and pure machine learning(ML)methods are discussed.Hybrid methods combine traditional PDE discretizations with ML methods either(1)to help model complex nonlinear constitutive relations,(2)to nonlinearly reduce the model order for efficient simulation(turbulence),or(3)to accelerate the simulation by predicting certain components in the traditional integration methods.Here,methods(1)and(2)relied on Long-Short-Term Memory(LSTM)architecture,with method(3)relying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Pure ML methods to solve(nonlinear)PDEs are represented by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methods,which could be combined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to address discontinuous solutions.Both LSTM and attention architectures,together with modern and generalized classic optimizers to include stochasticity for DL networks,are extensively reviewed.Kernel machines,including Gaussian processes,are provided to sufficient depth for more advanced works such as shallow networks with infinite width.Not only addressing experts,readers are assumed familiar with computational mechanics,but not with DL,whos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are built up from the basics,aiming at bringing first-time learners quickly to the forefront of research.History and limitations of AI are recounted and discussed,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at pointing out misstatements or misconceptions of the classics,even in well-known references.Positioning and pointing control of a large-deformable beam is given as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breakthroughs network architectures backpropagation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methods from classic to moder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long short-term memory gated recurrent unit attention transformer kernel machines gaussian processes libraries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state-of-the-art history limitations challenges Applications to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Finite-element matrix integration improved gauss quadrature Multiscale geomechanics fluid-filled porous media Fluid mechanics turbulenc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Nonlinear-manifold model-order reduction autoencoder hyper-reduction using gappy data control of large deformable beam
下载PDF
1.06μm连续激光辐照GaAs探测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建君 宋春荣 刘进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建立了高斯型连续激光辐照GaAs探测器物理模型,近似解析计算了圆柱形GaAs靶板的三维温度场.数值分析了激光辐照时GaAs探测器的信号异常及熔融损伤的情况,并计算了相应的损伤阈值.理论计算与实验结论能够精确的一致,理论模型为评论同类... 建立了高斯型连续激光辐照GaAs探测器物理模型,近似解析计算了圆柱形GaAs靶板的三维温度场.数值分析了激光辐照时GaAs探测器的信号异常及熔融损伤的情况,并计算了相应的损伤阈值.理论计算与实验结论能够精确的一致,理论模型为评论同类激光效应以及激光对抗的激光加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探测器 高斯光束 损伤阈值
下载PDF
连续激光辐照GaAs材料损伤的数值模拟计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娟 孙文军 +3 位作者 孙京南 赵立萍 李孟洋 支洪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1-574,共4页
基于热传导理论,构建了高斯分布的连续激光辐照GaAs材料的二维轴对称非稳态物理模型,且利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了材料表面温度分布曲线以及光斑中心处温度沿厚度方向分布曲线,并得出GaAs材... 基于热传导理论,构建了高斯分布的连续激光辐照GaAs材料的二维轴对称非稳态物理模型,且利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了材料表面温度分布曲线以及光斑中心处温度沿厚度方向分布曲线,并得出GaAs材料的分解损伤时间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关系曲线.研究表明,在连续激光辐照下,GaAs材料可能会发生分解损伤,激光功率越高,材料被破坏所需的时间越短.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论一致,说明所建立的激光辐照效应模型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效应 高斯光束 温度场 损伤阈值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倩琳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B12期22-24,144,共4页
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特征,从激光束的半宽度和激光光束发散角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斯光束的结构特性,研究了激光束通过薄透镜的变换规律,求出会聚后高斯光束腰的宽度和位置,根据束腰位置与焦距的大小关系讨论了高斯光束的聚焦问题。研究了... 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特征,从激光束的半宽度和激光光束发散角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斯光束的结构特性,研究了激光束通过薄透镜的变换规律,求出会聚后高斯光束腰的宽度和位置,根据束腰位置与焦距的大小关系讨论了高斯光束的聚焦问题。研究了利用柱面透镜对激光光束的准直整形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光束 准直整形 发散角
下载PDF
激光对二元合金表面相变硬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昕 宋凯英 宋宙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对合金材料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主要考虑了入射激光光束的Gaus分布特性,以及工件的有限尺寸,工件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温度依赖关系,对流、辐射造成的表面热损失。根据模型可以得出工... 本文用有限差分法对合金材料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主要考虑了入射激光光束的Gaus分布特性,以及工件的有限尺寸,工件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温度依赖关系,对流、辐射造成的表面热损失。根据模型可以得出工件表面及内部的温度分布,并预测激光处理的相变层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相变硬化 数值模拟 合金材料 激光加工
下载PDF
固体浸没透镜出射光场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锋涛 张东玲 +2 位作者 白永林 冯晓强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6-279,共4页
在固体浸没透镜近场光存储中,光的偏振对近场光场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聚焦线偏振高斯光束通过固体浸没透镜后焦平面上各分量场分布及距离焦平面不同位置光斑图样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在焦平面上及距离焦平面... 在固体浸没透镜近场光存储中,光的偏振对近场光场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 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聚焦线偏振高斯光束通过固体浸没透镜后焦平面上各分量场分布及距离焦平面不同位置光斑图样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在焦平面上及距离焦平面较近的近场区域,出射光场在与入射光偏振垂直方向出现显著的场增强现象,从而使光斑图样呈近似椭圆分布;而在距焦平面较远的远场区域光斑图样趋向圆形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固体浸没透镜 近场 高斯光束 偏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