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相关性研究与微生态制剂的调节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祥稳 李克勤 +1 位作者 王秀卿 张庆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4-55,58,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微生态制剂的调节机制。方法 :取 5 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0 .5g新鲜粪便按 10倍稀释法稀释致 10 -10 ,用滴注法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 ,选择肠道...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微生态制剂的调节机制。方法 :取 5 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0 .5g新鲜粪便按 10倍稀释法稀释致 10 -10 ,用滴注法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 ,选择肠道中具有代表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共 8种。采用基质偶氮显色法实验定量测定外周血内毒素。给其中 30例口服整肠生胶囊 ,4粒 /次 ,3次 /d ,共 30d。结果 :5 0例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低于健康组 (P <0 .0 1) ;血浆内毒素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 .0 0 1) ,与杆菌减少呈正相关关系 ;口服整肠生后 ,内毒素明显下降 (P <0 .0 1) ,肠道中杆菌增加 (P <0 .0 1)。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高内毒素血症 ,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够调整肠道失调菌群 ,降低血浆内毒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肠道菌群 内毒素血症 微生态制剂 治疗
下载PDF
益生菌对苏尼特羊胃肠道菌群、代谢物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瑞 靳烨 +4 位作者 王柏辉 罗玉龙 宝勒格 赵丽华 苏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1,共8页
实验选取3月龄的苏尼特羊12只(体质量(16.72±1.32)kg)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6只)和益生菌组(基础饲粮、1.50×10^9 CFU/g复合益生菌,6只)进行90 d的饲养实验,屠宰后测定肉羊胃肠道菌群、代谢物、血脂指标及肉品质。结果表明... 实验选取3月龄的苏尼特羊12只(体质量(16.72±1.32)kg)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6只)和益生菌组(基础饲粮、1.50×10^9 CFU/g复合益生菌,6只)进行90 d的饲养实验,屠宰后测定肉羊胃肠道菌群、代谢物、血脂指标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益生菌组的胃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益生菌组瘤胃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f-Bacteroidales-BS11-gut-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肠道菌群中毛螺菌(f-Lachnospiraceae)和Ruminococcaceae-UCG-00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胃肠道代谢物的丁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羊肉的pH24值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瘤胃菌群中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乙酸、丙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肠道菌群的Ruminococcaceae-UCG-002相对丰度与异丁酸、异戊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菌群的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1)相对丰度与HDL-C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瘤胃菌群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与熟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肠道菌群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体上饲粮中添加益生菌能调整肉羊胃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代谢物和血脂指标,进而改善羊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胃肠道菌群 代谢物 血脂指标 肉品质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作用及其粘膜附着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巍 刘晨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一种正常的厌氧菌 ,在机体肠道内发挥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关于双歧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粘膜附着机制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生物化学代谢特征、在肠道微生物区...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一种正常的厌氧菌 ,在机体肠道内发挥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关于双歧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粘膜附着机制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的分离和鉴定、生物化学代谢特征、在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作用以及附着粘膜上皮细胞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附着机制 双歧杆菌 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生理作用 厌氧菌 生物化学代谢
下载PDF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元晓 庞有志 +1 位作者 周俊华 李文巧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试验旨在了解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75%、19.95%、21.85%、24.08%的日粮作为4个处理,选用35日龄蛋用黄羽鹌鹑120只作为试验动物,完全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 试验旨在了解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75%、19.95%、21.85%、24.08%的日粮作为4个处理,选用35日龄蛋用黄羽鹌鹑120只作为试验动物,完全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预试期10d,正试期30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为分析不同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利用率的影响。消化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每处理抽取6只鹌鹑,处死后取盲肠内容物检测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处理,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和总有机物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对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乳酸杆菌则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日粮粗蛋白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肠道菌群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鹌鹑 日粮蛋白 消化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淀粉对动物胃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芳芳 张爱忠 +2 位作者 姜宁 刘文 张伟利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4,共4页
随着谷物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其与动物胃肠道健康的关系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淀粉作为谷物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其在日粮中的水平、组成、结构差异及与纤维物质的组合效应等均会对动物胃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淀... 随着谷物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其与动物胃肠道健康的关系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淀粉作为谷物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其在日粮中的水平、组成、结构差异及与纤维物质的组合效应等均会对动物胃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淀粉对动物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动物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淀粉水平 直支链淀粉比 抗性淀粉 淀粉结构 胃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学与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旧生 王鹏歧 刘月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2-77,共6页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e)是直接从土壤、海水、人及动物胃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环境中获取样品DNA,利用载体将其克隆到替代宿主细胞中构建宏基因文库,以高通量检测为主要技术来研究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基因组及筛选活性物质和...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e)是直接从土壤、海水、人及动物胃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环境中获取样品DNA,利用载体将其克隆到替代宿主细胞中构建宏基因文库,以高通量检测为主要技术来研究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基因组及筛选活性物质和基因的新兴学科。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特定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扩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发展了新兴的高通量检测技术,丰富了生物信息学内容。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优势,对近年来相关领域、方法及其在人及动物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将此方法用于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的调查分析及动物疫情、生物安全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群落 胃肠道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演变及其调控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芸芳 徐晓锋 张力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7,共7页
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区系的演变都呈现一定规律,而且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定植的关系表现为相辅相成;然而,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不完善,随着日龄增长和外界因素的刺激,逐渐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本文概述了幼龄反刍动物胃... 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区系的演变都呈现一定规律,而且胃肠道发育与微生物定植的关系表现为相辅相成;然而,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不完善,随着日龄增长和外界因素的刺激,逐渐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本文概述了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规律与微生物区系演变过程,从饲粮形态及营养水平、添加剂、饲养管理以及微生物移植等方面综述了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调控进展,旨在为深入开展幼龄反刍动物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反刍动物 胃肠道发育 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调控
下载PDF
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迎森 张莹莹 +1 位作者 张林 高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15-2524,共10页
肉鸡的消化道中寄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参与机体的养分代谢和稳态调节。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人们对家禽消化道菌群的类别、数量、分布及功能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在肉鸡消化道的分布情况和定植规律... 肉鸡的消化道中寄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参与机体的养分代谢和稳态调节。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人们对家禽消化道菌群的类别、数量、分布及功能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在肉鸡消化道的分布情况和定植规律,并重点阐述了遗传、日龄、饲养环境和饲粮等关键因素对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以期为开展肉鸡肠道健康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消化道微生物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消化道微生物对宿主动物氨基酸的自平衡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易中华 王晓霞 +2 位作者 计成 马秋刚 陈旭东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66,共3页
本文从15N标记法估算微生物对宿主动物氨基酸的体内自平衡调节作用、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氮来源、影响肠道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饲粮因素及微生物氨基酸在肠道吸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消化道微生物对单胃动物氨基酸自平衡调节作用。
关键词 畜牧学 消化道微生物 氨基酸 ^15N标记法 自平衡调节作用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文杰 唐凌 +1 位作者 张纯 邝声耀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文论述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LFP)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及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胃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的... 本文论述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LFP)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及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胃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荧光原位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芯片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金双岐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消化道菌落的影响
11
作者 贺德行 邓仲元 李园珍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金双歧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消化道菌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行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实验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双... 目的探讨金双歧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患者消化道菌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行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实验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治疗。结果实验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机会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生腹泻的例次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益生菌菌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施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患者术后采用金双歧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胃肠道功能,调节胃肠道菌落,防止肠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双歧 消化道菌落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白血病
12
作者 刘迎雪(综述) 贾秀红(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群落,依靠人类肠道生活,协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被认为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体内肠道微生物发生重大改变,疾病发生率显著提高。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群落,依靠人类肠道生活,协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被认为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体内肠道微生物发生重大改变,疾病发生率显著提高。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可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而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对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将肠道微生物作为白血病治疗药物靶点,可明显延长白血病患者生存期。肠道微生物与白血病密切相关,重视肠道微生物与白血病相关性,为临床有效治疗白血病、改善预后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白血病
原文传递
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肠道益生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艳莉 李倩 霍贵成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76,共4页
益生元低聚糖是一种可被选择性发酵并调节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组成和活性的食物成分。其中功能性低聚糖在人体肠道内可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利用,进而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和增殖。采用传统体外培养与体内试验方法,以调节婴儿... 益生元低聚糖是一种可被选择性发酵并调节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组成和活性的食物成分。其中功能性低聚糖在人体肠道内可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利用,进而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和增殖。采用传统体外培养与体内试验方法,以调节婴儿肠道有益菌群为目的,评价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益生功能。结果表明:两种功能性低聚糖均对肠道有益菌有较好的增殖作用;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动物试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肠道益生菌 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 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益生菌对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瑾 刘静 杨丽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7,29,共4页
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厌氧总菌数量变化为检测指标,采用随机饮用盐酸克林霉素水溶液(1.2 g/L)6 d的方法造成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模型。之后,灌胃自筛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混合液,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评价... 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厌氧总菌数量变化为检测指标,采用随机饮用盐酸克林霉素水溶液(1.2 g/L)6 d的方法造成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模型。之后,灌胃自筛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混合液,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评价了混合菌液对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菌液可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停止灌胃3~7 d内,仍可发挥其调节作用,产生作用的效应剂量是107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 小鼠模型 效应剂量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史秀清 张正 +3 位作者 王印庚 于永翔 邓威 李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82,共10页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苗生产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仔稚鱼的消化道、投喂饵料和养殖水源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和优势菌株的16S r DNA同源性比较,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苗生产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仔稚鱼的消化道、投喂饵料和养殖水源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和优势菌株的16S r DNA同源性比较,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菱鲆仔稚鱼5-36日龄的不同发育时期,消化道中的细菌数量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7-26日龄期间,仔稚鱼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级在105-106 CFU/g以上,并且与其他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弧菌总量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17日龄之前与之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投喂颗粒饵料期,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均稳定在104 CFU/g数量级,弧菌成为大菱鲆仔稚鱼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种。本研究发现,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群变化明显,并且生物饵料中的细菌对消化道中的菌群结构影响较大,其中的Vibrio ichthyoenteri最终成为仔稚鱼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苗种繁育 消化道菌群 细菌培养
下载PDF
Tolerance and Effect of a Probiotic Supplement Delivered in Capsule Form
16
作者 Margaret Maher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9年第6期626-634,共9页
Probiotic supplements have shown benefits in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efficiency of bowel movements and some strains have shown to reduce serum glucose levels. Bacillus subtilis is used in the fermentation of some foo... Probiotic supplements have shown benefits in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efficiency of bowel movements and some strains have shown to reduce serum glucose levels. Bacillus subtilis is used in the fermentation of some foods for probiotic effects and may be useful in concentrated supplement form. 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is clinical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daily consump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DE111 at a dose of 5 × 109 CFU is safe for human consumption. The second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at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normal bowel movements and improving consistency of bowel type, by increasing beneficial gut microbes and reducing pathogenic ones. The tolerance and efficacy of encapsulated Bacillus subtilis DE111 was assessed in an average 20-day double-blind, randomized, and placebo-controlled human study. Most blood parameters remained within normal ranges throughout;however, fasted serum glucose levels in the probiotic group (91.0 ± 1.0 to 85.9 ± 1.4 mg/dl, α ≤ 0.05;P = 0.012)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lthoug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number of bowel movements per day within the placebo group (α ≤ 0.05;P = 0.01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type. Triglyceride levels were maintained within the probiotic group,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rom pre to post by paired T-test (α ≤ 0.05;P ≤ 0.042) (Figure 2). Addition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icrobe colonization were present for Bacillus subtilis and Bifidobacterium in the fecal colony counts. Daily consump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can be recognized as safe, and has potential to be effective as a supplement to improve glucose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DE111 DIGESTIVE Health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icroflora Probiotic
下载PDF
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功能与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晨 马健 +1 位作者 范雪 张文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21,共6页
反刍动物消化道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将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合理有效地调控反刍动... 反刍动物消化道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将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合理有效地调控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调控机体生长代谢,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归纳了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微生物的调控技术,为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消化道微生物 饲粮 微生物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