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9
1
作者 刘晓 武正炎 范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CSF,商品名 :惠尔血 ) 2 0 0μg/ kg皮下注射 ,连续 15天 ,观察 4周内外周血常规的恢复情况 ,并对骨髓造血微环境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黄芪组、惠尔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均快于对照组 ,但黄芪组慢于惠尔血组 ,血小板的恢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黄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 ;电镜检查发现黄芪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损伤轻于对照组和惠尔血组 ,内皮细胞、网状细胞与造血原始细胞间的接触也较对照组和惠尔血组紧密。结论 黄芪能促进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白细胞的重建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改善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间的接触 ,并促进 G- CSF等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从而促进干细胞的增殖 ,而惠尔血则直接作用于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功能重建 g-csf 肿瘤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内在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程真梅 曹梅 吉山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肌酸激酶(CK)、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肌酸激酶(CK)、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连续治疗2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TREM-1、CK、G-CSF、IL-10、CRP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血清sTREM-1、CK、G-CSF、IL-10、CRP及TNF-α的治疗前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sTREM-1、CK、G-CSF、IL-10、CRP及TNF-α的治疗后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偏低,并且治疗组血清sTREM-1、CK、G-CSF、IL-10、CRP及TNF-α水平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能够明显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sTREM-1、CK、G-CSF及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痰热清 支原体肺炎 小儿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肌酸激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诱导骨髓干细胞游走分化促进家兔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宁元 吕传江 +2 位作者 陈学海 凑口信也 藤原久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能否促进骨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进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方法将家兔从髂骨处抽取骨髓液用赤色荧光色素DiI进行标记后输回家兔体内,然后将其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测定两...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能否促进骨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进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方法将家兔从髂骨处抽取骨髓液用赤色荧光色素DiI进行标记后输回家兔体内,然后将其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测定两组家兔缺血1周和2周末的左室功能及2周末的心肌梗死面积。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心肌缺血部位来自骨髓细胞的DiI阳性细胞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CD31阳性细胞率。另外还测定了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心肌间质的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水平。结果治疗组CD31染色阳性细胞中同时呈现DiI阳性的细胞比率明显增加,心肌间质G-CSF的浓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人参皂甙Rg1通过刺激心肌局部组织分泌G-CSF而诱导骨髓细胞游走至心肌组织进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内皮细胞的再生直接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毛细血管再生及血流供应的维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再生 骨髓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gcsf 人参皂甙Rg1 内皮细胞再生 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血管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芍药苷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骨髓Epo和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郭平 王继峰 王升启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考察芍药苷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的生血作用及对骨髓Epo、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芍药苷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5Gy60 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检测外周血象,骨髓集落培养观察并计数CFU GM... 目的:考察芍药苷对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的生血作用及对骨髓Epo、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芍药苷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5Gy60 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检测外周血象,骨髓集落培养观察并计数CFU GM、BFU E、CFU E、CFU mix ,RT PCR观察并检测骨髓Epo和G CSF基因表达。结果:芍药苷显著升高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骨髓CFU GM、BFU E、CFU E、CFU mix数量,上调骨髓Epo和G CSF基因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生血作用,促进骨髓Epo和G CSF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生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辐射 血虚证 造血祖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ansplanted and mobilize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on mice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被引量:25
5
作者 Hui-FeiCui Zeng-LiangB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2274-2277,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ansplanted and mobilize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 on mice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and to probe into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s.METHODS: A mouse model of S... AIM: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ansplanted and mobilize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 on mice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and to probe into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s.METHODS: A mouse model of SAP induced by intraparitoneal injections of L-arginine wa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Two hundred female Balb/c mice weighing 18-22 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4 groups. Group A was the stem cell mobilized group treated by injection of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into mice for 4 days at a dose of 40 μg@kg-1@d-1 before induction of SAP. Group B was the group of BMSCs transplantation, in which the mice were given the isolated BMSCs via the tail vein 4 days prior to induction of SAP. Group C served as the model control and only SAP was induced. The mice without induction of SAP in group D act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At the time of animal sacrifice at 24, 48 and 72 h after induction of SAP,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and prepared to detect serum amylase, while the abdominal viscera were examined both grossly and microscopically for the observation of pathological changes.RESULTS: The mortality of mice in the model control, groups A and B was 34%, 8% and 10% respectively within 72 h after induction of SAP. The serum level of amylase in the model contro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all time points after induction of SAP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 (P<0.05-0.01). When the mice were pretreated with BMSCs' transplantation or G-CSF injection, their serum level of amyla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48 h and 72 h after induction of SAP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model control (P<0.05-0.01).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observations,both gross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AP in mice pretreated with BMSCs transplantation or G-CSF injection were considerably attenuat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model control at all observed time points.CONCLUSION: Both transplanted allogenic and mobilized autologous BMSCs can protect 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重症急性胰腺炎 g-csf 动物实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挖掘丹参-苦参药对提取物的抗炎药效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成鹏 黄帅 +4 位作者 杨宇 吴佳伟 陈文星 王爱云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0-276,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苦参药对的潜在靶点,探索其对于炎症模型的抗炎药效,为新药开发以及药对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药对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研究药对提取物的抗炎药效...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苦参药对的潜在靶点,探索其对于炎症模型的抗炎药效,为新药开发以及药对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药对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研究药对提取物的抗炎药效;基于Luminex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探究丹参-苦参提取物经皮给药后外周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的改变;采用伊文思蓝腹腔注射实验模拟炎性因子的渗出,探究药对提取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药对提取物发挥抗炎作用主要与免疫过程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相关,说明机制与抑制促炎因子,改善血管通透性等相关。结论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确证了抗炎作用涉及降低STAT3通路中IL-6、G-CSF水平及血管通透性,此作用与丹参苦参药对中主要成分丹参酮、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苦参药对 网络药理学 耳肿胀模型 白介素-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黎东明 陈琼 +2 位作者 何惠娟 蔡康荣 岑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bcl2基因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介素8(IL-8)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39例,其中急性发作期20例,稳定期19例,健康...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bcl2基因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介素8(IL-8)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39例,其中急性发作期20例,稳定期19例,健康成年人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静脉血5ml,肝素抗凝,分离PMN,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率,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GCSF、IL-8的水平。结果COPD患者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又明显低于缓解期,bcl-2表达与PMN凋亡呈负相关。TNF-α、GCSF、IL-8水平与PMN凋亡呈负相关。结论PMN凋亡延迟,PMN存活时间延长和持续激活与COPD的发病有关,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COPD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TNF-α、GCSF、IL-8可能抑制PMN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作用研究 发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PMN凋亡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COPD患者 流式细胞仪检测 ELISA方法 bcl-2表达 bcl-2基因 急性发作期 健康对照组 g-csf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丽 张志 肖爱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75-676,共2页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白血病住院化疗者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0 .5× 10 9/L者 96人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 G-CSF,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观察两...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白血病住院化疗者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0 .5× 10 9/L者 96人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 G-CSF,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疗效、ANC恢复时间等不同。结果 化疗疗效两组接近 ,ANC恢复时间、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及静脉用抗生素时间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 ,加用G-CSF能迅速提高白细胞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化疗 AL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29例次报告 被引量:17
9
作者 龚振夏 谭清和 徐爱兵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报告了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29例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对诊断的注意点、治疗要点进行了讨论。强调了位缺是导致肿瘤病人死亡最直接、最危险的因素。粒缺病人有时临床表现隐匿,只在病人发热检查血象后才... 本文报告了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29例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对诊断的注意点、治疗要点进行了讨论。强调了位缺是导致肿瘤病人死亡最直接、最危险的因素。粒缺病人有时临床表现隐匿,只在病人发热检查血象后才被发现,要求我们仔细寻找粒缺病人合井感染的所在部位。粒缺的治疗首选集落刺激因子、及时选用抗生素和输注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症 集落刺激因子 抗生素 粒细胞输注
下载PDF
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晓军 陈育红 +4 位作者 许兰平 张耀臣 刘代红 郭乃榄 陆道培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采用G 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共有 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了G 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回顾性分析植入情况、植入速度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率等... 采用G 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共有 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了G 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回顾性分析植入情况、植入速度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率等。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 >0 5× 10 9L- 1 的中位时间为 13 2d(8~ 18) ,血小板 >2 0× 10 9L- 1 的中位时间为 2 2 2d(10~ 10 8)。 8例获得异体植入的患者中 3例发生Ⅰ Ⅱ度皮肤急性GVHD ,发生 5例慢性GVHD。至随访截止 ,中位随访 775d(2 10~ 14 2 9) ,所有 10例患者均无病存活(DFS)。因此我们认为G 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法 ,可获得快速、持久植入 ,而不增加急性和慢性GVH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f 骨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血清TNF-α与Npt和G-CSF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斌 梁菁苹 +4 位作者 丁仁波 王甜甜 刘冬霞 郭书焕 车艳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504-4506,45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新喋呤(Npt)、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TNF...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新喋呤(Npt)、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根据是否合并羊膜腔感染将68例胎膜早破患者分为羊膜腔感染组36例与非羊膜腔感染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对比羊膜腔感染患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分别为(776.82±89.61)ng/L、(16.91±4.11)mmol/L、(109.33±21.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8.53±90.10)ng/L、(7.24±4.02)mmol/L、(82.32±21.67)(P<0.01);合并羊膜腔感染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分别为(784.82±85.10)ng/L、(18.74±1.51)mmol/L、(115.36±22.01)显著高于无羊膜腔感染组(492.61±84.98)ng/L、(9.82±1.48)mmol/L、(93.22±21.89)(P<0.01);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患者中,血清TNF-α、Npt、GCSF水平随羊膜腔感染程度的加重表现出显著增高趋势(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患者血清TNF-α、Npt、G-CSF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羊膜腔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起到有效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NPT g-csf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研究PEG-rhG-CSF与rHSA-hG-CSF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国昌 陈枢青 +3 位作者 朱振洪 黄岩山 潘会强 周金宝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聚乙二醇修饰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rHSA-hG-CSF)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验证两种方法对rhG-CSF半衰期(T1/2)的影响。小鼠...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聚乙二醇修饰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rHSA-hG-CSF)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验证两种方法对rhG-CSF半衰期(T1/2)的影响。小鼠分别皮下给药rhG-CSF,PEG-rhG-CSF与rHSA-hG-CSF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rhG-CSF的浓度,用3P87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rhG-CSF,PEG-rhG-CSF与rHSA-hG-CSF的半衰期(T1/2)分别为2.1,14.2和10.6h,后两者半衰期分别为rhG-CSF的7倍、5倍;PEG-rhG-CSF和rHSA-hG-CSF的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rhG-CSF的15倍、13倍。通过ELISA法检测比较rhG-CSF,PEG-rhG-CSF与rHSA-hG-CSF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表明PEG修饰与白蛋白融合技术可以延长rhG-CSF的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聚乙二醇 白蛋白 药代动力学 ELISA
下载PDF
s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夏利 贾钦尧 +2 位作者 朱书瑶 石境懿 刘徳松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3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s 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s B7-H3、G-CS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 B7-H3、G-CSF、IFN-γ、IL-17水平及相关中性粒细胞指标,考察血清指标及及炎症因子相关性。结果 MPP组血清s B7-H3、G-CSF、IFN-γ、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PP组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MPP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血清s B7-H3水平与IFN-γ、GM-CSF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与IL-4、IL-1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 B7-H3在MPP患儿体内高表达,且与IFN-γ、GM-CSF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MP感染后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7-H3 gcsf 支原体肺炎 中性粒细胞 炎症机制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ET-1、Ang-1、G-CSF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彬 陈伟 +4 位作者 徐凤科 虞猛 张洪志 道日娜 包金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8期3502-3505,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ET-1、Ang-1、G-CSF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3、7、14天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Ang-1、G-CS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血清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脑梗死、脑积水、癫痫、肺部感染、切口脑脊液瘘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达到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6%;而治疗组的死亡率(5.0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清ET-1、Ang-1以及G-CSF水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内皮素-1 血管生成素-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免疫调节胚胎植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温惠慧 纪亚忠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30-734,共5页
免疫因素介入的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胚胎着床率、降低复发性流产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热点... 免疫因素介入的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胚胎着床率、降低复发性流产逐渐成为相关研究热点。本文从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对G-CSF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复发性流产 反复种植失败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5 位作者 钟雪云 徐新 赵洪云 管慧红 陆英 韩忠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心肌梗死部位原位移植以修复梗死心肌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心肌梗死部位原位移植以修复梗死心肌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干细胞原位移植组(n=12)和对照组(n=13)。干细胞原位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心肌梗死原位移植;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第1,28d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采用Wagner的QRS波群记分法评价心功能,于入院后7,28d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G-CSF治疗4周,干细胞原位移植组QRS记分值明显降低(2.14±0.21),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31)(t=5.2,P<0.05);心肌梗死面积由(36±8)%下降至(18±6)%,显著小于对照组(33±7)%(t=12.6,P<0.05)。结论: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来修复坏死心肌组织的“干细胞原位移植”疗法,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骨髓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下载PDF
含高三尖杉酯碱的预激方案诱导治疗高危MDS或MDS转化为AML的疗效及其与CAG、HA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苏基滢 常春康 +6 位作者 张曦 周立宇 宋露茜 徐黎 吴凌云 贺琪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59-46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合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低强度化疗方案(CHG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30例未接受过化疗的高危MDS或MDS转化的AML患...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合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低强度化疗方案(CHG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30例未接受过化疗的高危MDS或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CHG方案组,HHT和Ara-C每天1mg和25mg分别静脉滴注,连续14天,G-CSF300μg每天1次皮下注射,于化疗前12小时开始,持续使用至化疗结束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9/L。使用本方案1疗程后若取得完全缓解(CR),则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巩固并强化。33例高危MDS患者和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CAG方案组,阿克拉霉素(Acla)每天10mg,连续8天,Ara-C每天25mg,连续14天,分别静脉滴注,G-CSF用法用量,同CHG方案。33例高危MDS和MDS转化的AML患者入选HA方案组,HHT每天2-3mg,Ara-C每天100-150mg,分别静脉滴注,连续7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时,给以G-CSF,白细胞计数>4×109/L时停用。结果表明:(1)CHG方案组1疗程后14例患者达到CR(46.67%),7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23.33%),总有效率为70%。CAG方案组1疗程后14例CR(42.4%),9例PR(27.3%),总有效率69.7%。HA方案组1疗程后11例CR(33.3%),3例PR(9.1%),总有效率42.4%。经统计学检验,CHG与CAG方案组比较p>0.05,CHG与HA方案组比较p<0.05。(2)30例接受CHG诱导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比例为40%(12例),平均持续时间8天,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3)14例经CHG方案1疗程取得CR病人,1人失访,其他9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8.2月;复发者再重复使用该方案未能取得再次缓解。(4)CHG方案组中14例CR患者中除1例失访外,6例仅接受HA/DA方案巩固及强化,已全部复发,平均CR持续时间6.1个月。另外7名患者除接受HA/DA方案外,还交替接受AA/TA/MA/IA等方案巩固及强化,平均CR时间已达10.6月,仍有4例处于持续缓解中。结论:CHG方案能取得较高的1疗程缓解率,与CAG方案相仿,高于HA方案。CHG方案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趋化和动员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锐 谭玉珍 +1 位作者 王海杰 张美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EPCs)的趋化和动员作用。方法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EPCs)的趋化和动员作用。方法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VEGFR-3+LEPCs,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特征性标志物CD34和CD133的表达。通过跨膜迁移实验观察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的趋化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迁移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大鼠皮下分别注射VEGF-C、SDF-1、MCP-1和G-CSF,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EPCs数目,同时用全自动血样分析仪计数白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EGF-C、SDF-1、MCP-1和G-CSF组跨膜迁移细胞的百分率增大,用VEGFR-3和CXCR-4阻断抗体处理后VEGF-C和SDF-1的趋化迁移作用明显降低。注射VEGF-C、SDF-1、MCP-1和G-CSF后,大鼠外周血中LEPCs的数量明显增多。未见白细胞显著增多。结论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有趋化迁移和动员作用,VEGF-C/VEGFR-3和SDF-1/CXCR-4信号途径在LEPCs趋化迁移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复方皂矾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庄贤栩 裴仁治 +5 位作者 陆滢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吴静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诊断并治疗的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诊断并治疗的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21例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21例予以复方皂凡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采血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像状况、血清IL-6、IL-8及G-CSF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7.14%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均升高,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均降低,G-CSF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4.29%(3/2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9.05%(4/21),两组间不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皂凡丸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能降低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升高G-CS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皂矾丸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IL-6 IL-8 g-csf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G-CSF、MCP-1、IP-10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如伟 王瑞华 +2 位作者 唐碧波 谢书畅 钟丽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331-233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g),根据病情分为非BPD组48例,BPD组78例,其中轻度BPD组30例,中度BPD组31例及重度BPD组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患儿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G-CSF、MCP-1、IP-10水平的差异。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G-CSF、MCP-1、IP-10对BP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BPD组比较,BPD组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均较小,5 min Apgar评分明显较低,机械通气时间和总吸氧时间较长,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均P<0.05);BPD组各时间点血清G-CSF、MCP-1及IP-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重度BPD组早产儿在第14天和第28天时血清G-CSF,MCP-1及IP-10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BPD组患儿(P<0.05)。第1天血清G-CSF、MCP-1、IP-1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0.751及0.766,第14天分别为0.913、0.925及0.867。结论:BPD患儿血清G-CSF、MCP-1、IP-10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升高的程度与BPD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早产儿血清G-CSF、MCP-1、IP-10水平有助于BP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g-csf MCP-1 IP-1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