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nhanced damage to fuel tanks by reactive projectiles impact 被引量:13
1
作者 Hai-fu Wang Jian-wen Xie +2 位作者 Chao Ge Huan-guo Guo Yuan-feng Z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99-608,共10页
Enhanced damage to the full-filled fuel tank,impacted by the cold pressed and sintered PTFE/Al/W reactive material projectile(RMP)with a density of 7.8 g/cm3,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The fuel t... Enhanced damage to the full-filled fuel tank,impacted by the cold pressed and sintered PTFE/Al/W reactive material projectile(RMP)with a density of 7.8 g/cm3,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The fuel tank is a rectangular structure,welded by six pieces of 2024 aluminum plate with a thickness of 6 mm,and filled with RP-3 aviation kerosen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rosene is ignited by the RMP impact at a velocity above 1062 m/s,and a novel interior ignition phenomen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upture effect of the fuel tank is observed.However,the traditional steel projectile with the same mass and dimension requires a velocity up to 1649 m/s to ignite the kerosene.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radial pressure fiel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hear failure of weld.For mechanism considerations,the chemical energy released by the RMP enhances the hydrodynamic ram(HRAM)effect and provides additional ignition sources inside the fuel tank,thereby enhancing both rupture and ignition effects.Moreover,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enhanced ignition effect of RMP,the reactive debris temperature inside the kerosene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The initiated reactive debris with high temperature provides effective interior ignition sources to ignite the kerosene,resulting in the enhanced ignition of the keros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material projectile fuel tank Enhanced damage effect Enhanced ignition mechanism Impact behavior
下载PDF
活性破片撞击油箱毁伤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剑文 李沛豫 +1 位作者 王海福 郑元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5-1577,共13页
为分析活性破片动能与化学能耦合作用下的引燃毁伤行为,开展活性破片作用油箱毁伤效应研究。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活性破片作用于不同注油量油箱典型毁伤模式及毁伤机理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破片作用于非满油油箱时... 为分析活性破片动能与化学能耦合作用下的引燃毁伤行为,开展活性破片作用油箱毁伤效应研究。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活性破片作用于不同注油量油箱典型毁伤模式及毁伤机理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破片作用于非满油油箱时,806~1331 m/s速度下活性破片均引发油箱内油气层闪燃,但液体燃油均未发生持续燃烧;活性破片作用于满油油箱时,若撞击速度从855 m/s增加至1225 m/s,则典型毁伤模式依次为油箱穿孔、焊缝开裂、泄漏燃烧和解体燃烧。基于实验结果与活性材料冲击响应特性,揭示了活性破片作用油箱毁伤机理;结合活性材料能量释放特性,建立了满油油箱结构失效分析模型,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箱 活性破片 毁伤效应 活性材料 水锤效应
下载PDF
不同破片对模拟巡航导弹油箱毁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兵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开展巡航导弹燃油舱的毁伤效应研究,利用弹道枪加速进行了不同尺寸的球形破片对模拟巡航导弹油箱的冲击毁伤作用实验,研究了模拟油箱在不同打击条件下的毁伤情况,给出了模拟油箱的冲击引燃判据。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 为开展巡航导弹燃油舱的毁伤效应研究,利用弹道枪加速进行了不同尺寸的球形破片对模拟巡航导弹油箱的冲击毁伤作用实验,研究了模拟油箱在不同打击条件下的毁伤情况,给出了模拟油箱的冲击引燃判据。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我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燃油舱 侵彻 冲击引燃 毁伤实验
下载PDF
军机燃油微生物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安家 施广生 韩笑 《飞机设计》 2017年第5期48-52,63,共6页
飞机油箱微生物污染会造成严重危害,对飞行安全和人员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针对军机燃油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污染成因、危害、微生物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微生物污染方面的处理和保护,对飞机设计、制造、维护、飞行有重要... 飞机油箱微生物污染会造成严重危害,对飞行安全和人员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针对军机燃油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污染成因、危害、微生物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微生物污染方面的处理和保护,对飞机设计、制造、维护、飞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 微生物污染 危害 防治
原文传递
破片对巡航导弹燃油舱冲击引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曹兵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提高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以巡航导弹燃油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和毁伤效应研究。利用弹道枪加速发射钢球破片,以不同入射角对加热至75℃的模拟巡航导弹燃油舱等效靶进行了冲击引燃毁伤作... 为提高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以巡航导弹燃油舱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和毁伤效应研究。利用弹道枪加速发射钢球破片,以不同入射角对加热至75℃的模拟巡航导弹燃油舱等效靶进行了冲击引燃毁伤作用实验,研究了模拟巡航导弹燃油舱在不同打击条件下的毁伤模式,分析了其毁伤机理,给出了模拟巡航导弹燃油舱在不同打击条件下的冲击引燃判据。结果表明,燃油舱温度升高会使其冲击引燃所要求的破片着靶比冲量增大;当破片入射角度大于30°时,燃油舱冲击引燃所需破片的着靶比冲量随破片入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巡航导弹 燃油舱 破片 冲击引燃 毁伤试验
下载PDF
换料期间发生燃料组件破损时的辐射剂量估算、相关系统控制要求和防护方案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俊武 林树谋 +1 位作者 王皓宇 夏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压水堆核电站换料的过程中存在燃料棒破损的可能。而一旦破损,燃料棒中所包容的高辐射水平裂变气体将可能导致反应堆厂房出现较高的空气污染和外照射剂量率,使相关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的内、外照射。本文对燃料破损可能导致的气载放... 在压水堆核电站换料的过程中存在燃料棒破损的可能。而一旦破损,燃料棒中所包容的高辐射水平裂变气体将可能导致反应堆厂房出现较高的空气污染和外照射剂量率,使相关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的内、外照射。本文对燃料破损可能导致的气载放射性浓度、场所内、外照射剂量率进行了估算,同时对通风系统的净化方式、净化时间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站 燃料组件 破损 通风系统 剂量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多相云雾爆轰毁伤效应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永康 薛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9-1905,共17页
云雾爆轰毁伤范围的预测是云爆武器造成大规模毁伤的研究基础,但云雾爆轰后超压场分布规律与燃料浓度的依赖关系未知,制约了对于云爆毁伤范围的预测。因此,针对2种最为常用的多相云雾燃料,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得到了液相燃料完全以液... 云雾爆轰毁伤范围的预测是云爆武器造成大规模毁伤的研究基础,但云雾爆轰后超压场分布规律与燃料浓度的依赖关系未知,制约了对于云爆毁伤范围的预测。因此,针对2种最为常用的多相云雾燃料,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得到了液相燃料完全以液滴或蒸汽形式存在的多相云雾发生理想爆轰的CJ参数,并通过拟合,得到体JWL状态方程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不同浓度和状态的多相云雾理想爆轰造成的超压场,并借助人工神经网络获得了浓度范围在0.03~0.30 kg/m 3的气固两相和气液固三相云雾场爆轰峰值超压随比例距离衰减规律的代理模型并预测不同毁伤等级对应的毁伤比例半径随燃料浓度的变化,得到毁伤比例半径最大的最优浓度。研究结果表明:云雾区中液相燃料以液滴或蒸汽形式存在对云雾爆轰参数,产物JWL状态方程参数,与云爆爆轰后超压场分布规律的影响都比较微弱(<1.5%);在0.03~0.18 kg/m 3的燃料浓度范围内,Ⅰ级~Ⅲ级毁伤比例半径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别相差21%、19%、6%,因此大装药结构形成的云雾场爆轰后,Ⅰ级和Ⅱ级毁伤半径与燃料浓度的依赖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爆轰 燃料浓度 超压毁伤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破片与冲击波对巡航导弹燃油舱毁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兵 赵宜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0-765,共6页
为提高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进行了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和毁伤效应研究。在建立巡航导弹燃油舱模拟等效靶的基础上,利用模拟战斗部对其进行了距离冲击毁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毁伤模式主要是冲击引燃和机... 为提高导弹对抗生存能力和拦截弹药摧毁来袭导弹的毁伤概率,进行了巡航导弹的易损性和毁伤效应研究。在建立巡航导弹燃油舱模拟等效靶的基础上,利用模拟战斗部对其进行了距离冲击毁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毁伤模式主要是冲击引燃和机械毁伤;对于燃油舱,在爆轰产物流场作用区域以外,被6个以上的直径6.35 mm、速度1 850 m.s-1的钢球命中,且破孔密度为1 224.5 m-2以上时,才可被冲击引燃;对于燃油管,在爆轰产物流场作用区域以外,被3个以上的直径6.35 mm、速度1 850 m.s-1的钢球命中,且破孔线密度为30 m-1以上时,才可被冲击引燃;当交会角度不大于60°且命中破片的累积比冲量不小于325.5 Ns.m-2时,可造成燃油舱内部结构破坏,燃油舱功能丧失;当交会角度不大于60°且命中破片的累积比冲量不小于765 Ns.m-2时,可造成燃油舱壳体大变形、开裂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燃油舱 等效靶 破片 冲击波 毁伤试验 易损性
下载PDF
Inconel 718合金辐照损伤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大伟 钱进 王鑫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63,共12页
Inconel 718合金是一种在核能领域广泛应用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在反应堆中,燃料组件是其核心部件,而材料的辐照损伤研究是保证燃料组件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一环。反应堆材料经过辐照后不仅引起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会导致... Inconel 718合金是一种在核能领域广泛应用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在反应堆中,燃料组件是其核心部件,而材料的辐照损伤研究是保证燃料组件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一环。反应堆材料经过辐照后不仅引起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改变。Inconel718合金是一种典型的镍基合金,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蠕变和抗氧化性能等多重优势,在反应堆材料中被广泛应用。辐照后的Inconel 718合金会产生缺陷,如位错环、空位、间隙原子、气泡、位错线等,引起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从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的角度综述Inconel 718合金在离子、质子和中子辐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抗辐照合金以及探索不同辐照方式对该合金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辐照损伤 Inconel 718合金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新型云爆剂液相组分配方设计及毁伤威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先钊 江军 +4 位作者 安高军 王永旭 崔赛楠 李斌 解立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443,I0007,共11页
为探索毁伤威力较优的新型云爆药剂液相组分,以聚甲氧基二丁基醚、聚甲氧基二甲醚、正丁醇和仲丁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典型燃料环氧丙烷为对照,采用压力测试系统、高速录像和红外热成像仪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了上述5种燃料在以18 g黑索... 为探索毁伤威力较优的新型云爆药剂液相组分,以聚甲氧基二丁基醚、聚甲氧基二甲醚、正丁醇和仲丁醇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典型燃料环氧丙烷为对照,采用压力测试系统、高速录像和红外热成像仪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了上述5种燃料在以18 g黑索今(RDX)为中心分散药及160 g梯恩梯(TNT)为二次起爆药柱时的云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甲氧基二甲醚的临界起爆能高于其他3种燃料。热辐射损伤半径大小关系为:环氧丙烷(18.9 m)>仲丁醇(16.6 m)>正丁醇(16.0 m)>聚甲氧基二丁基醚(15.6 m)>聚甲氧基二甲醚(12.0 m)。运用PROBIT方程评估该5种燃料对人和建筑物的毁伤效果,结果表明,丁醇类燃料(正丁醇、仲丁醇)对人和建筑物的毁伤效果优于聚甲氧基醚类燃料(聚甲氧基二丁基醚、聚甲氧基二甲醚),而环氧丙烷的毁伤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液态燃料 毁伤评估
下载PDF
燃料破损在线探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西安 季松涛 杨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5-1480,共6页
国内两台核电机组分别安装了1套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燃料破损在线探测系统(FDDS)。通过FDDS对两台核电机组发生燃料破损时的连续监测和分析,表明FDDS在核电厂一回路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在线测量及燃料破损监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 国内两台核电机组分别安装了1套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燃料破损在线探测系统(FDDS)。通过FDDS对两台核电机组发生燃料破损时的连续监测和分析,表明FDDS在核电厂一回路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在线测量及燃料破损监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弥补了化学取样分析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燃料破损 在线监测
下载PDF
VVER机组燃料破损导致放射性碘危害的评估与防护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中华 谢江山 +1 位作者 孙开斌 王志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6-179,187,共5页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燃料棒破损。燃料棒一旦破损,所包容的高水平放射性碘等裂变气体将释放至一回路,并可能进一步释放到厂房导致较高的空气污染,增加工作人员受到内照射的风险。对VVER机组燃料棒破损可能导致的碘危害进行...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燃料棒破损。燃料棒一旦破损,所包容的高水平放射性碘等裂变气体将释放至一回路,并可能进一步释放到厂房导致较高的空气污染,增加工作人员受到内照射的风险。对VVER机组燃料棒破损可能导致的碘危害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1根燃料棒破损也可导致大修期间堆厂房放射性碘空气污染水平高达84DAC(derived air concentration)。结合电厂实践从一回路净化除碘、控制碘向厂房空气释放和扩散、空气净化和个人防护等方面探讨了放射性碘危害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后续应对类似情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破损 碘危害 评估 防护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贮箱内压和低温承载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佳音 邓智鹏 +2 位作者 张健 陈文多 江大志 《宇航总体技术》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异特性,是液氢液氧燃料贮箱的理想材料。然而液氢液氧燃料贮箱在服役时要承受极低温度载荷,复合材料贮箱箱体的低温结构可靠性尚未可知。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缠绕贮箱结构在温度和内压...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异特性,是液氢液氧燃料贮箱的理想材料。然而液氢液氧燃料贮箱在服役时要承受极低温度载荷,复合材料贮箱箱体的低温结构可靠性尚未可知。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缠绕贮箱结构在温度和内压载荷下的变形及损伤研究,分别进行了常温/低温抗渗漏测试,结合应变测量、声发射监测、氦质谱检漏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内压以及低温工况对复合材料贮箱的应变分布及损伤泄漏状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封头与圆筒区域交界处易产生应变集中,低温载荷导致复合材料局部小幅度基体损伤及纤维/基体界面脱粘,但并未影响贮箱箱体承压性能和气密性。本研究可为未来大型航天器减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贮箱 碳纤维复合材料 气密性 损伤 声发射
下载PDF
基于AYSYS/LS-DYNA的破片碰撞作用下导弹燃料舱毁伤机理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明章 杜茂华 +1 位作者 王伟力 杨东成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导弹燃料舱的几何结构和易损性,建立了燃料舱的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应用AYSYS/LS-DYNA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计算了高速弹丸对导弹燃料舱的侵彻毁伤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能够再现高速... 在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导弹燃料舱的几何结构和易损性,建立了燃料舱的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应用AYSYS/LS-DYNA三维有限元程序仿真计算了高速弹丸对导弹燃料舱的侵彻毁伤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能够再现高速弹丸对导弹燃料箱的侵彻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弹丸 导弹 燃料舱 毁伤 AYSYS/LS-DYNA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油气空间引燃概率函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骆亮 裴扬 +2 位作者 侯鹏 张梦涛 李明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研究飞机燃油箱的引燃概率函数,通过开展弹丸射击模拟油箱靶标的弹道实验,得到弹丸在不同速度下引燃油箱的情况。提出燃油箱冲击毁伤标准(BC标准),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了飞机燃油箱油气空间引燃概率函数预... 为研究飞机燃油箱的引燃概率函数,通过开展弹丸射击模拟油箱靶标的弹道实验,得到弹丸在不同速度下引燃油箱的情况。提出燃油箱冲击毁伤标准(BC标准),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了飞机燃油箱油气空间引燃概率函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C标准的油气空间引燃概率函数对引燃概率的预测值与经验公式预测值和实验点处频率间的误差较小,模型能够对油箱在给定条件下的引燃概率进行预测且具有良好的精度;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可以为飞机燃油箱毁伤判据研究及飞机易损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设计 飞机油箱 引燃概率函数 LOGISTIC回归 毁伤判据
下载PDF
飞机燃油污染的危害及预防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国平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7期181-181,2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飞机燃油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维护和使用中应如何提高广大机务维护人员和教学人员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好飞机燃油污染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 飞机燃油 污染的危害 预防措施
下载PDF
2200TEU浅吃水集装箱船总体设计研究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越星 卢晨 程宣恺 《船舶设计通讯》 2016年第B04期16-23,共8页
2 200 TEU集装箱船是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自主研发设计的节能型浅吃水支线型集装箱船,由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介绍了该船的总体参数和布置概况,比较分析了线型、吊机布置、燃油舱布置、底部破损计算、溢流管布置... 2 200 TEU集装箱船是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自主研发设计的节能型浅吃水支线型集装箱船,由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介绍了该船的总体参数和布置概况,比较分析了线型、吊机布置、燃油舱布置、底部破损计算、溢流管布置等方面的各种方案,并对线型优化中涉及到的排水量分布优化法、吊机布置对视线的影响、底部破损的破损范围选择、溢流管在破损计算中的处理方式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0 TEU集装箱船 浅吃水 总体布置 线型 吊机 燃油舱 底部破损 溢流管
下载PDF
爆破子母弹对油库目标的毁伤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莉英 郑广花 付宏鸽 《战术导弹技术》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分析了油库目标的布局及结构特性.通过仿真的方法,构建了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爆破子母弹的毁伤威力场,并在此基础上对油库目标进行了毁伤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关键词 爆破子母弹 油库 毁伤仿真
下载PDF
基于^(137)Cs、^(85)Kr的燃料元件包壳破损检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波 曾勇 张宏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7,共3页
针对停堆时间在4个月以上、不具备脱水条件而又不能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其包壳是否破损的燃料元件,研制一种检测系统,利用高温水加热燃料元件使放射性核素向外释放,施加压力加速放射性核素释放,通过收集并检测137Cs和85Kr含量来确定燃料元... 针对停堆时间在4个月以上、不具备脱水条件而又不能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其包壳是否破损的燃料元件,研制一种检测系统,利用高温水加热燃料元件使放射性核素向外释放,施加压力加速放射性核素释放,通过收集并检测137Cs和85Kr含量来确定燃料元件是否破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在不脱水状态下完成燃料元件包壳的破损检测,具有检测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元件 包壳破损 检测 不脱水状态
原文传递
核燃料组件破损自动超声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性利 甘文军 +2 位作者 石志彬 蔡家藩 聂勇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12期66-70,共5页
为满足核燃料组件破损检测的需要,研制了适用于燃料组件破损超声检测的成套检测系统。基于燃料棒破损后内腔充满水的特点,通过检测沿燃料棒包壳传输超声信号的能量损失来判断燃料棒是否破损。介绍了检测系统组成,并结合检测环境的特殊... 为满足核燃料组件破损检测的需要,研制了适用于燃料组件破损超声检测的成套检测系统。基于燃料棒破损后内腔充满水的特点,通过检测沿燃料棒包壳传输超声信号的能量损失来判断燃料棒是否破损。介绍了检测系统组成,并结合检测环境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一系列验证试验,包括标定组件和模拟组件超声信号测试、辐照试验、探头高温试验和现场验证等。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超声探头及检测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完好标定棒和破损标定棒,该检测系统具备对破损燃料组件实施自动超声检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破损 自动超声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