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思想和印度支那托管计划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东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3,共9页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越南政策最早的策划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即提出印度支那非殖民化的设想,主张战后对印度支那实行国际托管,反对法国再度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印度支那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是由...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越南政策最早的策划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即提出印度支那非殖民化的设想,主张战后对印度支那实行国际托管,反对法国再度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印度支那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是由于局势变化,他去世前又同意法国战后重新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政策转变加剧了印度支那的复杂局势,导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并最终使美国深陷其中。了解罗斯福政府的印度支那托管政策,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印度支那战争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殖民化 托管制度 美国越南政策 富兰克林·罗斯福 印度支那战争
下载PDF
从威尔逊到罗斯福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真刚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令人关注。那么,美国现代史上的对外政策又是什么样呢?本文是从威尔逊的“十四点”到罗斯福战争构想看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
关键词 威尔逊“十四点”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 对外政策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集体安全思想新解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志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国际联盟的态度表明,他虽然深受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影响,但他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罗斯福设计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是由美国领导的大国主宰下的集体安全体系,这一点与威尔逊的集体安全思想具有本质的区别。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国际联盟的态度表明,他虽然深受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影响,但他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罗斯福设计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是由美国领导的大国主宰下的集体安全体系,这一点与威尔逊的集体安全思想具有本质的区别。罗斯福的集体安全思想不止在于保证美国成为联合国的一员,更重要的是使联合国成为美国参与国际事务、树立美国领导地位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集体安全 “四警制”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裁军思想初探
4
作者 赵志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4-19,共6页
国际裁军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重要外交思想之一。但罗斯福早期是一个好战的军国主义者 ,2 0年代以后受威尔逊主义影响 ,才开始转变为全面裁军的积极倡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放弃全面裁军思想 ,转而主张局部裁... 国际裁军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重要外交思想之一。但罗斯福早期是一个好战的军国主义者 ,2 0年代以后受威尔逊主义影响 ,才开始转变为全面裁军的积极倡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放弃全面裁军思想 ,转而主张局部裁军 ,要求强制解除轴心国家的武装 ,反对中小国家拥有军备。罗斯福裁军的动机不仅与经济、贸易和安全等因素有关 ,同时也是他的集体安全思想的反映。罗斯福的裁军思想虽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军国主义 全面裁军 局部裁军
下载PDF
美德海军不宣而战的诱因——“格利尔号事件”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道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德两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海域摩擦不断,1941年9月4日发生的"格利尔号事件"开启了两国之间"未宣布的战争",美德双方这种有限的海军对峙很快演变为全面军事冲突。以此为契机,富兰克林·罗斯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德两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海域摩擦不断,1941年9月4日发生的"格利尔号事件"开启了两国之间"未宣布的战争",美德双方这种有限的海军对峙很快演变为全面军事冲突。以此为契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高层主战派完全掌控了二战期间的美国政局,"见了就打"海军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利坚从偏安美洲的中立国转变为抵抗法西斯轴心国的正式成员,自由国际主义的外交理念最终成为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格利尔号事件"促使美国政府确立了全面遏制并摧毁纳粹德国的国家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不宣而战 格利尔号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下载PDF
罗斯福总统新政中增进就业措施的借鉴
6
作者 包威 万书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86-89,共4页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摆脱20世纪30年代国内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1932年失业人口达到1250万人,即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连一个受雇领取工资的成员都没有"这一严重的失业现象,罗斯福从建立PWA(公共工程署...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摆脱20世纪30年代国内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1932年失业人口达到1250万人,即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连一个受雇领取工资的成员都没有"这一严重的失业现象,罗斯福从建立PWA(公共工程署)、CCC(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CWA(民用工程管理局)、WPA(工程振兴局)及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方面着手实施增进就业机会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由于年代不同、国情不同,抑或是社会制度的不同,但当时美国政府为摆脱经济大萧条、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而为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做出的努力,对现今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就业问题,促使社会充满活力等方面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当今各国政府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就业措施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兴衰新探
7
作者 李桂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6-41,共6页
1942-1944年夏之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出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对法国负面态度以及法国国际地位的认知。罗斯福最终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美国政府内部... 1942-1944年夏之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出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对法国负面态度以及法国国际地位的认知。罗斯福最终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的不作为,他没有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订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 印度支那 托管计划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述析
8
作者 滕海键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54-60,共7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南部大平原经历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总统后,在"新政"的旗帜和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土壤侵蚀等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对南部大平原进行科学调查,颁行土地...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南部大平原经历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总统后,在"新政"的旗帜和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土壤侵蚀等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对南部大平原进行科学调查,颁行土地资源保护法,成立专门的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机构,通过限产休耕和管制公共土地放牧活动等,颇有成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美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土地资源保护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美国资源保护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新政 土地资源保护政策
下载PDF
罗斯福放弃印度支那托管计划原因新探
9
作者 李桂峰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二战期间,罗斯福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要托管印度支那,但是最终在其去世之前放弃了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罗斯福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总统的不作为,他没有为推行其计划根据国际环... 二战期间,罗斯福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要托管印度支那,但是最终在其去世之前放弃了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罗斯福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总统的不作为,他没有为推行其计划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订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D·罗斯福 印度支那 托管计划 放弃 原因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外交中的开放原则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5,共9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外交可以看作是罗斯福一个人的外交。1941年是罗斯福外交思想中开放原则形成和系统化的重要标志。构成这一原则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命观念:他坚信美国拥有世界性的使命,在世界上应当发出重要的甚至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外交可以看作是罗斯福一个人的外交。1941年是罗斯福外交思想中开放原则形成和系统化的重要标志。构成这一原则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命观念:他坚信美国拥有世界性的使命,在世界上应当发出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声音;第二,世界一体、互相依存的思想;第三,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第四,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第五,结束老殖民主义和“势力范围”、构建开放型殖民新体系的设想;第六,建立世界性普遍安全体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罗斯福 外交政策 开放原则
下载PDF
从“非殖民”到“国际托管”:罗斯福政府殖民地政策论析(1941—1945) 被引量:7
11
作者 毕元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美国外交中的非殖民原则源于19世纪的门罗主义。二战开始后,罗斯福提出了对殖民地的全面托管构想,但遭到英国的抵制。1943—1945年间,全面托管构想被修改为有限托管。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通过标志着有限托管计划下的国际托管制度机制确... 美国外交中的非殖民原则源于19世纪的门罗主义。二战开始后,罗斯福提出了对殖民地的全面托管构想,但遭到英国的抵制。1943—1945年间,全面托管构想被修改为有限托管。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通过标志着有限托管计划下的国际托管制度机制确立。与此同时,美国以"战略托管"和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方式实现战后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转变同时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向全球扩展和全球战略逐渐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殖民原则 国际托管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下载PDF
皖南事变善后期间美国对国共关系的认知与介入
12
作者 陈佳奇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5,共9页
在皖南事变善后期间,美国对国共关系高度重视。在事变发生之初,美国密切关注事变善后的进展,评估国共关系的走向,并派遣居里赴华考察中国政局,开启了战时美国对华“特使外交”的先河。彼时美国采取有限介入政策,既不出兵干预,也不评判是... 在皖南事变善后期间,美国对国共关系高度重视。在事变发生之初,美国密切关注事变善后的进展,评估国共关系的走向,并派遣居里赴华考察中国政局,开启了战时美国对华“特使外交”的先河。彼时美国采取有限介入政策,既不出兵干预,也不评判是非,而是以美援作为外交筹码,通过施加外部压力的方式,希望间接改善国共关系。这一时期美国在国共关系中扮演着“调处者”与“援助者”的双重角色,其对华政策已显现出自相矛盾的特征,这不仅影响到战时中国内部党争之解决,亦深刻改变着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国共关系 美国对华政策 居里访华 罗斯福
下载PDF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 被引量:3
13
作者 国洪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65,88,共5页
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在扩大政府规模的过程中,通过“政治庇护制”任命文官,使行政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中的“政治文官”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订,自主地执行联邦政府的政策,导致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这种现象不仅源于... 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在扩大政府规模的过程中,通过“政治庇护制”任命文官,使行政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中的“政治文官”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的制订,自主地执行联邦政府的政策,导致美国文官政治化倾向的加强。这种现象不仅源于政治与行政的特殊关系,源于“政治文官”自身的优势,也源于美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文官政治化 政治庇护制
下载PDF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缘起和历史地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滕海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64,共8页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它的成立是由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愿望和为城市失业青年提供有报酬的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的;同时它也是罗斯福具有进步主义内涵和特征的社会改革和资源保护思想与实践发展... 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从事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它的成立是由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愿望和为城市失业青年提供有报酬的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的;同时它也是罗斯福具有进步主义内涵和特征的社会改革和资源保护思想与实践发展的逻辑结果。民间资源保护队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当时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且扩展了资源保护运动的范围和群众基础,为战后美国的环境运动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民间资源保护队 进步主义
下载PDF
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4,共5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运用国家力量,借助国家干预措施来拯救濒临崩溃边缘的美国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缓和了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运用国家力量,借助国家干预措施来拯救濒临崩溃边缘的美国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缓和了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这一成功的经验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政策 对付 经济
下载PDF
新政与美国南部的社会变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岽兴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重建以来 ,美国南部一直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 ,其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和白人至上主义 ,极力抵制联邦政府的干预。罗斯福政府利用“大萧条”所造成的严峻形势 ,开始全方位介入南部事务。一系列联邦法律政策的实施和政... 重建以来 ,美国南部一直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 ,其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和白人至上主义 ,极力抵制联邦政府的干预。罗斯福政府利用“大萧条”所造成的严峻形势 ,开始全方位介入南部事务。一系列联邦法律政策的实施和政治运作 ,从根本上动摇了南部建立在租佃谷物分成制和低工资制基础上的经济结构 ,间接地引发了南部的政治变革 ,为战后南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新政由此成为南部社会变迁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新政 美国南部 社会变迁
下载PDF
蒋介石与威尔基访华——以《蒋介石日记》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北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45,共11页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派194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尔基作为总统特使访华,对中美关系、美国对华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威尔基访华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解疑释惑,提高中国的抗战效力,推动中美友好合作,增强美国在战后远东事务中的领导力量...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派194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尔基作为总统特使访华,对中美关系、美国对华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威尔基访华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解疑释惑,提高中国的抗战效力,推动中美友好合作,增强美国在战后远东事务中的领导力量和对英、苏的优势地位。蒋介石也希望通过威尔基访华,就中美结盟、中苏关系、中英关系、归还东北、印度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等问题与美方达成共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蒋介石、威尔基于10月4,5,7日举行正式会谈。威尔基访华实现了访问的目标,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蒋介石对罗斯福和美国政府增加了信任。此后,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蒋介石认为威尔基访华“影响极佳”。透过此次访问,蒋的要求美国战时继续援华、战后中美合作、美国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东北回归中国等一得到了美国的满足。威尔基访华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访问期间他就吹捧蒋介石为“伟人”,加上此后宋美龄访美宣传蒋介石,结果蒋被当成中国的化身,蒋的领导地位等同于中国的前途。这是抗战后期美国形成扶蒋反共政策的远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威尔基 访华 罗斯福
下载PDF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的态度及其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维保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2-26,共5页
与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一贯支持的政策不同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采取的是不支持政策。罗斯福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 ,是它担心支持欧洲统一运动会破坏美苏两国间的合作 ,并会妨碍罗斯福战... 与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一贯支持的政策不同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对欧洲统一运动采取的是不支持政策。罗斯福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 ,是它担心支持欧洲统一运动会破坏美苏两国间的合作 ,并会妨碍罗斯福战后世界秩序设想的实现 ;同时 ,成立欧洲统一组织的设想也与罗斯福战后处置德国的计划相矛盾。另外 ,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决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 欧洲统一运动 世界秩序 欧洲统一组织 苏联 德国问题 外交政策
下载PDF
蒋介石对待华莱士访华的态度——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材料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北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62,共11页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是抗战期间美国最高级别领导人对中国的一次访问,对二战后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对美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对待华莱士访问的态度经历了从访问前对其反感到访问中对其"甚表敬爱"再到访问后...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是抗战期间美国最高级别领导人对中国的一次访问,对二战后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对美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对待华莱士访问的态度经历了从访问前对其反感到访问中对其"甚表敬爱"再到访问后对其反感的过程。蒋对华莱士反感,是由于罗斯福政府干预国共之争,蒋介石感到"憋屈"和压力。他深知允许美国介入国共关系,对其权力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他认为华莱士和美国政府官员受到中共宣传的蒙蔽。蒋对华莱士"甚表敬爱",是表面上的一种姿态,因为无论是战时和战后,在解决抗日、反共、中苏关系、战后发展及中国大国地位等问题时,由于中国国力较弱,他必须求得美国的援助、支持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华莱士 访华 罗斯福
下载PDF
全国抗战时期蒋介石争取美国军机的援助
20
作者 张北根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70-85,共16页
全国抗战时期,争取制空权非常重要,蒋介石为此向美国寻求飞机援助。由于美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飞机主要用于援助英国和满足自身需要;珍珠港事变爆发前,美国害怕卷入中日冲突,其对华援助以不触怒日本为原则。这些因素导致蒋介石寻求... 全国抗战时期,争取制空权非常重要,蒋介石为此向美国寻求飞机援助。由于美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飞机主要用于援助英国和满足自身需要;珍珠港事变爆发前,美国害怕卷入中日冲突,其对华援助以不触怒日本为原则。这些因素导致蒋介石寻求美国飞机援助经历很多困难。1940年年中以前,蒋介石希望通过对美借款购买美国军机,但无效果。1940年6月以后,蒋介石加大了争取美国军机援助的力度,通过派宋子文、毛邦初等赴美游说,并亲自与来访的美国特使居里会谈争取,但至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中国只得到100架美国军机。珍珠港事变爆发后,中美成为盟国,蒋介石理直气壮地寻求美方租贷飞机,美国也逐渐增加了对华军事援助。中方通过争取,到1942年年底接收美机169架。1943年,美国开始向中国提供新式飞机。自1944年下半年开始,美方开始大量援华飞机。美国援华飞机对于中国抗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美国在抗战后期才向中国大量输入飞机,所以这些飞机后来也成为国民党蒋介石挑起内战的军事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蒋介石 宋子文 美国军机 罗斯福 军事援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