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椎体骨折早期成型术对减少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颜茂华 朱求亮 +1 位作者 徐国荣 章学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新鲜、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型术或保守治疗术对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寻找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9月~2014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4例,分为三组,其中新鲜骨折(A组... 目的回顾分析新鲜、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型术或保守治疗术对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寻找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9月~2014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4例,分为三组,其中新鲜骨折(A组)38例、陈旧性骨折(B组)38例、保守治疗组(c组)38例。对三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凸角度变化纠正情况及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超过12个月。A组术前VAS评分(8.4±1.3)分,术后12个月(1.5±0.5)分,B组术前(5.8±1.4)分,术后12个月(7.3±2.0)分.C组术前(5.8±1.4)分,术后12个月(5.2±1.0)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的比较:A组骨折椎体: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骨折椎体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椎骨折:A组3例;B组12例,C组邻椎骨折6例,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骨折早期椎体成型能减少邻近椎体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新鲜骨折 陈旧性骨折 邻近椎体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研究
2
作者 刘成洲 贾宝欣 +3 位作者 尹爱斌 刘爱国 任聪慧 王亭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158例因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158例因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等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追踪随访,观察PVP术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5分钟,平均用时为(51.46±8.58)分钟;骨水泥用量2.5-6.5ml,平均推注量为(3.77±1.49)ml;骨水泥泄露6例。在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中,发生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17例。其中,PVP术后1-3个月发生9例,4-6个月4例,7-9个月2例,10-12个月2例。通过比较发现1-3个月发生再骨折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骨折史、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是PVP术后再骨折风险因素(P<0.05)。结论:0VCFs患者行PVP治疗后的前3个月,是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发期,临床上应对高龄、骨质疏松等高危患者进行腰围、支具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PV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邻近椎体再骨折 责任椎骨折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骨水泥与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保玉 刘宝戈 李学民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它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而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然而,PVP与PK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是否由于手术注入骨水泥再发,还是仅仅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病程,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就骨水泥对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邻近椎体再发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坤 张长春 邵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PVP与PKP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PVP与PKP术后邻近椎体继...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PVP与PKP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PVP与PKP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原因主要有:骨质疏松症的自然进程、初始骨折性质、骨水泥、手术方式、骨密度等。结论 PVP与PKP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对于临床医生是一个挑战,各种因素均需要充分考虑,且尚需大量基础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继发骨折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骨水泥注入前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邱兴 杨圣 +6 位作者 芦健民 赵德伟 刘爱旗 陈华星 袁驰 任福泉 吕兴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41-3048,共8页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质疏松 腰椎 骨折 骨水泥 相邻椎体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