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寒热属性中药透皮及促透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邓博
贾立群
邓超
-
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3421
8157371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3462)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51100003815019)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D13110002213004)
-
文摘
具有透皮及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外用制剂,根据其四气属性可分为为温热及寒凉两大类。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 Med、Springer等国内外数据库,对近3年有关中药透皮及促透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献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外用中药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具有温热属性的透皮及促透中药,如丁香、花椒、吴茱萸、川芎、白芥子、姜黄等,主要用于治疗阴寒病症,如呕吐、腹泻、疼痛等;而具有寒凉属性的中药,如薄荷、冰片、桉叶等,常用于皮肤炎症、化疗性静脉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等阳热病症的外用治疗。在外用中药方剂配伍及外用制剂研发中,应根据治则选择寒热属性相对应的治疗药物及具有促进透皮作用的佐使药物。
-
关键词
中药
透皮促进剂
四气
功效
-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dermal enhancer
four natures of drugs
effect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以果实入药的中药药性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辉
孙文平
杨光
郭月秋
陈代贤
-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大连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40-41,共2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文摘
目的探讨果实类中药的药性特点。方法以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植物类中药(420种)为样本建立数据库,按关键字段搜索,得到61种以果实入药的中药,用类似方法分别统计420种(对照组)和61种(果实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组中药性温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性寒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味呈酸性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归经未见明显特点(P>0.05);果实类中药多具有理气和消食功能(P<0.01)。结论果实类中药药性特点明显,可能具有共同的产生有关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果实类中药
四气
五味
归经
理气
消食
药性分析
-
Keywords
fruit
four natures of drugs
the five tastes
cannel tropism
regulating qi
promoting digestion
property analysis
-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黄帝内经》药性理论浅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汤尔群
黄玉燕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出处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
文摘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药性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有毒无毒
-
Keywords
Internal Classic of Huang Di
drug Property
four natures of drugs
Five Tastes
Channel Tropism
Lifting
Low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Toxicity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菟丝子四气五味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程盼
于彩娜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5期45-47,共3页
-
基金
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201710162000006,201710162000035】。
-
文摘
通过考证历代本草对菟丝子四气五味的记载,结合中药性味理论,从效用、使用注意等方面,阐述菟丝子四气有平温之争的原因;从效用、滋味等方面,探究菟丝子在古本草中出现的辛、甘、苦、淡4种药味,分析得出:辛、甘二味源于其效用,苦、淡二味源于其口尝滋味。
-
关键词
菟丝子
四气
五味
考证
-
Keywords
Cuscuta Chinensis
four natures of drugs
five flavors
textual
-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四气五味与脾胃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丁伟
周正华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不详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2014BAI10B02)
-
文摘
药物通过其升降浮沉作用于人体发挥作用,药物气味功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炮制生熟部位均可对药物气味升降产生影响,且临床很多中药以蜜、姜等炮制以增强药物性能,用药物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土爱暖而喜芳香",治疗脾胃病常选用芳香之品,而芳香之药多性味辛香温燥,辛行气,香通气,苦温燥,畅中焦气机则复脾胃升降之态,如陈皮、砂仁、藿香、豆蔻等药,醒脾助运,开胃和中。五味入五脏,五脏应五行,四气五味在脾胃遣方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温升热浮凉降寒收,温热助脾以温升,寒凉助胃以凉降,各有生克之道。
-
关键词
四气五味
阴阳
五行
脾胃
-
Keywords
four natures of drugs and five kinds of tastes
yin and yang
five elements
spleen and stomach
-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运用中医食疗辨证施护
被引量:5
- 6
-
-
作者
焦承玖
-
机构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97-98,共2页
-
文摘
运用中医食疗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临床辨证施护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相结合,是中医临床护理的一个特点。在临床辨证准确下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能提高疗效,使病人尽快康复。反之则影响药效,加重病情,在护理过程中指导病人进行食疗是非常重要的。
-
关键词
中医食疗
四气五味
饮食调护
辨证施护
药食同源
护理
-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et therapy
four natures of drugs five tastes
diet regulating
with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food a root
nursing
-
分类号
R24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