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调适经验对当代人居环境洪涝减灾的启示——古代都江堰灌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袁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4,90,共8页
以传统都江堰灌区为例,将一个传统"水利区"作为人居环境单元开展研究,通过系统发掘地方性历史文献,总结古人应对洪灾、开展人居环境调适的相关策略。进而阐释了"推其理酌之以人情"的传统调适减灾精神,以及传统调适... 以传统都江堰灌区为例,将一个传统"水利区"作为人居环境单元开展研究,通过系统发掘地方性历史文献,总结古人应对洪灾、开展人居环境调适的相关策略。进而阐释了"推其理酌之以人情"的传统调适减灾精神,以及传统调适经验的当代价值。提出在当代中长期城乡规划中融入调适思想,通过恢复与重构自然系统(包括传统人工自然系统),降低人对自然的干扰,增加人居环境的弹性,应当成为应对洪涝灾害的一条重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减灾 调适 城乡规划 都江堰灌区
下载PDF
上海已建多排水系统统筹提标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芹藻 张建频 +1 位作者 谭琼 时珍宝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5,共5页
城市极端暴雨积水问题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大部分城镇已建排水系统原有设计标准偏低,无法应对极端降雨事件。以上海的张家浜及周边已建排水系统为例,对其暴雨积水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系统联合水... 城市极端暴雨积水问题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大部分城镇已建排水系统原有设计标准偏低,无法应对极端降雨事件。以上海的张家浜及周边已建排水系统为例,对其暴雨积水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系统联合水力模拟研究,对非工程性措施、总管改善、系统重新划分、泵站升级改造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降雨 积水改善 水力模型 排水系统拆分 泵站升级改造
下载PDF
肇嘉浜地区排水能力评估及系统提标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寒 时珍宝 +1 位作者 沈庆然 谭琼 《建设科技》 2018年第14期56-60,共5页
城市极端暴雨引起的内涝已严重威胁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部分城镇已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低,现有排水设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排水防涝的新要求。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内环内的肇嘉浜、蒲汇塘、鲁班排水系统为例,采用模型... 城市极端暴雨引起的内涝已严重威胁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部分城镇已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低,现有排水设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排水防涝的新要求。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内环内的肇嘉浜、蒲汇塘、鲁班排水系统为例,采用模型技术对其设施排水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系统提标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水力模型 风险评估 积水改善 系统提标
下载PDF
Adaptation of Resilience against Disaster— Case Study of 2000 Tokai Flood and 2011 Flood in Shonai River, Japan
4
作者 Marie Thomas Makiko Obana Tetsuro Tsujimoto 《Natural Science》 2015年第1期32-41,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ilience concept of the flood event depending on progress of the time is analyzed as the hazard occurrence, the disaster risk, the damage risk,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damages....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ilience concept of the flood event depending on progress of the time is analyzed as the hazard occurrence, the disaster risk, the damage risk,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damages. Flood disaster is defined as the occurrence of an inundation in an exposed area. The human exposure (loss of life, injury, …), structural (buildings, roads, …) and functional (economic, political, … functions of an area) economic exposure cause high risk of damage if the area in which the hazard occurs is at low resilience. Furthermore the damage will increase without adequate response against disaster. The flood disaster risk is decreased by flood control measures, reducing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xposure. Non-structural measures, such as appropriate prior-evacuation, decrease the human exposure to flood disaster. This study reviews the events of 2000 and 2011 floods in the Shonai River basin in Japan to help assess resilience to flood disaster. These two events had the same type of hazards in intensity and location, allowing the study in terms of adaptation to flood disaster in the river basin to focus on the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effort to increase resilience of the disaster depending on progress of th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RAINFALL flood flood mitigation EVACUATION HAZARD RESILIENCE Risk Management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lood Routing Model for Flood Mitigation in Orashi River, South-East Nigeria
5
作者 Darlington Ogbonna Boniface Chidi Okoro Joachim Chinonyerem Osuagw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年第3期31-42,共12页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ood Routing Models for Flood Mitigation in Orashi River, South-East Nigeria. Flood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tudy area and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ee flood Ro...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ood Routing Models for Flood Mitigation in Orashi River, South-East Nigeria. Flood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tudy area and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ee flood Routingmodels were comparatively applied including Muskingum model, Level Pool model and Modified Pul’s model. Assumed routing period of 2.3 hours which helped to check excessive flood at the downstream section of the river was used. Also a dimensionless weighting factor of 0.15 was also adopted. Muskingum model and Level Pool model which represen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d outflow and predicted outflow for specified inflow and time change of one hour gave high and positive values of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s of 0.9769 and 0.9732 respectively. The Modified Pul’s model which also represen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d outflow and predicted outflow for specified inflow and a time change for one hour showed the highest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of 0.9984 and lowest standard error of 0.1749. Though, flood models of the Muskingum method and Level Pool method exhibited good correlation, their predic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 of original data sets because of high standard error and thus not adequate for field application in similar rivers. A design applic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Modified Pul’s model. The values obtained for routed storage capacity was 348 m3 while the designed capacity was 354 m3.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redging of the river is carried out to achieve the designed capacity. This would eliminate the risk of flood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serve useful purposes in predicting flood events and design of flood control works in similar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ROUTING Hydrologic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flood mitigation CHANNEL ROUTING Orashi RIVER CHANNEL Design
下载PDF
已建多排水系统联合提标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芹藻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6-121,共6页
以上海市虹镇及周边已建排水系统为例,对其暴雨积水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系统联合水力模拟研究,对总管改善、系统重新划分、泵站升级改造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旨在为大城市的已建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提... 以上海市虹镇及周边已建排水系统为例,对其暴雨积水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系统联合水力模拟研究,对总管改善、系统重新划分、泵站升级改造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旨在为大城市的已建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积水改善 水力模型 超标降雨 泵站升级改造
原文传递
关于治理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初步探讨——为彻底根除长江中下游的洪灾献一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胜军 毛明志 周爱萍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47-63,共17页
文中提出了治理洪水的新思路 :充分利用中下游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情 ,在有条件的江段开挖直线分流行洪水道 ,缩短水的流程 ,提高水流的落差 (比降 ) ,加快水流的速度。在洪汛期可使每 1 0 0km水流的平均落差从 2 8m提高到 4 1m以上 ,... 文中提出了治理洪水的新思路 :充分利用中下游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情 ,在有条件的江段开挖直线分流行洪水道 ,缩短水的流程 ,提高水流的落差 (比降 ) ,加快水流的速度。在洪汛期可使每 1 0 0km水流的平均落差从 2 8m提高到 4 1m以上 ,水流的平均速度可从不到 1 2m/s提高到 1 6~ 2m/s以上。可实现在警戒水位以下行洪 ,同时又提供了解决泥沙淤积主洪道的根本条件。这是彻底根除长江中下游洪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长江 洪灾 策略 探讨
下载PDF
大同市矿区洪水灾害及防洪减灾对策
8
作者 赵玉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32期108-109,共2页
阐述了大同市十里河、口泉河洪水灾害的分布特征,分析了两河洪水情况及危害,针对两河洪水灾害特征提出防洪减灾对策。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分布特征 防洪减灾 大同市
下载PDF
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及其阻洪可能效应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施雅风 张强 +1 位作者 姜彤 王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0-505,共6页
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的地质地貌方面特征,并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的阻碍作用。并以田家镇卡口为典型案例,利用研究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排泄的阻碍作用;如若实施田家镇... 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的地质地貌方面特征,并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的阻碍作用。并以田家镇卡口为典型案例,利用研究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排泄的阻碍作用;如若实施田家镇扩卡,将对中游的防洪是有利的,而且会大大减轻中游特别是武汉的防洪压力,但有可能对下游河势的稳定、河床演变等造成影响,并可能造成其它环境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当前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剧、长江中游降水增多,长江中下游将面临更大防洪压力,通过长江中下游扩卡增泄,以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河道束窄段 阻洪效应 田家镇卡口 防洪措施
下载PDF
雨水滞蓄措施在城区减洪之水文机制及容量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廖朝轩 蔡耀隆 +1 位作者 黄伟民 Cheng Mow-soung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42,共5页
针对雨水滞蓄设施在城区减洪之设置方式及容量计算,以就地消减雨洪(On-site Control)及分散配置原则提出设置规划流程与容量计算方式。对于雨水滞蓄措施之减洪机制进行水文分析,并选择台湾台北县汐止地区为算例进行规划。与目前以减少... 针对雨水滞蓄设施在城区减洪之设置方式及容量计算,以就地消减雨洪(On-site Control)及分散配置原则提出设置规划流程与容量计算方式。对于雨水滞蓄措施之减洪机制进行水文分析,并选择台湾台北县汐止地区为算例进行规划。与目前以减少开发增加洪峰量为目的之滞洪设施规划方式相比,本研究提出之规划方式可同时减少开发增加径流峰值与体积,且所需设计容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滞蓄措施 城区减洪 容量 水文分析
下载PDF
基于示踪方法的沿海城市内涝防灾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超 赵凯 +2 位作者 齐文超 陈姿帆 许红师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9,共9页
针对沿海城市日益突出的内涝灾害防治需求,开展基于示踪方法并考虑复杂河网系统水量交换的城市内涝防灾方案研究,以排水分区为分析单元,构建耦合示踪方法的城市内涝模型,显性化城市排水分区间复杂的水量关联性。以海口市龙昆沟排水系统... 针对沿海城市日益突出的内涝灾害防治需求,开展基于示踪方法并考虑复杂河网系统水量交换的城市内涝防灾方案研究,以排水分区为分析单元,构建耦合示踪方法的城市内涝模型,显性化城市排水分区间复杂的水量关联性。以海口市龙昆沟排水系统为例,采用PCSWMM构建耦合示踪方法的城市内涝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可定量识别内涝积水来源,得到不同排水分区对关注区域内涝积水的贡献量,有效支撑分区防灾措施规划;基于示踪方法的防灾方案可削减关注区域积水量的36.10%,达到预期内涝整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示踪方法 PCSWMM 致灾机理 防灾方案 海口市
下载PDF
近三十年沿海发达地区防洪功能变迁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12
作者 谢玉凤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沿海发达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最为迅猛、经济活力最为旺盛的地区,人口密集、地势低平,其防洪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该区域的防洪功能研究尚显不足,多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服务功能评估,较少结合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特点... 沿海发达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最为迅猛、经济活力最为旺盛的地区,人口密集、地势低平,其防洪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对于该区域的防洪功能研究尚显不足,多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服务功能评估,较少结合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特点以及具备空间可视化优势的防洪功能模型进行深入探讨。鉴于此,文章以高度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采用Nature Braid模型,系统评估1990—2020年间的区域防洪功能变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供需匹配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在1990—202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四周高、中部低”的特点,而在时间变化上则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防洪功能的供需匹配特征总体上表现为空间错位,供需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中,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加强对现有生态空间的保护,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Braid模型 防洪功能 土地利用变化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福利经济视角下整体流域雨洪径流分担的韧性决策架构与实证方法——以台湾地区大甲溪流域为例
13
作者 张学圣 苏清木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提高整体流域的抗洪能力,有赖于流域雨洪管理体系的完善,但目前仍然缺乏整体流域的减洪韧性概念框架或决策方法。本文从福利经济的视角,建构了一个兼顾公平和效率且具指导性的整体流域径流分担的韧性理论决策架构。此框架运用博弈论,建... 提高整体流域的抗洪能力,有赖于流域雨洪管理体系的完善,但目前仍然缺乏整体流域的减洪韧性概念框架或决策方法。本文从福利经济的视角,建构了一个兼顾公平和效率且具指导性的整体流域径流分担的韧性理论决策架构。此框架运用博弈论,建立了减洪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协商过程模型和雨洪径流的处理方式。以台湾地区大甲溪流域为例,仅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其上游需要承担76.13%的径流量;仅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下游需要承担80.33%的径流量;而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上游在博弈的模型中总是能够得到收益,在中游和下游分别承担9.16%和63.55%的减洪量时,可实现流域整体最大效益。本文所建立的减洪韧性分配框架实现了流域上、中、下游减洪量的分配,可为各区未来减少雨洪灾害的工程设计进行总量控制,为各利益主体的协商提供指导,有助于提高流域的整体减洪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洪韧性 决策架构 径流分担 博弈论 公平与效率
原文传递
面向城市内涝消减的蓄水池尺寸优化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雯 李京 陈云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5-754,共10页
针对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存在计算复杂且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替代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即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代替城市水文水动力模拟模型,再耦合NSGA-Ⅱ优化算法估计最优Pareto解集.选择典型城市中心集水区作为研究区,... 针对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存在计算复杂且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替代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即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代替城市水文水动力模拟模型,再耦合NSGA-Ⅱ优化算法估计最优Pareto解集.选择典型城市中心集水区作为研究区,选用反向传输神经网络构建替代模型,采用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纳什效率系数对替代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替代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5%,拟合精度>9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最小化工程成本和最大化灾害减少比率的蓄水池多目标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每个重现期下的最优方案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最大积水深度(26%~41%)、平均积水深度(13%~33%),减少积水面积(11%~39%)以及洪峰流量(5%~16%).通过对比传统优化模型和基于替代模型的优化模型的计算时间成本,结果表明后者在保证精度的同时能够节省约99%的时间.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洪水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思路并提高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防洪优化设计 替代模型 蓄水池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植被浅沟的涝灾减灾补偿作用研究
15
作者 郝曼秋 高成 +2 位作者 张家立 俞芳琴 赵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
低影响开发(LID)可以较有效地修复传统的雨洪排泄及输送系统所破坏的水文机制,本文以桐庐县瑶琳嘉苑小区为研究区域,建立SWMM模型,对该小区城市化后以及加入了植被浅沟之后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雨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通过改变植被... 低影响开发(LID)可以较有效地修复传统的雨洪排泄及输送系统所破坏的水文机制,本文以桐庐县瑶琳嘉苑小区为研究区域,建立SWMM模型,对该小区城市化后以及加入了植被浅沟之后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雨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通过改变植被浅沟的布设位置与管道出口断面的位置分析比较植被浅沟的效果,对植被浅沟的减灾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浅沟的减灾效果在低重现期下较为明显,且植被浅沟的减灾效果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降低,当降雨重现期增加到一定值时,植被浅沟则失去了作用;当植被浅沟的布设位置距离管道出口断面较近时,减灾效果较为明显,当植被浅沟距离出口断面较远时,减灾效果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浅沟 低影响开发 SWMM模型 布设方式 减灾效果
下载PDF
河网非恒定流的克隆仿真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国义 黄刘生 陈国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8-1095,共8页
针对河网非恒定流设定情景批量仿真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克隆技术的并行累进增量克隆仿真方法.基本思想是:合并相互关联的初始设定情景,并依据关联点对合并后的设定情景进行并行增量克隆仿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 针对河网非恒定流设定情景批量仿真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克隆技术的并行累进增量克隆仿真方法.基本思想是:合并相互关联的初始设定情景,并依据关联点对合并后的设定情景进行并行增量克隆仿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在同等时间复杂度下,其计算效率比传统的并行与分布仿真方法提高了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克隆 河网非恒定流 洪水控制调度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下载PDF
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 被引量:70
17
作者 车伍 张燕 +4 位作者 李俊奇 刘红 何建平 孟光辉 汪宏玲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5-29,共5页
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建造雨水多功能调蓄设施既可以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有效地利用城市雨水、削减洪峰流量、缓解城市水涝,又可以高效率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简略地论述这种设施在国外的应... 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建造雨水多功能调蓄设施既可以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有效地利用城市雨水、削减洪峰流量、缓解城市水涝,又可以高效率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简略地论述这种设施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并以北京为例,讨论了多功能雨水调蓄措施在北京和我国其他城市的推广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 多功能调蓄 缓解水涝 生态环境 城市景观 城市雨洪 多功能 调蓄 技术 雨水资源
下载PDF
建筑小区尺度下LID措施前期条件对径流调控效果影响模拟 被引量:62
18
作者 侯精明 李东来 +3 位作者 王小军 郭凯华 同玉 马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5,共11页
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 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流控制及峰值削减效果。结果表明:①LID措施自然状态、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径流控制率分别为64. 3%~83. 2%、56. 3%~76. 5%和48. 7~68. 1%,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情况径流控制率分别减少了6. 7%~9. 1%和15. 1%~15. 8%,且皆随重现期增大径流控制率减少值先增大后减小。②径流峰值分别为23. 3~189. 4 L/s、25. 9~198. 4 L/s和28. 8~290. 7 L/s,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径流峰值分别增加了4. 5%~20. 9%和22. 9%~53. 4%,表明LID措施在饱和状态下的调控效果远不如自然状态。③相较于传统开发,LID条件下自然状态和半饱和状态对径流峰值削减显著,但饱和情况在降雨重现期20年时径流峰值反而升高,表明LID措施饱和状态在大暴雨情况对下游管网造成更大压力。④在相同前期条件下有LID措施对径流控制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模型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低影响开发 前期条件 径流控制 峰值削减
下载PDF
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栋 潘少明 +1 位作者 吴吉春 朱庆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损失极大,引人注目。洪水的风险分析工作是实施非工程措施,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洪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在概括系统风险定义和来源的基础上,对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作了评述。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方法已从直接积分法、蒙特...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损失极大,引人注目。洪水的风险分析工作是实施非工程措施,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洪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在概括系统风险定义和来源的基础上,对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作了评述。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方法已从直接积分法、蒙特卡罗法、均值一次两阶矩法,发展到改进一次两阶矩法、二次矩法和JC法等。综述了洪水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同时建议:(1)明确并统一风险分析的内涵;(2)开展“风险分析的风险”的研究;(3)将熵理论引入到风险分析之中;(4)拓展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如应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灰色系统、未确知数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风险分析 防洪减灾 评述 展望
下载PDF
关于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的认识与设想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旭 万群志 +1 位作者 程晓陶 陆吉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水灾损失也在急剧增长。洪水风险区域内人口资产密度提高,而经济发展中缺乏水患意识,减灾措施不足,以及总体上防洪保护标准偏低等,是水灾损失剧增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国家防汛抗旱...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水灾损失也在急剧增长。洪水风险区域内人口资产密度提高,而经济发展中缺乏水患意识,减灾措施不足,以及总体上防洪保护标准偏低等,是水灾损失剧增的重要原因。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在全国推广洪水风险图。世界各国防洪形势国情不同,洪水风险图的绘制目的与风险图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有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基本国情的分析和中外风险图绘制目的与必备内容的比较,探讨适合于我国推广的洪水风险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防洪 减灾 洪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