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Roughly Focuse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Therapy on the Expression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and Osteoprotegerin in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 Rats 被引量:12
1
作者 Hai-Ming Huang Xiao-Lin Li +3 位作者 Shu-Qiang Tu Xiao-Feng Chen Chang-Chun Lu Liang-Hua J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1期2567-2575,共9页
Background:Roughly focuse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therapy (ESWT)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focal area,a large therapy zone,easy positioning,and less pain during treatm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 Background:Roughly focuse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therapy (ESWT)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focal area,a large therapy zone,easy positioning,and less pain during treatmen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oughly focused ESWT on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 (OPG)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 in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rats.Methods:Seventy-two fe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3 months old,were divided into sham-operated group (n =6) and an ovariectomized (OVX) group (n =66).Sixty OVX SD rats were used as a model of double proximal tibial osteotomy and inner fixation.The osteotomy site in the left tibia was treated with roughly focused ESWT once at an energy density of 0.26 mJ/mm^2,60 doses/min,and 2000 pact quantities.The contralateral right tibia was left untreated and served as a control.Expression of OPG and BMP-2 in the callus of the osteoporotic fracture area was assess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Results: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t the proximal tibia,femur,and L5 spin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ovariectomy.BMD of proximal tibia was 12.9% less in the OVX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ham-operated group.Meanwhile,bilateral oophorectomy resulted in a lower trabecular bone volume fraction (BV/TV) in the proximal tibia of the sham-OVX animals.Three months after bilateral oophorectomy,BV/TV was 14.29% of baseline BV/TV in OVX legs versus 45.91% in the sham-OVX legs (P 〈 0.001).These data showed that the SD rats became a suitable model of osteoporosis,3 months after they were OVX.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BMP-2 and OPG ex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the contralateral controls,decreased expression of OPG and BMP-2 at 3 days after roughly focused ESWT,followed by a later increase at 7 days,was indica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The OPG messenger 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therapy Fracture Healing Osteoporotic Fracturc OSTEOPROTEGERIN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兰培丽 余江 赵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ST患者33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8例),分别...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ST患者33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8例),分别给予单纯SGB治疗及SGB联合ESWT治疗,连续应用15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7、15、30、60 d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Tsu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Tsui评分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7、15、30、60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5、30、60 d观察组患者Tsu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0例,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u=3.255,P=0.001)。SGB操作时1例出现臂丛神经阻滞,1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出现吞咽困难,40 min后均自行恢复。结论 SGB联合ESWT治疗ST效果优于单纯SGB治疗,能尽早缓解头颈部痉挛性疼痛,进一步改善肌张力、颈椎活动度、僵硬、偏斜症状,且不良反应小,远期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星状神经节阻滞 体外冲击波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斌 邢更彦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或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钉植入术治疗54例(8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并随访观察。男41例,女13例;年龄20~61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或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钉植入术治疗54例(8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并随访观察。男41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30岁。按Ficat分期,II期55髋,III期29髋。其中40髋(II期27髋,III期13髋),采用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治疗后6、12、24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44髋(II期28髋,III期16髋)患者采用单纯ESWT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4~29个月,平均25.7个月。二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3.71±18.76和57.20±12.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影像学X光片评估: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术后随访股骨头塌陷12髋,塌陷率为30%,单纯ESWT治疗随访股骨头塌陷25髋,塌陷率为56.8%。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是治疗中期ONFH的方法之一,它不但具有冲击波疗法促进骨愈合作用,而且复合骨钉移植可起到骨传导及骨支撑作用,近期可以减少股骨头塌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体外冲击波疗法同种异体骨钉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治疗次数与镇痛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盘德 彭小文 +1 位作者 容小川 尹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71例肩周炎患者,5天1次,共3次,所有患者试验前接受为期2周的临床洗脱期。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PPI、VAS、RO...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71例肩周炎患者,5天1次,共3次,所有患者试验前接受为期2周的临床洗脱期。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PPI、VAS、ROM、ADL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P<0.001)。在治疗间歇期,PPI疼痛评分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1周后随访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41±0.67)分降到治疗后的(1.23±0.78)分。治疗后VAS、ROM、ADL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VAS由治疗前的(5.49±1.49)分降到治疗后的(2.79±1.95)分,ROM由治疗前的(3.69±2.18)分降到治疗后的(1.54±1.77)分,ADL由治疗前的(4.94±2.61)分降到治疗后的(1.96±2.30)分。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镇痛效果 现时疼痛状况 累积效应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刚 张德清 +1 位作者 林元平 何建永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在治疗肩关节周同炎方面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n=42)与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在治疗肩关节周同炎方面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n=42)与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n=40)。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0次/min,强度为0.18~0.25ml/mm^2,每次治疗时共冲击1000次,每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天1次,每次持续30~40min,共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痛觉变化;选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法(C-M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ADL及ROM的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疼痛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松动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关节松动术 肩关节周围炎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林伟 刘明廷 +3 位作者 曹恒 徐闯 李健 张成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冲击波(shock wave)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物理方面的应用,如超音速飞行的战机、核爆炸等。最近30多年,冲击波才开始出现在医疗领域,并且成功的在医疗领域里应用开来。最近几年,在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冲击波治疗逐... 长期以来,人们对冲击波(shock wave)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物理方面的应用,如超音速飞行的战机、核爆炸等。最近30多年,冲击波才开始出现在医疗领域,并且成功的在医疗领域里应用开来。最近几年,在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冲击波治疗逐渐得到推广,并且已经有许多关于此方面的临床研究,例如在膝骨关节炎疾病、肩关节疾病、肘关节疾病、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喜的疗效。本文旨在综述体外冲击波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肌肉骨骼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硕 刘丽爽 +3 位作者 周金娜 项巧云 栾婷婷 王文文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核心稳定训练组、体外冲击波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体外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参数:电压为6 kV,频率...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核心稳定训练组、体外冲击波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体外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参数:电压为6 kV,频率为10~15 MHz,压力为1.5~2.5 bar,每次冲击次数为2 000次,能量强度为0.16 mJ/mm2,每周2次,连续3个月。核心稳定训练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SPS-F11多点多轴悬吊康复训练系统,在同一个康复医师指导下完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训练时间及次数,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包括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训练;每次4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联合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3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3组患者腰椎功能;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3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计算治疗3个月时3组患者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3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VAS、ODI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3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ODI评分的改善分别优于核心稳定训练组和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核心稳定训练组(P<0.05),两者均高于体外冲击波组(P<0.05);治疗结束后1年,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核心稳定训练组、体外冲击波组(P<0.05);治疗过程中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可增强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部疼痛,安全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稳定性训练 体外冲击波治疗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搏宇 李宏宇 +3 位作者 席立成 黄思城 韦明照 王宏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08-91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近期临床疗效,探索最佳ESWT治疗剂量。[方法]将150个患有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分为A、B、C、D、E五组,均使用ESWT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10、0... [目的]比较不同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近期临床疗效,探索最佳ESWT治疗剂量。[方法]将150个患有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分为A、B、C、D、E五组,均使用ESWT治疗4周,各组的能流密度分别为0.06、0.10、0.14、0.18、0.22 mJ/mm^2。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进行肢体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按时间点比较,各组VAS和WOMAC评分治疗前最高,治疗后1个月降至最低,而在治疗后12个月再次升高(P<0.05),然而,各组Lysholm评分治疗前最低,治疗后1个月最高,治疗后12个月再次降低(P<0.05)。按组间比较观察,治疗前各组患膝的VAS、Lysholm和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VAS与WOMAC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D组<C组<B组<E组<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Lysholm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E组>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能量的ESWT能有效地缓解早中期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改善关节功能,采用能流密度为0.18 mJ/mm^2,近期临床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能流密度 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物理疗法、手法和针灸治疗肩周炎优选方案的正交设计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西纺 王瑾 +5 位作者 杨民毅 宋依芯 姜媛 梁东升 赵聪喆 韩为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62-66,共5页
目的运用正交设计研究物理疗法、手法和针灸的不同组合方案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医骨科二病区和运动损伤肩肘病区门诊及住院部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8... 目的运用正交设计研究物理疗法、手法和针灸的不同组合方案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医骨科二病区和运动损伤肩肘病区门诊及住院部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按照L_8(2~7)的正交设计表分成八组,每组10例,采用A(物理疗法)、B(手法治疗)、C(针灸治疗)3个因素及相应的2水平(红外线和体外冲击波、关节松动术和推拿手法、普通针刺和温针透刺)进行治疗,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观察分析不同组合方案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功能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物理疗法、手法、针灸三类治疗的不同组合均能降低肩周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提高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及功能评分改善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物理疗法、手法、针灸治疗是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的显著因素(P<0.05),且物理疗法改善最大,手法治疗其次,针灸治疗最小(R_A>R_B>R_C,r_A>r_B>r_C);在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对比观察中,体外冲击波改善比红外线更明显(K_2>K_1,k_2>k_1),关节松动术改善比推拿手法更明显(K_1>K_2,k_1>k_2),温针透刺改善比普通针刺更明显(K_2>K_1,k_2>k_1);体外冲击波+关节松动术+温针透刺是最佳治疗方案。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和温针透刺是肩周炎患者疼痛、功能障碍有效治疗的最佳组合方案,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红外线 体外冲击波 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正交设计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盘德 彭小文 +1 位作者 容小川 尹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治疗间歇期,疼痛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29±0.76)分降到治疗后的(0.74±0.52)分。治疗后VAS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由治疗前的(5.06±1.51)分降到治疗后的(1.99±1.82)分。治疗前Mills征阳性率为95.6%,3次治疗后阳性率分别为86.7%、64.4%、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镇痛 现时疼痛状况 累积效应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功能及关节软骨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邦忠 钟宗烨 +5 位作者 刘光华 李蕴 陈建新 刘欣欣 胡忆文 丁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4-498,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下肢功能、安全性及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K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膝关节肌力训练,每日3组训...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下肢功能、安全性及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K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膝关节肌力训练,每日3组训练,每组10次,连续训练4周;ESWT组辅以体外冲击波疗法,压力2.5 bar,频率8.0 Hz,频次2000,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患者除冲击波压力设置为0.2 bar,其余治疗步骤及治疗参数与ESWT组保持一致,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第5周及第12周,测评和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奎森指数评分及膝关节软骨磁共振检查T2值,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ESWT组在第12周的VAS分值[(2.3±1.1)分],WOMAC指数[(11.3±6.8)分]和奎森指数[(3.9±2.7)分]分别较组内治疗前[(5.3±0.8)、(31.6±7.2)和(10.6±2.4)分]有明显改善(P<0.0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第12周时的各个评分[(4.3±1.1)、(24.5±10.1)和(8.7±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T组在第12周的T2值[(49.2±5.6)ms]与组内治疗前[(49.1±5.5)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第12周的T2值[(49.1±5.8)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组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没有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第12周时前消失。结论 ESWT可明显改善KOA患者的下肢功能,且其对膝关节软骨的影响在安全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膝骨关节炎 下肢功能 关节软骨
原文传递
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思兰 王丽娜 金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比较压痛点注射、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以及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诊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0例,男48例,女42... 目的比较压痛点注射、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以及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诊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每个压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ml;B组:以压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 000次;C组:冲击波治疗后,在冲击波诱发的激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 ml。三组的治疗周期均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时间为5~10min,并随访记录首次治疗前(T0)、首次治疗后即刻(T1)、首次治疗后1周(T2)、2周(T3)、3周(T4)的VAS评分、颈椎的活动度(ROM)评分、症状改善优良率、总有效率。结果 90例患者中81例获得完全随访,B组有3例、C组有2例出现了皮下淤血,3d后消散,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与T0时比较,T1~T4时三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2~T4时,三组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T1时B组和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T2、T3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T4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与T0时比较,T3时三组ROM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3时B组和C组ROM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激痛点注射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损伤35例报道 被引量:21
13
作者 戈允申 陈世益 李云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损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使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随访2、4、6周,使用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FDSS)和VAS进行疗效评价。期间如有症状反复或疗效...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损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使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随访2、4、6周,使用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FDSS)和VAS进行疗效评价。期间如有症状反复或疗效不佳者转为手术干预。治疗中采用动态VAS评价法调整能量输出。结果:32例肩伤患者完成冲击波治疗,3例肩袖撕裂患者因疗效不佳中转关节镜手术治疗。完成治疗患者的FDSS平均得分由治疗前的(44.7±7.1)分提高到治疗后6周的(92.9±2.5)分,VAS评分由治疗前的(8.1±0.9)分降到治疗后6周的(1.5±0.7)分。治疗后4周左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肌腱软组织慢性损伤(如肩袖腱病、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效果满意。对于明显结构性损伤(如肩袖撕裂)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 运动创伤 骨肌系统 动态VAS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足部牵拉训练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隆浩 刘亚军 张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954-195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足部牵拉训练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4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被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23例与体外冲击波结合足底牵拉训练组(试验组)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德国STORZ公司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足部牵拉训练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4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被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23例与体外冲击波结合足底牵拉训练组(试验组)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德国STORZ公司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治疗探头DI15,治疗压力100~200 kPa,治疗频率10 Hz,冲击计量3 000,治疗3次,间隔时间7 d,治疗部位均为患侧跟骨内侧结节处;试验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足部牵拉训练治疗。治疗前和末次治疗4周及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强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近,末次治疗4周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与试验组相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3%和86.9%,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为25%和95.8%;末次治疗12周时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4.8%和86.9%,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100%。[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足部牵拉训练对远期疗效更显著,对疗效的维持更长久,对疾病恢复更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牵拉训练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明真 张元鸣飞 +1 位作者 李涛 周谋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的影响,并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T2 mappin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36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将符合纳入标...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的影响,并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T2 mappin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36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接受以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等,并进行超声引导下ESWT治疗;对照组行以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进行冲击波能流密度为0的超声引导下ESWT治疗。对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2周(±7天)行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WOMAC评分、6MWT等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7天)行膝关节核磁T2 mapping评估软骨损伤和退变程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2周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WOMAC评分中的疼痛和僵硬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前6MWT差值及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差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T2 mapping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T2 mapping值与VAS评分、WOMAC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4)。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本研究条件下体外冲击波治疗不能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T2 mapping值,T2 mapping值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 软骨损伤 T2 mapping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Quinnell分级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一鸣 刘光华 +2 位作者 戚少华 陈君 刘邦忠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Quinnell分级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局部封闭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Quinnell分级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局部封闭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定及手指捏力评估,并进行总体有效率评估。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DASH评分、手指捏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局部封闭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冲击波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局部封闭治疗组(83.33%)及冲击波治疗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冲击波治疗对于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疗效不佳,与局部封闭联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封闭治疗 腱鞘炎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红梅 杨勇萍 桂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1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冲击波治疗,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冲击波治疗,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TNF-α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缓解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蒸 体外冲击波治疗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虹 赵晨光 +4 位作者 袁华 刘卫 袁鸿儒 惠楠 牟翔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下肢肌肉痉挛(小腿三头肌痉挛为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下肢肌肉痉挛(小腿三头肌痉挛为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ESWT治疗组,每组各2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A组)采用各种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常规治疗+BTX-A组(B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还对小腿痉挛肌肉进行BTX-A注射;而常规治疗+BTX-A+ESWT组(C组)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局部注射BTX-A外,还给予患者小腿三头肌进行EWST治疗,每周1次,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和16周分别进行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1)肌张力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略有下降、但是C组肌张力显著性降低(P<0.05)。4周后,A、B、C组肌张力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B组、C组较A组效果更为佳(P<0.05)。16周随访,A、B、C组肌张力均有所回升,但B、C组肌张力较治疗前仍降低(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2)运动及ADL能力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A、B、C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无明显改善;4周后,三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所改善(P<0.05),B组、C组改善较A组更好(P<0.05)。而16周时,A组、B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出现下降,B组、C组相比虽有下降,但仍优于A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冲击波疗法可以迅速并且较持久地降低患者肌张力,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状态 A型肉毒毒素 体外冲击波疗法
下载PDF
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晨浩 蔡靓羽 +3 位作者 张建楠 周红梅 李荣华 邱犀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6-49,72,共5页
目的 观察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治... 目的 观察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次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疼痛剧烈,其中对照组1例,观察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2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循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补泻“五输穴”能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外冲击波治疗 经络理论 针刺 五输穴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与脉冲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有粮 班东林 +6 位作者 胡菲菲 张昕 高绩真 王红艳 韩焕萍 张卉 李军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与脉冲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脉冲短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活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与脉冲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脉冲短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活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和压痛记分法进行指标评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治疗组更好(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优于脉冲短波疗法,且具有简便易行、取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脉冲短波 肱骨外上髁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