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体质与四时外感发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邓屹琪 黄涛亮 李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外感发热患者中医体质与发病季节、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调研712例外感发热患者发病时节、中医体质分型、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资料,总结中医体质与发病季节、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外感发热患者以风寒束表证与风... 【目的】观察外感发热患者中医体质与发病季节、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调研712例外感发热患者发病时节、中医体质分型、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资料,总结中医体质与发病季节、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外感发热患者以风寒束表证与风热犯表证为主,冬春两季以风寒束表证为多,其中气虚体质与阳虚体质表现明显,夏秋两季以风热犯表证与暑湿袭表证为多,其中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表现明显。【结论】外感发热中医证型分布以外感风、寒、热、暑邪为主,体质偏颇与中医证型、发病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对于体质不同的外感发热患者,在不同时节其预防和早期诊治的侧重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中医体质 时节 中医证型
原文传递
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源流 被引量:30
2
作者 戴洁琛 张忠德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112-1116,共5页
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发展可分萌芽、发展、创新、成熟四个阶段。先秦时代的《五十二病方》详细载有敷贴、熏蒸、熨、药浴、涂敷、烟熏等多种方法,开创了中医外治法的先河;《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外治已逐渐趋于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理论... 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发展可分萌芽、发展、创新、成熟四个阶段。先秦时代的《五十二病方》详细载有敷贴、熏蒸、熨、药浴、涂敷、烟熏等多种方法,开创了中医外治法的先河;《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外治已逐渐趋于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针刺治疗方面。汉唐时期,外治法得到了很大发展,用于外治的药物种类趋于多样,方法方式也开始灵活丰富,为后世中医外治的专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膏摩、穴位贴敷、蒸熨等疗法,并进入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研究阶段。明清时期,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应运而生,提出取嚏、摸背、膏摩、脐疗、灯火灸、刮痧、刺血、拔罐等外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中医外治法 《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 《急救广生集》 《理瀹骈文》
下载PDF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琼 解玲芳 戴新娟 《护理学报》 2011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外感发热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中药足浴对不同发热程度患儿退热效果的差异,总结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最优病例标准,提高疗效。方法 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外感发热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中药足浴对不同发热程度患儿退热效果的差异,总结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最优病例标准,提高疗效。方法 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腋温超过37.5℃时,观察组予2 000 mL中药煎剂足浴30 min,药液温度37~40℃,体温复升则重复足浴1~2次;对照组予冰力降温贴贴于患儿额头,如体温不降可隔4 h再用1次。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观察组内37.5~38.0℃、38.1~39.0℃、39.1~40℃3个亚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0.5 h、1 h,观察组体温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 h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对腋温39.0℃以下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控制较好,对39.1~40.0℃患儿体温下降幅度影响最大。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且可适用于各种发热程度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体温 中药足浴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面临问题分析及策略思考 被引量:20
4
作者 苏芮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0期1693-1694,1699,共3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新时期人类面临的严重健康威胁,中医药治疗疫病拥有丰富的经验,其理论体系及诊疗方法和技术应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应急机制、临床科研模式以及...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新时期人类面临的严重健康威胁,中医药治疗疫病拥有丰富的经验,其理论体系及诊疗方法和技术应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防治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应急机制、临床科研模式以及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今后,在完善应急机制方面,大力提升应急救治能力,使中医药能够在国家应急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科研方面建立有效临床科研共享平台及大数据库,将临床救治信息及时有效转化为数据,为外感热病大数据研究提供支撑;在经验传承方面,建立外感热病名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梳理当代名医诊疗经验,开展新药创制,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对经典理论进行验证及阐述,对外感热病理论创新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突发急性传染病 临床科研 应急体系 策略
下载PDF
针刺曲池、合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林 李世兵 +3 位作者 周晓英 钟艳 李红碑 林星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合谷对于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例)、药物组(15例)和针刺合药物组(15例)。针刺组针刺曲池、合谷,药物组服用银翘解毒颗粒,针刺合药物组采取针刺的同时并服用银翘解毒颗粒,观...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合谷对于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例)、药物组(15例)和针刺合药物组(15例)。针刺组针刺曲池、合谷,药物组服用银翘解毒颗粒,针刺合药物组采取针刺的同时并服用银翘解毒颗粒,观察72 h的即时退热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退热效应上,治疗72 h后各组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长短上(P<0.05),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痊愈时间上(P<0.05),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总体症候疗效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针药组(92.86%)高于药物组(73.33%)和针刺组(69.23%);痊愈率上针药组痊愈率(50.00%)高于针刺组(23.08%)和药物组(26.67%)。结论:针刺曲池、合谷退热效果较好,配合药物共用临床症候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合谷穴 外感发热 风热证 针刺
下载PDF
基于CCU重症病例的《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方证及其在医院内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外感热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熊兴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876-3882,共7页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医家陶节庵的《伤寒六书·杀车槌法》,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葛解肌汤方证特征包括:在现代医学的疾病方面,可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医院内感染等急性外感发热类疾病;在症状指征方面,主要用于头痛...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医家陶节庵的《伤寒六书·杀车槌法》,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葛解肌汤方证特征包括:在现代医学的疾病方面,可用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医院内感染等急性外感发热类疾病;在症状指征方面,主要用于头痛,眼睛疼痛,眼眶疼痛,目眩;发热,寒热往来;口干,口渴,欲冷饮,口苦,咽干;鼻干,鼻塞,流鼻涕;纳差,默默不欲饮食;项强,后背僵硬不舒;失眠,难以入睡;咳嗽咳痰;腹痛,肢体抽搐;脉微洪。研究发现,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在急性外感发热类疾病中极为常见;南方与北方的外感在病机上迥然不同,北方多以三阳合病为主;三阳合病是柴葛解肌汤病机核心,其中,尤以头痛为该方辨证关键;柴葛解肌汤不仅可治疗外感疾病,针对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院内感染,同样有效;柴葛解肌汤、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合大青龙汤同为主治三阳合病的屡试屡效经典名方,但三者在指征上存在差别,不可混用、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六书》 柴葛解肌汤 三阳同病 外感发热 医院内感染 急危重症
原文传递
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解玲芳 王晶 张琼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0.5、1、1.5小时体温变化及降温幅度,并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小时的退热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1.67%,对照组46.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用药1.5小时后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组体温下降幅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小儿 中药退热煎剂 足浴
下载PDF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甘雨新 张怡 《中药与临床》 2011年第5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外感发热儿童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给予泰诺林口服液。疗程均为3天,观察退热和消除咳痰、咳嗽、咽部...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外感发热儿童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给予泰诺林口服液。疗程均为3天,观察退热和消除咳痰、咳嗽、咽部疼痛等症状指标。结果: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泰诺林口服液治疗儿童外感发热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6.67%,治疗组改善咳痰、咳嗽、咽部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能有效地治疗儿童外感发热及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风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大勇 张宗铭 +4 位作者 韩宁林 李雪苓 陈双萍 范泉 王凯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7期913-914,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外感发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喉肿痛等主要症...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外感发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喉肿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清口服液对外感高热风热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热毒清口服液
下载PDF
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洋波 韩永生 范西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探究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 目的:探究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速清颗粒治疗,连续治疗72 h后评价2组疗效。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温及血清炎性反应指标变化;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2 h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0. 05);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 87%,较对照组的61. 54%升高(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72 h 2组体温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逐渐降低(P <0. 05),且治疗24、48、72 h后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8、72 h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0. 05); 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可有效改善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症状,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热速清颗粒 阿莫西林 疗效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大椎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倩 黄海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40-1944,共5页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 【目的】观察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120 min的降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其余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无脱落病例,50例全部完成试验。(2)治疗后30、60、120 min,2组患儿的体温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及前1个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60、120 min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20 min,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降温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9/49),对照组为96.0%(48/50),治疗组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后120 min,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2%(30/49),对照组为18.0%(9/5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椎刮痧结合布洛芬口服治疗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相比单纯布洛芬口服治疗,可更好地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风热型 大椎 刮痧 布洛芬 小儿
原文传递
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晓纯 冯晓娜 +1 位作者 张强 高辉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临床上采取自身作为对照组,运用刮痧疗法,观察刮痧后患儿体温的变化与性别、病程、年龄、证型、发热情况的关系。结果经过临床研究64例患儿,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患儿性... 目的观察研究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临床上采取自身作为对照组,运用刮痧疗法,观察刮痧后患儿体温的变化与性别、病程、年龄、证型、发热情况的关系。结果经过临床研究64例患儿,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患儿性别、年龄、证型无特异性意义,与患儿病程、发热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热势越低疗效越好。结论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通过活血透痧解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而退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法 小儿 外感发热
下载PDF
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成扬 麦静愔 +9 位作者 薛建华 刘寅杰 侯天禄 张银华 龚亚华 奚骏 周扬 明利平 张盛杰 陈建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外感清热解毒方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募集1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1∶1∶1比例分成3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外... 目的:评价外感清热解毒方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募集1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1∶1∶1比例分成3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和酚氨咖敏安慰剂,对照组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安慰剂和酚氨咖敏片,安慰剂组给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安慰剂和酚氨咖敏安慰剂,疗程共3 d;观察患者即刻退热疗效、起效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痊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4 h即刻退热疗效有效率为63.4%,对照组为66.7%、安慰剂组为35%,试验组与对照组即刻退热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起效时间为(4.37±6.09)h,对照组为(4.32±6.15)h、安慰剂组为(7.12±8.37)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均短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退热时间为(20.32±16.54)h,对照组为(19.87±17.69)h、安慰剂组为(26.48±16.85)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均低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65.9%,对照组为61.9%、安慰剂组为45%,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1)。各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能够有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清热解毒方 外感发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岭南特色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海朋 陈争光 +1 位作者 刘改萍 黄雪纯 《四川中医》 202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岭南特色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4月~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接治的120例外感发热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岭南特色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4月~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接治的120例外感发热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特色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治疗依从率、体温、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M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岭南特色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岭南特色推拿
下载PDF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龚克 李菲 +1 位作者 王乐洲 杨晶晶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长沙市东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收治的小儿外感发热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和实验组(小儿推拿),每组各50例。治疗3 d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长沙市东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收治的小儿外感发热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和实验组(小儿推拿),每组各50例。治疗3 d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对小儿外感发热患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外感发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白介素-8
下载PDF
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奚肇庆 刘清泉 +11 位作者 张晓云 罗翌 张念志 孙伯青 余衍亮 卜擎燕 邹建东 芮庆林 张丽 余嫆蓉 耿连艺 熊宁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9-663,共5页
目的评价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家临床研究中心的27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各90例。试验组口服上感颗粒加日夜百服咛片剂模拟片,对照组口服日夜百服咛片剂加上感颗粒模拟剂,安慰剂... 目的评价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家临床研究中心的27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各90例。试验组口服上感颗粒加日夜百服咛片剂模拟片,对照组口服日夜百服咛片剂加上感颗粒模拟剂,安慰剂组口服上感颗粒模拟剂加日夜百服咛片剂模拟片,各组均治疗3天。观察患者即刻退热时间、即刻退热疗效、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临床痊愈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给药后1、2、3、4h体温均较给药前下降(P<0.01);安慰剂组给药后2、3、4h体温较给药前下降(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给药后1、2、3、4h各时间点与前一时间点体温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刻退热疗效有效率试验组为67.06%,对照组为67.82%,安慰剂组为40.23%,试验组、对照组即刻退热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P<0.01)。对照组、试验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均少于安慰剂组(P<0.0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痊愈率安慰剂组为51.72%,对照组为70.11%,试验组为84.7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P<0.05或P<0.01),对照组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上感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有明显降低体温、减少发热时间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感颗粒 日夜百服咛 安慰剂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热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栗蕊 李庆娜 +3 位作者 陆芳 訾明杰 李辰飞 高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性及有效人群特征、贴敷处方特点。方法:以互联网电子诊疗平台(春播万象云诊所数据库,该平台推广的主要中医适宜技术为穴位贴敷疗法)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11月5日主诉为发热且诊断为感冒,有初诊记...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性及有效人群特征、贴敷处方特点。方法:以互联网电子诊疗平台(春播万象云诊所数据库,该平台推广的主要中医适宜技术为穴位贴敷疗法)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11月5日主诉为发热且诊断为感冒,有初诊记录且至少有1次复诊记录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分为暴露组(贴敷组,26664例)和非暴露组(非贴敷组,515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进行匹配。以发热症状消失率(2 d内)、发热症状首次消失天数作为疗效观察指标,采用关联规则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发热有效人群的特征和贴敷处方特点。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贴敷组1229例,非贴敷组423例。贴敷组发热症状消失率高于非贴敷组(P<0.05),贴敷组发热症状消失率是非贴敷组的1.82倍;贴敷组发热症状首次消失天数短于非贴敷组(P<0.01)。使用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病例5370例;年龄中位数为2岁,6岁以下患儿占比较高。有效人群贴敷最常用的穴位是神阙、大椎、涌泉、天突等,其中最常联用的是神阙与大椎,支持度为62.57%。最常用的贴敷药物是大黄、芒硝、黄芩、麻黄、柴胡等,其中大黄、芒硝最常贴敷在神阙,支持度分别为57.49%、57.21%;麻黄最常贴敷在神阙、大椎,支持度分别为48.21%、43.91%;柴胡最常贴敷在大椎,支持度为46.61%。贴敷治疗时最常用的联合药物是头孢克肟、咳特灵,支持度分别是13.07%、12.72%。结论:穴位贴敷对外感发热的治疗有效,大黄、芒硝常贴敷于神阙穴,麻黄、柴胡常贴敷于大椎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穴位贴敷 有效性 贴敷处方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白长川汗透泄截法论治外感发热性疾病经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奎亮 郜贺 白长川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30-1734,1741,共6页
外感发热性疾病是指感受六淫或疫毒而出现发热的一类病证。白长川将《温热论》和《伤寒论》理论融汇贯通,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提出了"汗""透""泄""截"四法。解表退热用汗法,伤寒温病均可汗,擅... 外感发热性疾病是指感受六淫或疫毒而出现发热的一类病证。白长川将《温热论》和《伤寒论》理论融汇贯通,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提出了"汗""透""泄""截"四法。解表退热用汗法,伤寒温病均可汗,擅用麻黄;透散郁热用透法,伤寒温病均可透,妙用石膏配麻黄;给邪出路用泄法,上、中、下焦皆可泄;截断防传变用截法,温病截断在气分,伤寒截断在少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汗透泄截 名医经验 白长川
原文传递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卫 李雪 +3 位作者 祝斌野 罗界兰 陈明 彭进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推拿学》(第九版)中儿科外感发热推拿处方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2次/d,3 d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推拿学》(第九版)中儿科外感发热推拿处方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2次/d,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1%(97/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17%(83/1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较常规推拿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可快速地控制体温并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小儿发热 小儿推拿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拟柴葛解肌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肺卫风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飞 刘建设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柴葛解肌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肺卫风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肺卫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葛... 目的:观察自拟柴葛解肌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肺卫风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90例肺卫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葛解肌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柴葛解肌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肺卫风热型)疗效显著,能够缩短退热时间,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感发热 西药治疗 柴葛解肌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