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热证候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淼泉 鲍玺 温成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1-792,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心烦、失眠、易于发怒、口干、咽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等症状称为"上火"。火可分为虚火、实火。文章从虚实两大方面对火热证候进行整理研究,实火主要从心火炽盛、肺火壅盛、肝胆火盛、胃火炽盛、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心烦、失眠、易于发怒、口干、咽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等症状称为"上火"。火可分为虚火、实火。文章从虚实两大方面对火热证候进行整理研究,实火主要从心火炽盛、肺火壅盛、肝胆火盛、胃火炽盛、大肠火热、小肠火热、脾火内炽、膀胱有火等角度论述,虚火主要从肾虚火动、脾胃虚火、肺虚火灼、肝虚火扰等角度进行论述,并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提出治疗方法,结果发现,同样的上火症状,病机不一,证候不同,治疗也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热证候 实火 虚火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火”科学内涵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捷 宋月晗 +6 位作者 梁嵘 华茜 刘晶 毛萌 吴凤芝 刘晓萌 李峰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研究"上火"的科学内涵,揭示"上火"的生物学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上火"的文献,将纳入的古今文献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秦汉至民国共计1 098部中医古代医籍中,仅在清代黄... 目的:研究"上火"的科学内涵,揭示"上火"的生物学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上火"的文献,将纳入的古今文献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秦汉至民国共计1 098部中医古代医籍中,仅在清代黄述宁著的《黄澹翁医案》有过单一症状描述。"上火"相关现代文献220篇,其中科普类文献207篇,科技类文献13篇。结论:"上火"作为一种民间俗称,与多种现代疾病的发病和演变密切相关。"上火"具有体质易感性、病位特异性、症状独特性,与多种常见病的发病、复发、加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火” “火” “实火” “虚火”
下载PDF
马淑然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疑难火热病症经验总结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乐鹏 马淑然 +1 位作者 单体亮 米雪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05-1508,共4页
文章总结了马淑然教授临床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首先介绍了潜阳封髓丹方源及主治,然后分别选取了顽固性痤疮、足热兼便秘、耳肿、失眠兼腰痛、复发性口腔溃疡并痔疮5个典型医案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导师应用潜阳封髓丹... 文章总结了马淑然教授临床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首先介绍了潜阳封髓丹方源及主治,然后分别选取了顽固性痤疮、足热兼便秘、耳肿、失眠兼腰痛、复发性口腔溃疡并痔疮5个典型医案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导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肾水虚寒而虚阳浮越的疑难病证时,在继承火神派医家潜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虚火日久可转化为实火,以及阳虚日久阳损及阴的思想,对于虚阳上浮、外越或下陷而导致的寒热错杂证或因迁延日久阳损及阴的病证,在扶阳潜阳、纳火归元同时针对标实或阴虚等症状,分别用药,或温阳潜阳并清泻实火,或温阳潜阳并滋阴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阳封髓丹 虚阳 虚火 实火 上浮 外越 下陷 纳气归肾
原文传递
“实火”与“虚火”口腔溃疡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志兴 朱星瑜 +3 位作者 谢冠群 温成平 范永升 杜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10-2313,共4页
目的:运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型"实火"和"虚火"人群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收集"虚火""实火"人群和健康人群粪便,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DNA测序。利用Al... 目的:运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型"实火"和"虚火"人群肠道菌群特征。方法:收集"虚火""实火"人群和健康人群粪便,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DNA测序。利用Alpha多样性指数、PCo A分析和heatmap聚类图挖掘属水平的差异肠道菌群种类。结果:与健康人群比较,"实火"和"虚火"人群的Alpha多样性降低,且PCo A图上显示在微生物属水平上存在差异。与健康人群比较,"实火"与"虚火"人群共同改变的微生物属有21种,"实火"人群差异改变的微生物属有20种,"虚火"人群差异改变的微生物属有8种。结论:"实火"与"虚火"是两种不同的"上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实火 虚火 上火 口腔溃疡 ILLUMINA MiSeq测序
原文传递
从火热论探析化疗性口腔溃疡的辨治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欣璞 曹璐畅 +1 位作者 许博文 李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基于刘完素“火热论”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化疗性口腔溃疡的辨治思路。将化疗性口腔溃疡分为阳热亢盛、实火上炎证,失于潜藏、虚火上浮证及升降失序、郁火上攻证。治疗时应分虚实、重升降,实火上炎者,多以泻黄散清热凉血,升散解毒;虚火上... 基于刘完素“火热论”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化疗性口腔溃疡的辨治思路。将化疗性口腔溃疡分为阳热亢盛、实火上炎证,失于潜藏、虚火上浮证及升降失序、郁火上攻证。治疗时应分虚实、重升降,实火上炎者,多以泻黄散清热凉血,升散解毒;虚火上浮者,多以补中益气汤甘温益气,敦厚中土;郁火上攻者,多以升降散燮理升降,清透郁火而收敛愈溃,为化疗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热论 肿瘤 口腔溃疡 实火 虚火 郁火 化疗
原文传递
从“气”的角度防治“上火”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云平 邓杨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索导致上火的现象、原因、机制及上火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及理论的角度考察上火的机制,并分析上火现象产生的种类。同时,以脏腑虚实为主要参考,辨证治疗上火现象。[结果]1."气有余便是火"是出现"上火"... [目的]探索导致上火的现象、原因、机制及上火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及理论的角度考察上火的机制,并分析上火现象产生的种类。同时,以脏腑虚实为主要参考,辨证治疗上火现象。[结果]1."气有余便是火"是出现"上火"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之所以会出现气有余,主要原因还是人体气机不畅。2.火热病的原因分两种,因为邪气甚导致全身性的气有余则出现实火,主要表现在大肠火、胃火、胆火等阳性的脏腑之中;如果因为气机不通畅,气结于局部,则导致局部上火。3.上火分实火、虚火。实火主要是因为五脏六腑气盛化火,即所谓的"气有余便是火",主要从胃、心、大肠、肝、胆等脏腑加以考虑;虚火主要是脾、肾、肺等脏腑加以考虑。4.在治疗上,实火采取的是苦寒泄火法,只需要用苦寒之药即可得到很好的疗效,可以使用黄芩、黄连、栀子、大黄、龙胆草等苦寒之品;虚火则需要从虚火上炎、脾失运化等角度加以考虑,必要时可用茯苓、白术、泽泻等除湿之品,也可用黄柏、知母、地黄等滋阴之品,适时也可以用附子、肉桂、砂仁等辛温之药。[结论]上火作为生活中及临床上常见的现象,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治疗,还能够根据患者的现状事先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火 实火 虚火 气有余 气郁 清热 补虚
下载PDF
从“火”论治消渴不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劭敏 张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473-475,共3页
消渴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消渴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消渴不寐病因多端,然终不离"火",或实火所致,或虚火所累,日久可致心神失养,加重病情。该文通过从"火"论... 消渴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消渴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消渴不寐病因多端,然终不离"火",或实火所致,或虚火所累,日久可致心神失养,加重病情。该文通过从"火"论治消渴不寐,确立清肝泻火解郁、清心泻火安神、清利湿热健脾、清热化痰宁心、益肾水制心火、滋肾阴补肝阴六大治则,结合脏腑气血阴阳偏颇,佐以益气、活血、养血、养阴、生津等药以使之平衡,为消渴不寐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不寐 实火 虚火 辨证施治
下载PDF
从实火论治女童性早熟
8
作者 陈婷婷 陈捷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0-43,共4页
从实火论治女童性早熟,指出实火表现的主要症状是乳核肿痛,月经提前,带下黄白。实火证型主要有痰热阻络证、阳盛血热证、肝郁血热证、肝郁化火证、阳明热盛证、心火旺盛证、湿热互结证等,主要原因:1)小儿阳常有余,阳气过盛,气有余便是火... 从实火论治女童性早熟,指出实火表现的主要症状是乳核肿痛,月经提前,带下黄白。实火证型主要有痰热阻络证、阳盛血热证、肝郁血热证、肝郁化火证、阳明热盛证、心火旺盛证、湿热互结证等,主要原因:1)小儿阳常有余,阳气过盛,气有余便是火,冲任气血俱热,则性发育提前;2)五志过极化火,导致各脏腑气机郁结,阳气怫郁不畅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3)食积胃肠,郁而化火;4)脾虚痰湿不化,日久从阳化热,痰郁化火,湿热蕴结。治法疗热以寒、分气血脏腑,宣畅气机兼化痰消积,同时遣方用药中须防苦寒败胃伤阴,应中病即止。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女童 实火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硫磺烟囱超温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张仲明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分析了硫磺烟囱超温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烟囱超温、着火的措施。
关键词 烟囱超温 防火 着火 炼油 硫碘回收装置 酸性气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6
10
作者 侍昊 钮月 +2 位作者 黄谦 杨正明 杨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比较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单纯穴位贴敷与匹维溴铵片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改善IBS-D的机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0例,脱落14例)、贴敷组(50例,脱落16例)、西药组... 目的:比较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单纯穴位贴敷与匹维溴铵片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改善IBS-D的机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0例,脱落14例)、贴敷组(50例,脱落16例)、西药组(50例,脱落13例)。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 mg,每日3次;贴敷组于神阙穴贴敷生姜汁调制的参苓白术散,隔日1次;联合组在穴位贴敷基础上,于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大肠俞穴行毫火针,隔日1次,各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7、28 d后,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评分和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检测各组外周血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及CD_(4)^(+)/CD_(8)^(+)比值,以及各组结肠黏膜组织5-羟色胺受体3(5-HT3R)和5-羟色胺受体4(5-HT4R)mRNA表达。结果:除治疗7 d后贴敷组腹痛评分与西药组腹痛、腹胀评分外,各组治疗7、28 d后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排便不尽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7 d后,联合组腹胀、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28 d后,联合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腹痛、腹胀和排便不尽感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7、28 d后,各组IBS-QOL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7 d后,联合组除异性关系、人际关系外,其余各项IBS-QOL评分均高于西药组(P<0.05),贴敷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28 d后,联合组IBS-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饮食限制、社会反应和人际关系评分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外周血CD_(3)^(+)、CD+4 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与结肠组织中5-HT4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CD_(8)^(+)T淋巴细胞与结肠组织中5-HT3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治疗后,外周血CD_(3)^(+)、CD+4 T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湿盛型 毫火针 穴位贴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阳非有余”及“阳常有余”探讨温阳法论治恶性肿瘤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广辉 李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41-44,共4页
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日益升高,中医药参与肿瘤治疗综合方案。阴阳辨证作为八纲辨证之总纲,被广泛应用。"阳非有余"及"阳常有余"自两论形成以来即存在争论,通过探究两论概念含义,结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特点,认为... 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日益升高,中医药参与肿瘤治疗综合方案。阴阳辨证作为八纲辨证之总纲,被广泛应用。"阳非有余"及"阳常有余"自两论形成以来即存在争论,通过探究两论概念含义,结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特点,认为局部妄动相火为有余之邪阳,其可携癌毒旁窜,助力肿瘤发展;而非有余之正阳随病情发展而亏耗,正气不足,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缩短带瘤生存时间。并以此为病机,探讨温脾阳及脾肾双温分别侧重用于肿瘤不同阶段:早期温补脾阳,以扶土制妄火,防止肿瘤进展;中晚期注重脾肾双温,以助扶正祛邪,延长带瘤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生发展 阳常有余 阳非有余 相火 真阳 温阳
下载PDF
儿童性早熟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梦然 武玉法 +2 位作者 姜丽 封秋竹 张桂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结合古、现代文献报道及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纳入现代环境饮食因素,分析儿童性早熟病因病机。儿童性早熟病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生活社会环境。主要病机概括为:本病源于肝肾,病理基础为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脾虚痰蕴,胃热炽盛... 结合古、现代文献报道及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纳入现代环境饮食因素,分析儿童性早熟病因病机。儿童性早熟病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生活社会环境。主要病机概括为:本病源于肝肾,病理基础为阴虚火旺,肝郁化火,脾虚痰蕴,胃热炽盛。性早熟病位在肝肾脾胃,肾阴阳失衡为本,脾运失健,肝郁化火,胃火炽盛为标,标本常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甚至几种因素交织共同推进了本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病因病机 阴虚火旺 肝郁化火 脾虚痰蕴 胃火炽盛 儿童
下载PDF
基于“气有余便是火”探讨甲亢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英娜 高天舒 +7 位作者 李品 刘庆阳 赖倚文 王智民 张凤暖 高城翰 杨潇 崔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593-1597,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甲亢发病与多脏腑气血化生火热之邪汇聚于颈下(咽喉处)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遵从“气有余便是火”之中医机理认为甲亢的基本病机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甲亢发病与多脏腑气血化生火热之邪汇聚于颈下(咽喉处)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遵从“气有余便是火”之中医机理认为甲亢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余气化火”,即气机失常,化生火热,热盛伤阴,炼液成痰,聚于颈项。此火热之邪包括阳气亢盛之实火、阴虚阳亢之虚火、阳气怫郁之火、失常之气之火,以及六淫邪气化火。治疗应以调气降火为基本原则,治以疏肝理气,清肝降火;健脾和胃,宣肺祛邪,化痰;滋阴清热,降火除烦。甲亢虽以火热之症为主,治疗时遵“余气化火”之理不可盲目清火,以防用药太过伤及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气有余便是火 脏腑余气化火 气机运动 升降平衡 调气降火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眩晕辨治体会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波 李彬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 气血不足 风火痰瘀
下载PDF
胃强脾弱之刍议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頔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76-2478,共3页
历代医家对胃强脾弱理论解释不一,主要从两种角度解析,一为肠热脾约说,二为胃热脾虚说,文章以"阳道实,阴道虚"的胃实脾虚生理病理特点喻"胃强脾弱",认为胃强脾弱病理表现为胃热脾虚而非肠热脾约。基于胃热脾虚,指... 历代医家对胃强脾弱理论解释不一,主要从两种角度解析,一为肠热脾约说,二为胃热脾虚说,文章以"阳道实,阴道虚"的胃实脾虚生理病理特点喻"胃强脾弱",认为胃强脾弱病理表现为胃热脾虚而非肠热脾约。基于胃热脾虚,指出胃强脾弱常见病理表现形式有厥阴病论、阴火论及小儿食积发热论3种,以此丰富完善胃强脾弱理论,更好地辨证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道实 阴道虚 胃强脾弱 厥阴病 阴火 小儿食积发热
原文传递
基于《脾胃论》探讨脾胃功能失调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及论治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新月 李海波 杨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血脂异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水平的调控早已成为临床医生治疗的主要靶点。现代研究发现,无论是脾脏的切除或是肠道菌群的失调均会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是百病之源,... 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血脂异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水平的调控早已成为临床医生治疗的主要靶点。现代研究发现,无论是脾脏的切除或是肠道菌群的失调均会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是百病之源,脾胃受损,脾胃阳气推动无力,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无法推动固摄血液、水液的正常运行,水谷精微转化失调,加上饮食、劳倦、风寒的侵袭,最终形成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导致痰瘀互结,凝于血脉,形成脂质。研究基于李东垣的《脾胃论》,探讨脾胃功能与血脂异常形成的关系,从脾胃胜衰论、饮食劳倦所伤为热中论、阴阳升降论三个方面对血脂异常进行论治,以及探讨李杲如何通过益气升阳除湿法、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法、调饮食适寒温法调理脾胃功能,为临床医生从脾胃调治血脂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功能 血脂异常 肠道菌群 脾胃胜衰 饮食劳倦 阴阳升降 益气升阳除湿 泻阴火 脾胃论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胆黄连的泻肝胆实火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冉倩 楼冠华 +2 位作者 曾海蓉 黄勤挽 王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1-189,共9页
目的: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阐明胆黄连泻肝胆实火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炮制原理。方法: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胆黄连的化学成分,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0 min,5%~80%B;20~30 min,80%... 目的: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阐明胆黄连泻肝胆实火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炮制原理。方法: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胆黄连的化学成分,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0 min,5%~80%B;20~30 min,80%~95%B;30~30.1 min,95%~5%B;30.1~35 min,5%B),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 100~1500。在此基础上,选择肝胆实火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作为媒介,利用在线数据库对胆黄连泻肝胆实火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和作用特征进行预测分析。从炮制后新增活性成分的作用特点入手,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胆汁制黄连的炮制原理。结果:分析并鉴定了胆黄连中19种成分,其中6种为炮制后新增的胆酸类成分。药物本身的生物碱类成分巴马汀、甲基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小檗红碱、黄连碱、药根碱和新增的胆酸类成分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猪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甘氨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是胆黄连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预测筛选出与胆黄连泻肝胆实火作用相关靶点66个。胆汁赋予的胆酸类成分与黄连的生物碱成分有16个共同作用靶点和多条相同的信号通路,且肝胆实火的多个病灶为胆酸类成分的靶器官。胆黄连通过作用于白蛋白(AL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等靶点和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对肝胆实火证的治疗作用。结论:胆黄连呈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泻肝胆实火的作用特点,且炮制辅料胆汁和炮制药物黄连具有协同作用,胆汁可增强药物在病灶的作用强度,印证了黄连经胆汁制后泻肝胆实火作用增强的炮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黄连 胆汁 生物碱 胆酸 肝胆实火 网络药理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
原文传递
火热炽盛证(实热火毒)诊断标准的建立及诊断阈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海殷 季昭臣 +4 位作者 王虎城 王辉 郑文科 李先涛 张俊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69-1775,共7页
目的研究火热炽盛证(实热火毒)诊断标准的制定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火热炽盛证相关古籍和现代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华医典》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文献初步筛选建立条目池,在此基... 目的研究火热炽盛证(实热火毒)诊断标准的制定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火热炽盛证相关古籍和现代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华医典》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文献初步筛选建立条目池,在此基础上,开展多中心临床现场调查,完善补充修订相关条目。建立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筛选出重要条目和关键条目,对其结果进行专家共识论证,确定火热炽盛证的核心诊断条目,通过层次分析法定权重。采用诊断试验方式,初步探索诊断阈值。结果纳入医案340个、现代文献574篇,获取症状及舌脉7388个,经过初步统计分析筛选出44个症状、8个舌象和8个脉象建立条目池,经多中心临床现场调查补充修订保留相关条目61个。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保留重要条目38个,第二轮保留关键条目21个,专家共识论证确定核心条目17个。按条目权重等级量化保留条目,形成诊断标准,并纳入287例患者进行诊断试验,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Youden指数,发现Youden指数最大时,临界值为3.5~5.5分,故初步认为3.5~5.5分是较为合适的诊断区间。结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互补、文献与临床结合研制了《火热炽盛证(实热火毒)诊断标准》,可为相关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热炽盛证 实热火毒证 火热证 实火证 证候诊断 诊断阈值
原文传递
滋阴降火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缪慧慧 唐娜娜 +2 位作者 徐媛媛 王思梦 陈抒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论》中有观点:“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气属阳而血属阴,故可延伸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并提出了滋阴降火的治法。后世诸多医家在诊疗的过程中观察到,诸多长期失眠患者会伴随出现心烦... 朱丹溪所著《格致余论》中有观点:“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气属阳而血属阴,故可延伸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并提出了滋阴降火的治法。后世诸多医家在诊疗的过程中观察到,诸多长期失眠患者会伴随出现心烦,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属阴虚证,如未及时干预,易化生火热,故而常结合朱丹溪之滋阴降火法治疗。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滋阴降火法的运用也在不断的发展。文章对于滋阴降火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归纳治疗滋阴降火法的方药及针刺研究,总结其治疗失眠的独特之处,为中医治疗失眠提供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阳有余阴不足 相火论
下载PDF
基于朱丹溪学术思想探讨中风病机及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婷 丁元庆 徐胤聪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58-263,共6页
朱丹溪一生著述颇多,他提出的“痰热致中”学说丰富了中风的病机理论。本文系统梳理朱丹溪学术思想中的“六郁学说”“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提出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可以借助“六郁”认识中风病理要素的发生,“阳有余、阴不足”... 朱丹溪一生著述颇多,他提出的“痰热致中”学说丰富了中风的病机理论。本文系统梳理朱丹溪学术思想中的“六郁学说”“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提出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可以借助“六郁”认识中风病理要素的发生,“阳有余、阴不足”论揭示阴虚(肝肾阴虚为主)是中风的发病基础,相火妄动是中风的诱发因素。本着未病先防的治病理念,将中风的防治关口前移,扶正祛邪,针对阴虚为本的病理基础,防治过程中重视滋阴及顾护津液,借助六郁学说辨识病理要素不同,遣方用药,以期达到预防中风发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中风 六郁 阳有余 阴不足 相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