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多样性、进化及表达调控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亭亭 姜辉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是由多个功能相关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基因组成的一个基因超家族,在各种内源和外源物质的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目前GenBank中注册的昆虫P450基因序列已超过1000个,其中...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是由多个功能相关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基因组成的一个基因超家族,在各种内源和外源物质的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目前GenBank中注册的昆虫P450基因序列已超过1000个,其中双翅目占序列总数的74%,鳞翅目占序列总数的16%。而昆虫P450基因序列已克隆的全长序列中大部分属于CYP4和CYP6家族,两个家族成员分别占总数的20%和45%。利用GenBank中现已注册的昆虫P45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比对并绘制进化树,揭示不同种类昆虫P450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基于P450基因的昆虫部分目的进化关系与大部分先前依据其他分子数据或形态分类学得到的昆虫系统进化关系基本吻合。现有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可能受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或两者共同调控,调控可能涉及转录增强的转录机制或mRNA稳定性增加的转录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多样性 亲缘关系 基因表达与调控
下载PDF
珠母贝属的系统发育:核rDNA ITS序列证据 被引量:18
2
作者 喻达辉 朱嘉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5-323,共9页
珠母贝属(Pinctada)的一些种类是生产海水珍珠的重要母贝,个别种类已濒临灭绝。本文利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1(ITS1)和2(ITS2)序列对珠母贝属常见种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TS1长410–482bp,其中Pinctadamaxim... 珠母贝属(Pinctada)的一些种类是生产海水珍珠的重要母贝,个别种类已濒临灭绝。本文利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1(ITS1)和2(ITS2)序列对珠母贝属常见种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TS1长410–482bp,其中Pinctadamaxima最长,P.fucata,P.fucatamartensii,P.imbricata和P.nigra最短。ITS2长210–249bp,其中P.albina和P.nigra最长,P.maxima和P.margaritifera最短。碱基替换的同质性检测发现,P.maxima、P.margaritifera和P.chemnitzi的碱基替换格局存在显著性差异,前二者的G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在进化上可能比较原始;而P.chemnitzi可能发生过染色体重排事件,可能是新近形成的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研究的种类可分成3个类群:类群I包含P.fucata、P.fucatamartensii和P.imbricata;类群II包含P.albina、P.nigra、P.chemnitzi和P.radiata;类群III包含P.maxima和P.margaritifera。在类群I中,我国的P.fucata、日本的P.fucatamartensii和澳大利亚的P.imbricata的种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可能为同种,根据命名优先原则应以P.imbricata命名该种为宜。类群II中P.albina和P.nigra可能是两个亚种,而GenBank中的P.radiata(AY144603)可能是P.chemnitzi的误定。类群III(P.maxima和P.margaritifera)分化较早,与碱基替换格局的检测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转录间隔区 种类辨析 进化关系 碱基替换格局 歧异指数 系统发育分析 珠母贝 核RDNA ITS序列 GENBANK 证据 核糖体DNA 遗传分化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艾均文 薛宏 +3 位作者 何行健 孟繁利 朱勇 向仲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8-926,共9页
细胞色素P450(P450s,CYPs)超基因家族是由数量众多、功能复杂的一类血红蛋白酶基因所组成,对许多结构多样的外源与内源化合物起着氧化代谢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中P450s的数量与种类,其数量比食腐昆虫和杂食性... 细胞色素P450(P450s,CYPs)超基因家族是由数量众多、功能复杂的一类血红蛋白酶基因所组成,对许多结构多样的外源与内源化合物起着氧化代谢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中P450s的数量与种类,其数量比食腐昆虫和杂食性的植食昆虫少,但比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多,在基因组中大多呈串联重复排列,基因结构与系统进化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家蚕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P450s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存在10对直向同源基因,但CYP3与CYP4集团(Clan)的P450s表现出种属特异性扩增。家蚕P450s与其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合成代谢有关,并涉及到对氟化物与杀虫剂抗性。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通过对其P450s的研究,可望为其他昆虫,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研究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胞色素P450 多样性 进化 模式昆虫
下载PDF
鞘氨醇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训辉 王如意 +2 位作者 胡胜男 李盈 周玮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96-2102,共7页
鞘氨醇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状细菌,很少引起人类感染,它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细胞膜鞘磷脂。由于其广泛的生态分布与石油降解能力,已引起了环境微生物学者的重视。本综述总结分析了鞘氨醇杆菌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主要成员的进... 鞘氨醇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状细菌,很少引起人类感染,它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细胞膜鞘磷脂。由于其广泛的生态分布与石油降解能力,已引起了环境微生物学者的重视。本综述总结分析了鞘氨醇杆菌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主要成员的进化亲缘关系,重点阐述了它们的生理生化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8个鞘氨醇杆菌的基因组特征,以期为深入研究鞘氨醇杆菌的功能及其泛基因组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对鞘氨醇杆菌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杆菌 进化关系 基因组 鞘脂类
原文传递
我国水稻条纹病毒一个强致病性分离物的RNA4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含新 魏太云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我国水稻条纹病毒 (RiceStripeVirus,RSV)一个强致病性分离物 (辽宁PJ分离物 )的RNA4区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 ,其核苷酸序列全长 2 1 57bp。与已报道的日本T和M分离物及我国云南CX分离物的RNA4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这 4个... 对我国水稻条纹病毒 (RiceStripeVirus,RSV)一个强致病性分离物 (辽宁PJ分离物 )的RNA4区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 ,其核苷酸序列全长 2 1 57bp。与已报道的日本T和M分离物及我国云南CX分离物的RNA4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这 4个分离物可分为两组 ,其中 ,PJ、T和M分离物为一组 ,组内分离物之间 ,RNA4的毒义链 (vRNA4)及RNA4的毒义互补链 (vcRNA4)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 97 0 %和 97 0 %~ 97 5% ,5′末端和 3′末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则完全一致。但PJ分离物与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 ,其基因间隔区 (IR)与T分离物的等长 ,核苷酸一致性为 93 0 % ,比M分离物的IR多了一段长1 9bp的插入序列 ,核苷酸一致性仅为 85 0 %。另一组为我国CX分离物 ,组与组之间 ,vRNA4及vcRNA4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 94 0 %和 92 5%~ 93 5% ,但在氨基酸水平上则没有明显的差异。CX分离物的IR与PJ分离物相比有一段长 84bp的插入序列 ,组间 ,IR的核苷酸一致性仅为 72 0 %~ 75 0 % ,5′末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完全一致 ,但 3′末端非编码区有两个碱基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RSV在自然界的分子变异与其地理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序列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贵州久安古茶树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燕 乔大河 +3 位作者 杨春 李燕 陈正武 陈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6,共11页
贵州久安分布着大量的古茶树资源。为了明晰这些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以分布于久安5个不同区域的100份古茶树为材料,首先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它们的全基因组SNP进行了鉴定,然后基于鉴定到的SNP进行了系统进... 贵州久安分布着大量的古茶树资源。为了明晰这些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以分布于久安5个不同区域的100份古茶树为材料,首先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它们的全基因组SNP进行了鉴定,然后基于鉴定到的SNP进行了系统进化树构建、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结构分析。100份古茶树材料共获得548597个高质量SNP,并对这些SNP进行了变异类型注释。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高度一致,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内的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近;100份资源可以分为3个类群;古茶园(G)的材料与其他4个区域的材料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这4个区域的资源可能有相同的亲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SNP 遗传结构 进化关系
下载PDF
Dof转录因子在植物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彦秀 陈静 +3 位作者 王艳芳 孙春玉 王义 张美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Dof)蛋白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自1993年在玉米中发现该转录因子到如今已有26年的历史。Dof蛋白只有一个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锌指保守结构域,该结构域包含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一个二价锌离子,... 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Dof)蛋白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自1993年在玉米中发现该转录因子到如今已有26年的历史。Dof蛋白只有一个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锌指保守结构域,该结构域包含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一个二价锌离子,这两者都是Dof转录因子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若半胱氨酸发生突变,或存在其他二价离子螯合剂都将会影响锌指结构的生成,进而使Dof蛋白不能与DNA结合,导致其丧失活性。半胱氨酸残基和Zn2+可以共价结合构成CX2CX21CX2C基序,此基序能够特异识别启动子中的AAAG(或CTTT)序列,从而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Dof蛋白C-末端氨基酸序列的多变性导致该转录因子进化的多样性,从而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且重要的功能,如种子萌发、维管的发育和叶片极性、花和花粉发育、光周期反应、参与碳和氮的代谢、合成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的逆境响应过程等。围绕着Dof转录因子的结构、系统进化关系、motif的组成和在植物中发挥的功能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Dof转录因子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f转录因子 单锌指保守结构域 进化关系 调控 代谢
下载PDF
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朗 邱少富 +1 位作者 李鹏 宋宏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9-1037,共9页
志贺菌属(Shigella)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多重耐药型和新血清型志贺菌的不断出现给志贺菌的监测和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深入了解志贺菌的进化来源、变异机制及传播规律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志贺菌属(Shigella)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多重耐药型和新血清型志贺菌的不断出现给志贺菌的监测和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深入了解志贺菌的进化来源、变异机制及传播规律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控制细菌性痢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首先从遗传来源角度探讨志贺菌与大肠杆菌的进化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随后对福氏、宋内和1型痢疾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进展进行了总结,详细描述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耐药基因变异在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志贺菌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基因组 进化关系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及其可能的演化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季祥彪 叶能干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7-464,共18页
根据幼苗形态特征 ,把双子叶植物幼苗划分为 1 8个类型 9个亚型 ,用图解释了幼苗类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进化的主线是 :暗罗型 (子叶具吸收功能 ,留土 )→紫玉盘型 (子叶具吸收功能 ,留于种壳中 ,下胚轴伸长 )→木兰型 ... 根据幼苗形态特征 ,把双子叶植物幼苗划分为 1 8个类型 9个亚型 ,用图解释了幼苗类型之间的进化关系。双子叶植物幼苗类型进化的主线是 :暗罗型 (子叶具吸收功能 ,留土 )→紫玉盘型 (子叶具吸收功能 ,留于种壳中 ,下胚轴伸长 )→木兰型 (子叶具吸收兼光合功能 )→蜡梅型 (子叶具光合功能 )→樱型 (子叶具光合兼贮藏功能 )→樟型 (子叶具贮藏功能 ) ,其他类型或亚型则为进化的旁支或盲支。根据幼苗类型来判断 ,现存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科应为番荔枝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叶植物 幼苗 演化 形态特征
下载PDF
2018年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春 张竹慧 +1 位作者 陈晴晴 孙永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7-902,共6页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流行现状、耐药状况和主要基因型及菌株间的微进化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临床分离株DEC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流行现状、耐药状况和主要基因型及菌株间的微进化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临床分离株DEC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及菌株序列型(STs),使用Bionumerics 6.6、eBURST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不同ST序列群及菌株间的微进化关系。结果 DEC在本地区腹泻病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0.4%(137/1320)。对其中的126株分型,非典型EAEC占29.4%,典型EAEC占14.3%,ETEC占42.8%,非典型EPEC占11.1%,典型EPEC占0.8%,EIEC占1.6%。DEC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头孢唑林、阿奇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4.4%、80.1%、49.2%、47.6%、44.4%、43.7%和32.5%,多重耐药率为54.8%。126株DEC分为60个ST型,优势基因型依次为:ST48(19,15.1%)、ST218(9,7.1%)、ST10(8,6.3%)和ST1491(7,5.6%)。ETEC主要基因型为ST48(18,33.3%)、ST218(9,16.7%)和ST1491(7,13.0%)。多重耐药株中EAEC占62.3%,优势基因型为ST10(7,10.1%)、ST48(4,5.8%)和ST218(4,5.8%)。结论 DEC是引起安徽地区急性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以EAEC和ETEC为主,ST分型呈高度多样性。ETEC的ST型主要为ST48和ST218。DEC多重耐药严重,其ST型呈高度多样性。这为全面了解安徽地区DEC的遗传多样性,揭示DEC不同病原菌间的微进化关系提供了遗传学证据。加强对DEC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 基因型 进化关系
原文传递
江西安远(龙布)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雁鹏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2,共7页
本文讨论江西安远(龙布)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的格局和句法分布。与周边赣南客家话相比较,安远(龙布)话有“V+Ot+Or”式而没有介宾补语式,这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本文还讨论了赣南客家话不同类型的双及物结构之间的演变关系。
关键词 江西安远(龙布) 客家话 双及物结构 演变关系
原文传递
流苏树山东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牧歌 郑芹 +3 位作者 李际红 刘源 刘翠双 孙茂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91,共10页
该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技术,对分布于山东省的流苏树5个自然地理居群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不同居群的流苏树核型特征、差异及其系统亲缘关系,为进一步探明流苏树的系统进化关系奠定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1)流苏树5个居... 该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技术,对分布于山东省的流苏树5个自然地理居群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不同居群的流苏树核型特征、差异及其系统亲缘关系,为进一步探明流苏树的系统进化关系奠定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1)流苏树5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稳定,均为2n=2x=46;染色体以小型染色体为主;核型主要有中部着丝粒(m)、亚中部着丝粒(sm)组成,其中中部着丝粒居多,有1B、2B两种类型。(2)5个居群的流苏树核型公式分别为:B居群2n=2x=43m+3sm、T居群2n=2x=46m、S居群2n=2x=45m+sm、WS居群2n=2x=44m+2sm、Z居群2n=2x=45m+sm,这或许与其所处环境有关。(3)5个居群的流苏树核型不对称系数在54.29%~58.00%之间,各居群进化程度相对大小依次为B>S>WS>Z>T。(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距离为1时,T和WS居群、B和S居群分别优先聚为一类,表明二者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研究认为,B居群和S居群进化程度较高,T居群相对原始,且T居群(泰山罗汉崖的流苏树居群)保护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树 核型分析 进化关系
下载PDF
Genetic diversity,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among ecotypes of Glycine max and G. soja in China 被引量:6
13
作者 WEN ZiXiang, ZHAO TuanJie, DING YanLai & GAI JunYi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Nanjing 210095,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3期4393-4403,共11页
The knowledge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soybeans is one of the basic issues in both biology and agronomy of the cro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genetic diversity, geographic diffe... The knowledge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ultivated soybeans is one of the basic issues in both biology and agronomy of the cro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genetic diversity, 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geographic ecotypes of cultivated (Glycine max) and wild (G. soja) soybeans, the allelic profiles at 60 nuclear simple-sequence repeat (nuSSR) loci and 11 chloroplastic SSR (cpSSR) loci evenly distributed on whole genome of 393 landraces and 196 wild accessions from nation-wide growing area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wild soybean wa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ultivated soybean, with their nuSSR and cpSSR alleles as 1067 vs. 980 and 57 vs 44, respectively. Of the 980 nuclear alleles detected in the cultivated soybean, 377 new ones (38.5%) emerged, while of the 44 chloroplastic alleles in the cultivated soybean, seven new ones (15.9%) emerged after domestication. (ii) Among the cultivated geographic ecotypes, those from southern China, including South-Central China, Southwest China and South China possessed relatively great genetic diversity than those from northern China, while among the wild geographic ecotypes, the Middle and Lower Changjiang Valleys wild ecotype showed the highest genetic diversity. (iii) The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geographic grouping and molecular marker clustering and analysis of specific-present alleles of ecotyp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both cultivated and wild soybeans associated with their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r in other words, had their relevant genetic bases. (iv)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all accession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wild accessions from Middle and Lower Changjiang Valleys and South-Central & Southwest China had relatively small genetic distances with all cultivated accessions. The UPGMA dendrogram among geographic ecotype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all cultivated ecotypes and the Middle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遗传 多样性 异性
原文传递
一株虫生真菌的分离、进化关系分析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连荣 王占斌 +1 位作者 矫丽曼 杨志岩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7期77-82,共6页
筛选对舞毒蛾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野外采集被感染的舞毒蛾蛹,进行菌种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喷雾法研究其对舞毒蛾幼虫致病性。从采集的舞毒蛾蛹中分离得到1株虫生真菌,将其命名为HEB-... 筛选对舞毒蛾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野外采集被感染的舞毒蛾蛹,进行菌种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喷雾法研究其对舞毒蛾幼虫致病性。从采集的舞毒蛾蛹中分离得到1株虫生真菌,将其命名为HEB-2016,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菌落特征有所不同,显微观察其与曲霉属特征相符。rDNA ITS序列测序获得片段长度为595 bp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Aspergillus ochraceus和A. westerdijkiae等序列相似性达98%~100%,结合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菌种为A.westerdijkiae。该菌株对舞毒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7天后,校正死亡率为80.69%,10天后肉眼可见菌株的产孢结构。HEB-2016对舞毒蛾具有致病性,菌株可为防治舞毒蛾、开发生物农药提供候选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虫生真菌 ITS序列 曲霉 菌种分离 菌种纯化 进化关系 致病性
下载PDF
2个产地红景天rDNA-ITS序列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晋龙 任晓琳 王梦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对我国2个主产区的主要红景天(Rhodiola L.)品种r 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为红景天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及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核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ITS序列;经DNAstar软件拼接序列后,通过... 目的:对我国2个主产区的主要红景天(Rhodiola L.)品种r 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析,为红景天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及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核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ITS序列;经DNAstar软件拼接序列后,通过Clustal X软件进行比对,考察其变异位点及信息位点;用Mega 4.1计算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和邻接树(neighbor-joining,NJ)。结果:5种红景天材料r DNA-ITS序列长度为603~604 bp,ITS1、5.8 S r DNA和ITS2的DNA长度分别为226 bp、164 bp和213~214 bp。ITS1和ITS2分别含有11和9个变异位点,其中,信息位点分别为6和2个;存在转换、颠换、缺失等现象;5.8 S r DNA序列含7个变异位点,2个信息位点;试验中红景天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18 2~0.627 3。大花红景天与柴胡红景天亲缘关系最近。结论:r DNA-ITS序列是鉴别红景天品种,研究遗传关系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转录间隔区 分子鉴别 进化关系 基因组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大豆DNA甲基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淑梅 梁喜龙 +2 位作者 纪伟波 胡百兴 郑殿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植物DNA甲基化酶对建立与维持基因组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确保植物快速应对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初步明确了大豆中四类DNA甲基化酶蛋白及相应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进化关系和基因拷贝数,确定了基因在... 植物DNA甲基化酶对建立与维持基因组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确保植物快速应对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初步明确了大豆中四类DNA甲基化酶蛋白及相应基因序列,并分析了进化关系和基因拷贝数,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及酶蛋白的理化性质与亚细胞定位,同时揭示了大豆DNA甲基化酶蛋白的结构域和组织表达部位特异性。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知大豆DNA甲基化酶蛋白的特征对从遗传学上展开深入研究和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组 DNA甲基化酶 进化关系
下载PDF
基于刺突蛋白(S)和核衣壳蛋白(N)的冠状病毒进化关系分析
17
作者 任青燕 陆子鑫 +2 位作者 涂盈颖 韦力 乔芬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44,共10页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是一种具有球形颗粒和包膜结构的单链RNA病毒。从2003年在中国暴发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到2012年在沙特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再到2019...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是一种具有球形颗粒和包膜结构的单链RNA病毒。从2003年在中国暴发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到2012年在沙特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再到2019年开始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19-nCoV),21世纪冠状病毒已经3次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对冠状病毒的序列特征与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对病毒的起源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筛选到30条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核衣壳蛋白(N)的蛋白序列,用邻接法构建进化树,分析冠状病毒进化关系,并对蛋白保守基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9-nCoV与从云南省的中菊头蝠中检测到的冠状病毒分离株RaTG13进化关系最近,并且与SARS-CoV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其他哺乳类和禽类动物感染的冠状病毒遗传进化关系较远。同时发现,相比S蛋白,N蛋白更适合用于构建冠状病毒进化树。保守基序分析表明:N蛋白中,选择的30个蛋白中有9个只含有2个保守元件,21个成员含有3个保守元件,保守元件在蛋白中的分布相对均匀;S蛋白中,选择的30个蛋白均含有3个保守元件,且集中在C端。本研究结果将为冠状病毒的进化关系及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进化关系 S蛋白 N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黔江烟田病毒与周边作物及杂草携毒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晶 何伟光 +3 位作者 陈海涛 冉茂 汪代斌 孙现超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明确烟田烟叶携带病毒与周边作物和杂草携带病毒的亲缘关系,利用RT-PCR克隆烟田烟叶与周边杂草和作物携带病毒外壳蛋白(CP),通过MEGA序列比对分析黔江烟田烟叶和周边杂草与作物所带病毒种类及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黔江地区烟草感染... 为明确烟田烟叶携带病毒与周边作物和杂草携带病毒的亲缘关系,利用RT-PCR克隆烟田烟叶与周边杂草和作物携带病毒外壳蛋白(CP),通过MEGA序列比对分析黔江烟田烟叶和周边杂草与作物所带病毒种类及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黔江地区烟草感染病毒有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在烟田周边杂草和作物番薯、四季豆、糯米团、三悬叶钩草、杂草中检测到了TMV;自番薯、四季豆、蓬蘽、千里光、糯米团、三悬叶钩草中扩增出CMV;自番薯、四季豆、假酸浆、杂草中扩增出了PVY。进化关系分析显示,三悬叶钩草、四季豆、糯米团以及番薯为黔江烟田烟叶TMV的主要来源,蓬蘽为烟叶病毒病CMV的侵染源,假酸浆为烟田PVY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杂草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SLAF标签测序分析广东省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演化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炳蕊 潘大建 +7 位作者 李晨 江立群 张静 吕树伟 刘清 毛兴学 陈文丰 范芝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83-2493,共11页
自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以来,广东的水稻品种在国内的水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将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研究利用开发的10,610个多态性SLAF标签,对98份... 自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以来,广东的水稻品种在国内的水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将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本研究利用开发的10,610个多态性SLAF标签,对98份广东省不同时期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和地方稻种,开展遗传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及主成分分析,发现43份老品种和5份地方稻种的遗传基础较宽,而50份近期育成的新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遗传演化和系谱分析发现,老品种大多数含有广场13、南特号、矮仔占、塘埔矮和竹印2号的血缘,而新品种大多含有IR系列品种、粳籼677、广场矮、中籼3588的血缘。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了外引材料的利用,但忽视了对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三系杂交稻的兴起有关。因此,为了确立核心种源的竞争地位,应重点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鉴评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栽培稻种 遗传结构 遗传演化 SLAF标签
下载PDF
Duddingtonia flagrans几丁质酶CTS3/CTS4的分子特征及亲缘关系
20
作者 韩雨璇 张亚萍 +6 位作者 李柠杏 张嘉华 李能秀 焦健 才学鹏 乔军 孟庆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7-2534,共8页
【目的】探究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几丁质酶的生物学特性与亲缘关系。【方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几丁质酶CTS3和CTS4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信号肽、亲/疏水性、催化结构域、保守序列、二级与三... 【目的】探究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几丁质酶的生物学特性与亲缘关系。【方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几丁质酶CTS3和CTS4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信号肽、亲/疏水性、催化结构域、保守序列、二级与三级结构等分子特征进行预测以及其他真菌几丁质酶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几丁质酶CTS3和CTS4含有几丁质酶催化结构域的2个高度保守序列(SIGG和DGFDLDXE)及1个典型的(α/β)8桶状结构域,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GH18)。CTS3和CTS4几丁质酶均为分泌型蛋白,在N端的第1~25和1~18个氨基酸分别为其信号肽序列,C端均含有糖苷水解酶18家族结构域。分子结构分析表明,几丁质酶CTS3和CTS4三级结构具有(α/β)8的TIM桶形结构,中心部分为平行的β⁃折叠组成的内桶,外桶由α1~α8组成;底物结合区域位于保守序列β3和β4链形成的环状裂隙。亲缘关系分析表明,CTS3和CTS4与昆虫致病真菌几丁质酶同源性较高,它们聚为一支,推测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结论】2个几丁质酶基因分子特征与亲缘关系的阐明,为研发新型家畜消化道线虫病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ddingtonia flagrans 几丁质酶 分子特征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