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调查程序评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长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6-91,共6页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庭审调查对犯罪事实和仅仅影响量刑的事实适用不同的程序和证据规则,并在开始调查证据之前设置专门的开头陈述程序,调查过程严格区分控方举证与辩方举证两个不同阶段,调查的范围仅限于针对两方有争议的事实和情...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庭审调查对犯罪事实和仅仅影响量刑的事实适用不同的程序和证据规则,并在开始调查证据之前设置专门的开头陈述程序,调查过程严格区分控方举证与辩方举证两个不同阶段,调查的范围仅限于针对两方有争议的事实和情节。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正当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 刑事诉讼 法庭调查 证据调查 证据规则
下载PDF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崔起凡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79-304,共26页
当事人和仲裁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但是通常要遵守仲裁程序准据法的强制性规则尤其是正当程序要求。当事人和仲裁庭对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直接影响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国内证据法是否以及如何... 当事人和仲裁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但是通常要遵守仲裁程序准据法的强制性规则尤其是正当程序要求。当事人和仲裁庭对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直接影响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与目标的实现。国内证据法是否以及如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也取决于当事人或仲裁庭的选择。不过,由于价值取向以及仲裁参与人法律文化背景多元化等原因,国内证据法一般不宜严格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事实上,各国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出现了不同法律文化的融合趋势。以《IBA证据规则》为代表的仲裁证据软法体现了这种文化融合,它可以灵活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在国际实践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总之,尽管未能完全摆脱仲裁地法的影响,但各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确定与适用之实践整体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相比之下,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相关实践具有浓厚的"诉讼化"和"本地化"色彩,我国仲裁界应针对其中的原因,相应地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证据规则 《IBA证据规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 自由裁量权
下载PDF
争议领土主权归属仲裁证据规则研究——基于证据分量视角分析中菲南海主权争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卫彬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共11页
基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仲裁庭在处理当事国领土争端时,坚持当事方提交证据自由原则,但在实践中也形成了若干排除规则。在证明力规则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雏形的证据分量大小比较规则,并将有效条约的分量置于决定性地位。但是,仲裁庭的判... 基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仲裁庭在处理当事国领土争端时,坚持当事方提交证据自由原则,但在实践中也形成了若干排除规则。在证明力规则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雏形的证据分量大小比较规则,并将有效条约的分量置于决定性地位。但是,仲裁庭的判案证据规则仍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和反复性,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国与菲律宾尚存在南海主权争议,基于证据分析视角比较中菲南海主权争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相关条约、"历史证据/南海诸岛位置图"和有效管辖证据等三个层级的证据环,构成了中国拥有南海诸岛的证据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规则 仲裁庭 南海争端
下载PDF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之晚近成文化现象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起凡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6,共11页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晚近出现了证据规则成文化现象。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成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编纂主体与参与人的广泛性,编纂形式上的"软法化"以及与"最佳实践"的互动性。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成文化总...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晚近出现了证据规则成文化现象。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成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编纂主体与参与人的广泛性,编纂形式上的"软法化"以及与"最佳实践"的互动性。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成文化总体上有利于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有利于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仲裁灵活性与可预见性的平衡。对于是否制订仲裁证据规则,我国仲裁界应持谨慎态度。对于国际上已经制订的仲裁证据规则,我国仲裁界应积极展开研究,同时在具体仲裁程序中灵活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证据规则 成文化
下载PDF
被告人翻供口供审查认定的理论探讨——对被告人翻供案件证据的认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高键 《西部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97-101,共5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告人的口供(供述和辩解)规定为刑事诉讼的七种证据之一;但口供的特点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司法实践中对口供及案件证据运用和认定的难度。规范口供运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告人的口供(供述和辩解)规定为刑事诉讼的七种证据之一;但口供的特点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司法实践中对口供及案件证据运用和认定的难度。规范口供运用和认定的法律标准、刑事证据规则和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的相关理论,才能正确地审查判断与认定口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翻供 证据规则 证明标准
下载PDF
家庭暴力认定在法律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家庭暴力这个自古就有的社会问题,一直都未能杜绝。这与对家庭暴力的认定在法律上没有详细的界定标准,以及管理部门太多,协调不够等有关。为此,从家庭暴力认定上入手,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统一认定家庭暴力标准,确定家庭暴力管理机构,对于... 家庭暴力这个自古就有的社会问题,一直都未能杜绝。这与对家庭暴力的认定在法律上没有详细的界定标准,以及管理部门太多,协调不够等有关。为此,从家庭暴力认定上入手,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统一认定家庭暴力标准,确定家庭暴力管理机构,对于防范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法律认定 证据规则
下载PDF
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7
作者 潘辉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1-93,共3页
为了排除我国不合法取证现象,惩罚犯罪,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应建立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完善案件取证规则,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机制,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取证工作向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方向发展... 为了排除我国不合法取证现象,惩罚犯罪,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应建立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完善案件取证规则,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机制,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取证工作向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方向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毒树之果 取证规则
下载PDF
论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自认——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
8
作者 周桂党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8条对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进行了规定,但未对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自认的效力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从自认在民事诉讼证据中的地位出发,分析了无民...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8条对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进行了规定,但未对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自认的效力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从自认在民事诉讼证据中的地位出发,分析了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自认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民事诉讼行为 能力人 自认 2002年4月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问题 法律规定 效力
下载PDF
无罪推定的法律效果比较研究——一种历时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长永 闫召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7,共8页
无罪推定最初表现为一种富有人权保障价值的证据法原则。但由于产生背景和发展进路的不同,无罪推定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功能定位和法律效果上有一定差别:前者将其作为审判阶段的证明规则,后者则以无罪推定的证据法内涵为基础,充分挖... 无罪推定最初表现为一种富有人权保障价值的证据法原则。但由于产生背景和发展进路的不同,无罪推定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功能定位和法律效果上有一定差别:前者将其作为审判阶段的证明规则,后者则以无罪推定的证据法内涵为基础,充分挖掘其程序法意义,将其塑造为具有多重法律效果的人权原则。二战后,无罪推定的国际化虽然推动了无罪推定法律效果限制和生效范围的一些共同基准的形成,但对各法系无罪推定法律效果的影响并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法律效果 证明规则 人权原则 国际化
下载PDF
举证责任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分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霞 《平原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中的难点,如何分配举证责任又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由于原告的举证责任重于其他知识产权案件,以及案件的复杂性要求不能简单适用任何一种举证责任,只有正确、灵活、充分地运用各种举证责任,...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中的难点,如何分配举证责任又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由于原告的举证责任重于其他知识产权案件,以及案件的复杂性要求不能简单适用任何一种举证责任,只有正确、灵活、充分地运用各种举证责任,适当减轻原告的负担,才能确保商业秘密侵权案件裁判的公平、公正、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 证据规则 商业秘密
下载PDF
我国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自强 《证据科学》 2010年第6期645-661,共17页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 举证责任概念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举证责任的立法状况,着重探讨了《证据规定》中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认为必须摒弃法律要件分类说,转而采用英美举证责任分层学说,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出证明科学的第一步,才能在审判实践中避免出现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概念 模糊性 民事诉讼法 证据规定
原文传递
试论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
12
作者 卢宇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数据电文作为一种记录客观事实的新型载体 ,具有数码性、综合性、脆弱性等特点。与传统的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类型有密切联系 ,又不等同于书证、视听资料所含的范畴。因此 ,我们应当确立数据电文作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的法律地位 ,构建... 数据电文作为一种记录客观事实的新型载体 ,具有数码性、综合性、脆弱性等特点。与传统的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类型有密切联系 ,又不等同于书证、视听资料所含的范畴。因此 ,我们应当确立数据电文作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的法律地位 ,构建符合数据电文特点的证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电文 证据类型 证据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