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边界与族群互动:“内亚”视角下的河西走廊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建宗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河西走廊作为一条地理走廊,是"内亚"地区的一个通道,在这条走廊上的文化与族群具有多元性。在河西走廊从事游牧的族群和从事农耕的族群之间长期进行着互动,历史上的"草原帝国"与"中原政权"都企图把河西... 河西走廊作为一条地理走廊,是"内亚"地区的一个通道,在这条走廊上的文化与族群具有多元性。在河西走廊从事游牧的族群和从事农耕的族群之间长期进行着互动,历史上的"草原帝国"与"中原政权"都企图把河西走廊纳入自己的政治版图之中,华夏文明与西域文明在河西走廊内部进行流通与交融。在"内亚"视角下河西走廊具有"过渡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边界 族群互动 内亚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民国时期我国民族互动过程论
2
作者 徐杰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4,共6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东北、西北、西南及中东南都发展出各有特色的民族群体,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民族构成平台上,在进入20世纪风骤云谲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共同的命运中,中国各民族走向民族团结。
关键词 中华民国 民族互动过程 螺旋形上升
下载PDF
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周平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共12页
族际政治是族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并在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族际互动的形态,族际政治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丰富内涵,并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族际政治并未被作为一种正常的... 族际政治是族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并在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族际互动的形态,族际政治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丰富内涵,并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族际政治并未被作为一种正常的政治形态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经常化、越来越具有影响的族际间政治互动,逐渐把族际政治凸显为一种常态化的政治形态。现实中越来越突出的族际政治现象,也强烈地呼唤着族际政治研究。因此,必须拓展民族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开展族际政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关系 政治互动 族际政治内涵 族际政治研究
原文传递
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被引量:21
4
作者 廖杨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族群划分以族群认同为基础 ,族群认同又以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语言、宗教信仰及习俗文化等因素为基础 ;族群边界的扩延与缩小 ,取决于族群文化张力大小所导致的族群关系的变动。换言之 ,族群、社会与文化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动态发展的互... 族群划分以族群认同为基础 ,族群认同又以其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语言、宗教信仰及习俗文化等因素为基础 ;族群边界的扩延与缩小 ,取决于族群文化张力大小所导致的族群关系的变动。换言之 ,族群、社会与文化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动态发展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边界 族群关系 族群认同 社会文化 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绍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武陵地区以土家、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有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呈现多元文化特色。武陵民族区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而言是富矿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问题的研究颇富文化意蕴。因此,必须加强武陵民族区的综合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 武陵地区以土家、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有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呈现多元文化特色。武陵民族区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而言是富矿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问题的研究颇富文化意蕴。因此,必须加强武陵民族区的综合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 武陵民族区 民族走廊 族群互动 民族研究
下载PDF
“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 被引量:25
6
作者 菅志翔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族群"一词的使用虽然较为新近,但是这个词汇所指示的社会现象却源远流长,隐含在历史上其他更加重要的社会结构之中。这个概念得以在当今社会科学研究中凸显出来,它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反映了当代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群体现象的认... "族群"一词的使用虽然较为新近,但是这个词汇所指示的社会现象却源远流长,隐含在历史上其他更加重要的社会结构之中。这个概念得以在当今社会科学研究中凸显出来,它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反映了当代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群体现象的认识深度和概括。探讨和分析这样一个概念在社会研究中的工具价值,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群体现象,如我们常说的国族、民族、族群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族群现象 群体互动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代洪宝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9,共9页
交往和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横纵相连的经纬线,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交往理论有其内在逻辑与思想意蕴,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交往”及其作用做出了科学阐述。马克思认为,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类... 交往和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横纵相连的经纬线,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交往理论有其内在逻辑与思想意蕴,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交往”及其作用做出了科学阐述。马克思认为,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类社会历史既是生产的历史,亦是交往的历史。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交往的必然结果。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来透视民族交往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交往性”形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性”生成,进而在多元民族交往中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民族交往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价值内涵、内在动力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17
8
作者 温士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09,共7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对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整合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能带动各民族群众跨区域多维流动,有...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对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整合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能带动各民族群众跨区域多维流动,有效推动各民族群众文化共享、经济互嵌、社会交往、心理交融,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内在动力。国家层面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内涵与新使命。旅游业应据此进行改革创新,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嵌入到旅游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人口流动 民族互嵌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9
作者 焦开山 包智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M0002,共15页
本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最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国家认同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 本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最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国家认同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不同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以及民族政策了解程度的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民族认同之外,年龄、文化、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都显著影响国家认同。本研究认为,在研究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时,需要把研究视角从特殊历史背景或者重大历史事件转向新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从政治文化精英转向普通社会民众,从侧重于结构性分析转向动态交互分析,从而深刻认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策以及民族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及其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交互分析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宁夏闽宁镇的调查 被引量:17
10
作者 马伟华 李修远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共7页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推动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对于当下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多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着产业融合匮乏、衔接机制模糊、参与主体内生动力不...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推动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对于当下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多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着产业融合匮乏、衔接机制模糊、参与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这些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坚持以民族互嵌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目标,按照东西协作与产业扶贫、就地脱贫与文化振兴、民族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 民族互嵌
原文传递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叔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良性互动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忠实 文传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7,共5页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呈现出同一性特征。乡土传统文化模式的重构推动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环境 互动影响 模式重构
下载PDF
中越边境边民互市中的族群互动与国家认同——以云南地西北边民互市点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金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当前中越边境沿线的边民互市点,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和集市范畴,具有广泛和重要的政治、社会、文化内含。搞好边民互市点的建设和管理,对促进我国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族群互动、增强国家认同、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 当前中越边境沿线的边民互市点,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和集市范畴,具有广泛和重要的政治、社会、文化内含。搞好边民互市点的建设和管理,对促进我国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族群互动、增强国家认同、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边境 边民互市 族群互动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生计方式变迁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志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4-131,共8页
傈僳族是我国西南边疆迁徙活动较为频繁的跨界民族之一。文章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以在中缅北界地区生活的傈僳族为例,力求在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其生计方式的转换进行讨论,将跨界迁徙和游动与生计方式变迁联系起来,强调族... 傈僳族是我国西南边疆迁徙活动较为频繁的跨界民族之一。文章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以在中缅北界地区生活的傈僳族为例,力求在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其生计方式的转换进行讨论,将跨界迁徙和游动与生计方式变迁联系起来,强调族际交往、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对生计方式变迁造成的影响,兼而讨论生计方式变迁与国家管理模式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方式 跨界迁徙 族际关系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民族村寨文化振兴的三维视角:时间·空间·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军 向轼 李军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民族村寨文化振兴是一个集多维度、多要素、多功能的系统性工程,是民族村寨文化历史延续、文化互动发展与文化功能提升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既包括时间维度的选择性扬弃,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和摒弃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宜要素的统一;... 民族村寨文化振兴是一个集多维度、多要素、多功能的系统性工程,是民族村寨文化历史延续、文化互动发展与文化功能提升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既包括时间维度的选择性扬弃,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和摒弃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宜要素的统一;也包括空间维度的吸纳借鉴与融合发展,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中要彰显本土文化的优势特色,并主动吸收借取外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最后还包括价值维度的功能拓展与延伸,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更加调适于转型中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文化振兴 文化功能 空间互动
下载PDF
从“高地”到“低地”——从“佐米亚”概念看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坤冰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6,158,共10页
普洱茶产于中国云南边境,这一区域正好属于近年来广受历史地理研究关注的Zomia地区。自清代以来,随着普洱茶贸易网络在亚洲腹地的形成,大量汉族移民迁徙至六大茶山,使得西双版纳成为清中央王朝与傣泐地方政权、高地族群与低地族群交融... 普洱茶产于中国云南边境,这一区域正好属于近年来广受历史地理研究关注的Zomia地区。自清代以来,随着普洱茶贸易网络在亚洲腹地的形成,大量汉族移民迁徙至六大茶山,使得西双版纳成为清中央王朝与傣泐地方政权、高地族群与低地族群交融互动的一个活跃地带。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对James Scott有关Zomia的研究进行些许反思与思考。简而言之,Scott似乎过于强调政治和军事等"国家效应"在"高地"形成中的作用,而低估了更为缓和的经济(物质贸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贸易 佐米亚 高地与低地 族群互动
原文传递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承海 党宝宝 万明钢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7,48,共8页
独立性和封闭性是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一大特征,其不利于民族之间进行实质性的接触与交往,且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由于缺少接触,它也是产生民族偏见的重要因素;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也导致双语教育质量低下,少数民族学生严重地偏向文科,文... 独立性和封闭性是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一大特征,其不利于民族之间进行实质性的接触与交往,且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由于缺少接触,它也是产生民族偏见的重要因素;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也导致双语教育质量低下,少数民族学生严重地偏向文科,文、理科专业结构失衡。构建包容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民族教育 民族交往 教育体系
下载PDF
民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锡海 张宇 袁倩 《当代职业教育》 2019年第5期4-9,共6页
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乡村振兴助力民族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民族职业教育... 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乡村振兴助力民族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民族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主要体现为精准扶贫、民族地区乡村新经济形态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实现民族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需要制订协同发展规划,完善互动机制和政策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互动
下载PDF
族群互动中的文化自觉——以广西客家族群关系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道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文以广西客家族群关系为例,探讨族群关系在文化自觉的指令下,族群互动的方式、特征、规律及其作用。认为以文化自觉为指导的族群互动体现了国内族群关系的一般规律与特征;造就了和谐的族群关系,使客家文化成功转型不断创新,并使客家... 本文以广西客家族群关系为例,探讨族群关系在文化自觉的指令下,族群互动的方式、特征、规律及其作用。认为以文化自觉为指导的族群互动体现了国内族群关系的一般规律与特征;造就了和谐的族群关系,使客家文化成功转型不断创新,并使客家族群和汉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自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对构建现代和谐的国内国际族群关系具有显著意义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族群关系 族群互动 客家
下载PDF
从“大花园”到“石榴籽”——“意识三态观”视野下的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个案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可峰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格局从"大花园"向"石榴籽"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政策在实践层面也需要从"区隔...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格局从"大花园"向"石榴籽"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政策在实践层面也需要从"区隔"走向"交融"。本文以"意识三态观"作为分析框架,研究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汉混合编班"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意识生态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对教育政策发展起指导作用,意识形态是教育政策发展的社会基础,而意识生态则是教育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其中制度是意识生态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起着按照意识形态规范和引导意识形态的作用。由于各类政策主体意识形态的复杂性,意识形态上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互学互助、共同发展为旨归的民汉混合编班,如果缺乏意识生态方面的不断制度性优化,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实现。西藏民族大学内地办学为西藏教育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意识生态,混合编班是对这一意识生态的进一步制度细化和深化,但目前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改革,以促进意识形态层面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汉混合编班 民族院校 “意识三态观” 西藏民族大学 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